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放化疗期间营养筛查评估及协同营养支持干预的效果。方法 60例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各 30例。 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营养风险筛查 , 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护理 , 观察组采用协同营养支持干预。干预 4周后 , 对比 2组相关营养指标水平 , 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 , 观察组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总蛋白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1) 。放化疗期间并发症包括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呕吐和骨髓抑制 , 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接受营养筛查评估和协同营养支持干预 , 可改善营养状况 , 保障治疗安全。

  • 标签: 食管癌 放疗 化疗 营养评估 协同干预 肠内营养
  • 简介:目的研究肿瘤患者专用型肠内营养乳剂supportan对胃癌患者进行化疗时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33例患者在化疗期间采用肿瘤患者专用型肠内营养乳剂(EN组);另外33例(对照组)给予基本膳食。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后14d时测量体重(BW)、血红蛋白(Hb)、总蛋白、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N)以评价营养状况;并测量自然杀伤细胞(NK)、CD4、CD8、CD4/CD8、白介素(IL)-1α、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评价免疫功能。结果化疗前后EN组各项营养指标无明显改变。对照组化疗后ALB、TFN、Hb和BW明显降低,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EN组化疗后CD4、CD4/CD8明显升高,而NK、IL-1、IL-6明显降低,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IL-6、TNF-α较化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化疗不良反应方面,尽管EN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情况较对照组减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专用型肠内营养乳剂可以预防化疗后营养不良的发生,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减轻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

  • 标签: 肠内营养 胃肿瘤 药物疗法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早期、延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 2017年 5月 -2019年 5月在我院行肠内营养的 8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例,并按方法的不同分组, A组( n=40)接受延迟肠内营养, B组( n=42)接受早期肠内营养,对两组的治疗成效进行比较。结果 : B组患者血清 CRP水平较 A组降低更显著,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与住院天数较 A组缩短更显著, P均<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加速清除机体炎症,促进患者恢复,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延迟肠内营养,值得推荐。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延迟肠内营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普外术后患者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实施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使用肠外营养支持,试验组术后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营养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试验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普外术后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优于肠外营养,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并提升患者的营养指标,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普外科手术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1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三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营养状况指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各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三个月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饮食控制评分、遵从医嘱服药评分,人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前白蛋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给予营养指导和饮食控制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营养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营养指导 饮食控制 慢性肾脏病 自我管理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营养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纳入观察对象70名,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利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对患者进行分组,共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两组,前组给予强化营养干预,后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应用状况及及钙磷代谢指标的改善效果。结果:护理后,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血清前清蛋白及转铁蛋白营养指标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磷、钙磷乘积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强化营养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维持机体正常钙磷代谢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强化营养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 钙磷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术后对结肠癌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和价值。方法:此研究纳入我院2019.5-2021.4内28例结肠癌手术患者,借助完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3例,肠外营养支持)和观察组(15例,早期肠内营养);观察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结果:经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较好,免疫功能较强,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显著,可提升机体营养状况并增强免疫功能。

  • 标签: 结肠癌 手术治疗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接受早期场内营养支持护理后对其营养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以对照组和实验组区分30例重症胰腺炎并感染患者,每组15例,对比两组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场内营养支持护理对改善重症胰腺炎并感染患者的营养状有积极作用,可有效提升营养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重症胰腺炎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营养不良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6月~2021年7月期间选取80例老年营养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加用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患者营养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P

  • 标签: 老年群体 营养不良 肠内营养护理 白蛋白指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展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以及营养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中心儿童保健科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接收的保健指导儿童60例,将入选的儿童通过电脑随机抽取方式划分为两组进行健康管理研究,组别类型主要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儿童人数分别有30例,给予对照组儿童常规营养指导服务;给予观察组儿童个体化营养指导干预,详细对比两种营养干预方案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最终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健康指导管理质量以及家长对儿童营养管理知识掌握度同对照组相比明显提升,儿童的(身高 、体重、胸围)等各项指标增长均高于对照组,机体营养指标数据结果优于对照组,儿童发生的营养不良现象少于对照组,指标结果对比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保健管理中开展个体化营养指导干预,可使临床健康管理质量理得到良好提升,增强家长对儿童营养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度以及育儿能力,从而可有效改善儿童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儿童的生长发育,减少营养不良发生。

  • 标签: 儿童保健 个体化营养指导 生长发育状况 营养水平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6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分成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结果:护理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对比(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外伤昏迷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够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功能,有助于患者身体恢复。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脑外伤昏迷 营养指标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营养风险脑梗死患者在限制热量后的肠内营养疗效及预后效果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0例进行实验研究,在患者及家属同意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保证有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进行限制热量肠内营养治疗,第一周的热量目标为标准化热量的60%—70%,对照组的第一周的热量目标则达到90%—100%。在实施营养治疗7d后,对比两组的营养指标评分、预后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干预治疗7d后,观察组的营养指标评分比对照组要高,P

  • 标签: 不同营养风险 脑梗死患者 限制热量 肠内营养疗效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营养支持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态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鼻饲或胃造瘘,对照组给予常规经口进食,对比两组的营养状态、免疫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放疗后,实验组的营养状态、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营养支持 头颈部肿瘤 放疗 不良反应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普外营养不良患者采用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1年2于-2022年8月展开研究,将90例普外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5)、参照组(n=45),参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研究组实施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营养指标、体质指数、疲劳评分均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普外营养不良 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普外营养不良患者采用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1年2于-2022年8月展开研究,将90例普外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5)、参照组(n=45),参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研究组实施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营养指标、体质指数、疲劳评分均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普外营养不良 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改善重症胰腺炎感染后营养状态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到2023年10月的重症胰腺炎感染患者28例,抽签分成实验组(14: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与对照组(14:常规护理),分析患者的营养状态指标。结果:实验组的营养状态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胰腺炎感染的护理过程中,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重症胰腺炎 感染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改善重症胰腺炎感染后营养状态的。方法:研究以重症胰腺炎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共38例参与,均为2023年6月-2024年2月临床收治患者,入组后,选择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组,一组观察组(n=19)予以常规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一组对照组(n=19)仅应用常规护理,比对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作用。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方案引入重症胰腺炎感染患者中,可帮助患者改善营养状态,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重症胰腺炎 感染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老年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中选取2023年5月-2023年12月入住本院的70例老年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聚焦解决护理。观察指标:营养指标。结果:护理前两组营养状态差异性不大,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营养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老年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积极,应积极推广。

  • 标签: 老年肠内营养支持 聚焦解决护理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中医营养护理方案对肝硬化腹水伴营养不良患者肝功能,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1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2例肝硬化腹水伴营养不良患者。以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各41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行个体化中医营养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水平、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肝功能、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水平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个体化中医营养护理 肝硬化腹水 营养不良 肝功能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脑卒中病人中应用早期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病人营养状况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症脑卒中病人,随机将所选病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针对性护理,对两组营养状况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及护理后,研究组TP、Hb、AL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糖异常率、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重症脑卒中病人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以及针对性护理效果良好。

  • 标签: 重症脑卒中 早期营养支持方式 营养状况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