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危重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施予丙种免疫球蛋白冲击展开治疗的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因患上危重型SFTS而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29例患者,将其分成对照、实验两组,对照组14例施予一般性的相关治疗,实验组15例施予丙种免疫球蛋白冲击展开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15例中,总有效14例,占比93.33%;对照组14例中,总有效8例,占比57.14%。两组治疗结果比对,实验组优越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一般性治疗的效果情况而言,对危重型SFTS患者施予丙种免疫球蛋白冲击展开治疗,能取得更佳疗效。

  • 标签: 危重型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丙种免疫球蛋白冲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我院神经科住院部收治的12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与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晚/联合治疗,对照组64例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顿服。随访一年,分别在出院后1、3、6、9、12个月各随访一次,患者同时定期进行血脂、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下肢动脉斑块积分等检测。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一个疗程后(10d),两组间的发作控制率差异性显著,治疗组的93.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9%(P<0.05);经治疗后一年随访,观察组缺血性脑梗死总发生率6.2%明显优于对照组72.0%,两者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率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显著,可有效延缓及逆转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减少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阿托伐他汀 肠溶阿司匹林 联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GMP-140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均下降,其中两组由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932,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8,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老年 不稳定性心绞痛 血小板聚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一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5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给予单纯静脉滴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1.0g?d冲击治疗,对照组给予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0.0%、治疗所需天数3.78±2.14,对照组临床有效率56.0%、治疗所需天数4.79±2.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可有效的提升血小板计数,且用药方便,值得将甲基强的松龙作为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线药物推广应用。

  • 标签: 甲基强的松龙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血小板和肝硬化指标在乙型肝炎各临床分期的意义。方法选择262例(包括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及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Ⅳ型前胶原(ⅣC);肝功能指标胆碱酯酶(CHE);血常规指标血小板计数(PLT)与各期乙型肝炎发生的关系。结果HA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逐渐升高,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与慢性乙型肝炎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PCⅢ在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组最高,其次为慢性乙型肝炎和急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组为最低。Ⅳ型胶原在各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N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组高于其它三组。CHE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组明显下降。PLT在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接近于正常检测值下线,在失代偿期组明显低于正常检测值。结论①随HA水平升高,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②PCⅢ提示活动性肝纤维化,不能反映肝组织已有纤维化程度。③Ⅳ型胶原提示肝纤维化进展,但不能反映肝纤维化程度。④LN对判定肝纤维化程度不如HA、PCⅢ、Ⅳ型胶原敏感。⑤CHE长期明显下降时可能有肝硬化失代偿的发生。⑥血小板可作为判断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一种简单、较为准确的辅助方法。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纤维化 血清学诊断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与激素合用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于我院结合治疗的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与激素合用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显效的例数为24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例(P<0.05),而观察组无效的情况仅有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例(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与激素合用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激素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获得性低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分析,为临床提供该病的诊断和发病机理。方法调取我院2010年1月收入住院的获得性低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1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该患者实验室血液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结果该患者各项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为获得性低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强的松治疗后转化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结论获得性低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数是由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转化而来,可见免疫因素在其发病中有一定作用。使用强的松治疗可转化为其他类型血液病。

  • 标签: 获得性低巨细胞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活性和动脉硬化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诊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小板活性指标及动脉硬化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各项血小板活性指标、各项动脉硬化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应用在重症ITP(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治疗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重症ITP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仅接受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联合组2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患者加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血小板回升时间、出血停止时间比对照组短,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和仅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进行比较,重症ITP患者接受静脉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治疗,可有效保障其疗效,将患者血小板回升时间、出血停止时间缩短。

  • 标签: ITP 甲基强的松龙 丙种球蛋白 疗效 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B型脑钠肽(BNP)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1年9月收治的4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B型脑钠肽(BNP)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检查,并与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B型脑钠肽高于对照组被检者,血小板平均体积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B型脑钠肽(BNP)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有明显的相关性,r=0.318,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B型脑钠肽与血小板平均体积均明显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B 型脑钠肽血小板平均体积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顺利完成手术患者6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30例,研究组为30例,给予对照组术后氯吡格雷治疗方法,给予研究组术后替格瑞洛(倍林达)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组术后患者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3.3%)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3.3%),研究组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13.3%)。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用替格瑞洛(倍林达)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病 介入治疗 药物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格瑞洛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凝聚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清NO、ET-1水平、血小板凝聚、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T-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小板凝聚率和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可有效的抑制血小板凝聚,加快血液流动,降低血栓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替格瑞洛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外周血管内皮功能 血小板凝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从而为在临床上合理应用提供一定依据。方法以我院近两年已确诊并治疗的10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52例患儿,给予糖皮质激素、抗血小板凝聚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一组为对照组,50例患儿,给予糖皮质激素、抗血小板凝聚治疗。分析临床疗效,并检测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相关变化;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同时IL-6、TNF-α指标明显下降。结论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疗效好,又利于应用到临床上。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联合丙种球蛋白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骨截骨结合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使用腓骨截骨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RP)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结果本组12例患者术后随访2年,效果满意8例,较满意2例,效果不满意2例,有效率83.33%。结论腓骨截骨结合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创伤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腓骨 截骨 富血小板血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总结近年来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临床治疗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重症8例;其中自述发病前有明确感染史患者21例,结论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ITP疗效好。

  • 标签: 成人 丙种球蛋白 激素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曲靖市近6年来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人群成构情况,在献血人群中有针对性招募筛选合格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充足的血小板,保障临床急救需求。方法通过对2009~2014年参加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性别、年龄结构、职业状况、民族构成、文化程度、血型分布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年共有3009人次参加捐献单采血小板,累计捐献血小板4903个治疗量,捐献人次及捐献量男性献血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3.941,年龄以文化程度以初级中等教育、高中为主占(64.60%),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占(60.01%);临床使用单采血小板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从2009年的522.5个治疗量增加到2014年的1019个治疗量。结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人群在性别、婚姻、职业、文化程度和血型方面均有显著性特征,若按现有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人次及血型占比情况计算将难以满足临床需求,所以制定招募策略时,应依据不同的目标人群制定不同的宣传招募方案,以招募动员巩固稳定更多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为临床提充足的单采血小板

  • 标签: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 人群结构特征 招募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迈瑞BC-68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过程中检测结果部分减低的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部送检标本采用迈瑞BC-68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对血小板减低的标本用同一份检验样本进行手工计数血小板,同时结合血小板直方图和人工涂片镜检血小板综合判断血小板数量。结果3166例血小板减低标本,确定102例为假性减低,所占比例为3.22%,其中36例标本血小板形态分布均匀未见明显异常;29例血小板大小不等聚集分布;26例为形态明显巨、大的血小板;11例为其他原因。结论仪器检测原理、血小板形态异常、抗凝剂的质量和比例、是否使用配套试剂等因素都会影响迈瑞BC-6800血细胞分析仪准确计数,测定血小板结果减低的患者,都应该进行手工计数、涂片染色镜检观察。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血小板计数 镜检 部分减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ysmexXE-5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正常而其他血小板相关参数缺失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方法将200例SysmexXE-50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正常而其他血小板相关参数缺失的标本进行涂片,瑞氏染色后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异常形态。结果在200例SysmexXE-50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正常而其他血小板相关参数缺失的标本中,镜检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形态红细胞或(和)异常形态血小板增多。结论当遇到SysmexXE-50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相关参数缺失时,应将标本涂片,瑞氏染色后进行显微镜复检,并对镜检结果作相应备注描述。

  • 标签: 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 血小板相关参数缺失 红细胞,血小板异常形态 镜检 血小板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63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糖皮质激素,实验组接受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为93.9%,而对照组为80.0%,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四项参数(PLT、MPV、P-LCR、PDW)及凝血四项指标(PT、APTT、Fbg、TT)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例妊高征孕妇作为A组,30例正常孕妇作为B组,40例正常妇女作为C组,取三组妇女的外周静脉血标本,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四项参数,使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四项指标。比较三组的检查结果。结果A组的凝血指标(PT、APTT、TT)比B组和C组均有所缩短,A组与B、C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小板四项参数(PLT、MPV、P-LCR、PDW)和B、C组比较,A组血小板数量(PLT)降低,其他参数(MPV、P-LCR、PDW)升高,与B、C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征孕妇血小板四项参数以及凝血四项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可以及时诊断并预测妊高征的病情发展,对妊高征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凝血四项指标 血小板四项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