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对比阿奇霉素不同疗程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抽取96例于2015年2月到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研究组(48例)给予阿奇霉素7d/疗程的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阿奇霉素5d/疗程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的对比上,研究组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小于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实施阿奇霉素7d/疗程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情况,缩短其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如咳嗽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等,减少住院时间,同时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不同疗程 小儿肺炎 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16例,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58例,常规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采取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比对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且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虽然高于常规组,但两组对比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可迅速改善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联合用药并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幅度增加,安全性有保证,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疗效观察
  • 简介:尽管2016早己被各家吹捧成国产葡萄酒元年,可现在看起来终究还是成了国产酒开始大手笔进行市场投入的元年。说起效果和销量来,几乎所有人一致地摇头。有几家酒庄很怅然地说,虽然去年增加了很多预算在市场、顾问以及教育方面,但是销量确实并没有什么变化。

  • 标签: 葡萄酒 国产 设备 系统 市场 销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内障超声乳化对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50例,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矫正情况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视力矫正在0.1±0.05,治疗后患者视力矫正>0.5的有22眼,占44%,患者视力矫正在0.5-0.3之间的有20例,占40%,患者视力矫正在0.29-0.1之间的有8眼,占16%。患者术后视力矫正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d发现前房渗出4例(8%),角膜水肿8眼(16%),给予药物治疗在1周内消退;手术中出现前房出血6眼,占12%,处理后出血停止。结论超声乳化可有效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减少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手术后视力矫正明显提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白内障 葡萄膜炎 超声乳化 临床疗效
  • 简介:2017年1月20日,阿根廷发布G/TBT/N/ARG/315通报,发布葡萄酒中禁用着色物质及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方法,判定葡萄酒是否使用禁用着色物质。当葡萄酒中检出禁用色素后,将被判定为掺假食品。

  • 标签: 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 HTTP
  • 简介:试验比较了60%氟吗啉丙森锌WG复配制剂和60%氟吗啉WG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控制作用。结果表明:60%氟吗啉丙森锌可显著提高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 标签: 氟吗啉丙森锌 氟吗啉 葡萄霜霉病 防治效果
  • 简介:摘要MVR技术在国外许多行业都有涉及,如食品和饮料工业、化学工业、制盐工业环保技术等,并逐步替代传统浓缩蒸发设备。国内乳品行业的第一套MVR蒸发浓缩设备在某地进行施工安装,对于未来国内乳制品加工的浓缩工艺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MVR技术原理以及与多效蒸发设备比较具有的节能优势,并根据葡萄糖酸钠溶液的沸点升高试验进行MVR技术中的关键设备蒸汽压缩机进行选型,确定了葡萄糖酸钠蒸发结晶的工艺方案。

  • 标签: MVR技术 蒸汽压缩机 结晶蒸发 沸点升高
  • 简介:通过对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黑曲霉固态发酵产β-葡萄糖苷酶的产量。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麸皮与油菜秸秆粉质量比、料液比、(NH4)2SO4添加量、接种量、营养液初始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因素对β-葡萄糖苷酶的影响,再利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麸皮与油菜秸秆粉质量比6:4,料液比1:1.8,培养温度25℃,(NH4)2SO4添加量3%,接种量5%,营养液初始pH值4.7,培养时间4d;经优化后,固态发酵产酶平均酶活达127.4U/g,比优化前提高了50%。

  • 标签: 固态发酵 Β-葡萄糖苷酶 油菜秸秆
  • 简介:【目的】葡萄花翅小卷蛾是我国禁止进境的检疫性害虫,一旦入侵我国,将会给葡萄产业和林果业造成严重损失。开展葡萄花翅小卷蛾入侵我国的风险分析可为该虫的检疫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介绍了葡萄花翅小卷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参照通用的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方法,从该虫在国内外的发生情况、潜在的经济危害性、受害作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风险管理的难度等方面,对其入侵风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葡萄花翅小卷蛾是一种对我国有很大潜在威胁的有害生物,其风险值为2.14,属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结论】建议新疆等口岸比较多的省、自治区口岸检疫部门加强对该害虫的检疫力度,杜绝其传入我国。

  • 标签: 葡萄花翅小卷蛾 检疫性害虫 入侵风险 潜在威胁
  • 简介:以6年生夏黑为试材,果粒软化后第3d分别用浓度为100mg/L、200mg/L、300mg/L、400mg/L的S-诱抗素喷施果穗,研究其对果实着色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S-诱抗素喷施果穗对增加果实单粒重效果不显著;显著促进着色;显著降低果实有机酸含量;300mg/L、400mg/L的S-诱抗素喷施果穗能显著提高果实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但100mg/L、200mg/L的S-诱抗素喷施果穗则显著降低果实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建议:S-诱抗素促进夏黑葡萄果实着色使用浓度300mg/L。

  • 标签: S-诱抗素 夏黑 着色 品质
  • 简介:可溶性糖为木薯块根淀粉的合成提供底物和能量,准确测定其含量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木薯块根淀粉积累过程。本研究以水提法提取木薯块根中的可溶性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样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的含量。以Waters-NH2色谱柱结合Alltech3300ELSD蒸发光检测器进行糖含量的测定,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V/V),含0.1%的氨水。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分离效果较好,在1-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RSD分别为0.31%、0.22%和1.42%,回收率分别为97.62%、98.03%、96.30%,样品稳定性实验的RSD分别为0.88%、0.48%和1.05%。实验结果表明HPLC-ELSD法是分析木薯块根中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的有效技术,可为研究淀粉含量不同的木薯品种在糖代谢过程中的差异奠定基础。

  • 标签: 木薯 HPLC-ELSD 果糖 葡萄糖 蔗糖
  • 简介:探讨养殖型褐藻裙带菜水提醇沉上清部分洗脱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反应动力学.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柱,依次用去离子水、25%乙醇、50%乙醇、75%乙醇、100%乙醇梯度洗脱裙带菜水提醇沉上清部分,获得相应洗脱组分.采用PNPG法测定α-葡萄糖酶活性,并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作比较.随后,对其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较强的组分进行酶抑制动力学分析,推断酶抑制类型.结果表明:相比于裙带菜水提醇沉上清部分与其他洗脱组分,50%乙醇洗脱组分具有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半效应浓度IC50为0.77mg/mL,远小于阿卡波糖IC506.63mg/mL,其酶抑制类型属于混合I型抑制,主要通过与游离酶(E)的亲和来起到抑制作用.因此,裙带菜水提醇沉上清部分50%乙醇洗脱组分具有作为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材料的开发价值.

  • 标签: 裙带菜 水提醇沉上清部分 乙醇洗脱组分 Α-葡萄糖苷酶活性 抑制动力学
  • 简介:【摘要】 目的:对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治疗中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收治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 152 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76 例,分别给予常规人工晶体治疗方法、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眼压分别为( 17.05±2.36 ) mmHg 、( 16.82±2.85 ) mmHg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优良率观察组 94.74% ( 72/76 )高于对照组 78.95% ( 60/76 ),并发症发生率 3.95% ( 3/76 )低于对照组 17.11% ( 13/76 ),差异显著(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治疗中,人工晶体植入与超声乳化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葡萄膜炎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 超声乳化
  • 简介:利用无损EDXRF技术研究了葡萄牙埃斯特雷马杜拉属于钟杯文化时期的黄金制品。黄金制品有管状珠子、双锥形珠子、螺旋环和金属丝碎片。

  • 标签: 黄金制品 葡萄牙 EDXRF 红铜 RF技术 金属丝
  • 简介:通过电子舌技术对农家自酿葡萄酒的滋味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非加权组平均法和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对电子舌传感电极阵列捕捉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和识别.结果表明,6组自酿的葡萄酒样品在滋味品质的整体结构上存在差异,尤其在酸味、苦味、鲜味和丰度上的差异较大.葡萄产地、成熟度、酿造方法和发酵环境的不同可能是自酿葡萄酒在滋味上存在差异的原因.

  • 标签: 电子舌 多元统计 农家自酿葡萄酒 滋味 品质
  • 简介: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肛肠尖锐湿疣患者中合并肛肠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感染现况,为肛肠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分别采取MSM人群中已确诊肛肠尖锐湿疣患者(试验组)及非尖锐湿疣患者(对照组)的肛肠拭子,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的核酸片段检测。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及相关性行为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58例患者,其中试验组63例,对照组95例。试验组63例患者中淋球菌感染率为17.46%,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28.57%,同时合并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12.70%;对照组中淋球菌感染率为6.32%,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9.47%,同时合并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2.16%。试验组患者肛肠中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及两组疾病的合并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MSM中肛肠尖锐湿疣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提示医务人员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肛肠尖锐湿疣患者肛肠部位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及其他性传播感染的筛查。

  • 标签: 男男性接触者 肛肠 尖锐湿疣 淋球菌 沙眼衣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