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增强CT扫描与MRI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8例肝癌患者,均采用增强CT和MRI检查,同时比较二者在临床检查中的准确性。结果MRI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且MRI对大小不同的肝脏肿瘤患者诊断的准确性相对较高,可诊断出直径在3cm以内的肝脏肿瘤病变,二者对直径在3cm以上的肿瘤诊断准确性无明显差异。结论MRI对肝癌诊断的准确性明显高于CT增强扫描,3cm以内的肿瘤诊断优势尤其明显,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脏 增强CT MRI 肝癌诊断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增强CT和肝脏MRI于诊断肝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9例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肝脏增强CT和肝脏MRI诊断检出率。结果两种检测方式在病灶个数检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肿瘤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肝癌患者进行原发性肝癌诊断时增强CT、MRI均有一定特征性,但MRI在肝癌诊断中检出率更高,主要表现在直径小于3cm之下的肿瘤中。

  • 标签: 肝脏增强CT 肝脏MRI 肝癌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7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肝癌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肝脏增强CT检查以及肝脏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肝脏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肝脏CT检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脏MRI与肝脏增强CT在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MRI相比起CT而言诊断准确率更高,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癌 肝脏MRI 肝脏增强CT 诊断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肿瘤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肿瘤科收治的肝脏肿瘤及肿瘤病变患者计48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选择SOMATOMDefinitionAS128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加强CT扫描,比对常规CT扫描检查结果。结果在CT3期进行加强扫描后诊断出的病症具有典型特点,进行常规CT扫描检查与增强CT扫描检出率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肿瘤的效果明显,可以准确的诊断鉴别肝脏肿瘤的临床病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肝脏 多期增强扫描 肝脏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肝脏血管瘤与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患者接受CT扫描诊断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75例肝脏占位性疾病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CT扫描诊断与MRI扫描诊断,对比患者接受两种方法诊断后的肝脏肿瘤诊出情况。结果患者接受CT扫描诊断与MRI诊断的肝脏血管瘤与肝脏肿瘤诊出例数贴近,两种诊断方法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肝脏肿瘤、肝脏血管瘤患者的病情诊断中,CT扫描诊断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当中应用。

  • 标签: 肝脏肿瘤 CT 肝脏血管瘤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增强CT以及肝脏MRI诊断的准确率。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肝癌患者研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增强CT,实验组接受MRI检查,对比准确率。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使用肝脏MRI检查,可以提高患者的准确率。

  • 标签: 肝脏增强CT 肝脏MRI 诊断 肝癌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肝脏增强CT以及肝脏MRI诊断肝癌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97例肝癌患者,为所有患者行肝脏增强CT以及肝脏MRI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以及肝内和肝外病灶的检出数量。结果 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肝脏MRI诊断准确率为94.85%,显著高于肝脏增强CT的8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MRI诊断方式,在肝内和肝外病灶检出数方面,显著多于肝脏增强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脏MRI相较于肝脏增强CT准确率更高,可以作为肝癌诊断的重要方式,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肝脏增强CT 肝脏MRI 肝癌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肝脏增强CT以及肝脏MRI诊断肝癌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97例肝癌患者,为所有患者行肝脏增强CT以及肝脏MRI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以及肝内和肝外病灶的检出数量。结果 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肝脏MRI诊断准确率为94.85%,显著高于肝脏增强CT的8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MRI诊断方式,在肝内和肝外病灶检出数方面,显著多于肝脏增强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脏MRI相较于肝脏增强CT准确率更高,可以作为肝癌诊断的重要方式,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肝脏增强CT 肝脏MRI 肝癌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应用是否具有积极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县医共体近两年来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肝脏增强CT以及肝脏MRI,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肝脏MRI诊断准确率高于肝脏增强CT,P

  • 标签: 肝脏增强CT 肝脏MRI 肝癌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肝脏增强CT、肝脏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查肝癌的检出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经临床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癌患者研究,均接受肝脏增强CT扫描、肝脏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查。研究肝脏增强CT、肝脏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查肝癌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肝脏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查肝癌总检出率97.50%(78/80),相比肝脏增强CT检查的87.50%(70/80)而言更高(p<0.05);肝脏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查肝癌的误诊率1.25%(1/80),相比肝脏增强CT扫描检查的10.00%(8/80)更低(p<0.05);肝脏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查肝癌的漏诊率1.25%(1/80),相比肝脏增强CT扫描检查的2.50%(2/80)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查肝癌的误诊率1.25%(1/80)、漏诊率1.25%(1/80),与临床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肝脏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查肝癌的总检出率更高,临床诊断价值更高。

  • 标签: 肝癌 肝脏磁共振成像扫描 肝脏增强CT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肝脏纤维化是肝脏慢性损伤的结果,是肝脏疾病进展的重要标志。肝脏纤维化检测在肝脏疾病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肝脏纤维化检测在肝脏疾病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 122 例肝脏疾病患者,包括肝硬化 62 例、慢性乙型肝炎(CHB) 35 例、慢性丙型肝炎(HCV) 25 例。采用肝脏纤维化检测仪(FibroScan 502,法国Echosens 公司)检测肝脏纤维化程度。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t 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不同肝脏疾病患者的肝脏纤维化程度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的肝脏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 CHB 组和 HCV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 组患者的肝脏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 HCV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纤维化程度与 Child-Pugh 分级、病毒载量、肝功能指标均呈正相关(P<0.05)。肝脏纤维化程度与肝脏硬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脏纤维化检测能够有效评估肝脏疾病患者的纤维化程度,并与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病程进展密切相关。肝脏纤维化检测可作为肝脏疾病监测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肝脏纤维化 肝脏疾病 监测 FibroScan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右季肋区疼痛3个月余,于2017年1月29日入院。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季肋区持续隐痛不适,伴右侧肩背部放射痛,逐渐加重,尚能忍受,伴恶心,无呕吐、发热、反酸、嗳气、咳嗽、咳痰、血便、柏油样粪便,偶有深褐色粪便;食欲略有下降,无乏力,睡眠尚可;既往无肝炎、血吸虫病史,无手术史;余病史无特殊。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结肠癌肝转移 肝脏离断 门静脉结扎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肝癌患者,分别采用肝脏增强CT技术诊断与肝脏MRI技术诊断,对两种不同诊断技术的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采用肝脏MRI技术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采用肝脏CT技术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癌患者中采用肝脏MRI技术诊断,显著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率,为肝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脏增强CT技术 肝脏MRI技术 肝癌 准确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肝脏增强CT、肝脏MRI在诊断肝癌准确率方面的价值。方法:针对2018年 2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肝癌患者60例进行分析,分为进行肝脏增强CT和肝脏MRI检查,对于两种检测方式诊断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MRI诊断的准确率相比于增强CT来说要高,差异比较明显,相关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增强CT 肝脏MRI 肝癌准确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谈论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把我医院从2020年1月作为研究开始日期,截止到2022年1月时间段收治的30例疑似肝脏疾病病人当做研究对象。此次研究对象都实行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把病理检测所得报告作为金标准,评定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的诊断状况。结果:病理检查与多层螺旋CT检测大致相似(P>0.05);30例疑似肝脏疾病患者中,病理检测表明患病人数有29例,多层螺旋CT表明患病人数有27例,漏诊人数有2例,漏诊率是6.67%,误诊人数有1例,误诊率是3.33%。多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性是93.33%(28/30),灵敏度是96.55%(28/29),特异度是100.00%(1/1)。结论: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运用于临床肝脏疾病的检测当中,清晰了解疾病患者的病灶血液供应状况,促使成像效果更为清晰、明了,提升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 肝脏疾病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罹患肝脏血管瘤病症和肝脏肿瘤病症的患者依托CT实施鉴别诊断所取得的价值。方法:选取病发肝脏病变的患者共计40例,为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经病检证实,均采用64排螺旋CT实施诊断,分析此种诊断技术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结合病检结果,肝血管瘤共检出7例,占比为17.50%;采用CT实施诊断,共检出8例,占比为1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病检结果,其余33例均为肝脏肿瘤,占比为82.50%;采用CT实施诊断,共检出30例,占比为7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肝脏病变患者,运用64排螺旋CT实施诊断,可发挥有效的对肝脏血管瘤病变、肝脏肿瘤病变鉴别诊断的作用,实施价值显著。

  • 标签: 64排螺旋CT 鉴别诊断 肝脏血管瘤 肝脏肿瘤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方法: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到本院治疗肝癌病人50例,对全部病人实施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肝脏MRI技术准确度均高,P<0.05,肝脏增强CT技术诊断敏感度为0.8684、特异度0.25、准确性0.72;肝脏MRI技术诊断敏感度0.958、特异度0.5、准确性0.94。结论:运用肝脏MRI技术对肝癌诊断,价值高,可运用。

  • 标签: 肝脏增强CT技术 肝脏MRI技术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建院以来19例脾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良性占住14例,恶性占位5例。病史、B超、彩超、CT为主要诊断依据。2例部分脾脏切除,其余17例行全脾切除术。脾脏恶性占位行联合切除,术后化疗。结论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关键在于提高警惕,综合利用B超、彩超、CT等作为辅助手段,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恶性占位应附以放疗和化疗。

  • 标签: 脾脏占位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