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 AFU、 AFP、 GGT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50例为肝癌组,良性肝病组 50例,健康体检者 50例为对照组,对 3组肿瘤标志物血清 AFU、 AFP、 GGT的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三组对象 AFU、 AFP、 GGT水平进行对比,肝癌组对象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良性肝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对肝癌患者 50例,分别进行 AFU、 AFP、 GGT测定阳性率分别为 68.0%、 80.0%和 64.0%;血清 AFU、 AFP、 GGT联合检测阳性率为 92.0%;对比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血清 AFU、 AFP、 GGT联合检测,诊断率高,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AFU AFP GGT 联合检测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癌患者有效治疗后,血清AFU和血清AFP的相关性。方法肝癌组105例,对照组100例。AFU采用速率法测定,AFP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肝癌组AFU和AFP无联系(χ2=0.02,P>0.05)且无差别(χ2=2.38,P>0.05)。对照组与肝癌组的AFU和AFP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癌中血清AFU和血清AFP无相关性,AFU可作为肝癌监测的一个独立监测指标。

  • 标签: AFU AFP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FU(α-L-岩藻糖苷酶)、AFP(甲胎蛋白)、TS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分别对49例PHC患者、41例良性肝病患者、38例健康者血清AFU、AFP、TSGF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PHC组、肝病组与常规组间AFU、AFP及TSGF均有明显差异(P<0.05);AFU、AFP及TSGF单独检测时,以AFP阳性率81.6%最高,TSGF71.4%最低。联合检测时,以AFU、AFP及TSGF三者联合的阳性率最高,且对于PHC组的阳性检测率达到98%。但同时,特异性却明显降低,仅为68.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FU、AFP及TSGF并无明显关联(P>0.05),其中尤以AFU+TSGF的相关系数最小,表明这种联合检测法的阳性率最为显著。结论临床上AFU、AFP以及TSGF均能作为PHC的敏感指标,但是单独使用都存在局限性,因此对于PHC首选AFP,对于疑似PHC而AFP为阴性者,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意义更为准确。

  • 标签: AFU AFP,TSGF 原发性肝癌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AFP、AFU联合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断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选取的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诊断的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予以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按照血清AFP、AFU检测和CT检查结果予以诊断。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对两组的诊断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和组间比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联合检测对提高原发性肝癌(PHC)阳性检出率的意义。方法对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肝硬化(LC)患者及30例健康人以AFP的检测为主体,配合GGT、AFU进行检测,优化组合,分析联检的结果。结果AFP、AFU、GGT三项指标对PHC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4%,82%,70%,AFP+AFU+GGT检测总阳性率达到98.85%,PHC组AFU、AFP与LC组和正常对照组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LC组AFU、AFP、GG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AFU、AFP、GGT联合检测与AFP单项检测相比,PHC的诊断率明显提高。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alpha -L-岩藻糖苷酶 &gamma -谷氨酰转肽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和r-谷氨酰转肽酶Ⅱ(GGT-Ⅱ)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在96位肝癌和190位肝病患者和64位正常对照中进行AFP、GT-II和AFU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分析相关指标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癌患者中GGT-II、AFP和AFU三指标均较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组高;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肝癌的诊断敏感性。结论AFP、GGT-II和AFU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诊断。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alpha -L-岩藻糖苷酶 &gamma -谷氨酰转肽酶 甲胎蛋白
  • 简介:丙型肝炎呈世界性分布,感染后终生带毒,经10-30年后容易转变为慢性肝炎,约有20%可以导致肝硬化,甚至引起原发性肝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笔者通过检测丙肝感染者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腺苷脱氨酶(ADA)、单胺氧化酶(MAO)、α-L-岩藻糖苷酶(AFU)等血清酶,旨在了解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与丙肝感染者病变的关系,从而为该病的诊治和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感染 血清酶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AFP、AFU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诊断的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分别按照血清AFP、AFU检测和CT检查结果予以诊断。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对两组的诊断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研究对象诊断准确率分为86.4%和76.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研究对象诊断依从率分为95.4%和90.5%,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的AFU和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血清AFP AFU 病理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患者的血清ɑ-L-岩澡糖苷酶(AFU)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谷氨酰转移酶(GGT)的相关性。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129例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将其分成肝炎组、肝硬化组以及原发性肝炎组各43例,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速率法分别检测四组患者的血清AFU与ALT、AST、GGT水平,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组别之间的血清AFU、ALT、AST、GGT结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肝炎组和肝硬化组患者的血清AFU与ALT、AST、GGT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肝癌组患者的血清AFU与ALT、AST、GGT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对于肝脏疾病患者同时进行血清AFU与ALT、AST、GGT的检测,有利于帮助检测肝脏的受损程度以及病情的发展。

  • 标签: ɑ-L-岩澡糖苷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谷氨酰转移酶 肝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AFU检测对胆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法检测胆管癌患者、非恶性肿瘤胆管疾患者及正常对照血清AFU的活性,并对3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非恶性肿瘤胆管疾患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时,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胆管癌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时,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AFU的水平与胆管癌有着密切关系,为胆管癌的诊断提供了又一项有价值检测的指标。

  • 标签: 胆管癌 &alpha -L岩藻糖苷酶(AFU) 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先兆流产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AFU、β-HCG与孕酮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100例异位妊娠病患为研究对象,并将之按照妊娠结局分成两组A组70例为继续妊娠者,B组30例为妊娠失败者。另择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孕妇为C组。对3组均进行血清AFU、β-HCG与孕酮检测,综合分析各组的检测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A组和C组的血清AFU、孕酮以及β-HCG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AFU、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法。结论对先兆流产病患施以血清AFU、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其病情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先兆流产 诊断 孕酮 血清AFU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含量与甲胎蛋白(AFP)和a-L-岩藻糖苷酶(AFU)组合检测临床应用的必要性。方法选择1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病毒含量(HBV-DNA)、AFU与AFP浓度检测,根据病毒含量分组:HBV-DNA1×10^3copies/ml以下为阴性组;HBV-DNA1×10^4~1×10^5copies/ml为低病毒量组;HBV-DNA1×10^6~1×10^8copies/ml为高病毒量组,对每组组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病毒含量组AFU、AFP浓度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的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AFU与AFP的阳性比例随病毒复制量的增加而升高。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定期进行病毒含量检测评估病毒的复制状况的同时,进行AFU和AFP水平组合检测发现肝组织的损害程度及演变过程,是必要的。

  • 标签: 乙型肝炎 慢性 A-L-岩藻糖苷酶 甲胎蛋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作为原发性肝癌组,良性肝病患者50例作为良性肝病组,来院健康体检居民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的AFP、AFU及PIVKA-Ⅱ值。 结果 肝癌组患者的AFP、AFU及PIVKA-Ⅱ值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良性肝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特异性和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FP、AFU及PIVKA-Ⅱ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提高诊断效能,适应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血清甲胎蛋白 α-L-岩藻糖苷酶 异常凝血酶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α-L一岩藻糖苷酶(AFU)、同型半胱氨酸(Hcy)和D-二聚体(D-Dimer,D-D)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分析120例原发性肝癌、80例肝良性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AFP、AFU、Hcy和DD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AFU、Hcy和DD水平明显高于肝良性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统计学意义;AFP、AFU、Hcy和DD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与单项检测比较均有所提高。结论联合检测AFP、AFU、Hcy和D-D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AFP AFU Hcy 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