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观察组,院前急诊护理运用个性化护理,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院前急诊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以及急救成功率、急救诊断率、转运成功率和急诊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个性化护理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急救的成功率、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和急诊满意度,缩短了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入院时间,具有较为理想和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管理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5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护理组则采取健康管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者在各项生化观察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避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管理 初诊2型糖尿病 低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LC术后缩短肠蠕动恢复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甘露圈),通过运用品管工具分析,将缩短LC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作为首先解决的问题。全体圈员对肠蠕动恢复时间长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拟定实施了相关对策。结果实验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6.02±15.85h,对照组62.68±12.40h,改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促进LC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品管圈 术后 肠蠕动
  • 简介:摘要目的对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98例为实验对象,将该98例新生儿分为接受鸟巢式护理服务的观察组和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每组有新生儿49例,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体温波动、血氧饱和度、疼痛评分以及睡眠时间、出温箱时间和头围、体重量、身高的增长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鸟巢式护理模式对新生儿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可以改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体温波动和疼痛评分等各项指标,缩短其出温箱时间,增加睡眠时间,提高新生儿头围、身高和体重量的增长,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护理方法。

  • 标签: 鸟巢式护理 常规护理 血氧饱和度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报告模式在肿瘤科护士对癌痛患者病情汇报的应用。方法2015年1月—3月,我科爆发痛患者132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采用SBAR报告模式汇报病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工作效率、护士临床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工作效率、护士临床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BAR报告模式在肿瘤科护士汇报爆发痛患者的应用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工作效率、护士临床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 标签: SBAR报告模式 癌痛 病情汇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老年患者对跌倒防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9月收治于嘉定区中心医院肾脏消化内科的住院患者共计120例,将2014年4-6月住院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2014年7-9月住院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对观察组进行品管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跌倒防范宣教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跌倒防范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发生跌倒的危险次数和发生次数也较对照组小(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提高住院患者对跌倒防范宣教的依从性,有效防范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 标签: 品管圈 住院患者 跌倒防范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在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社区2013年8月-2014年7月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社区健康教育措施,比较两组血糖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空腹血糖(F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措施可以明显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健康教育 2型糖尿病 血糖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血肌酐的CKD-EPI方程和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在我国早期慢性肾脏病人群的的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149例资料完整的患者,以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所测GFR为金标准,表示为eGFR;用基于血肌酐的CKD-EPI方程和改良的MDRD方程估算患者GFR,比较两种方程在CKD2期及3期的准确性和95%一致性。结果在CKD2期,两者在15%、30%和50%准确性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EPI方程95%一致性范围要优于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在CKD3期,两者在15%准确性方面也无明显差异;但在30%和50%方面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要优于EPI方程,且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95%一致性范围要优于EPI方程。结论EPI方程与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比并无优势,可能仍需进行改良以更符合我国人群。

  • 标签: 肾小球滤过率 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 EPI方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鼻饲患者非计划拔管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鼻饲患者268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及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观察组护理人员提高了对品管圈活动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以及制度执行力,提高了自身的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结论正确对老年鼻饲患者有效的运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对品管圈活动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以及制度执行力,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老年鼻饲患者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丁卡因胶浆联合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胃镜检查的麻醉润滑效果,熟悉盐酸丁卡因胶浆、盐酸达罗宁胶浆的用法及作用。提高胃镜检查患者的依从性及舒适度。方法将我院2015年1—6月来我院行胃镜检查的8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0例,胃镜检查前10-15min含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0ml,进镜过程胃镜检查医师右手持含有5g丁卡因胶浆的纱布,边进镜边涂抹胃镜镜身,对照组400例,仅胃镜检查前10~15min含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0ml,胃镜检查后记录两组患者的配合程度及检查后的感受。根据不同反应分为优、良、一般、差四种结果。结果实验组在插管和麻醉方面优于对照组,祛泡效果、口感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以及药物毒副作用。结论检查过程持续涂抹丁卡因胶浆于胃镜镜身,不影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袪泡效果及患者口感效果情况下,镜身携带表面麻醉剂丁卡因胶浆对咽部位起到持续麻醉及润滑作用,弥补单一麻醉方式的不足,提高患者胃镜检查的依从性及舒适度。

  • 标签: 丁卡因胶浆 达克罗宁胶浆 联合 胃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急诊严重创伤失血休克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治疗的患者106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服务的观察组,每组有患者53例,对两组患者的急诊和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失血性休克程度好转率、急救结果良好率、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治疗的过程,优质护理干预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护理和治疗的有效率和质量,提高了患者失血性休克程度好转率、急救结果良好率、治愈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是一种效果理想且安全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 急救结果
  • 简介:目的本文讨论了用口语交流的听障儿童语言发展效果评估的最新实证。方法研究强调,语言评估须足够具体,才能捕捉到细微的词汇及语法缺陷。"普通话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标准化评估"(DiagnosticReceptiveandExpressiveAssessmentofMandarin,DREAM,译为"梦想")抓住儿童普通话习得的核心特征,是基于中国大陆地区的普通话儿童来建立常模的综合性的语言测试,可以测量中国大陆儿童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语言技能。声音和图片通过平板电脑呈现,答案以触屏的方式进行记录,减少了人为差异,使操作更加标准化。结果本文报告了DREAM的题目设计、信度和效度研究等内容。试验研究显示,该测试可提供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详细信息。测试可提供诊断儿童具体语言发育缺陷的报告,用来指导康复计划的制定,使更加个性化的康复干预成为可能。结论DREAM是转化科学的成功范例——把科研结果从语言习得的循证研究转移到临床评估和干预康复的应用领域。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综合性普通话语言测试将推动中国听障儿童干预和康复的效果评估研究。

  • 标签: 标准化语言测试 语言发展 效果评估 普通话 梦想语言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护理训练应用综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月于本院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共90例,采用综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经过调查结果可知学生热衷该项教学法率为100%;无菌操作的强化率为93.6%;综合能力的提升为93.5%;培养主动参与能力率97.2%;培养交流与协作能力为96.1%,因此,大部分护理专业学生认可综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际效果;结论在进行手术室护理强化训练善于应用综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大幅度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基础技能及综合素质。

  • 标签: 强化训练 应用 综合情景模拟 教学法
  • 简介:目的探讨音乐节拍器在辅助治疗痉挛性构音障碍的作用。方法对12例痉挛性构音障碍患者在常规构音障碍训练基础上加入音乐节拍器进行辅助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音乐节拍器辅助治疗可以提高痉挛性构音障碍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言语清晰度。

  • 标签: 痉挛性构音障碍 音乐节拍器 言语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器在牙颌畸形患者正畸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88例牙颌畸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金属托槽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牙周指数变化情况、牙槽脱落情况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三个月后、六个月后、一年后、二年后以及三年后五个时间点的牙槽脱落情况分别是0.00%、0.00%、0.00%、2.27%以及4.55%,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二年后以及三年后两个时间点的牙槽脱落情况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颌畸形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周指数,降低患者的牙槽脱落情况,延长其牙槽使用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探讨 自锁托槽矫治器 牙颌畸形 正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尿标本送检率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以提高住院病人尿标本送检率为活动主题,调查归档病历及住院患者病历,查阅尿标本化验结果单。通过品管圈方法,制定目标、寻找原因、确定要因、制定并实施对策,遵循PDCA循环分析方法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病人尿标本送检率由56%提上到95%。结论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尿标本送检率得到较好的效果,护士解决病人潜在和存在问题的意识、能力提高、护患沟通增加。

  • 标签: 品管圈 尿标本 送检率
  • 简介:钛钢材料较轻、硬度较高、声阻较低,是一种极好的声音导体。Schwager等研究表明钛钢可以制成高生物相容性的听骨修复材料,在对免模型以及人类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钛质人工听骨具有良好的生物整合性,没有发生异物反应或炎症的组织学证据。在德国,自1993年以来钛质人工听骨就已经被用于听骨链重建中。类似的欧洲研究显示,钛质人工听骨比金质或陶瓷材料更能有效的提高听力。

  • 标签: 钛质人工听骨 听骨链重建术 听骨赝复物 骨修复材料 生物相容性 鼓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A与二维码识别对改进消化内科病房输液护理工作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二维条码技术管理与PDA相结合,应用于临床患者输液信息的识别,通过问卷调查医护人员的接受度,对新工作模式进行效果评估。结果使用PDA与二维码识别可以显著减少花费在输液护理上的工作时间,可以被临床护理人员广泛接受,在更换药液的核对时间和临时输液处理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A与二维码识别在临床输液护理工作的应用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二维条码 个人数码助理 输液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临床护理路径在右半结肠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应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通气通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平均住院日等快速康复各项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者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应用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患者术后通气通便时间、早期进食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提前,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的发生无增加。实验组患者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结论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进一步确保快速康复的实施效果,加速右半结肠癌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护理 右半结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