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 对比分析前哨淋巴结阴性乳腺癌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SLNB)与腋窝淋巴结清扫 (ALND)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及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 86例前哨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 SLNB 组 ( n = 43) 和 ALND 组 ( n = 43) 。结果与 ALND组手术优良率 79.07%对比, SLNB组手术优良率 97.67%较高( P< 0.05), ALND组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 8例, SLNB组发生 1例。与 ALND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 18.60%( 8/43)对比, SLNB组发生率 2.33%( 1/43)较低( χ2=4.6527, P< 0.05)。与 ALND组术前肩关节功能对比, SLNB组最大外展角、 Neer评分均未表现明显差异( P> 0.05);与 ALND组术后肩关节功能对比, SLNB组最大外展角、 Neer评分均较高( P< 0.05)。结论 与 ALND相比较, SLNB对于前哨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疗效更优,可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改善侧上肢功能。

  • 标签: []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肩关节功能障碍 上肢淋巴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 周目标教学管理在护理管理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用2018年3月-2019年3月来院实习的24名护理人员随机均分两组,12名参照组按传统方式管理,12名观察组用周目标教学管理,对比学习情况、教学满意度。结果 管理后,观察组的学习情况好于参照组;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目标教学管理让护理管理临床实习目标更明确,学习情况和教学满意率均较好,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周目标教学管理 实习 学习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高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在本院头颈肿瘤外科收治的 47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23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 24 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评价两组患者护理质量 。 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投诉率等指标均具有明显优势,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 P < 0.05 。 结论: 在本院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医院内存在的护理风险性具有积极影响,值得在医院管理中推荐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头颈肿瘤外科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当中应用的精细化管理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 自 2016 年 3 月我科室开始实施精细化管理,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对比,以此为基础,对我科室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产房护理工作中的缺陷问题加以掌握和改进。 结果:在满意度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后,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精细化管理之前,前后满意度差异显著( P < 0.05 ) , 并且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后,缺陷问题的 发生率 要远低于实施以前的 发生率 ,缺陷产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妇产科产房护理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能够使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 发生率 ,在提高家属满意度的同时,构建了更为良好的医患关系。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妇产科 产房护理 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 心内科 的 临床护理 在 安全管理 方面细节思维式管理方式应用 效果 。 方法 : 把在 2019 年 4 月 -2020 年 5 月来本院心内科接受临床治疗 60 例 病人 纳入到本次试验研究对象范围, 借助随机分组处理方法,将 病人 平分两组,即 基础组落实传统的护理管理、验组除传统的护理管理外配合实施细节思维方面管理工作, 观察分析 两组的应用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管理实施效果 ,与 基础组 比较, 实验 组 效果突出 ,差异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剂科管理中安全质量管理理念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我院药剂科的药品管理作为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抽取100种药品进行调查,其中参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参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药品进行安全质量管理。对比两组的药师发满意度、管理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士投诉率。结果:经过药剂科安全质量管理后药师发满意度、管理评分显著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士投诉率显著下降,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质量管理在药剂科管理中的效果突出,能够显著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较为突出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适用。

  • 标签: 药剂科管理 药品分级警示标识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运用6S管理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急诊患者进行研究,共84例,本研究在2020年1月开始,在2021年12月结束。平均分成两组,即参照组、研究组,护理方式分别是常规护理、6S管理,对比抢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进出急诊室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安全管理 抢救效果 生活质量 6S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收治我院肾内科患者90例,比对组45例:开展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试验组45例: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比对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22%低于比对组的15.56%,(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质护理管理模式临床应用率高,而且范围广,对肾内科患者应用可减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还可保证护理满意度,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肾内科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 护理安全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汤剂与西药结合在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时间段为2019.5月~2020.5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老年患者共计64例,所有患者均为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在入组后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措施,观察组使用中药汤剂结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中药汤剂结合西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采用中药汤剂结合西药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相对更高。

  • 标签: 中药汤剂 西药治疗 阴虚阳亢型 老年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内科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内科患者 104例为研究对象,住院时间为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根据住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 n=52)和观察组( n=52)。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100.0%)高于对照组( 86.5%), 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通过对内科住院患者使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我院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内科 护理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鼓室穿刺及注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价值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案例回顾分析法对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疗效研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穿刺)和实验组(穿刺联合注)两组,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对比综合治疗满意率:实验组综合满意95例(96.94%),对照组综合满意87例(88.78%),(p<0.05)。对比综合治疗有效率:实验组综合有效96例(97.96%),对照组综合有效89例(90.82%),(p<0.05)。结论:鼓室穿刺联合注可改善分泌物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治疗满意率和有效率高,效果十分理想,建议推广。

  • 标签: 鼓室穿刺 注药 分泌性中耳炎 价值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药学服务对接受多治疗的冠心病病人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多治疗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使用药学服务的为实验组,使用常规用药的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较高,用药依从性较高,用药副作用较低以及用药偏差较低,满意度评分较高,差异较大(P

  • 标签: 药学服务 多药治疗 冠心病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强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2月-10月我院接受的5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是28例患者,前者给予的是常规护理方式,后者给予的是健康教育方式,护理后对结果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依从几率高于对照组。分析和研究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研究组的定期测量血压、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低盐饮食的遵医行为几率分别是92.8%、89.2%、96.4%、和92.8%,数据分析可知,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强化健康教育形式,其优势明显,护理效果显著,能减少高血压不良并发症,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健康教育 高血压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强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2月-10月我院接受的5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是28例患者,前者给予的是常规护理方式,后者给予的是健康教育方式,护理后对结果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依从几率高于对照组。分析和研究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研究组的定期测量血压、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低盐饮食的遵医行为几率分别是92.8%、89.2%、96.4%、和92.8%,数据分析可知,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强化健康教育形式,其优势明显,护理效果显著,能减少高血压不良并发症,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健康教育 高血压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剂量联合使用常见降压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 non-dipping hypertension , NDH )的效果。 方法: 以 2017-03 ~ 2019-03 本院诊疗的 165 例 NDH 患者为样本,选用随机法借助电脑分为 3 组,即对照 1 组、对照 2 组与联合组,各 55 例。对比分析 2 组 24hSBP 、 24hDBP 、 dMSBP 、 dMDBP 、 nMSBP 、 nMDBP 与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前 3 组 24hSBP 、 dMSBP 、 nMSBP 等血压水平差异均小( P > 0.05 ),治疗后联合组 24hSBP ( 128.36 ± 3.01 ) mmHg 、 24hDBP ( 83.21 ± 1.08 ) mmHg 、 dMSBP ( 130.39 ± 2.53 ) mmHg 、 dMDBP ( 82.39 ± 1.25 ) mmHg 、 nMSBP ( 118.39 ± 2.63 ) mmHg 、 nMDBP ( 72.39 ± 2.32 ) mmHg ,其均低于对照 1 、 2 组( P<0.05 )。 联合组 96.36% 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 1 、 2 组的 80.00% 与 78.18% ( P<0.05 )。 结论: 小剂量联合应用常见降压控制 NDH 患者血压效果更好,有助于改良其病况、预防疾病发生。

  • 标签: 替米沙坦 左旋氨氯地平 氢氯噻嗪 非杓型高血压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口腔门诊实施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4月,共选择100例口腔门诊患者在本院接受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予以常规门诊管理,乙组实施医院感染护理管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甲组明显更高,P

  • 标签: 医院感染护理管理 口腔门诊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 152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 76 例)与参照组( 76 例),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联合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病室环境、护理操作、护沟通、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 P < 0.05 ),即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各方面的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在护理管理中采用与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 护理管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妇科护理管理中使用风险防范式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研究开始时间为 2019年 6月,结束时间为 2020年 6月,研究过程中选择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 84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为了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的效果,本研究使用对比的方法,故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有 42例患者,另一组是观察组有 42例患者,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完成。两组患者入院后接受不同护理管理方法,分别是常规护理、风险防范式护理,患者接受不同方法后对其临床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记录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主要包括: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得知,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9.52%( 4/42)相对于对照组 23.81%( 10/42)较低,相比之下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比较两组满意度时发现,对照组 80.95%( 34/42)相对于观察组 97.62%( 41/42)较低,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在妇科护理管理中,使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是发生率,还能够有效的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临床中具有较高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妇科 护理管理 风险防范式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科护理工作开展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急诊科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8月收治的 126例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方式干预,而观察组对象则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相关数据分析后差异存在意义( P< 0.05)。结论:针对急诊科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选择护理风险管理方式能够更好的保障医疗安全,值得在急诊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急诊 安全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急诊科 ICU 病房中应用风险管理效果。 方法 : 在 2018 年 2 月到 2019 年 2 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急诊患者中选取 54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 27 例。对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对实验组行风险管理。分析 2 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结果: 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 p < 0.05 );实验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 7.41% ( 2/27 )明显低于参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 29.63% ( 8/27 ),经对比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 p < 0.05 )。 结 论 : 在急诊科 ICU 病房中应用风险管理,将各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予以降低,护理质量明显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风险管理 急诊科 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