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重症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综合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心肌损伤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以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内径(L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没有明显差异,治疗1个月、3个月以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内径(LV)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在治疗1个月以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TnT、BNP水平以及CK-MB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丙种球蛋白对重症心肌炎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且能够有效的改善心肌损伤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重症心肌炎 临床疗效 心肌损伤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贵阳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的分布情况,探讨本地区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分型与最高病毒载量、年龄、性别及6个月转阴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2年8月~2015年12月期间的HCVRNA及HCV基因分型的数据。结果对284例患者的外周血样本进行基因分型检测,显示I型131例,占总量的46.1%,非I型153例,占总量的53.87%;HCV基因I型、非I型平均年龄分别为45.0±12.4岁、37.9±10.4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分布上,不同基因型在男女比例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型女性比例大于非I型;HCV基因不同型的最高病毒量及6个月转阴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贵阳地区HCV分型与性别、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最高病毒载量与6个月转阴率没有相关性,提示了贵阳地区HCV具体分型可能较为复杂,下一步有必要做HCV具体分型的鉴定以指导以后的临床工作及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炎症指标和白细胞计数(WBC)对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评估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共76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组(重症肺炎,45例)和B组(轻症肺炎,31例),分别对炎症指标和WBC进行测定,对比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C)。结果A组炎症指标和WBC水平均高于B组,除WBC、N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PCT、CRP、ESR水平的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RP、PCT、ESR可作为临床评估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 标签: 婴幼儿 社区获得性肺炎 炎症指标 白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脂肪肝患者的疾病诊断中应用肝功能指标以及血清学指标的意义。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30例脂肪肝患者为实验组,以及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者为常规组,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以及血清学指标。结果实验组肝功以及血清学共4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各组间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P<0.05)。结论与常人相比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血清学指标均有明显升高,因此可见应用在脂肪肝的诊断中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肝功 血清学指标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对脓毒症大鼠免疫相关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50只随机等分为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UTI+Tα1)组,乌司他丁(UTI)组,胸腺肽α1(Tα1)组,脓毒症组,对照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构建脓毒症模型;对照组行除CLP外的相同手术。UTI+Tα1组制模前1h肌注UTI10万单位/kg同时皮下注射Tα11.6mg/kg,UTI组制模前1h肌注UTI10万单位/kg,Tα1组制模前1h皮下注射Tα11.6mg/kg,对照组和脓毒症则分别静脉注射平衡液5ml/kg。术后24小时尾静脉采集血标本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D3、CD19表达水平。结果术后24小时,脓毒症组外周血中CD3、CD19较对照组明显下降,UTI+Tα1组大鼠外周血中CD3、CD19表达水平较脓毒症组显著回升。结论UTI+Tα1组可能通过调节CD3、CD19表达水平从而起到对脓毒症脏器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脓毒症 胸腺肽 常见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分布及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接收的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析该病的中医证型分布以及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结果显示占比最大的是阳虚瘀阻型,为23.75%,其次为痰浊内阻型,占比20.00%。阳虚瘀阻型的血脂水平与其他证型无差异性(P>0.05),痰浊内阻型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其他症状,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主要是痰浊内阻型、阳虚瘀阻型,与痰浊内阻型有关的指标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证型分布 客观指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新县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探讨提高农村饮用水饮用安全的措施,保障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8年4月枯水期、7月丰水期共采集水样87份,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50-2006进行微生物指标检验,检测结果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87份水样42项微生物合格率为52.87%,枯水期合格率为56.81%;丰水期合格率为48.83%,枯水期与丰水期合格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5559,P>0.05)。出厂水合格率为67.5%,末梢水合格率为40.42%,出厂水和末梢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6.357,P<0.05)。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87.35%、54.02%、54.02%。结论大新县农村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偏低,应加强农村饮用水改水建设,保护水源水不受污染加强净化和消毒措施,确保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

  • 标签: 饮用水 农村 微生物指标监测
  • 简介:摘要川崎病(K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中小血管炎症综合征。目前公认的疗法为单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阿司匹林口服,但仍有大于10%的患儿对初次IVIG治疗无应答。因此,尽早识别IVIG无反应KD,并给予积极治疗,对于改善其远期预后十分关键。本文综述了IVIG无反应KD的危险因素、和预测评分体系。

  • 标签: 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 评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蛋白指标检测在老年高血压性肾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73例老年高血压性肾病患者(观察组)和45名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晨尿,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尿a1-微球蛋白(a1-MG)及免疫球蛋白(IgG)的含量。结果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Ⅱ期和Ⅲ期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Ⅲ期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尿mALB、a1-MG、TRF及lgG阳性率随血压升高而逐步升高,由此说明,高血压病情程度越严重,其尿蛋白指标检测阳性率也也越高,高血压等级与尿蛋白指标检测阳性率呈显著相关性。结论尿微量蛋白是老年高血压性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对防治高血压性肾病的发生及发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尿蛋白指标 老年 高血压性肾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多巴酚丁胺对感染性休克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因感染性休克引起的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记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HR、MAP、GEDV、ITBI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治疗后6、24、48h的CO、SV显著高于治疗前,随着治疗时间越长,逐渐升高;ELWL、SVR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伴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引起的ARDS患者可显著改善ELWL、血流动力学等相关指标

  • 标签: 多巴酚丁胺 感染性休克 呼吸窘迫综合症 相关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和生存质量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保乳手术)和研究组(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比两组术后乳房美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手术后肿瘤复发及生存率;术前及术后1年CA125水平。结果对照组乳房美学评分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乳腺癌1年局部复发、1年远处转移、3年生存率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年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术后并发症和生存质量上优于保乳手术,术后复发及肿瘤转移情况优于保乳手术。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并发症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骨密度变化及其糖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8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47例(单纯T2DM组)和B组51例(T2DM合并骨质疏松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密度、空腹血糖(FBG)、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骨密度与以上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B组患者的骨密度、FINS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HbA1c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的骨密度与HbA1c、FINS呈负相关(r=-0.185,P<0.05;r=-0.269,P<0.01),与FBG无相关性(P>0.05)。结论T2DM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体内胰岛素水平低是造成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患者应注重早期预防。

  • 标签: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温度与保存时间的血清标本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五项指标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今后血清标本的保存与检测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4℃和-20℃两种温度保存标本,应用lumo化学发光仪定量测定乙肝五项指标,4℃保存标本每隔3天检测1次,-20℃的保存标本按照l、3、6个月周期检测。结果4℃保存标本7d,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过7d,乙肝病毒e抗原和核心抗体结果发生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连续保存6个月,测定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标本的保存温度和时间直接影响乙肝两对半定量结果的准确性,-20℃可以保存6个月对结果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血清标本 保存温度 保存时间 乙型肝炎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四项生化指标检验在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中所起到的价值,以提高临床上对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诊断的准确率和速度。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肝硬化的患者、46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以及44例健康人群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用常规生化检验的方法进行血清四项生化指标的相关检查,比较经检查的入组对象最终检查结果。结果肝硬化组胆碱酯酶和清蛋白值均比病毒性肝炎组和对照组的值低,总胆红素和胆汁酸的测定值要比病毒性肝炎组和对照组的值高,肝硬化组患者的各指标的检验阳性率均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各指标的检验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四项生化指标联合检验的方法进行相关检查,值得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清蛋白 胆碱酯酶 总胆红素 胆汁酸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探讨临床常用的肝癌、胆管癌标志物AFP、AFU、CEA、CA19-9及联检对肝内胆管细胞型肝癌(I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4例肝内胆管细胞型肝癌和92例肝细胞癌(HCC),以及同期8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血清AFP、AFU、CEA、CA19-9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并运用ROC分析各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在ICC中的诊断价值。结果ICC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AFU、CEA、CA19-9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HCC组相比血清AFP、CEA、CA19-9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ROC曲线分析,在ICC组中,单独检测血清AFP、AFU、CEA、CA19-9水平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4、0.777、0.873、0.873,CEA的敏感性最高(80.00%),CA19-9特异性最高(95.24%),联合检测血清AFU、CEA、CA19-9时AUC为0.917。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EA、CA19-9、AFU对ICC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ICC和HCC鉴别诊断中血清AFP意义较大。

  • 标签: ROC曲线 AFP CEA CA19-9 AFU 肝内胆管细胞型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生物学和血生化指标的临床影响,为医院提高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糖尿病高危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饮食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在生物学和血生化指标比较上,干预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而观察组经干预后,身体质量指数(BMI)要优于干预前;在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内血糖等血生化指标方面,干预后同样要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糖尿病高危患者的基础上进行饮食干预,能够更好地控制其生物学和血生化指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饮食干预 糖尿病 高危人群 生物学 血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年脑力劳动者健康体质测试结果与医学检测指标亚健康状态的关系;方法对61例中年脑力劳动者健康体质测试结果与医学检测指标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健康体质测试成绩优秀、良好的医学检测指标好于体质测试合格、不合格者,但通过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分析(t>0.05),无差异性;结论中年脑力劳动者健康体质测试成绩优秀、良好一样存在医学检测指标不合格的亚健康状态。

  • 标签: 中年脑力劳动者 健康体质测试 医学检测指标 亚健康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芪黄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相关指标CRP及IL-8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芪黄饮,每日1剂。观察时间为12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UAER)的水平。检测CRP和IL-8表达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UAER、FBG、CRP和IL-8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加味芪黄饮可能通过降低早期DN患者hs—CRP和IL-8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对早期DN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加味芪黄饮 糖尿病肾病 CRP IL-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年人乙肝病毒感染后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检验的乙肝患者37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化学发光对乙肝五项指标进行检验,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HBcAb)、e抗体(HBeAb)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观察五项指标检验结果的特点。结果检测结果显示,HBSAg)和抗-HBc阳性率最高;感染模式中阳性;HBSAg、HBeAg、抗-HBc、HBSAg、抗-HBe、抗-HBc、阳性;HBSAg、抗-HBc阳性率最高。结论乙肝五项指标可以作为乙肝检测的重要标志,对早期检测和诊断乙肝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乙肝病毒 化学发光试验 乙肝五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