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胰腺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腺内酶原群激活,导致胰腺自身消化和坏死,并波及周围器官和组织,但其确切发病机理还未完全清楚.致病因素包括胆结石、胆道寄生虫、酗酒、药物、外伤等,约15%的患者无任何诱因.胰腺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临床上急性胰腺炎又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前者病情较轻,后者病情凶险,但在发病初期难以判别其严重性.

  • 标签: 胰腺炎 营养治疗 病情 出血坏死 慢性 胆道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肠道营养(EN)对烧伤患者机体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37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EN组(18例)和肠外营养(PN)组(1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血清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烧伤脓毒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伤后7、14dEN组体重丢失百分比明显低于PN组(P<0.05),伤后4、8、14d血清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PN组(P<0.05或001).EN组烧伤脓毒症发生率为5.56%,住院时间为(4039±10.81)d,与PN组的31.58%、(54.89±11.26)d比较明显偏低(P<0.05或0.01).结论烧伤早期EN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烧伤脓毒症发生率,是一种较好的营养支持途径.

  • 标签: 烧伤 肠道营养 肠外营养 对比观察
  • 简介:目的 前瞻性观察按不同比例摄入蛋白质、糖、脂肪三大营养素对大鼠烧伤后营养代谢水平、免疫功能和创面愈合的作用。 方法 SD大鼠21只,经行胃造瘘置管术后,造成背部30%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低脂低蛋白饮食组(A组)、高脂低蛋白饮食组(B组)和低脂高蛋白饮食组(C组)。实验动物营养摄入按732kJ·kg-1·d-1计算,3种营养配方均为等体积、等热卡,由恒量输液泵经造瘘管在24h内均匀输入。于伤后10d检测脾淋巴细胞对刀豆蛋白A(ConA)的反应性、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血浆转铁蛋白水平、肝脏含氮量、空肠黏膜含氮量、血浆皮质醇水平、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24h尿香草扁桃酸含量、创面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和创面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比例。 结果 烫伤后10d,C组血浆白蛋白水平和肝脏含氮量均显著高于A组及B组;C组的脾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性显著高于A组和B组,C组IL2分泌水平显著高于A组,而C组腹腔巨噬细胞PGE2的分泌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B组;C组创面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A组,C组和B组的Ⅰ...

  • 标签: 烧伤 营养支持 创面愈合
  • 简介:外科营养对于目前外科医生来讲是应值得特别注意的问题。在危重病人的处理上,特别是腹部外科病人经常遇到能量供应短缺的问题,营养支持也就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本文作者就多年临床工作中遇到的许多由于营养补充不足而致死亡和经非正规营养支持治疗成功的病例之中,选择几例较为典型的病例来阐述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以期能引起广大医院同仁的重视。例1:男性,45岁。因“胃溃疡”病史5年,长期服药治疗。饮食差,入院前2周因上腹胀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在外院给予补液等对症治疗,疗效欠佳,转来我院。体检发现:面色苍白,呈消瘦体型,皮肤弹性差。上腹部压痛,未触及包块。

  • 标签: 营养不良 非正规营养支持
  • 简介:肾移植患者术前营养状况一般较差,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进一步加重了营养代谢紊乱。有效的营养治疗可促进机体功能的顺利恢复,有助于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肾移植 营养治疗
  • 简介:恶性肿瘤患者多伴有免疫抑制和营养不良.免疫抑制的原因在于肿瘤不仅能直接侵犯免疫器官引起免疫抑制,还可以释放免疫抑制因子而降低宿主免疫力,诱导体内抑制性细胞增多.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虽不能直接反映对肿瘤的攻击能力,但与肿瘤的发展与预后有一定的关系.营养不良常见于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据报道,住院患者中癌症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最高,上消化道手术的癌症患者明显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超过30%[12].营养不良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限制了抗癌措施的有效实施,是其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营养支持疗法 免疫营养基质 作用 机制
  • 简介:目的研究肿瘤患者专用型肠内营养乳剂supportan对胃癌患者进行化疗时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33例患者在化疗期间采用肿瘤患者专用型肠内营养乳剂(EN组);另外33例(对照组)给予基本膳食。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后14d时测量体重(BW)、血红蛋白(Hb)、总蛋白、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N)以评价营养状况;并测量自然杀伤细胞(NK)、CD4、CD8、CD4/CD8、白介素(IL)-1α、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评价免疫功能。结果化疗前后EN组各项营养指标无明显改变。对照组化疗后ALB、TFN、Hb和BW明显降低,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EN组化疗后CD4、CD4/CD8明显升高,而NK、IL-1、IL-6明显降低,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IL-6、TNF-α较化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化疗不良反应方面,尽管EN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情况较对照组减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专用型肠内营养乳剂可以预防化疗后营养不良的发生,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减轻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

  • 标签: 肠内营养 胃肿瘤 药物疗法 免疫
  • 简介:目的探讨因胃癌行全胃切除的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003年6月-2005年6月因胃癌行全胃切除的66例老年患者,术后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34例与肠外营养(PN)组32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EEN组与PN组的术后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EN组较P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早、住院时间短。结论术后FEN支持治疗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有利于老年全胃切除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费用低廉,实施方便。

  • 标签: 老年人 早期肠内营养 胃癌 全胃切除术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于15岁发觉面部消瘦,逐渐加重。半年后面颊部皮肤松驰,继之前胸及背部皮肤松驰。查体:外貌衰老,面容消瘦,苍黄,颊部凹陷。胸背部皮肤松驰,腰部有一宽7cm皮下脂肪消失带,该带下臀部异常肥大,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局灶定位体征。眼底未见异常。肝肾功能正常,血糖,基础代谢正常,心率正常,胆固醇0.104mmol/L.β脂蛋白1.08g/L,甘油三酯0.22mmol/L。心电图,肌电图均正常。

  • 标签: 脂肪营养不良 进行性 皮肤松驰 神经系统检查 肾功能正常 病例报告
  • 简介:营养不良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问题作一综述。

  • 标签: 腹膜透析 营养不良 诊断 治疗
  • 简介: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无论在我国或西方发达国家,它都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约占需透析患者的1/3~1/4.严格的代谢控制、积极治疗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尽早进行饮食干预都是预防和减慢DN进展的良好措施[1],其中饮食干预是延缓DN不断进展恶化的有效措施,需严格控制糖、蛋白质、脂肪及食盐的摄入量,同时保证充分的热卡摄入,本文仅拟对蛋白质饮食治疗作一探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营养 治疗 低蛋白饮食 诊断 肾脏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和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为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以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使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QSGA)表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同时测定患者Hb、ALB、握力、IGF-1;使用KDQOL-SFTM表调查114例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根据HaysRonD等提供的方法计算生存质量评分;统计学分析营养指标与生存质量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①按MQSGA评估,MQSGA>10作为营养不良的评估,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4.1%;生存质量评分KDTA为(64.8±6.3),SF-36为(74.8±10.2);②MQSGA与肾病、透析相关生存质量(KDTA)总分及其分支领域:症状与不适、认知功能、睡眠;和一般健康相关生存质量(SF-36)总分及其分支领域:体能、体力所致工作和生活受限、疼痛、总体健康状况、情感问题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呈显著相关性;③Hb与KDTA总分及其分支领域:症状与不适、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认知功能、社交质量、性功能、睡眠;和SF-36总分及其分支领域:体能、总体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力状况呈现显著相关性;④ALB与KDTA总分及其分支领域:症状与不适、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睡眠;SF-36总分及其分支领域:体能、体力所致工作和生活受限、总体健康状况、精力状况呈显著相关性;⑤握力与KDTA总分及其分支领域:症状与不适、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睡眠;和SF-36总分及其分支领域:体能、疼痛、总体健康状况呈现显著相关关系.而IGF-1仅与体能、总体健康状况、精力状况呈相关关系.结论①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与生存质量的多个领域存在密切关系,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这提示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②MQSGA、ALB、Hb、握力均能客观、定量评估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尤其MQSGA较好地评估营养不良并预示生存质量;而握力则最简单、实用预�

  • 标签: 营养 生存质量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观察补锌对缺锌大鼠烫伤后生长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1月龄大鼠进食低锌饲料1周形成锌缺乏状态,造成20%TBsA深Ⅱ度烫伤后,分别改饲低锌、正常锌、高锌饲料。同时设大鼠烫伤前后均进食正常含锌饲料做对照组。用体重变化、累积氮平衡与空肠黏膜、肝、肾、脾、睾丸的DNA和蛋白质含量反映大鼠营养状况。结果补正常及高锌大鼠的体重、食物转化率、累积氮平衡和器官蛋白质含量均优于低锌大鼠,血清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空肠黏膜、肾、脾、睾丸的DNA含量在补锌后显著提高。结论补锌有助于烫伤后大鼠营养状况的改善,适当加大补锌剂量对提高肾与睾丸的DNA含量优于常量补锌。

  • 标签: 补锌 缺锌 大鼠 烫伤 营养状态
  • 简介:目的评价肠内营养进行结、直肠开放手术病人术前肠道准备的疗效.方法136例患者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EN组)63例,仅给予能全力行肠道准备,传统肠道准备组(对照组)73例,给予禁食、机械性灌肠及口报抗生素行肠道准备.两组病例一般临床资料分布均衡.记录术中肠道内粪便存留情况,术后感染、吻合口瘘及其他并发症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均无手术死亡,术后感染(腹腔内感染及切口感染)EN组为5例(794%),对照组为8例(1096%);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2例(317%)和1例(137%),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03±65h,542±121h,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1).结论肠内营养具有与传统的肠道准备相当的疗效,且有操作简便,利于病人术后恢复的优点.

  • 标签: 肠道准备 肠内营养 选择性结直肠切除吻合
  • 简介:FK506又称他克莫司(tacrolimus),商品名普乐可复(prograft),于1984年由日本Fujisawa制药公司的研究人员从放线菌属streptomycestsukubaensis的酵解产物中提取.

  • 标签: FK506 衍生物 神经营养作用 作用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进展胃肠癌并明显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围手术期支持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5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主要营养指标及手术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A组血浆前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及体重的变化均优于B组,血浆白蛋白的变化两组及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A组手术总并发症和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结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能显著改善进展期胃肠癌并明显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手术并发症尤其是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且是后者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进展期 胃肠癌 围手术期 营养支持 临床研究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9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早期鼻饲,其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6~8分的患者每日4次鼻饲注入肠内高营养多聚合剂(能全力),GCS3~5分的患者采用持续鼻饲泵入肠内高营养多聚合剂。结果在198例患者中发生消化道出血18例,发生率为9.1%。在CCS3~5分的126例患者中,发生消化道出血14例,发生率为11.1%。在GCS6~8分72例患者中,发生消化道出血4例,发生率为5.6%。共死亡3例,2例死于脑干功能衰竭,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可以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对维护患者胃肠道结构和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恢复十分有益.

  • 标签: 肠内营养 重型颅脑损伤 消化道出血 鼻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