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我国宪法上的“国家所有”,现已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且紧迫的问题。要完成这个任务,就需要对“国家所有”的知识源流,特别是这一术语进入汉语和中国法秩序的历史做系统考察。我国现行宪法中的“国家所有”这一术语和相关制度源自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继承,但后者并不是要取消所有权制度,而是希望由国家来控制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来避免剥削和社会不公。法律学者要做的工作,不应当是质疑这种法秩序的正当性,而是要在尊重过往历史和现行法秩序的基础上,为其权利行使设定必要的规则,以确保“国家所有”这一项制度不脱离民主和法治的轨道。

  • 标签: 国家所有 知识源流 马克思列宁主义 宪法解释
  • 简介:当前,协商民主这一概念存在碎片化、片面化,甚至不恰当解读的现象。本文尝试从协商民主概念误用问题入手,辨析西方与中国关于协商民主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然后,在中国特色的语境下,进一步理解协商民主概念在中国的创造性转换,由此完成协商民主整体概念的辨析,为协商民主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 标签: 协商民主 中国特色 理论研究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在第20章规定了“占有”,共设有7个条文这是我国民事立法第一次系统地对占有制度加以明确规定。在各种物权类型之外单设关于占有之规定,这本身就体现了物权立法向传统民法理论的靠拢,值得称道。然而,《草案》不仅只有6个条文,显然过于简单,而且立法者究竟在何种意义上理解“占有”并构造其基本规范也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本文拟结合《草案》的相关规定,以占有的概念和性质为中心,就占有制度的核心问题展开讨论,并进而检讨《草案》部分条款的得失。

  • 标签: 《物权法》 占有制度 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 含混 民事立法
  • 简介:现有的《物权法(草案)》中关于地役权的概念不尽准确。考察罗马法中地役权的产生以及各国立法例中地役权制度,我们可以发现,地役权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地役权权利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第二,地役权中需役地利益对需役地人利益具有包容性。地役权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在不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的一般权利模型,为新的物之利用方式生成为物权提供了方便。为了和地役权的此项特点相吻合,我们必须对于《物权法(草案)》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修改。

  • 标签: 地役权 不确定性 包容性 一般权利模型
  • 简介:过程性信息"一般不公开",规定在《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中。理论和实务界对其理解均出现分野:有认为过程性信息涵盖行政决策或决定过程中的政府信息;亦有解释为处于未完全成熟状态之信息。后者有助于监督"权力在阳光下行使",便利相对人使用政府信息,"非正式、不完整、欠准确因此无使用价值"是过程性信息题中应有之义。而将"尚未产生直接效力"作为判定"过程性"的先行条件,则可以消减信息状态标准过于专业化的不便。此外,必须厘清过程性信息的几种例外公开情形。

  • 标签: 过程性信息 信息公开 例外不公开 豁免限制
  • 简介:作为古老的自我保护与私力救济重要方式,私人刑事调查一直普遍存在。可在当下中国,私人刑事调查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就私人刑事调查具体概念进行界定,由私家侦探刑事调查、律师私下刑事调查和其他私主体刑事调查三部分着手,就目前我国私人刑事调查存在的主要困惑展开了逐一思考。

  • 标签: 私人刑事调查 法律缺失 私家侦探 律师 其他私主体
  • 简介:墨子的“义”是一种外在强加给人的是非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其使人“为义”、“行义”靠的是赏罚,诉诸人的自利之心。与儒家义利之辨强调以“义”为行为准则相似,墨家也主张以“义”为行为准则,但其“义”的内涵却是“利”,终不免归于“私利”,墨学也终不免导人以私利为行为准则。孟子义利之辨在学术争辩方面针对的乃是墨家学说。

  • 标签: 义利之辨 行为准则 墨子
  • 简介:<正>《公安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的“预审专题讲座”专栏里,刊载了周叶谦同志的第一讲的第一部分《各国预审制度的比较》一文(以下简称周文)。周文一开始就讲到:“我国的预审是指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即在经检察院批准、由公安机关执行逮捕以后,由预审人员进行的讯问。目的是通过讯问进一步搜集证据,以查清一切犯罪事实和线索,查明案件全部情况。大部分刑事案件的预审由

  • 标签: 预审工作 公安机关 刑事案件 预审制度 刑事被告人 人民检察院
  • 简介:即只要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危害行为就成立既遂的犯罪,一些观点认为反革命罪都是着手实行就成立既遂的犯罪,是指只要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危害行为就构成既遂的犯罪

  • 标签: 形态研究 既遂形态 概念既遂
  • 简介:<正>陈文思(Wing-tsitChan)教授曾将古代中国形形色色的天命观归纳为五种,宿命论,道德决定论,墨子学派的反宿命论,自然主义的宿命论,儒家学派的伦理主义和人本主义,这最后一种的特点是“听候命运”。然而我的兴趣在于自然法的概念方面,为此,我倾向于

  • 标签: 宿命论 “命” 自然法 人本主义 自然主义 墨子学派
  • 简介:<正>调解现如今是一个高频词,无论对学界还是实务界而言似乎都是如此。而观其肇因,似乎可以归结为如下两点:其一,这一概念本身的独特"魅力"——对学界而言,它给司法体制的改革和前行提供了"新"的理论支点或兴趣点;其二,它契合了某种"功利"目的或价值趣旨。调解如今成为革新司法体制的显

  • 标签: 司法体制 纠纷解决方式 人民调解委员会 仲裁程序 诉讼程序 调解过程
  • 简介:美国早期实用主义法学法律概念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霍姆斯、卡多佐以及庞德的个人实践与其法律概念的见解和理论观点的形成紧密相连,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通过总结美国早期实用主义法学法律的概念和法律的作用,发现美国早期实用主义法学法律概念理论具有注重预测性以及强调社会需要的特点。

  • 标签: 美国早期实用主义法学 法律概念 预测性 社会需要
  • 简介:行政复议调解这一课题的理论突破和现实意义是毋庸置疑的。行政复议调解可以适当增强行政复议的制度弹性,具有明显的效率价值;可以适度调整各主体间的力量差距,具有实质的公平正义价值;可以灵活发挥法律规范的作用,具有规范性价值;可以加强政府与民众间的沟通,具有“实验田”的价值。从目的和对象两个视角考量,行政复议调解是有其正当性的。

  • 标签: 行政复议 调解 正当性
  • 简介:该文在对解决家庭服务业发展问题的理论探索中,提出了行业的资本性质概念;选择生活质量、资源、资本、劳动和社会制度五个参数,建立行业经济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行业模型进行演绎、对行业经济要素进行拆分,完成了非资本型行业的定位及其特征的研究。

  • 标签: 行业经济 资本性质 数学模型
  • 简介:对“另案处理”这一法律概念下定义必须遵循“被定义概念=种差+属”的逻辑方法,同时也要在形式上选择区别于其他概念的特征,在内容上负荷刑事诉讼公正、秩序、效益的价值。另案处理适用于所有的诉讼阶段,适用的案件类型包括共同犯罪案件和其他非共同的有牵连性的案件,且只能对人适用而不能对“事”进行另案处理。另案处理的属概念选择“刑事诉讼处理方式”更为合适。

  • 标签: 另案处理 法律概念 共同犯罪 牵连性
  • 简介:本文从语义角度出发将土耳其语中的类动词划分成表示时间概念、动作概念、逻辑关系概念、术语概念的语义场。通过选取其中的一个典型,即表示时间概念的语义场进行聚焦,宏观上将语义场理论与系统功能语法相关知识相统筹;具体层面运用义素分析法、比较法将时间概念语义场划分为表示时间点概念、时间顺序概念、时间发展概念、隐含时间概念四个子语义场。在理清各子语义场特点的同时还注重分析其中各要素地位与相互联系,以期在此基础上对类动词包括其语法、语用范畴在内有一个多维的思考,并对黏着语中类动词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 标签: 土耳其语类动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语义场 时间概念
  • 简介:电子治理是基于电子政府、电子社会发展的一种治理形态或治理阶段.是传统治理的阶段性跃升状态。中国的电子治理既有着国际趋同的共性与共识,又有着自身鲜明的治理特征,这在核心理念和价值定位上表现为电子治理与国家治理、公共管理改革、电子政务,以及民主等重要概念与实践之间的关联与互动。中国电子治理的实践领域主要集中于“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城市、政务公开与政府数据开放、网络监督与反腐败等方面。在未来,电子治理需要持续关注和解决电子治理的体系建设、多元主体下电子治理的责任机制问题、网络与信息安全、在电子治理中引导社会合理预期,以及电子治理的全球化等重要问题。

  • 标签: 电子治理 治理 电子政府 政府 社会主体
  • 简介: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是新时期政法机关的三项重点工作,其中的社会管理创新在这两年尤其受到关注,其影响已经远远不限于政法工作领域。但理论界与实务界在讨论社会管理创新时却普遍忽视了我国立法中的社会管理概念

  • 标签: 社会矛盾 管理概念 立法 社会管理创新 政法机关 廉洁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