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强度华法林预防瓣膜性房颤并发脑栓塞的效果。方法:共抽选患者70例,时间在2021年7月-2022年11月,遵循1:1原则随机分组,各35例,一组接受低强度阿司匹林治疗,记作对照组;一组接受低强度华法林治疗,记作观察组,比较分析华法林预防脑梗塞发生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脑栓塞(5.71%)及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2.86%、25.71)(P<0.05)。结论:相较于低强度阿司匹林治疗,低强度华法林的效果更佳,有效预防脑栓塞发生,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强度 华法林 阿司匹林 非瓣膜性房颤 脑栓塞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创伤性急腹症诊治中采用急诊检测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5月到2022年3月,从本院收治的创伤性急腹症患者中选择120例,回顾120例患者的实际情况,将其按是否感染及感染程度进行分组,即分为三组,其中40例为感染组(对照组)、40例为重度感染组、40例为轻度感染组,三组均开展检测降钙素原检测,对比三组检测降钙素原水平。结果:对比三组降钙素原水平,重度感染组明显高于轻度感染组、对照组,且轻度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创伤性急腹症诊治中,急诊检测降钙素原的应用,可以对疾病进行鉴别与诊断,能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值得推荐。

  • 标签: 非创伤性急腹症 诊治 急诊检测 降钙素原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血瘀证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晚期小细胞肺癌血瘀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四项水平、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聚集率(PAG)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凝血四项检查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桃红四物汤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血瘀证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痛风伴高尿酸血症运用布司他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司他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痛风伴高尿酸血症 非布司他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危重在思者护理中的运用。方法 遵循随机性原则筛选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在我院ICU科室接受诊疗的50例危重症病患,对其展开研究,参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将上述病患划分成两组,其一是对照组,其二为观察组,组内病患数目同为25例。对照组病患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病患施以综合护理干预。针对两组病患在计划拔管发生率、护理满意度、ICU 停留时间、自主呼吸功能恢复时间还有生活质量方面的具体情况加以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病患和对照组病患相比计划拔管出现的概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理想,两组病患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低于0.05)。观察组病患和对照组病患相比ICU 停留时间、自主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更短、生活质量更为理想,两组病患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低于0.05).结论 为危重症病患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计划性拔管出现的概率,确保病患能够实现通畅的机械通气,可以帮助危重症病患达到自主恢复呼吸功能的效果,同时提高病患的康复速度。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危重症患者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老年人护理模式进行探究,并观察应用健康管理对此类人群慢性传染性疾病的影响。方法:取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我社区老年人群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上半年未开展健康管理时期拟为参照组,下半年实施健康管理时期拟为研究组,对比健康管理后两组老年人慢性传染性疾病检查结果,并统计各组对慢性传染性疾病的知晓程度。结果: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检查结果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对慢性传染性疾病相关疾病知识、自我管理水平、依从性评分、预防知识各项评分研究组平均分值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健康管理的应用,有助于社区老年人减少慢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同时提升其相关疾病认知,提高日常自我管理水平,做好疾病预防措施,应用效果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老年人 健康管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儿门诊输液期间的护理需求与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价优质护理干预对患儿穿刺成功率、计划性拔管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3月份在某医院门诊输液的患儿2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名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00名患儿实行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间输液患儿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无计划拔管风险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输液环境、服务态度等;在健康教育和护理技术方面,观察组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输液进程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逍遥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的效果。方法:本文纳入对象为我院(2021.01-2023.01)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者,共82例。遵循双盲法分为参照、实践2组,41例/组,治疗内容依次为三联疗法治疗、逍遥散治疗。评析、处理2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实践组治疗后的疾病症状积分更低,治疗有效性更高(P<0.05)。结论:将逍遥散运用到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患者中,可缓解上腹疼痛症状,降低疾病症状积分,提高治疗有效性,值得借鉴。

  • 标签: 逍遥散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治疗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米司酮进行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份-2022年10月份中在我院接受米司酮进行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按照用药剂量的不同分别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例数分别为30例。对照组中患者的用米司酮药剂量则是每天给予25mg,研究组则是每天给予低剂量米司酮10mg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疾病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与研究组相比疾病改善情况明显较低(70.83%>95.83%),P0.05,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研究组,P

  • 标签: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感染科护士的心理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0年2月至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平阳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149名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其进行面对面访谈。结果: 本次共发放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97.83%;其中有效应答率为85.7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职称与是否参与过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呈负相关关系,而学历、岗位晋升情况、有无夜班经历与否与焦虑抑郁情绪呈正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性别是COVID-19患者病情加重的独立预测因子(P

  • 标签: 新冠肺炎 非感染科 支援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分期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采取单纯放射治疗的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Ⅰ、Ⅱ、Ⅲ、Ⅳ四个分期,观察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和1年、2年生存率。结果:Ⅰ分期、Ⅱ分期、Ⅲ分期、Ⅳ分期的中位生存时间依次缩短,P<0.05。Ⅰ分期、Ⅱ分期、Ⅲ分期、Ⅳ分期的1年、2年生存率依次降低,P<0.05。结论:四分类法应用于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癌中,可比较准确、方便地预测预后,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胸段食管癌 临床分期 中位生存时间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外孕治疗中应用米司酮与甲氨喋呤方案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宫外孕治疗的患者42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和实验组(21例)。患者服用米菲司酮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清激素指标。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激素方面,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治疗子宫肌瘤时,采用米司酮+甲氨喋呤治疗,其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宫外孕 甲氨喋呤 米非司酮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伽玛射线治疗早期(I期)NSCLC的近期、远期疗效及副反应。方法:30例NSCLC(I期)患者采用国产伽玛射线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副反应。结果:治疗后原发灶近期完全缓解率CR为60.0%(18/30),PR为36.7%(11/30),SD为3.30%(1/30),总有效率(CR+PR)为96.7%(29/30)。其中放疗引起的肺炎、白细胞下降、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6.6%,6.6%,0%。1,2,3年总存活率分别为100%(30/30),93.3%(28/30),83.3%(25/30)。结论:体部伽玛刀治疗I期周围型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明显,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I期肺癌   伽玛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将前馈控制用于降低神经外科计划拔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纳入研究对象74例,均为神经外科患者,于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就医,同时为保障本次研究的顺利进行,根据管道管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一组内37例,并分别实施常规管道管理、前馈控制,并统计比较两组的计划拔管发生率。结果:据悉观察组、对照组中分别出现2例、8例计划拔管,发生率分别为5.41%、21.62%,观察组计划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管道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可显著降低计划拔管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外科 非计划拔管 前馈控制 管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比较广西某综合医院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Multiple drug-resistant bacteria,MDRO)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情况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收集2020年3月-2021年7月广西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的血液、痰液、尿液、分泌物等不同的临床标本,对其病原菌分离培养后,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791例患者检出病原菌2564株,其中MDRO 457株,检出率17.82%,216例ICU患者检出病原菌387株,其中MDRO157株,检出率40.57%,1575例ICU患者检出病原菌2177株,其中MDRO 300株,检出率,13.78%(P<0.05);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13.77%,其中MDRO中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4.81%;MDRO中的肺炎克雷伯菌药物耐药率比较,ICU检出率总体高于ICU(P<0.05)。结论MDRO中的肺炎克雷伯菌药物耐药率比较ICU检出率总体高于ICU,应加强ICU MDRO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MDRO 医院暴发流行。

  • 标签: []ICU 非ICU 多重耐药 病原菌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妇产科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会对女性的生理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轻则导致女性的生理状态受到损伤,重则还有可能直接导致女性的生育功能受到影响。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妇产科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就目前来说,临床上在对妇产科疾病进行治疗时,主要选择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 标签: 米非司酮 心理干预 妇产科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皮肤接触护理+营养吸吮对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09月本院收治的7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营养吸吮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皮肤接触护理,观察两组早产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早产儿的啼哭时间和疼痛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皮肤接触护理 非营养吸吮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产前侵入性DNA检测在多胎妊娠中的效果评价与风险管理。方法:本研究于2022.06至2023.06期间,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对50例多胎妊娠患者进行了产前侵入性DNA检测效果评价与风险管理的比较。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且两组在基础临床信息上无显著差异。结果:在染色体异常筛查准确性方面,研究组在唐氏综合症、爱德华氏综合症、帕尔谱综合症的筛查中表现较对照组更为准确。同时,研究组在孕期并发症方面呈现更低的发生率,特别是高血压综合症和胎盘功能障碍。此外,产前侵入性DNA检测组的孕妇心理健康评估得分相对更高,表明更好的心理适应能力。结论:产前侵入性DNA检测在多胎妊娠中表现出更高的染色体异常筛查准确性和较低的孕期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有助于提升孕妇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该检测方法在多胎妊娠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孕妇提供更为精准和安全的产前筛查服务。

  • 标签: 多胎妊娠 产前非侵入性DNA检测 染色体异常 孕期并发症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使用语言的方式与患者直接沟通,另一种是使用语言的方式与患者进行间接沟通。与成人患者沟通时,可以直接用语言沟通,以清楚了解患者的病症。而在与患儿沟通时,则要针对患儿运用不同的语言沟通技巧,减少患儿的恐惧感的同时让患儿更有安全感,从而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为此,本文分析并探究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价值,希望在儿科护理中运用语言沟通技巧,可以在与患儿沟通时获得更有效的信息,并建立更好的护患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3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3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语言沟通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接受度及遵医行为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接受度为96.92%,对照组患儿护理接受度为90.7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评分(22.14±2.04)分、执行医嘱要求评分(22. 27±2.07)分、配合诊疗工作评分(23.02±2. 22)分、按时进食和休息评分(21. 84±2.31)分,对照组患儿患儿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评分(15.43±2.35)分、执行医嘱要求评分(16.74±2.17)分、配合诊疗工作评分(17.24±2.63)分、按时进食和休息评分(15.26±2.55)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护理工作比较特殊,护理对象主要是缺乏自我约束、缺乏表达能力的儿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传统的沟通模式过于简单,仅从用药、饮食、情绪等方面与患儿或患儿家属进行沟通,这容易给患儿与护士间增加一定的距离感,导致患儿的护理依从性相对较低,难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因此,根据儿科护理的工作内容和特点,运用肢体语言沟通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护理接受度,改善其遵医行为。

  • 标签: 非语言沟通技巧 儿科护理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计划拔管是神经外科带管患者发生的严重不良事件,不仅给患者带来一系列负性反应,甚至造成死亡;同时增加医疗费用,大量浪费人力和物力资源。本文就神经外科带管患者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降低神经外科计划拔管发生率提供依据。

  • 标签:   神经外科 非计划拔管 危险因素 预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