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套扎切及缝合器切除两种包皮切法的优缺点比较。方法统计2016—2017年套扎切及缝合器切除包皮患者63例,分为A组(套扎组)28例、B组(缝合器)组35例。分别就手术时间,术后切缘情况,切口完全愈合时间进行统计。结果套扎组取后切缘异常情况及发生率明显高于缝合器组;切口完全愈合时间较长;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别。结论;综合比较,缝合器法在术后恢复方面优于套扎法。但对于包皮有明显炎性增厚者,不推荐使用吻合器法手术。

  • 标签: 环切术 优缺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包皮切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包皮切术70例,术前、术中、术后行健康教育。结果70例中术后甲级愈合68例。甲级愈合率97.14%。结论正确全面的健康教育对行包皮切术病人的愈合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包皮环切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做包皮切术时对于并发症的有效防治.方法对286例行包皮切术患者发生8例术后并发症患者的有效治疗和怎样有效预防.结果经过对患者术后出血的有效治疗,最后效果满意,并对怎样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结论积极有效治疗术后并发症,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包茎 包皮过长 包皮环切 术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双醇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甲肝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患儿47例为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葡醛内酯片治疗2~3周。治疗组为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患儿45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双醇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率和肝功能复常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醇片治疗甲肝患儿肝功能损害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用药治疗。

  • 标签: 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 儿童 双环醇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圈套法包皮切术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今行圈套法包皮切术1088列患儿资料,采用2%利多卡因液进行阴茎根部神经阻滞麻醉下,施行包皮切术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资料及随访术后疗效。结果圈套法包皮切术出血38例(3.4%)感染18例。其余均正常愈合,愈合时间平均7天。结论术前,术中,术后正确的护理措施,术后正确的健康宣教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 标签: 环切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使用宫缩抑制剂加宫颈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性早产和中央性前置胎盘,能明显改善新生儿结局,减少早产和胎盘剥离出血,延长胎龄,从而降低早产及围产儿死亡率。此法成功率较高,除手术技巧熟练外,还与使用宫缩抑制剂的观察及术前、术中、术后实行整体护理及采取对应有效的护理密切相关。

  • 标签: 宫颈环扎术 护理 宫颈机能不全性早产 中央性前置胎盘
  • 简介: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是一种核酸扩增技术,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在63℃~65℃的等温条件下扩增特定DNA序列,并在30~60min内可以观察到结果。LAMP已经成功用于许多病毒的检测,本文主要概述与LAMP技术相关的最新发展现状,以及国外应用该技术检测食物致病菌、动物病毒、临床微生物等方面进展。LAMP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特异,无需贵重检测设备而易普及的检测技术,在一些基层实验室、流行病学调查和检验检疫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环节异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链置换反应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髌骨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髌骨骨折患者经髌骨治疗后采用WOMAC评分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功能,并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病例临床疗效显著。结论髌骨适宜治疗髌骨骨折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章对目前我国的水工地质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提出了在目前的新形势下进行水工地质改善的几点措施,并对水工地质工作未来的重点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水工环地质 现状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并且随着二胎政策的开发,产后出血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造成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常见于产后宫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与凝血功能障碍等四大因素。并且孕产妇的凝血功能也与普通人有所不同,较之易出现纤维蛋白原降解,续而形成的血栓不稳定,不易止血。目前国内外都在对氨甲酸的止血作用进行研究,尤其在针对产后出血也有了一定的成效,并且依据这些研究,WHO也进行了氨甲酸在产后出血应用的新建议。

  • 标签: 产后出血 氨甲环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8.1~2009.12门诊治疗128例病例分析。结果本组总结的128例,治愈率99.74%(123例),显效0.26%(5例),无效0例。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掌握所需切除范围、深度,所需电功率低、简便、易行,病理定点检查,不影响今后生育,出血少术后1~2个月能恢复自然状态。随诊及细胞学检验均满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宫颈病变 电环切术 病理检查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癌手术治疗疗效,总结后癌手术切除及咽喉功能重建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手术治疗的45例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9例,女性6例,年龄41~78岁。TNM分期T1 2例,T2 13例,T3 23例,T4 7例;N0 12例,N1 8例,N2 25例;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4例,Ⅲ期10例,Ⅳ期30例;均无远处转移。所有患者均行颈部淋巴清扫术,安全界限完整切除肿瘤后,使用残余黏膜、胸大肌肌皮瓣、喉气管组织瓣、胃上提胃代食管等方法进行咽功能重建,采用会厌、胸骨舌骨肌筋膜瓣、甲状软骨膜进行喉腔的修复。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统计3年及5年生存率。结果45例患者术后行单纯放疗23例,同步放化疗13例。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以上,3年总生存率60.5%,5年总生存率49.0%,喉功能保留率44.4%(20/45)。颈部淋巴结阳性率73.3%(33/45),区域淋巴结转移与生存率的关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4,P=0.037)。结论选择合适的肿瘤切除入路及方式,充分利用各种组织瓣进行咽喉功能重建,可以实现在彻底切除肿瘤前提下的喉功能最大限度的保留,从而提高后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下咽肿瘤 咽切除术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眼科临床中环孢霉素A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青光眼患者,全部给予滤过术进行治疗,按照术中使用药物的不同分组使用氟尿嘧啶的3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使用孢霉素A的3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的疗效(96.67%)高于对照组(76.67%),功能性过滤泡占比(90%)高于对照组(53.33%),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孢霉素A更适合眼科临床应用,其疗效明显高于氟尿嘧啶。

  • 标签: 眼科临床 环孢霉素A 青光眼滤过术 氟尿嘧啶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观察角膜与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组选择收集我院门诊和住院有角膜病人共8712人,按角膜环发生的程度分Ⅰ级,Ⅱ级和Ⅲ级,然后对比观察各组间血脂异常和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角膜与血脂异常呈显著正相关,角膜出现越早越严重,合并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合并ASCVD的发生率越高,说明角膜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并且角膜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结论角膜与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密切相关。

  • 标签: 角膜环 血脂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成人包皮扎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经验。分析我院675例成人包皮扎术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护理资料,并随访术后情况。结果675例成人包皮扎术后切口均正常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9天。结论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心理指导、专业的护理措施及术后健康指导,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成人包皮环扎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描述意大利旅游者中4例Cyclosporacayetinensis(C.c))所致的旅行者腹泻。报告:病例1,54岁,男性,主诉前往香港、巴黎和新加坡度假后,出现水样腹泻(4—5次/天),腹痛、恶心和疲乏。实验室检查发现未成熟C.c.包裹。第26天开始给予对症抗腹泻(Copramide)

  • 标签: 旅行者 水样腹泻 补液治疗 天对 寄生虫学检验 加冰
  • 简介:目的:探讨包皮切术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BMSFI随访问卷调查150例包皮过长患者术前及术后性功能的变化,且对该150例包皮过长患者检测术前及术后4个月的阴茎龟头振动感觉阈,对其术前及术后的性功能作比较。结果:150例患者术前、术后应用BNSFI随访问卷调查性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性功能各项指标手术前后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测量150例患者阴茎龟头振动感觉阈术前及术后4个月的变化,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表明阴茎龟头振动感觉阈手术前后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包皮切术可有效延长性交时间,降低患者龟头敏感度,提高性生活的质量。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性功能 振动感觉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