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私人的复仇与公共的惩罚都代表了一种朴素直观的报应正义,但无论在何种社会文明阶段,这都不是也不应成为"独此"的正义符号。死刑和解是一个由多元复杂的运作逻辑支撑起来的命题系统,这其中既有生存的逻辑,也有宽恕的逻辑;既有惩罚犯罪的逻辑,也有救赎生命的逻辑;既有权力有限性的自省,也有对个体选择的尊重……既关乎正义,也关乎人性。

  • 标签: 刑事和解 合法性 罪刑法定 宽严相济 重刑主义
  • 简介:1.城——郭古代城墙,一般有两层,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如:(1)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燕门太守行》)(2)内之为城,城外为之郭。(《管子·度地》)2.墙——壁墙的古义是用蒺藜或荆棘围成的屏障,壁则指在苇竹等编成的板上涂上泥巴做成的隔板。如:(1)则席地倚墙而坐(《左忠毅公逸事》)(2)家徒四壁立(《汉书·司马相如传》)3.坟——墓筑土隆起的叫'坟',穴地而平的叫'墓'。如:(1)登大坟以远望兮。(《九

  • 标签: 古汉语近义词 巧辨 辨古汉语
  • 简介:《论语?里仁》篇中“游必有方”的“方”字不是常所、方向、方法之义,而是道、义理.“有方”即“有道”,要合乎人子臣属的常德大义.这种常德大义就是儒家的忠孝伦理.

  • 标签: 远游 有方 孝慈 易方
  • 简介:本文讨论小子卣的释读问题。本文认为“子光”不当连读,“光赏”同义,“”不应与前面的“隹”结合隶释为“唯”字,当为“丁”字,指的是时王“文丁”。“月”下当为重文符号,“隹”之后为大事纪时。“人方”之后的“”当为人方伯名。

  • 标签: 小子 金文 释读
  • 简介:自春秋末年至今的两千多年中,医家往往在天人关系、生理病理、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借助易卦以申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如何评价这一医学文化现象?这也是继承、弘扬医学遗产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前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具体分析和总结,全盘肯定和一概否定都是错误的.

  • 标签: 易卦 天人关系 生理病理 病因病机 治则治法
  • 简介:秦简中关于宫刑的资料,只见于中的一条:可(何)谓"赎鬼薪鋈足"?可(何)谓"赎宫"?臣邦真戎君长,爵当上造以上,有罪当赎者,其为群盗,令赎鬼薪鋈足;其有府(腐)罪.[赎宫],其它罪比群盗者亦如此.

  • 标签: 秦简 宫刑 秦律 资料 法律
  • 简介:刘学锴、余恕诚合著的《李商隐诗歌集解》一书,汇集了明清以来有关《李商隐诗集》的注、笺、评点等重要研究成果,并详加甄别和匡谬。可以说该书是目前致力于李商隐研究者的最为可靠和权威的资料凭据。但书中也存在着许多牵强附会的误释,《白云夫旧居》就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例子。

  • 标签: 《李商隐诗歌集解》 《白云夫旧居》 考述
  • 简介:<正>朱熹(1130-1200年)是南宋的著名学者,他的主要成就在于使理学的系统达到顶峰,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朱熹一生著述颇丰,其中典籍注释占了相当的比例,因为这是他阐发自己思想主张的一个重要途径。一、《四书章句集注》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书本不并行,《论语》在《汉书·艺文志》中列在《六艺略》

  • 标签: 朱熹 辨伪 典籍注释 孟子 汉书·艺文志 大学
  • 简介:汉代以后的许多历史文献都说汉代有一种叫作“巴渝舞”的舞蹈。如:[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云:“汉高帝灭秦,为汉王,王巴、蜀。阆中人范目,有恩信方略,知帝必定天下,说帝,为募发民,要与共定秦,秦地既定,封目为长安建章乡候。帝将讨关东,民皆思归;帝嘉其...

  • 标签: 《巴渝舞》 《风俗通义》 名称考 《史记》 《上林赋》 《文选》
  • 简介:摘要中风病的发病率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病史长,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郁证表现。笔者采用中风与郁证合病治,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从其发病病因、病理机制、现代医学基础等方面加以阐述。

  • 标签: 中风 郁证 抑郁证
  • 简介:<正>理学以成圣(达到理想人格)为内在的价值目标,这一思维路向决定了其关注之点首先指向内在的心性。正如康德通过考察人的认识能力以回答普遍必然的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一样,理学将心性的辨析作为解决内圣之境何以可能的楔入点。也许正是这一逻辑思路,使理学常常被视为心性之学。当然,对心性问题的看法及心性关系的定位,王阳明与程朱一系的理学又存在重要分歧。如果说,程朱着力于提升性体,那末,王阳明则更多地以心体为关注之点,而这种差异又蕴含着对主体意识、道德本体、成圣过程等等的不同理解。

  • 标签: 王阳明 主体意识 心体 心与理 道德实践 心即理
  • 简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清代名人书札》这部书,最早出版于1980年,是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根据馆藏1100余封清人书札挑选、整理并点校的,出版时选用了640余通。2009年,该书又重新彩印出版。根据彩印本的前言,这批书札是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经启功先生建议,在琉璃厂购买的。启功先生当时还曾提醒图书馆,里面有些书札是"代笔",并非真迹,应当小心。

  • 标签: 清代名人书札 启功先生 曾国藩全集 翁同龢 俞钟銮 点校
  • 简介:晋太尉、鄱阳人陶侃母墓,位于鄱阳县城东湖东边的牛岗咀,面对鄱江,背倚荐福,水秀山明,环境幽静.陶母是中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与孟母、欧母、岳母齐名.最近鄱阳县人民政府作出东湖开发改造规划,将陶母墓重建工作列入其中,以之作为进行传统道德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 标签: 陶母墓址 陶侃母墓 考古工作 精神文明
  • 简介:本文利用出土先秦秦汉文字材料,考了《字诂》等文献中所论及的“与己”“币与亥”等十七组古今字。

  • 标签: 出土文字材料 古今字 考辨
  • 简介:<正>目前,人们对于现实主义概念的理解很不一致,常见的有以下三种说法:1.“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精确观察和忠实描绘,要求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子反映生活”。2.“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 标签: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现实生活 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 浪漫主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五、“别材”说是针对苏黄广积诗材、“资书以为诗”而说的“别材”的材,指诗的材料而言,我们在《贡献》一文中,详细论述到了。宋人好谈诗材,这在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和《谈艺录》中已经再三谈到,可惜他没有把“诗材”和“别材”的材结合起来谈,当其论述别“材”时,仍以“材”为才调、才气。吴承学同志把他的《严羽妙悟说之理论内涵及意义》一文寄给了我,他认为严羽“别材”的材,就是宋人争论的“诗材”的材,申成了《贡献》一文的看法。但是他又认为他的“这种解释和传统对别材的解释,并不矛盾”,“而且彼此应该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这又和我们的看法有所

  • 标签: 别材 苏黄 沧浪诗话 妙悟 别趣 诗趣
  • 简介: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说“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日‘龙舌兰’”,其实讲的就是物以稀为贵的道理。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虽然不能全怪罪于大学的扩招,但也和某些专业在培养规模上的泛滥大有干系。

  • 标签: 《藤野先生》 培养规模 大学生 就业难 北京 扩招
  • 简介:清代学者阮元组织三十多名经生将唐代以前(个别宋人训诂资料也收列其中,如孙爽的《孟子音义》)典籍中的训诂资料汇集在一起,成为一部非常有用的工具书,至今仍无可替代。但此书的名称各工具书的介绍及学者们的称引颇不一致。有的写作《经籍纂诂》,如《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辞源》(1981年修订本)、《传统语言学辞典》(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四库大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等;

  • 标签: 训诂 传统语言学 《辞源》 辞典 音义 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