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及分析早期整形修复在手足深度烧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医院2016年03月到2017年04月收治的手足深度烧伤患者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人,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积极有效治疗手段,用消毒药水对患处进行充分地清洗消毒,观察组患者在烧伤7日之内进行除坏死组织手术并进行皮瓣移植或是植皮手术;对照组患者在烧伤7日之后进行清创以及移植手术。结果在对两组患者的创口平均愈合时间、感染患者例数、出现超过2cm2血肿的患者例数进行统计比较中,早期整形修复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整形修复在手足深度烧伤中的应用对于患者创面的治疗、整形修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产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早期整形修复 手足部深度烧伤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回顾总结我科5年间因足部深度烧伤引发瘢痕增生导致严重足畸形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对30例患者全部采用瘢痕松解或切除的手术治疗,应用“Z”字成形、瘢痕切除松解全厚皮移植或邻位皮瓣转移术,趾蹼成形术。结果:绝大部分患者手术后效果满意,少数病例因就诊时间晚或皮片成活率较低行二次手术。结论:本文对足部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病因、烧伤初期治疗方法选择、瘢痕挛缩手术时间的选择、手术中注意事项、术后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 标签:
  • 简介:在特大面积重度烧伤病人中,头足部虽也极难幸免,但由于其有头发和较厚角质层保护,且愈合快,不易留下瘢痕,所以经过特殊处理可为其它创面提供早期皮源.我科在过去10年间收治了一些特大面积烧伤病人,尝试使用烧伤后头足部作为早期削痂植皮的供皮源,取得满意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以供参阅.

  • 标签: 足部 特大面积烧伤 病人 早期 体会 人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度手足烧伤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结合皮瓣移植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深度手足烧伤患者4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换药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皮瓣移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生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结合皮瓣移植治疗深度手足烧伤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深度手足烧伤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 皮瓣移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及后期功能恢复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手深度烧伤患者于伤后3-6天行切削痂植皮,皮瓣移植,人工真皮覆盖等方法进行治疗。术后予以早期功能锻炼,创面愈合后进行抗瘢痕治疗,根据随访情况,后期3-6个月行整形修复治疗。结果:所有深度烧伤创面均得到有效救治,大部分功能恢复满意,部分患者外观满意。结论 深度烧伤通过早期手术,后期功能康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手 深度烧伤 植皮 皮瓣 人工真皮 整形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皮瓣移植手术治疗手足深度烧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本次研究于本院随机抽取了61例2019年8月-2020年8月接诊的手足深度烧伤患者进行。所选患者均接受皮瓣移植手术治疗,分析手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 患者中仅1例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导致尖端部位出现坏死情况,但经妥善处理恢复情况良好,其余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受损部位肉芽生长良好,创面无分泌物出现,皮肤颜色趋于正常色泽,受损肢体活动性良好。 结论 皮瓣移植手术治疗手足深度烧伤能够获得显著的效果,患者肢体皮肤及活动性恢复良好,充分证实该手术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适宜于临床中应用。

  • 标签: 皮瓣移植手术 手足深度烧伤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骨折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72例手足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钢丝骨间结扎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骨折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 标签: 手足部骨折 微型钛板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手足骨折患者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开始时间为2019年12月,截止日期为2021年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手足骨折患者86例作为本次的入组成员,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通过手术复位石膏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通过微型钛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足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使用微型钛板内固定的方式对手足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获得了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应该得到临床大力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微型钛板内固定 手足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深度烧伤患者进行创面美容修复的具体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深度烧伤患者患者进行观察,对所有患者进行早期创面美容修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恢复情况良好,植皮成功率高达95.00%,总有效率为96.67%。随访半年,烧伤面积由(48.6±8.5)%TBSA下降到(14.5±6.1)%TBSA。结论深度烧伤患者要尽早进行创面处理,植皮后做好包扎工作,定时更换敷料,并加强术后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植皮成功率,优化手术效果。

  • 标签: 深度烧伤 创面美容修复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总结游离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游离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修复6例手和足部软组织缺损。结果除1例术后发生表浅感染经换药愈合外.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顺利。术后随访22~52个月(平均30个月),元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疗效满意。结论游离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以及皮瓣较薄的优点,适宜修复手和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 标签: 穿支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 简介:【 摘要】 目的: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手足骨折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 2014 年 8 月 ~2016 年 8 月收治的 60例手足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过程,治疗组采用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痊愈时间等指标结果。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足骨折患者采用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方式后,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痊愈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治疗后安全、高效恢复健康。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自身增强 可吸收棒 手足部骨折 疗效
  • 简介:患儿男,1岁9个月。因左股骨干骨折在当地医院采用悬吊捆绑牵引复位致双足皮肤坏死,伤后20余日在淮北市人民医院骨科行坏死皮肤清创术,术后17d因左足背、足跟软组织缺损,肌腱坏死,跟骨外露转入我科。

  • 标签: 足跟软组织缺损 组织瓣修复 皮肤坏死 足部 小儿 股骨干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在修复手足创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 2018年 06月至 2019年 05月接收的 76例手足皮肤受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 2组,对照组 38例采纳常规治疗,观察组 38例采纳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治疗,对比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缺损愈合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实施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治疗方案,对手足皮肤受损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不会损伤患者主干血管,且耐磨性较好,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腓动脉穿支皮瓣 手足部创面 修复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足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收治的手足软组织缺损患者共计 64 例,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多种 游离微型穿支皮瓣 进行 修复 。 结果 : 所有患者游离微型穿支皮瓣全部成活,术后进行 6 个月至 2 年的随访,皮瓣的外形、质地以及色泽均良好,缝合神经的皮瓣在感觉上均较好。 结论: 手部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修复,临床效果优越,能够良好的恢复足部创面的外形和功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游离微型穿支皮瓣 手足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于手足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实行可吸收螺钉及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的效果,将此作为参考依据。方法 把在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之间,80例进院诊疗的手足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病患。将其所有人员,划分成对照组、研究组(依照随机单盲法)。此次研究中,对照组医疗人员,对其实行常规钢板固定治疗措施,研究组医疗人员,对其实行可吸收螺钉及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其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与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在实行干预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上数据,可以总结出,在手足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选择可吸收螺钉及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实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更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加适合被推广、应用。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自身增强可吸收棒 治疗效果 手足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深度烧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96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参照组(n=48),以及使用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n=48),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焦虑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呈现结果更优,且最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对深度烧伤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不仅能够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降低患者的焦虑评分,同时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深度烧伤 创面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