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9 个结果
  • 简介:临床上发生于阴茎的肿瘤少见,其病理类型主要为阴茎鳞状细胞癌,其次为继发性肿瘤,大多由膀胱癌、前列腺癌和直肠癌转移而来.原发于阴茎的淋巴瘤则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阴茎 淋巴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eroxiredoxin1(Prdx1)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Prdx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胃癌和癌旁组织中Prdx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70/120)和25.0%(3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rdx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15)和TNM分期(P=0.006)有关,与年龄、性别、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分化和浸润深度无关。Prdx1阳性表达者的中位OS为56.0个月,短于阴性者的81.7个月(P=0.004)。Prdx1是影响Ⅰ、Ⅱ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30)。结论Prdx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判断早期胃癌预后的指标。

  • 标签: 胃癌 组织芯片 PEROXIREDOXIN 1
  • 简介:随着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出现脑和脊髓转移的情况逐渐增多。一般以脑胶质瘤向脑脊髓转移或播散为主,而脊髓胶质瘤向颅内播散的很少见,本文通过分析1例脊髓胶质瘤向颅内多发播散病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加以探讨。

  • 标签: 脊髓胶质瘤 颅内播散
  • 简介:背景与目的:颅内孤立性粒细胞肉瘤较罕见,本文旨在探讨了解孤立性颅内粒细胞肉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孤立性颅内粒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左额叶肿瘤术前误诊为脑膜瘤。行手术全切除,肿瘤累及硬脑膜及临近额眶骨,术后免疫组化确诊粒细胞肉瘤。外周血象及骨髓涂片正常。术后配合局部放射治疗。随访6个月无复发,外周血象无异常。结论:孤立性颅内粒细胞肉瘤临床罕见,易误诊为脑膜瘤或恶性淋巴瘤。确诊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对局部浸润可配合放疗,而外周血象及骨髓涂片正常者不宜常规化疗,宜长期随访并监测血象,注意出现髓系白血病的可能。

  • 标签: 粒细胞肉瘤 颅内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CYP1B1基因rs1056836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125例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160例体检的健康维吾尔族女性(对照组)CYP1B1基因rs1056836位点多态性,分析该位点多态性在不同群体中的分布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和病例查询的方法收集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资料,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s1056836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相对危险度。结果CYP1B1基因rs1056836位点中存在CC、CG、GG3种基因型,其在乳腺癌组和健康女性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3.2%、51.2%、5.6%和60.6%、34.4%、5.0%,两组基因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C、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8.8%、31.2%,对照组分别为77.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携带CC基因型维吾尔族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降低。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层分析显示初潮早、有肿瘤家族病史、未绝经妇女中携带CG、GG基因型者乳腺癌患病风险明显增加。结论CYP1B1基因rs1056836位点多态性与维吾尔族乳腺癌的发生有关,其突变基因型增加了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 标签: 乳腺癌 CYP1B1 维吾尔族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评估安陆德免荷一矫形器对内侧膝骨关节炎患者活动、疼痛、膝关节功能、日常生活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6例骨关节炎患者。按平均、计算机随机、双盲方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以安陆德免荷一矫形器加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美洛昔康联合治疗,B组单用安陆德免荷一矫形器治疗,C组单用美洛昔康治疗,每组12例。从入组起,每3周门诊随访,通过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KOOS评分表、SF-12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过去24hVAS疼痛评分表以及Tegner活动积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总疗程为12周。结果(1)治疗后12周,A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85.64±4.74,KOOS评分症状:73.17±8.29、疼痛:70.33±5.96、日常生活:77.08±4.32、体育及娱乐:81.67±5.77、生活质量:80.58±5.76,SF-12生活质量评分:19.08±1.88,过去24hVAS疼痛评分1.25±0.754,Tegner活动积分:7.45±1.08,各项评分较开始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85.33±4.68,KOOS评分症状:71.33±10.63、疼痛:68.83±5.01、日常生活:75.92±5.18、体育及娱乐:80.00±7.07、生活质量:78.17±6.63,SF-12生活质量评分:18.83±2.52,过去24hVAS疼痛评分1.4±0.809,Tegner活动积分7.55±1.31,各项评分较开始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76.17±5.557,KOOS评分症状:60.92±7.75、疼痛:57.67±8.69、日常生活:68.17±4.61、体育及娱乐:70.00±8.53、生活质量:69.33±8.24,SF-12生活质量评分:14.18±1.81,过去24hVAS疼痛评分2.2±0.669,Tegner活动积分:4.36±0.91,各项评分较开始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评分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较C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从整体趋势而言:C组患者症状好转快,最终疗效不如A、B组。B组

  • 标签: 骨关节炎 矫正装置 临床方案 队列研究 前瞻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足部疼痛患者足舟骨副骨的发病率和解剖变异类型在X线片上的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1日期间708例(男346例,女362例)患有慢性足部疼痛或创伤后持续性足部疼痛患者的足部正斜位X线片,以确定足舟骨副骨与性别相关的发生率和解剖变异类型。结果708例(20.3%),男63例,女81例,平均年龄(46.15±17.26)岁,年龄范围为(14~88)岁,发现足舟骨副舟骨。51~60岁的患者出现足舟骨副骨比重最高(20.8%),其中女性的发生风险稍高。在144例足舟骨副骨中,I型的发生率为24.3%(35/144),Ia型为8.3%(12/144),Ib型为6.3%(9/144),Ic型为9.7%(14/144)。II型为44.4%(64/144)IIA型占20.8%(30/144),IIAa型为5.6%(8/144),IIAb型为6.9%(10/144),IIAc型为8.3%(12/144)。IIB型占23.6%(34/144),IIBa型为8.3%(12/144),IIBb型为6.3%(9/144),IIBc型为9.0%(13/144)。III型占31.2%(45/144),IIIa型为9.0%(13/144),IIIb型为11.8%(17/144),IIIc型为10.4%(15/144)。I、II型的发病率在男女之间差异不大。而III型中男性的发病率较高。结论大约1/5(20.3%)的足部疼痛患者表现为足舟骨副骨,其中最常见的为II型,最常受影响为中年患者。因此,足舟骨副骨可能不如先前认为的那么罕见,更好的认识足舟骨副骨可以为临床更好诊断。

  • 标签: 足舟骨副骨 X线片 分型 诊断
  • 简介:目的:比较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OX方案)与FOLFOX4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43例采用SOX方案为观察组,43例采用FOLFOX4案为对照组。每例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及毒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51.2%和48.8%,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1.4%和7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53.49%和48.83%,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8.4个月和8.1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X与FOLFOX4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相似,但SOX方案的耐受性较FOLFOX4案更好。

  • 标签: 奥沙利铂 替吉奥 5-氟尿嘧啶 老年患者 晚期结直肠癌 化学治疗
  • 简介:神经鞘瘤是椎管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常表现为神经根痛及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好发于髓外硬膜下,且以颈段多见。它起源于脊神经根,大多不超过两个节段,部分椎管内神经鞘瘤经椎间孔向椎前或椎旁生长成巨大哑铃形,有的甚至可长入胸腹腔,包裹血管,压迫骨质,侵蚀椎体及附件。给手术增加很大难度。我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疾病病房近期收治1例罕见的严重侵蚀椎体及附件的巨大型神经鞘瘤,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椎管内肿瘤 神经鞘瘤 巨大型 侵袭性 内固定
  • 简介:患女,41岁,历双侧腋部隆起16年,并左腑部肿物2个月于1997年3月入院。患者于16年前妊娠期间发现双侧腋窝前下部逐渐隆起,哺乳期肿大至鹅蛋大小,中央有米粒大小的开口溢乳汁样液,哺乳斯结束后隆起缩小到荷包蛋大小,溢液消失。迄入院前2个月.左侧隆起再次增大,内有一花生米大小肿物,生长较快,现约蛋黄大,无疼痛及其它不适。

  • 标签: 双侧 副乳 纤维腺瘤 肿物 腋部 腋窝
  • 简介:患者男,65岁,农民,居住血吸虫病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因持续性左胸部疼捕伴痰中带血2月.于1997年12月4日入院。左侧胸部持续性锐痛,左肩部牵涉痛.无放射痛;痰中间歇出现少量暗红色血,无咳嗽及呼吸困难。自起病以来,精神欠佳。食纳差,大小便正常。体重2月下降5kg。体征: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血压15/10kpa。两肺呼吸音清晰。

  • 标签: 肺鳞状细胞癌 胸部 血吸虫病流行区 虫卵 牵涉痛 纳差
  • 简介:原发性静脉平滑肌肉瘤是指来自静脉血管壁中层的平滑肌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病例数罕见。软组织肉瘤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1%,其中,平滑肌肉瘤约占全部软组织肉瘤的6%,而血管壁起源的平滑肌肉瘤所占比例更少(﹤2%)。科学准确的检测手段及手术是治疗原发性静脉平滑肌肉瘤的关键,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于2012年2月收治原发性髂外静脉平滑肌肉瘤患者1例,并及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平滑肌肉瘤 原发性髂外静脉平滑肌肉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手术切除
  • 简介:1H-MRS通过对活体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较早地探测脑胶质瘤代谢异常。1H—MRS不仅为胶质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分级、浸润范围及肿瘤预后判定等提供更加科学、精确及敏感的依据,更为临床的诊治开辟新的途径。

  • 标签: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脑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breast-conservationtherapyinearlystagebreastcancer.Methods:Atotalof234earlystagebreastcarcinomapatientsreceivedbreastconservingtreatmentinourhospital.Aftertheoperation,theyunderwentadjuvantchemotherapyandradiotherapy.Allofthesepatientsdesiredtopreservetheirbreasts.Results:Aftermedianfollow-upof29.46months(rangefrom3to100months),3caseshadlocalrelapseand8caseshaddistantmetastasis.Theoverallsurvivalrateof5yearwas96.7%,andthediseasefreesurvivalrateof5yearwas87.85%.Conclusion:Forearlystagebreastcarcinomapatients,classicquadrantectomy,axillarydissectionandpost-operativeadjuvantchemotherapyandradiotherapyleadtoexcellentlocalcontrolandgoodsurvival.

  • 标签: 乳腺癌 保守治疗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1年前出现左胸痛,未在意。4个半月前胸痛加重,于当地社区医院行肺CT检查示左侧胸壁肿物,侵犯邻近肋骨(图1)。后于上级医院行左腋下肿物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提示间叶源性恶性肿瘤。因经济原因于当地社区医院行多西他赛75mg/m^2、吡柔吡星50mg/m^2化疗3周期,末次化疗时间为2013年12月1日。

  • 标签: 胸壁 滑膜肉瘤 复发 化疗 手术
  • 简介:1病例报告卢某,男,54a,职员。因发现右腹股沟肿物10余年,于2007年3月29日入院。查体:全身情况良好,无发热、消瘦、黄疸,未见蜘蛛痣与肝掌,双颏下、右颌下多个直径2~3cm肿大淋巴结,右腹股沟区扪及6.0cm×5.0cm×4.0cm实质性肿物,肝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右下肢轻度浮肿。入院检查:乙肝HBsAg(+)、HBeAg(+)、HBcAb(+),肝肾功能正常,AFP74.57μg/L。

  • 标签: 淋巴瘤 恶性 肝癌 原发性 重复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同时追查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有关HIF-1α与NSCLC关系的临床研究。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14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HIF-1α在NSCLC组中的阳性表达水平高丁对照纽(OR=35.55,95%CI:18.79~67.25,P=0.000)。(2)HIF—1α在NSCLCT3、T4期与T1、T2)期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2.50,95%CI:0.89~6.97,P=0.081)。HIF-1α在NSCLC低分化与中、高分化(OR=1.81,95%CI:1.11~2.98),淋巴结转移与非淋巴结转移(OR=2.97,95%CI=1.84—4.80),临床分期Ⅲ、Ⅳ期与I、Ⅱ期(OR=2.56,95%CI=1.58—4.15)的表达蔗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在NSCLC中呈高表达,并增加了NSCLC发生恶性行为的危险。

  • 标签: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乏氧诱导因子-1Α META分析
  • 简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单侧多于双侧,右侧多于左侧,女性多于男性。国外尸检率为6.6‰,国内统计约占泌尿外科住院病人的1.6‰~7‰。而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并发肾腺癌尚未见临床报告。现报告1例如下。

  • 标签: 重复肾 重复输尿管 并发症 肾腺癌
  • 简介:原发于肾脏的血管肉瘤临床罕见。我院收治1例,表现为肉眼血尿合并右肾盂内占位病变。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 标签: 原发性肾血管肉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E26转录因子(E26transformation-specific-1,Ets-1)在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住院手术的浆液性卵巢癌患者新鲜组织30例、石蜡组织40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蛋白免疫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Ets-1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Ets-1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5%)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病理参数分析发现:Ets-1表达量与卵巢癌FIGO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分级、CA125水平及腹水量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RTPCR显示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Ets-1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49±0.252、0.644±0.0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Ets-1蛋白相对表达分别为3.967±0.787、0.970±0.1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s-1在卵巢癌组织中不同表达水平可能与其不同作用机制有关,Ets-1可能参与卵巢癌的发生。

  • 标签: ETS-1 卵巢浆液性腺癌 RT-PCR 蛋白免疫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