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夫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64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或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米夫治疗,疗程1年。比较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该组患者在治疗后腹水、肝区疼痛、腹胀、乏力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亦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夫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延缓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拉米夫定 乙肝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米夫临床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诊治的4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利尿、保肝等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米夫,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ST、ALT、白蛋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状况比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优于对照组66.67%,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常规治疗乙肝肝硬化基础上口服米夫,临床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拉米夫定 乙肝肝硬化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米夫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进行观察与探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一共收集4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临床数据,将他们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均等各20例,保证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具有充分的可比性。对照组仅给予干扰素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米夫联合干扰素进行临床治疗,并依照相关疗效标准,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分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良好,对照组患者与之相比则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同时,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清学指标也更加的正常,虽然对照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也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却不如观察组更为有效。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上,观察组患者为25%,对照组为20%,虽然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是与观察组对比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米夫联合干扰素临床治疗慢性乙肝,比单独采用干扰素进行治疗效果更为良好,且不会加重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加大推广与实践力度。

  • 标签: 慢性乙肝 拉米夫定 干扰素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联合应用干扰素和米夫治疗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30例乙肝患者,所选病例HBeAg均呈阳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拉夫米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学ALT、HBeAg阴转率和HBV-DNA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LT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及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9.23%和72.31%,均明显高于对照,48.15%和4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干扰素和米夫定法治疗乙肝,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乙肝 干扰素 拉米夫定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米夫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米夫联合苦参碱治疗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并与单用米夫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35例对照,米夫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取长补短提高疗效

  • 标签: 乙型肝炎疗效 拉米夫定联合 治疗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观察米夫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米夫联合苦参碱治疗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并与单用米夫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35例对照,米夫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取长补短提高疗效

  • 标签: 乙型肝炎疗效 拉米夫定联合 治疗乙型肝炎
  • 简介: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我们用护肝散联合米夫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系本院门诊和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符合2000年西安第十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符合以下条件:①年龄在15-55岁之间;②入选前血清HBeAg和HBs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且入选时HBVDNA阳性;③血清ALT持续波动于正常上限2~5倍之间达6个月以上。排除标准:①入选前6个月内使用过其他抗病毒药如干扰素等;②失代偿期肝病;③依从性差者。

  • 标签: 乙肝 护肝散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乙型肝炎在病程中或治疗后,部分病人出现HBeAg/抗HBe转换后,HBV-DNA阳性,可能是由于HBV-DNA出现前C区(1896位核苷G-A变异)或C区启动区突变(1762位核苷A—T变异、1764位核苷G—A变异)不能形成HBeAg,但病毒仍能复制及装配,病情不断进展,可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现将我们用中药健脾益气汤联合米夫治疗HBeAg阴性乙型肝炎

  • 标签: 中药 健脾益气汤 拉米夫定 治疗 HBEAG 阴性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探讨米夫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方法采用米夫联合胸腺肽治疗60例CHB患者并与单用米夫治疗的35例CHB对照.结果6个月、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的生化应答率和病毒学应答率均优于米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者联用比单用米夫效果明显.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胸腺肽 拉米夫定治疗 联合 病毒学应答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十六酸米夫酯(LAP)乳脂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建立HPLC 法测定乳脂体中LAP含量。ODS-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体积比95∶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72nm。分别采用葡聚糖凝胶过滤法、滤膜过滤法测定LAP乳脂体的包封率,建立乳脂体测定包封率的方法。结果:LAP在1-25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方程为y=0.2734x-0.1505,r=0.9999,精密度、回收率良好。葡聚糖凝胶过滤法及滤膜过滤法均能将游离药物与乳脂体有效分离。葡聚糖凝胶柱回收率在97.9%-99.6%,RSD

  • 标签: 乳脂体 十六酸拉米夫定酯 包封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十六酸米夫酯(LAP)乳脂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建立HPLC 法测定乳脂体中LAP含量。ODS-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体积比95∶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72nm。分别采用葡聚糖凝胶过滤法、滤膜过滤法测定LAP乳脂体的包封率,建立乳脂体测定包封率的方法。结果:LAP在1-25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方程为y=0.2734x-0.1505,r=0.9999,精密度、回收率良好。葡聚糖凝胶过滤法及滤膜过滤法均能将游离药物与乳脂体有效分离。葡聚糖凝胶柱回收率在97.9%-99.6%,RSD

  • 标签: 乳脂体 十六酸拉米夫定酯 包封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美胶囊与西咪替丁胶囊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对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收治时间在2021年1月份至2022年1月份,将120例病人依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使用奥美胶囊进行治疗,B组患者则使用西咪替丁胶囊进行治疗,以比较二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在通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后,A组病人的症状缓解情况(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相对于B组而言,明显较好;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7%)明显高于B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78.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使用奥美胶囊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使用西咪替丁胶囊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奥美拉唑胶囊 西咪替丁胶囊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 作者: 陈旭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0-23
  • 出处:《生活与健康》2020年6期
  • 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头孢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1日~2019年5月1日收治的12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孢钠治疗。结果:干预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头孢他定钠 阿奇霉素 临床症状 不良反应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头孢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1日~2019年5月1日收治的12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孢钠治疗。结果:干预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头孢他定钠 阿奇霉素 临床症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观察口服药用泮托唑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100例,按照治疗胃溃疡的方法不同平均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三联疗法,首先为两组患者均进行给予抗生素治疗以及口服药胃粘膜的保护液,其次为对照组的患者口服药奥美唑,为试验组的患者口服泮托唑钠肠溶胶囊,进行连续四周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方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出现不同的情况,试验组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1.00%)大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68.00%),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口服药用泮托唑钠肠溶胶囊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的效果好,效率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 标签: 泮托拉唑钠 肠溶胶囊 治疗 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美唑肠溶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急性胃肠炎患者100例,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益生菌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唑肠溶胶囊与益生菌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性胃肠炎临床用药效果;症状消失时间;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性胃肠炎临床用药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P>0.05。治疗前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水平相似,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唑肠溶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症状,缩短疗效,降低炎症水平。

  • 标签: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急性胃肠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脑梗塞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借助依达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共同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治疗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选入患者共计 66例,为本院在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2月所接诊,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 33例,以常规方式进行用药治疗,作为对照组,余下 33例则需要按照依达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结合对比可知,在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血液流变学方面,观察组均存在有明显优势, P<0.05。结论 对于脑梗塞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以依达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

  • 标签: 依达拉奉 丁苯酞软胶囊 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