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甘孜踢踏(国家级保护项目)甘孜踢踏舞最初是从羌姆(寺庙跳神舞)中分流而演变出来,它是宗教意识与民间舞蹈相结合的产物,来源于藏族早期本波教的祭礼舞蹈。甘孜寺作为霍尔十三寺的第一寺,大力学习和发展此舞蹈形式,随后甘孜民间结合当地文化发展到以经常娱乐为目的跳勋卓舞蹈,这就基本形成了甘孜踢踏的雏形。

  • 标签: 甘孜县 舞蹈形式 本波教 羌姆 宗教意识 僧舞
  • 简介:截至2016年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含“急需保护名录”)的项目已达39个,也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承和发展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任重道远。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昆曲 专题 中华文化 传承和发展
  • 简介:加强对燕赵地区的宣传力度、扩大其宣传影响力是保护和传承燕赵地区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本文主要围绕燕赵地区宣传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分析其宣传策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宣传应该开拓新思路、寻求新策略,构建一个全方位、多角度、极具融合性和交互性的综合性宣传新平台,为燕赵打造一个良性的产业生态环境,使其得以健康广泛地发展。

  • 标签: 燕赵非遗 宣传方式 综合性新平台
  • 简介:从舌尖上的味道到指尖上的技艺,从民间文学到民间歌舞,从中华武术到传统医药,每一项传承的背后都饱含着先人的智慧与情感,蕴藏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信仰。

  • 标签: 传统医药 文化基因 民间
  • 简介:“君王立殿堂,朝辅尽纯良。庶民如律礼,平大净封张……”6月22日,对着直播镜头,63岁的王超辉默念口诀,仅用十几秒就把“山雨欲来”四个字从码放有5000个常用木活字的字盘里挑了出来,这让直播间里观看的12万网友纷纷“路转粉”。作为木活字印刷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超辉认为拣字只是个熟能生巧的活儿,真正需要下苦功夫的是写反字、刻反字。

  • 标签: 直播 “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字印刷 木活字 传承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在城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植根于乡土的“”传承与保护成为一项重要议题。随着社会对“”内容关注程度逐渐提高,出现了一批以“”为主题的创客人群,他们关心乡土文化,针对“”项目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予以解决,并提供其相应的经济、文化、社会作用。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非遗创客” 作用
  • 简介:本文根据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阐述对物质文化遗产应持有的态度,并对的现状和保护遇到的困难加以解析,以浙江戏剧的保护的成功举措为例,以期对本地的保护工作有所启发借鉴.

  • 标签: 非遗濒危项目 抢救与保护 探索借鉴
  • 简介:【热点背景】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

  • 标签: 二十四节气成功 入遗 成功入
  • 简介:在第九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上,宜兴陶瓷艺人以其"拿手绝活",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和世界各地的嘉宾,充分展示了紫砂、均陶、青瓷、彩陶以及阳羡茶的制作技艺,使海内外客人零距离地深切感受中国古老陶都的文化魅力。——编者

  • 标签: 宜兴陶瓷 国际 陶艺 文化艺术节 制作技艺 文化魅力
  • 简介:本刊讯为加快推动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促进梅州市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2017年6月23日至28日,梅州市举办了“2017’客家文化()艺术周”活动,以“保护传统,展现生活智慧”为主题,11个参演单位、700多名演员先后在亮胜客家艺术中心、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牡丹剧场、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山歌剧场等地,通过现场演出等形式展演、展示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和民俗类等项目,向市民全面展示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 标签: 客家文化 艺术中心 梅州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和发展 生态保护
  • 简介:一、背景材料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下称'')再添'中国符号'.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一时间认知体系深刻揭示了四季轮回的客观规律,是农耕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 标签: 中国符号 二十四节气正式 入遗
  • 简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通草画 美育 普通中小学 情操教育 心灵教育
  • 简介:当代社会变迁使遗传承面临一系列的威胁。市场经济改变了遗传承的动力机制,科技产品替代了传统技艺产品,学校教育不断弱化着的生存根基。城镇化进程则在方言、职业组织形态、传承场所、时间标准等方面改变了依存的日常生活情境。面对这些变化,借鉴已在城市中成功传承的案例,以创意思维和市场经济思维构建遗文化产业链,让在城市中工作的人成为新的传承人,适应新的生活时间安排,推动遗传承与市民休闲兴趣的结合,重构在城市中的新的社会功能,将遗传承纳入城市公共管理和教育体系中,视为科技产品的灵感来源,使各具特色的在社会变迁中继续传承。

  • 标签: 社会变迁 城镇化进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 濒危 传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当前,将项目课程引进高职院校,使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引入课程的背景、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已有的引入案例,对项目课程的实施途径进行可行性分析,详细论述了高职院校在弘扬中独特的载体作用,促使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的指导下,弘扬本土文化,拓展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方向,更好地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非遗项目课程 高职院校设计教育 “产教融合”
  • 简介:”保护近年来深得国家重视,作为传统表演类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方小戏,其发展状况大多举步维艰。这类“”想要传承的关键便是创新。政府的政策性创新是营造良好的传承环境,其自身的内容形式创新则是根本核心与源动力。

  • 标签: 创新 非遗保护 淮安淮剧
  • 简介:四川“”音乐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发展过程中面临市场经济的冲击,必须结合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在保持其原有音乐形态的基础上,探索“”音乐产业化对策,促其良性发展。

  • 标签: 四川“非遗”音乐 产业化 对策
  • 简介:前不久,鼓浪屿、可可西里、江西武夷山分别成功入选世界遗产,使得中国的世总数已达到52处,仅次于意大利的53处,成为世界遗产数量第二多的国家。对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也随之成为了广受关注的话题。

  • 标签: 成功 申遗 世界遗产 开发与保护 可可西里 鼓浪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