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一、引 言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人物语言是作家用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之一。这些语言都是作家精心设计、雕凿而成,富有个性的语言对表现人物的性格起着重要的作用。作家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而后升华、凝练生活,对不同人物根据其社会地位、出身、职业、人生阅历、生活习惯、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等“量体裁衣”,赋予其个性的语言,以此来刻画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有一种闻其言而见其人之感觉。所谓规范性语言指的是作品人物由于不精通所讲语言或受母语干扰而出现的违反所讲语言规范的现象。这些规范性的语言可能涉及到该语言体系的各个层面,比如语音不标准,词法、句法不规范,语义、修辞、逻辑等错误。这些不规范语言的使用同样也是作者源于生活、升华生活,有意识、潜心设计的,作者把这种规范性语言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用来构筑自己的人物形象。这些规范性的语言是作者加工而成,所以从本质上讲,它也是一种艺术的语言,正确翻译这些语言对再现个性的人物形象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传达原作中这些规范性语言,我国翻译界对此鲜有研究,因此本文拟将探讨作品中人物规范性语言的翻译,以此抛砖引玉,求...

  • 标签: 中人物 人物规范性 文学作品中
  • 简介:象征主义源于法国,俄罗斯象征主义毫无疑问是在法国象征主义的强有力影响下而产生的。“象征”一词源于希腊文,是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演化到今天,就逐渐地化为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了。高明的象征往往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用叶芝(Yeats)的话来说:“...

  • 标签: 象征派诗歌 象征主义诗歌 俄国 钱钟书 俄罗斯 亲缘关系
  • 简介:评论界普遍认为巴赫金和纳博科夫的文艺美学思想存在一定差异性。巴赫金对复调小说推崇备至,而纳博科夫则认定作者的绝对权威。然而,巴赫金对于审美活动的“他者”与“我”,即作者和主人公的对话模式分析是动态而多元的。如果说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侧重于作者和主人公的平等对话关系,那么在《审美活动中的作者和主人公》中则强调了作者对主人公和作品整体性的超视建构,彰显了审美主体间的平等、“复调”关系。而在纳博科夫声明作者始终在场的同时,自然也指明了作者与主人公的强弱对立。可以说。就探讨审美活动主体关系性这一问题,巴赫金与纳博科夫的思想是共性中存在差异,差异中又存在共性。鉴于此,本文试图以巴赫金审美主体平等对话视角来分析纳博科夫小说《防守》中作者与主人公的博弈关系,以期拓展对巴赫金理论和纳博科夫创作的阐释空间。

  • 标签: 巴赫金 纳博科夫 《防守》 审美事件 主体对话性
  • 简介:当代俄罗斯女诗人奥列霞·尼古拉耶娃的长篇小说《弥尼、提客勒、乌珥新》是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俄罗斯第一部直接描述东正教会内部生活与信众精神世界的长篇小说。本文详细介绍了小说主要人物及真实原型的生平与活动,分析了国内学界较为陌生的当代俄罗斯教会的状况及以神职人员、信众为主体的宗教世界风貌,揭示了权威宗教人物及其形象在俄罗斯社会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人物的生平发展与影响做了一定的预测与论证。

  • 标签: 尼古拉耶娃 季侬 俄罗斯东正教会 圣像画师
  • 简介:<正>一生躲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让自己的喷嚏吓死了的切尔维亚柯夫,沙皇制度的义务卫道士普里希别夫,嫁给什么男人就跟什么男人学舌的奥莲卡,看人下菜碟的变色龙奥楚蔑洛夫……一提起契诃夫的名字,这些人物就会最先跳到我们眼前。而这些作品确实堪称世界文坛上的璀璨明珠,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但有一个事实却常被人们忽略,

  • 标签: 契诃夫小说 作品 戏剧冲突 短篇小说 卫道士 情节淡化
  • 简介:作为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阿列克西耶维奇的创作一直倍受争议。就其写作方式,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与评价。本文认为,阿列克西耶维奇的写作既是面向大众的,又是书写大众的,而面向大众与书写大众的方式也是大众的。因此,我们有理由说,阿列克西耶维奇的写作是大众的写作。

  • 标签: 阿列克西耶维奇 大众化写作 写作对象 写作内容 写作方式
  • 简介:马雅可夫斯基何以被偶像蓝英年我知道马雅可夫斯基的同时便知道斯大林对他的评语:“马雅可夫斯基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们苏维按时代最优秀的、最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我也读过一些,有的喜欢,如《开会迷》、《好》、《苏联护照》等,有的长诗,象《穿裤子的云》、《一...

  • 标签: 马雅可夫斯基 斯大林 阿格拉 帕斯捷尔纳克 普里马科夫 布哈林
  • 简介:论苏联文学的泛政治发展倾向刘鸿武,苏洁在20世纪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十月革命后诞生的苏联文学,在许多方面都是较为独特的,尤其是它与苏联政治的那种超乎寻常的特殊关系,历来为人们普遍关注。这种关系,总体上说是一种政治深深制约影响文学,而文学则从属服务于政...

  • 标签: 苏联文学史 泛政治化 国家政治 十月革命 俄国文学 苏联政治
  • 简介:莫斯科一塔尔图学派代表人物尤里·洛特曼在意指过程的模式方面为符号学研究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本文简要介绍符号学家洛特曼提出的意指过程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1)代码复数原则;(2)不相容或不可译原则;(3)自我交际原则;(4)符号继承原则;(5)符号域原则。

  • 标签: 洛特曼 遗产 意指过程模式化 原则
  • 简介:叙述主观是语篇建构的重要手段,是文学修辞学研究的传统内容。随着当代俄罗斯文学叙事方法的变化,叙述主观的手段和表现形式随之改变。在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主观叙述。它们在塑造人物形象、体现作者意图、构建动态语篇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 标签: 叙述主观化 女性文学 特点 作用
  • 简介:В.Л.马赫林在纪念巴赫金的研讨会上,号召自己的同行在不确定的一段时间内“从方法论上不使用巴赫金的一切已成为人所共知的概念———对话、狂欢、时空体……”①,他清楚他说的是什么。这与修正主义者伯恩斯坦的著述热情意义相同。伯恩斯坦曾号召以放弃马克思理论最...

  • 标签: 巴赫金 狂欢化理论 拉伯雷 狂欢节 文艺复兴时期 陀思妥耶夫斯基
  • 简介:传统上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的俄国文学,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辉煌之后,到世纪末则形成了多种流派并存的局面,其中以象征主义流派的成就及影响最大。在两代象征主义的作家群中安德烈·别雷(1880-1934)堪称俄国象征主义文学流派的集大成者,俗有象征主义的理...

  • 标签: 《银鸽》 主人公 俄国象征主义 小说文本 象征艺术 象征化
  • 简介:对话是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和超语言学理论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核心,并使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试图从对话的视角分析测试文本的语篇意义,强调了测试文本中饱含的主体间对话性。测试主体对测试文本的解码与重构充分说明了对话性对提高测试效度的意义。藉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标准测试中“非标准”因素对测试效度的影响,为提高标准测试的效度提供新的方法。

  • 标签: 复调 超语言学 对话 标准化测试 文本 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