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7 个结果
  • 简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也是目前妇科领域的研究热点。自噬失调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归关系密切,但国内外对自噬与EMs的关系鲜有报导。本文对自噬相关基因及信号转导通路在EMs的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探讨以自噬为靶点治疗EMs的潜在价值。

  • 标签: 自噬 子宫内膜异位症 凋亡 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的血清瘦素水平和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并探讨瘦素是否介导了BMI和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74例子痫前期患者。对照组随机选取自同期在北京协和医院产检的孕期无合并症及并发症并最终足月分娩的孕妇,共79例。血清瘦素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BMI的计算采用抽血时的身高和体重。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版。结果子痫前期组的BMI为(30.36±4.16)kg/m^2,明显高于对照组(25.92±2.65)kg/m^2,重度子痫前期的BMI高于轻度子痫前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9)。子痫前期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是血清瘦素水平在轻、重度子痫前期之间并无明显差别(P=0.900)。随着BMI的升高,血清瘦素水平也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arson相关性研究显示,血清瘦素水平与BMI正相关(r=0.301,P〈0.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瘦素可能是潜在的BMI与子痫前期之间的介导者(P〈0.001)。结论瘦素及BMI与子痫前期有明显的相关性,瘦素可能成为子痫前期的有效的预测和筛查指标。

  • 标签: 子痫前期 瘦素 体重指数
  • 简介:通过宫颈细胞学筛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病变是常用的方法.而临床上常常发现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报告为CINⅡ~Ⅲ级(含原位癌)者切宫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程度加深,以致部分患者手术范围不足.因此我们于2001年10月~2002年9月对22例门诊诊断为CIN(含原位癌)收住院患者在手术前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elex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LEEP).根据LEEP锥切术后的病理结果决定手术方式,并对比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LEEP四种检查手段在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程度.

  • 标签: 不同检查 中准确性 准确性比较
  • 简介:目的:探讨城镇化建设疾控的工作方法和措施。方法:分析城镇化建设疾控存在的问题。结果:努力探索长效监管机制,做到规范化管理,高效督导整改,联手确保我区的公共卫生安全。结论:保持疾病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准确地对突发事件作出预测、预报和预警,及早为领导决策和制定疫情应急处理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据。

  • 标签: 城镇化建设 疾控 公共卫生
  • 作者: 马丽春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2-1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22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观察自控温水冲洗在产褥感染及产后会阴伤口感染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84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0.5%聚维碘酮会阴擦洗直到出院,研究组采用自控温水即刻会阴冲洗方法,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会阴舒适度。【舒适、紧绷、烧灼感】。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产后48小时会阴伤口疼痛情况。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产褥感染及产后会阴伤口感染。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会阴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48小时会阴伤口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产褥感染及产后会阴伤口感染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对比结果差异有显着性意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采用自控温水冲洗方法,方便患者进行自行操作,保护患者隐私,提高其产后会阴舒适度,且不增加会阴伤口及产褥感染机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自控温水冲洗;产褥感染;伤口感染;产后
  • 简介:子宫内膜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仍为首选治疗方式,然而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生存和预后较差。而如今新辅助化疗在子宫内膜癌治疗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新辅助静脉化疗、新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新辅助化疗的适应证等都是目前子宫内膜癌的研究热点问题,本文就以上新辅助化疗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新辅助化疗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与口腔癌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口腔癌组织标本MMP-9、VEGF及MVD的表达。结果:伴随着口腔癌的病情恶化,癌细胞MMP-9、VEG和MVD的表达水平均逐渐升高(P〈0.001)。结论:通过检测口腔癌组织VEGF、MMP-9及MVD的表达,可为临床判断口腔癌恶性程度和侵袭能力的提供依据,同时为患者的术后治疗和治疗效果评定提供参考。

  • 标签: MMP-9 VEGF MVD 口腔癌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cystatinM在乳腺癌及转移癌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108例乳腺癌标本、30例转移癌标本及24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cystatinMmRNA表达水平,分析cystatinM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标本cystatinM在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表达较高,而在Ⅲ/Ⅳ期乳腺癌患者中表达较低,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ystatinM在5cm以下肿瘤中表达较高,而在5cm以上肿瘤中表达较低,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标本cystatinM表达量与正常乳腺组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标本cystatinM表达量与转移癌标本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标本cystatinMmRN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组织学分级、病理学类型无关;乳腺癌标本和转移癌标本cystatinMmRNA表达水平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状态,雌激素受体状态及孕激素受体状态无关。结论CystatinM是否为监测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可靠指标仍需探讨。

  • 标签: 乳腺癌 CYSTATIN M MRNA表达 转移
  • 简介:乳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乳腺导管系统内病变,是诊断病理性乳头溢液的理想方法之一。对于有占位性病变的导管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及所属区段乳腺组织,传统的手术定位采用体表定位结合溢液乳管内注射亚甲蓝的方法,但是定位往往不准确,导致手术切除范围过大。近年来,有报道经乳管镜在病变乳管内置定位针的方法,有助于术准确地找到病灶。笔者通过两种定位方式的对照,评估乳管镜下置入定位针在乳管内肿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乳管镜检查 临床应用价值 病变切除 乳管内 定位针 置入
  • 简介:目的前瞻性地探讨和比较超声(US)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胎儿蛛网膜囊肿产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产前超声检查怀疑单纯性蛛网膜囊肿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CNS)进行US和MRI检查,16例胎儿随访至生后1年或引产病检证实,失访1例;将16例胎儿两种检查的结果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产前CNS超声检查怀疑蛛网膜囊肿的16例胎儿,MRI诊断胎儿正常5例,胎儿均足月生产无特殊;MRI明确诊断胎儿蛛网膜囊肿10例,修正诊断1例,均行引产且胎儿尸检结果均证实异常。在胎儿蛛网膜囊肿检查:超声诊断正确率62.5%,错误率37.5%;磁共振成像检查与最终结果均符合,诊断正确率100%。结论超声是产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检查的首选,但诊断效力有限,MRI是重要的补充;当超声检查怀疑胎儿蛛网膜囊肿时,需进行MRI检查进一步确诊或修正诊断。

  • 标签: 超声 磁共振成像 蛛网膜囊肿 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的意义。方法:对正常妊娠组44例、糖耐量异常组26例及糖尿病组28例进行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口服50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测定。结果:GDM组FPG、GCT、HbAlc较正常妊娠组均显著增高(P〈0.05)。正常妊娠组与糖耐量异常组比较,FPG及GCT无差异(P〉0.05)。GDM组FPG、GCT、HbAlc阳性率分别为42.9%、89.3%和92.9%。GDM的并发症随HbAlc的增高而增多。结论:HbAlc在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及并发症的检测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糖尿病
  • 简介:骨骼系统发育异常(skeletalabnormalities,SKA)是指骨骼的形态、发育以及完整性表现异常的一组疾病。疾病之间具有不同的遗传方式、临床表现、处理方法、治疗与预后,具有较大的遗传异质性,其在新生儿的总发病率为1/5000,且不同骨骼系统异常种类之间的发病率各不相同。

  • 标签: 骨骼系统 系统发育 异常胎儿 外显子 病例 测序
  • 简介: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microarrayanalysis,CMA)技术是一种通过对染色体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发现染色体组的数目和结构异常的检测技术。CMA以其高分辨率、高效率、高自动化操作等优点,不仅能有效检测传统核型分析技术所能检测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及非平衡性结构异常,还能检测染色体组亚显微结构水平上不平衡重排引起的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variation,CNV),成为现代临床遗传学常规诊断工具,并被引入到产前胎儿遗传疾病检测。本文将就产前胎儿遗传病、胎儿遗传病检测的技术回顾、CMA技术的发展及在胎儿遗传病检测的应用、优势和面临的挑战等做一个详细的综述。

  • 标签: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产前诊断 遗传病 遗传咨询
  • 简介: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是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增加了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影响患侧上肢的早期功能锻炼,给化疗、放射治疗等后续处理带来一定影响。不仅增加住院费用,加重患者精神负担,也增加医师的工作量。为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本院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施行了术皮瓣钉缝固定,并与未行皮瓣钉缝者的术后积液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皮下积液 皮瓣钉缝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产前染色体筛查孕早中期超声软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产前染色体筛查超声软指标阳性患者85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与染色体核型结果相对照,分析超声软指标阳性核型结果情况.结果单个超声软指标阳性751例胎儿,733例(97.60%)为正常染色体,非整倍体13例(1.73%),染色体结构异常5(0.67%).多个超声软指标阳性102例胎儿,95例(93.14%)核型正常,非整倍体6例(5.88%),染色体结构异常1例(0.98%);多个超声软指标阳性胎儿在非整倍体+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占比率明显高出单个超声软指标阳性胎儿在非整倍体+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占比率;单个超声软指标阳性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在非整倍体+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占比率最高,其次为鼻骨缺失或鼻骨发育不良;其他如左心室强光点、侧脑室扩张、肾盂分离、脉络膜囊肿、肠管回声增强、单脐动脉及长骨短独立存在时在非整倍体+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占比率极低.多个软指标病例中非整倍体和染色体结构异常发生率分别为5.88%和0.98%,多于单个软指标病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中期超声软指标对产前染色体筛查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染色体异常风险,值得临床选择,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和鼻骨缺失或鼻骨发育不良特异性较大,其他如左心室强光点、侧脑室扩张、肾盂分离、脉络膜囊肿、肠管回声增强、单脐动脉及长骨短独立存在时无明显特异性;多个超声软指标阳性特异性增加.

  • 标签: 产前 染色体筛查 孕早、中期 超声软指标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快速诊断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价值。方法对248例孕18~24周,具有产前诊断指征者,在B超引导下经腹抽取249例羊水后,应用特异性探针对未经过培养的羊水间期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共检出染色体数目异常6例,异常率为2.4%。异常类型包括21三体,13三体,XO和嵌合型XO,以及XXX。21三体占全部异常的33.3%。其中,B超畸形提示异常诊断率最高,唐氏筛查高风险为指征的诊断异常率次之。孕妇年龄大于35岁组诊断的染色体数目异常率低于年龄组小于35岁。怀孕次数1次、2次和3次组中分别有3例、1例和2例染色体数目异常胎儿。生产次数分为0次和1次的组别各有3例异常核型胎儿。结论FISH技术用于羊水细胞13、18、21、X,Y染色体数目检查时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以用于比例高的嵌合细胞的检测。血性羊水细胞可以进行FISH检测。

  • 标签: 染色体异常 荧光原位杂交 产前诊断 羊水细胞
  • 简介:目的分析宫颈LEEP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市密云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门诊接受LEEP治疗CIN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手术后病理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以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LEEP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者占65.5%,术后级别下降者占24%,上升者占10.5%。22例切缘阳性,其中1例为CIN2,20例为CIN3,镜下早期宫颈浸润癌1例。随访的192例中有7例未愈患者,6例CIN3持续存在,1例进展早期浸润宫颈癌,7例5例切缘阳性,2例切缘阴性,7例均是HPV持续感染。结论LEEP锥切术是诊治CIN的理想手段,但对于术后有病变残留、复发的患者应综合分析,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活检 LEEP锥切术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内压缩缝合法处置中央性前置胎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剖宫产术诊断为中央性前置胎盘的患者264例,其中82例使用内压缩缝合法止血者为研究组,182例使用非压缩缝合止血方法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血红蛋白下降值、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手术时间、产褥病率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量[(416.95±228.28)ml]显著少于对照组[(542.47±513.83)ml,(P〈0.05)];研究组术后血红蛋白降低值[(10.21±12.32)g/L]显著小于对照组[(13.97±15.27)g/L,P〈0.05];研究组输血率(3.66%,3/82)显著低于对照组(11.54%,21/182;P〈0.05)。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24.57±5.73)min]少于对照组[(33.45±16.93)min,P〈0.05]。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4.12±1.38)d和(3.93±0.95)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褥病率(7.32%,6/82)显著低于对照组(16.48%,30/182;P〈0.05)。两组均无邻近脏器损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子宫切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剖宫产术内压缩缝合法处置中央性前置胎盘能明显减少产后出血和避免切除子宫的风险。

  • 标签: 中央性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内压缩缝合法 疗效
  • 简介:早在1954年Hughes首先报道了利用球囊介入阻断治疗控制腹部创伤患者的大出血获得成功,此后该技术被应用于包括产科因素大出血的止血等多种手术。近年来由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增加,瘢痕部位胎盘植入所带来的致命性产后出血及育龄妇女子宫切除问题倍受关注,由此介入性血管内阻断术的应用亦愈加广泛。

  • 标签: 胎盘植入 瘢痕部位 介入性 子宫动脉栓塞术 腹部创伤 髂内动脉
  • 简介:目的:探讨开放性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盆腔包块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4年1月~2010年2月我院因盆腔包块入院的70例患者,分为:35例采用开放性腹腔镜手术(实验组),35例行剖腹探查术(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身体创伤、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结果:开放性腹腔镜手术(实验组),手术时间为15~45分钟,手术切口1~1.5cm,住院天数平均4天。剖腹探查术(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0~60分钟,手术切口8~10cm,住院天数平均8天。两组术后均无并发症。70例患者,55例为盆腔结核,7例卵巢癌,1例腹膜恶性间皮瘤,4例输卵管积水,卵巢囊肿蒂扭转3例,冰冻切片,肿瘤确诊后立即手术切除。结论:开放性腹腔镜手术在女性盆腔包块诊断,具有手术时间短、身体创伤小、愈后快、费用底、并发症少的优点,尤其是怀疑盆腔结核患者,用开放性腹腔镜手术诊断更有价值。

  • 标签: 放性腹腔镜手术 剖腹探查术 盆腔包块 盆腔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