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预约挂号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年 1月 ~2020年 4月在通过预约挂号到我院就诊的患者 600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先入院的 3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后入院 30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就诊等待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预约挂号服务中能缩短患者就诊等待时间,也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预约 挂号 满意度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析门诊实施分段预约挂号对缩短患者就诊等候时间的作用。方法:将我院门诊 2019年 7 月~ 2020年 6月期间 就诊的 90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 ,根据挂号方式不同分组,组别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5例 。对照组患者常规挂号,试验组患者分段预约挂号,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就诊等候时间为( 20.66±4.24)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 39.65±4.53) min,对比差异显著 ( P< 0.05)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84.44%,两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门诊实施分段预约挂号的效果十分理想,不仅能够缩短患者就诊等候时间,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门诊 分段预约挂号 就诊等候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护理分诊管理在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年 1月至 2020年 6月间在我院进行挂号就诊的患者 130例,其中进行传统挂号就诊的为对照组以及进行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的研究组各 65例,观察不同挂号就诊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就诊花费时间、医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 51.244.39) min、 13.85%,研究组( 17.382.87) min、 3.07%;进行挂号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SAS及 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能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同时缩短就诊花费时间及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分诊管理 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 护理满意度 就诊等候时间 护理纠纷发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阐述实施护理分诊管理期间开展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的方法,并探究应用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抽选我院就诊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门诊传统挂号就诊形式就诊,观察组患者采取分时段预约挂号形式就诊,统计两组患者候诊时间差异,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同时计算各组就诊者对此次挂号就诊的满意情况及纠纷发生概率。 结果 观察组就诊者候诊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抑郁、焦虑等情绪评分相较对照组较低( p < 0.05 ),此外,观察组患者纠纷发生概率相较较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通过开展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实施护理分诊管理能够缩短患者就诊用时,提高满意度,值得运用推广。

  • 标签: 护理分诊管理 分时段预约挂号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门诊分诊管理中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门诊分诊管理中试行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在试行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前后分别选取门诊就诊患者 200名,对比分析试行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前后患者就诊等待时间,以及患者对门诊分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行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后患者平均就诊等待时间显著短于试行前,患者对门诊分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试行前,(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分诊管理中实行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能显著缩短患者就诊等待时间,也能提高患者对门诊分诊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门诊 分诊 分时段 预约 挂号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分时段预约挂号对医院门诊服务质量的影响。 方法 : 选取 2019 年 1 月 -12 月收治的 116 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我院实施门诊分时段预约改进时间节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改进后,对照组为改进前,各 58 例,对比患者就诊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患者就诊等待时间。 结果 : 实验组患者就诊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 ( P < 0.05 ),且 实验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P < 0.05 ),同时 实验组患者就诊等待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分时段预约挂号对医院门诊服务质量提升具有显著优势,所以能够将其应用到医院门诊管理中,以此提高医院门诊服务质量。

  • 标签: 分时段预约挂号 医院门诊 服务质量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门诊预约挂号在护理分流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9年 3月至 2019年 9月门诊预约挂号患者 600例。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挂号流程分为两组。每组 600例。观察组患者通过预约不同时期的挂号预约相关疾病,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的挂号流程预约相关疾病。比较评价两组患者就诊时间、患者满意度和医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门诊预约挂号模式不仅能有效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而且能降低患者与医务人员发生纠纷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门诊 分时段预约挂号 护理分诊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分诊管理对预约挂号就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 2019年 3月 -2020年 1月 80例预约挂号就诊患者,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 40例给予的是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护理分诊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焦虑情绪测评水平、就诊等候时间、患者、医生满意度水平。结果:实验组焦虑情绪测评水平、就诊等候时间、患者、医生满意度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预约挂号就诊患者实施护理分诊管理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缩短就诊等候的时间,提高患者和医生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分诊管理 预约挂号就诊患者 满意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甲医院实施多元化预约挂号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0年8月于我院门诊部就诊的患儿3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以1:1比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8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人工窗口挂号服务,研究组患儿接受多元化预约挂号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服务质量以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候诊时间、诊疗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三甲医院 多元化预约挂号 服务质量 患儿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预约服务方式对护理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我院选取 2019年 2月至 2020年 3月通过门诊预约就诊的 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预约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两组各 90例。参照组患者使用电话门诊预约,观察组患者使用微信门诊预约,对比两组患者候诊时间、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候诊时间比参照组短,观察组护理质量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较大( 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度 96.67%比参照组护理满意度 76.67%高,组间差异较大( P< 0.05)。结论:微信门诊预约能减少患者候诊时间,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预约 护理质量 电话预约 微信预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开放式的实验室是目前我国大学需要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且开放式的实验室可以对实验资源以及学生实验预约进行自动化的管理模式,本项目设计的是一种基于web的网上约管理系统,可以对实验室进行动态化的管理,能够调动学生的实验主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有关要求,深入践行公立医院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北京市各医疗机构加强内部调配、依托医联体(儿科)开展工作,保障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其中,非急诊全面预约收到显著成效。

  • 标签: 预约诊疗 非急诊全面预约 改善医疗服务
  • 简介: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方法;提供有利于幼儿自我管理的条件、机会。如何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权,按意愿进行值日工作,值得教师深思。本文从值日方式探讨、值日内容斟酌、值日目标制定、值日具体实施、值日仪式体验、值日评价落实等方面提供了预约式值日工作的实践建议。

  • 标签: 大班 预约式 值日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门诊预约优化对门诊管理的影响 。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0 月 -2019 年 8 月期间,在我院行门诊预约优化管理的患者 88 例作为观察组,将未行门诊预约优化管理的患者 88 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就医时间和就医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 就医满意 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0.05 ); 观察组患者的就医时间与对照组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通过门诊预约优化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就医时间,使患者对医院服务有较高的满意度 ,值得被推广、应用。

  • 标签: 门诊 预约优化 门诊管理 就医时间
  • 简介:摘要科学建立预约诊疗制度是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作者介绍了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基于信息平台从顶层设计、预约内容、预约方式、配套服务、监管制度5个方面统筹全院预约诊疗服务,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丰富了挂号、检查、床位、检验、手术、治疗服务内涵,以期为医院预约诊疗实施统筹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门诊医疗信息系统 预约诊疗 改善医疗服务 统筹管理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研究如何合理安排预约CT增强检查病人,缩短候诊时间。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确定影响CT检查病人候诊时间的相关因素,针对原因制订对策。结果 改进措施实施后,CT增强检查病人缩短,满意度得以提升。结论 针对预约CT增强检查,要结合制约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合理安排。

  • 标签: CT检查 病人安排 护理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时段预约模式在患者PICC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6—8月未实施分时段预约模式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4—6月实施分时段预约模式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等候时间、满意度及对导管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等候时间(0.26 ± 0.22)h,对照组等候时间(0.80 ± 0.76)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537,P<0.05);观察组对导管护理知识的掌握率为84.00%(42/50),对照组对导管护理知识的掌握率为62.00%(31/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7.324,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74.00%(37/50),对照组满意度为46.00%(23/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8.569,P<0.05)。结论分时段预约模式能够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利于患者掌握导管护理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患者就医感受。

  • 标签: 分时段预约模式 PICC换药 等候时间 导管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端医疗门诊患者候诊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并寻找对策,以合理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采集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门诊2019年1—7月共30 421例就诊患者的候诊时间。结果30 421例门诊患者候诊时间为(26.05±24.30)min,其中非预约窗口挂号患者候诊时间(23.45±23.71)min,预约患者候诊时间(30.17±24.6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9,P<0.05)。结论在目前的门诊流程模式下,高比例的非预约窗口挂号患者会增加预约患者候诊时长。通过门诊流程改革及加强宣教等方式来提高患者预约比例,可以实现精准预约,缩短预约患者的候诊时间。

  • 标签: 满意度 候诊时间 预约挂号 窗口挂号 流程改革
  • 简介:摘要在大型医院中构建检查智能自动预约平台,可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缩短患者等候检查周期。本研究通过调研建立医院检查信息知识库,整合医院所有预约检查系统与项目集成到统一的预约平台,按照让患者在可能的最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检查的原则进行预约,为医院构建统一智能化预约平台。结果表明,上线检查智能自动预约平台后,节省了预约中心及住院外勤人员的人力成本,缩短了各项检查预约周期,住院患者所有检查均保证在48 h内完成,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大型医院 预约检查 智能预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