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小儿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区别。方法:选择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施行矫形术的患儿24例,随机分为N组和L组。N组阻滞选用0.3%耐乐品1ml/kg;L组选用0.2%速卡1ml/kg。两组患儿阻滞成功后均予静脉微泵输注丙泊酚加芬太尼混合液.按丙泊酚2mg/kg·h速度输注,术毕前5—10min停止输注。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各时间点的MAP、HR变化。结果:N组的麻醉起效时间为7.3±2.8min、维持时间103±12min。L组的麻醉起效时间为16.3±3.8min、维持时间104±11min。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有显着性差异(P〈0.01);维持时间则无显着性差异。两组患儿麻醉起效后的MAP和HR明显低于基础值,组内比较也有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麻醉起效时的MAP和HR则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小儿骨科下肢手术选用0.3%罗哌卡因或0.2%左旋布比卡因1ml/kg施行阻滞麻醉,结合静脉持续榆注丙泊酚以保持小儿镇静是安全可行的。罗哌卡因组的麻醉起效明显快于左旋布比组,而两组的麻醉维持时间及循环影响方面无明显区别。

  • 标签: 罗哌卡因 左旋布比卡因 骶管阻滞 小儿 骶管阻滞麻醉 麻醉起效时间
  • 简介:老年人腰脊神经根损伤(狭窄)骨质疏松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脱出症或急性腰扭伤等常见腰腿痛,传统中医辩证论治,针灸推拿、内外用药一般都难以见效。目前临床最常见的误诊误治慢急性腰腿痛——即腰脊神经根损伤,仅就此症的治疗谈一些体会。

  • 标签: 脊神经根 腰骶 根管 损伤 常见 临床报告
  • 简介:神经根狭窄是腰椎根性疼痛的常见原因,Jenis等[1]报道神经根狭窄约占神经根受压因素的8%~11%,忽略或复发性的神经根狭窄可能与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有关(failbacksurgerysyndrome,FBSS).Burton等[2]在回顾分析FBSS时认为,对侧方椎管狭窄缺乏充分的认识和术中减压不充分,造成了60%患者术后出现症状和疼痛.自Lee等[3]提出了神经根狭窄概念后,有不少文献报道了腰神经根通道功能解剖与腰腿痛的关系.为了加强对该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减少FBSS的发生,本文对腰神经根的解剖与神经根受压的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解剖学 神经根受压 发病机制 神经损伤 神经根管狭窄
  • 简介:我科自1999年11月至2000年3月对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注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男性85例,女性83例,年龄21~70岁,平均41.5岁,168例皆经CT证实有腰椎间盘突出,其中伴颈椎间盘突出者38例。方法:嘱患者俯卧于硬板床上,耻骨联合部垫一枕头,使头低臀高位充分暴露部,常规消毒,铺洞巾,戴无菌手套,摸准裂孔。用9号注射针头与皮肤成45°,从刺入,当刺破裂孔的纤维膈时有“落空感”,使针头与皮肤成20°推进少许,回抽有负压感,无脑脊液或血液回流。用已盛有生理盐水20~50ml,维生素B6100mg,维生素B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管注射 非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经鼻腔插胃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需行胃肠减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1%盐酸丁卡因滴鼻孔及舌根部,麻醉起效5min后插胃;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插胃。比较两组置时心率、血压变化及平均置时间、恶心发生率、一次置成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置时心率、血压变化及平均置时间、恶心发生率、一次置成功率等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表面麻醉起效5min后插胃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胃置入一次成功率。

  • 标签: 表面麻醉 盐酸丁卡因 胃肠减压
  • 简介:<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它占严重腰腿痛患者总数的74.5%。其临床表现特点:好发于青壮年,持续性腰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并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其病程长,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患者十分痛苦。近年来我院

  • 标签: 硬膜外穿刺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腿痛 临床表现特点 骶管 患者
  • 简介:在无麻醉下施行人工流产术,常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与不适,严重者可致心血管反应,表现为人工流产综合征,处理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因此。人工流产术时施行适当的麻醉镇痛是完全必要的。我院采用阻滞加子宫腔内阻滞以施行人工流产术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骶管阻滞 人工流产综合征 疼痛与不适 心血管反应 不同程度
  • 简介:研究腰段椎管肿瘤的诊断、治疗方法,以防止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31例病例。结果:椎管造影和MRI检查明确诊断22例,CT检查诊断9例,其中误诊4例;肿瘤全切22例,大部分或部分切除8例,肿瘤活检1例;术后所有病例自觉症状均有改善,其中腰部及下肢疼痛消失或减轻100%,排尿排便改善75%,下肢肌力改善60.9%。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合适的辅助检查可避免误诊的发生;MRI检查是诊断腰段椎管肿瘤的首选方法;腰段椎管肿瘤以手术治疗为唯一最有效的方法,但对于部分不能全切的病例,适当辅以放、化疗,仍能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椎管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阻滞复合吸入低浓度异氟醚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行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复合异氟醚组.B组为单纯气管内全麻组,观察并记录两组不同的麻醉方法下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麻醉药总量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术中镇痛均较满意A组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少苏醒快且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结论:阻滞复合吸入低浓度异氟醚有利于呼吸、循环的管理及术后苏醒是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骶管阻滞 异氟醚 先天性巨结肠
  • 简介: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对预防和治疗气管插管全麻拔后咽喉水肿的疗效.方法:将全麻拔后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n=45)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n=55)生理盐水漱口.比较两组改善咽喉水肿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咽喉水肿所致症状3d后消失15例占33.33%,5d后消失39例占86.67%;对照组咽喉水肿所致症状3d后消失8例占17.78%,5d后消失15例占33.33%;观察组与对照组雾化吸入治疗后3d与5d的疗效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提示氧气雾化吸入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气管插管拔后咽喉水肿.

  • 标签: 气管插管 拔管后 氧气雾化吸入 咽喉水肿
  • 简介:医务干部实施伞降训练是部队卫勤保障的需要。因这一群体年龄大,体能差,女性多,思想活跃,训练周期短等特点,伞降训练伤发生率较空降部队官兵明显增高,伞降尾伤比较常见。为做好伞降尾伤预防措施,现将发生机理、原因报告如下。

  • 标签: 医疗干部 伞降训练 骶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