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骨病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PHPT骨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6例均行X线、CT及超声检查,2例行甲状旁腺MRI检查,2例行甲状旁腺ECT检查。结果:6例均为甲状旁腺腺瘤(100%),全身骨质疏松6例(100%),骨吸收5例(83.3%),纤维性骨炎4例(66.7%),骨骼畸形4例(66.7%),肾、输尿管或胆囊结石3例(50.0%),病理骨折2例(33.3%),股骨头骨骺滑脱1例(16.7%)。结论:全身弥漫性骨质疏松为PHPT骨病的最常见表现,指骨骨膜下吸收是其特征性改变,是诊断本病的可靠征象。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 甲状旁腺瘤 骨疾病 内分泌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治疗之后的患者分别应用早期内营养和肠胃营养干预,对照两种方法是否有促进患者恢复的临床效果方面情况差异。方法 在本院所有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手术后进行营养干预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研究群体,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人数一致的情况下选取不同干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全外营养干预,观察组则使用早期内营养,对两组患者总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情况进行评价,分析营养情况和临床治疗干预之后的恢复情况,评价最终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分别开展干预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总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情况更高一些(P<0.05),而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成反比,明显要更短一些(P<0.05),取得了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对于上消化道穿孔术后的老年患者来说,开展治疗干预的过程中,早期内营养要比全外营养的效果更好一些,可以积极促进患者的早期疾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并改善营养状态,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作用。

  • 标签: 老年 上消化道穿孔 手术治疗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目的:探讨及肠系膜钝性损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和肠系膜损伤患者的CT资料。结果:65例中肠管破裂17例,表现为腹腔积液和积气;单纯肠系膜挫伤5例,表现为挫伤区域肠系膜脂肪模糊、水肿或血肿形成;和肠系膜并存损伤43例。10例合并肝、脾、肾等实质脏器中的1个或多个脏器损伤。结论:CT可作为及肠系膜钝性损伤的主要检查手段,腹腔积气和肠系膜血肿分别对肠管破裂和肠系膜挫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而腹腔积液和肠管水肿对肠管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 标签: 肠系膜 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评价多层面CT仿真结肠镜(CTcolonography,CTC)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9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行纤维镜与CTC检查,将CTC结果与纤维镜和手术病理对照。结果:1例由于肠道内残留物较多而无法准确显示癌灶,余58例中CTC发现结肠癌47例,直肠癌11例,其中4例为多发肠癌。CTC在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外形方面与手术结果高度相关。结论:CTC可准确显示结直肠病变,有助于结直肠癌的准确诊断。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结肠镜检查
  • 简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由于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进而导致以高钙低磷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正常血钙的PHPT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特殊类型,且缺乏典型临床症状,特别在仅以某种单一的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时,极易导致误诊。本文就1例血钙正常的PHPT病例进行剖析,以期待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误诊分析 血钙 甲状旁腺激素 PHPT 分泌过多
  • 简介:本文对2003年3月~2005年2月期间闭合性和肠系膜损伤的4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螺旋CT在闭合性和肠系膜损伤中的特征性表现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肠损伤 肠系膜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健脾疏肝汤联合肝脾动脉双栓塞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肝脾动脉双栓塞术及肝动脉灌注化疗术。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健脾疏肝汤口服,观察患者肝功能、血常规、AFP测量门静脉、脾静脉直径及肿瘤大小。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FP低于对照组(P〈0.05)、门静脉及脾静脉直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健脾疏肝汤联合肝脾动脉双栓塞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能改善肝功能,降低门脉压力,延缓肿瘤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中药健脾疏肝汤 肝癌 脾功能亢进 肝脾动脉双栓塞术
  • 简介:目的:探讨剂量计算法131I治疗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50例Graves病甲亢患者131Ⅰ治疗结果。按每克甲状腺组织期望给予3.7MBq固定量,经剂量计算法获得131I总剂量。治疗后随访平均12个月(6-96个月)。根据甲状腺功能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治疗成功(正常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失败(仍为甲亢,需复治)两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病程、ATD治疗经历、突眼、甲状腺重量、3h与24h摄碘率及其比值(UR)等各项指标。结果77.3%(116/150)首次治疗成功,22.7%(34/150)失败。总治愈率为94.6%。首次治疗疗效影响因素在年龄、性别、突眼、有无ATD治疗史、甲状腺重量、3h摄碘率及UR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R≥1和甲状腺重量≥47.38g时,其治疗失败率分别高于UR<1和甲状腺重量<47.38g者(P〈0.01)。结论剂量计算法131Ⅰ治疗Graves病甲亢有较高的首次治疗成功率,当UR≥1或甲状腺重量≥47.38g时,应告知患者有131Ⅰ复治可能或应增加剂量以提高一次治愈率。

  • 标签: 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131Ⅰ治疗 摄取比值 甲状腺重量
  • 简介:腹部空腔脏器穿孔多急性发病,病情凶险,临床上为多因急腹症就诊。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为膈下新月状或层状游离气体影。现收集我院2014年3—7月间3例因上腹痛及腰痛住院患者,没有典型急腹症表现,行钡餐检查发现穿孔及间脓肿形成。例1,男,56岁。诉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活动后呼吸困难,伴腹痛、腹胀,以剑突下为剧,进食后有反酸。无发热、恶心、呕吐、咯血、腹泻、血便等,

  • 标签: 十二指肠 肠穿孔 腹部脓肿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病例选自我院2004年3月~2007年3月行影像学检查和介入治疗的患者1500例,男952例,女548例;年龄14~76岁,平均45岁。其中腹部血管造影60例,泌尿道造影529例,消化道钡剂灌肠420例,腹部和腰椎摄片检查505例。

  • 标签: 洁肠净片 影像学检查 肠道清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胃肠外科手术后早期应用内营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9 年 6 月~2020 年 6 月 接诊的84 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参与本次课题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42 例)和实验组(n=42 例)。术后, 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外营养支持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早期内营养支持护理。密切观察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并比较其患者 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营养指标达标时间为(5.68?.96)h,排气恢复时间为(32.16?.24)h,排便恢复时间为(45.14±5.08) h,住院时间为(14.02?.1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 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为 95.24%,明显高于 对照组的 73.8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 < 0.05。结论:胃肠外科手术后,对患者实施早期内营养支持护理,有助于缩短排气 及排便时间,改善其术后恢复情况,同时还能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胃肠外科 肠内营养 早期应用 研究分析 护理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女,出生12d,因哭闹不止、拒哺乳、呕吐2h入院,查体:腹部膨隆。血象正常。超声检查:右下腹腔内见范围约27mm×21mm无回声包块,形态规则,壁厚呈双层壁样强-弱-强回声,包块近端肠管扩张,内径约17mm,彩色多普勒显示包块壁有动静脉血流信号(见图1),与文献报道[1]相似,提示:右下腹无回声包块(考虑重复畸形伴肠梗阻)。

  • 标签: 消化系统畸形 婴儿 新生儿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