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作为一种文化纽带和交际工具,汉语普通话正在超越国界而成为五大洲各地华人,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资源。这一历史性的新发展有益于华人,有利于中国,造福于全世界。汉语普通话正在快步走向世界范围内强势语言的最前列,这将是我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又一次伟大贡献。在此背景下,我们应该借鉴英语的成功经验,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本着开放、宽松、包容的态度对我们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标准明智地从宽掌握,适度多元。在维护相对稳定的共同核心语言要素和高质量相互理解度的前提下,允许和尊重汉语普通话大家庭中各区域成员拥有一定的特色,给予境内外广泛存在的普通话变体以平等的地位和充分的尊严。既要维持大同,又要尊重客观存在而又合情合理的小异,让不同地区和不同背景的汉语普通话使用者平等分享对我们民族共同语的所有权、监护权和解释权,从而强化普通话自身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以及使用者对她的认同度和归属感。这有利于在中国国内推广普通话,有助于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进汉语的国际传播,有利于在海内外汉语普通话语言社区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普通话语音标准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其在百年国语运动中的历史使命,现在应该微调为“以北京语音为基础”。这里“基础”的意思不是要把地方普通话的语言特色塞进北京普通话,而是要让普通话的区域变体可以跟北京语音有所不同,但又不能差异太大,以免影响到语言交际的顺畅进行。

  • 标签: 汉民族共同语 标准 北京音 调整
  • 简介:《汕头话口语语法基础教程》(PrimaryLessonsinSwatowGrammar[Colloquial])是美国浸信会牧师威廉·耶士摩(Rev.WilliamAshmoreD.D)的著作,此书,由英国长老会教会出版社(EnglishPresbyterianMissionPress)1884年于汕头出版.本文以这本书正文之前的"简介"(Introduction)和正文之后的"潮州方言音节表"(ListofSyllablesRepresentingtheSoundsUsedinPronouncingtheTiechiuDialect)为材料,分析出一个120年前的潮州方言系.这个语音系统跟现在的系统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一套含有前鼻音韵尾[-n]及与其相配的入声韵尾[-t]的韵母.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120年前的潮州系确实存在这套韵母,大约在100年前开始慢慢与[-η/-k]韵尾韵母合流.

  • 标签: 威廉·耶士摩 汕头市 口语语法基础教程 潮州方言音系 韵尾
  • 简介:文章通过现状调查及历史考察研究现代北京话连词“和”读“汉”的问题。微观分布的考察以王姓(汉族)、金姓(满旗)、张姓(汉族)、道姓(蒙旗)4户为例。历史考察的时间跨度有70多年,共考察8部具有代表性的辞书及专著。文章还对台湾国语“和”读“汉”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溯源。

  • 标签: 北京话 国音 连词“和” 白涤洲 齐铁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郾城方言存在两种小称变调:高降调和低升调。在亲属称谓词中,高降调多为成年人和无亲缘关系的人使用,表示讨好和拉近关系,听感上短促生硬;低升调多为儿童和有亲缘关系的人使用,表示喜爱亲密,听感上长而自然。在亲属称谓词重叠变调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步模式:扬抑格和抑扬格。扬抑格表现为左重右轻,抑扬格表现为左短右长。郾城方言可能分别使用了“高”和“长”两种手段表示两种不同性质的小称。

  • 标签: 亲密 小称变调 音高 音长
  • 简介:英语元音有长短之分,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顾名思义,长元音发音时间较长,短元音发音时间较短,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完全如此,因为人们发现,英语短元音的发音长度有时超过了长元音。然而,对于这样一个重要而又有趣的语音现象,并不是

  • 标签: 英语语音教学 标音 长元音 英语语音学 重读音节 双元音
  • 简介:<正>梵汉对,又称华梵对,是梵音的汉字记录,包括梵语字母“圆明字轮”、“四十九根本字”的音译和梵语词的音译。汉译佛经浩如烟海,对材料无比丰富,是研究音韵的非常宝贵的材料。通过对去探讨古汉语语音音值、类的本来面目,是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本文仅就来纽字对译梵语ttdd的现象作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梵汉对音 佛学研究 音韵 再探 梵语 罗常培
  • 简介:系的结构格局和内部拟测法(上)──汉语的介音对声母系统的演变的影响徐通锵汉语有丰富而浩瀚的文献,这是研究语言史的宝贵资料,我们的先辈学者曾用这些资料为汉语音韵的演变整理出一个大致的轮廓。由于方块汉字不能如实地反映实际的语音演变,因而要对演变规律进行...

  • 标签: 内部拟测法 结构格局 声母系统 介音 音系结构 汉语方言
  • 简介:高名凯、石安石主编中华书局1963年第一版的《语言学概论》是我国学者自己撰写的第一批语言学理论著作中影响很大、60年代作为高等学校语言学指定教材的一本学术著作。即使到目前,已陆续出版了不少同类书藉,但基本上仍然沿袭该书的基本概念,没有作出学理上的

  • 标签: 文字改革 语言学界 三要素 汉字 书写符号 索绪尔
  • 简介:粤东北部三县见组字在细条件下只有/KiAC/类音节变音为龈腭:^*[k]、^*[k^h]、^*[η]分别变成[t]、[t^h]、[η];音变后介音也流失了。/KiC/类音节不变。这个观察有别于前人的记述,但可以通过语图分析得到验证。借助音节建构的分析,文章说明不平衡的演变来自见组细的两组音节内部结构的不同:/KiAC/类音节中K,与[i]同属首,所以糅合为龈腭辅音;而/KiC/类音节中,[i]却作为韵核,与首关系疏远,所以未能糅合。

  • 标签: 客家话 辅音音变 见组细音 音节建构 软腭音 龈腭化
  • 简介:最近,我们用“第十一届韩素青年翻译奖”参赛原文在我校英语系高年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翻译练习,从收到的50多篇译文来看,深感只有吃透原文,把握语境,才能正确理解,而理解是翻译的关键,是最难过的关。正如我国老翻译家周煦良先生所说的:“在我们的翻译过程中,如果真正对原文理解够了,所谓‘译事’已经可以算解决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表达问题,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解决。”

  • 标签: 原文 语境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 理解 翻译练习 译事
  • 简介:文章详细描写了关中礼泉城关话的声母、韵母、单字调,描写和讨论了礼泉话声调高低影响韵母主要元音开口度的现象,同《关中方音调查报告》作了比较,并提出了调查关中乃至西北方言时音位处理的原则。

  • 标签: 关中话 声韵调 调值分韵 演变 音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