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6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宁波市的中考已经结束.从分值上看,2014年的数学试卷由2013年的130分提高到150分,增加的20分,基本上是加在了选择题与填空题这两个题型中.其中,选择题由去年的36分提高到今年的48分,填空题由去年的18分提高到今年的24分,可见基础分值的比例相应提高.放眼全卷,基础知识的考点几乎涵盖了整个《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主要知识.笔者也有幸参加了今年中考数学的阅卷工作,负责填空题的批改.

  • 标签: 填空题 错解 阅卷工作 平方差公式 解题技巧 一元二次方程
  • 简介:1.问题的提出在高三年级一次月考的测验中,有这样的一道选择题:己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若对于x≥0,部有f(x+2)=-f(x),且当x∈[0,2)时,f(x)=log2(x+1),则f(-2011)+f(2012)=()。

  • 标签: 函数题 反思 错解 高三年级 偶函数 选择题
  • 简介:题目若方程(x^2-+3/2x)e^x=m有三个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解作出函数f(x)=(x^2-3/2x)e^x与g(x)=m的图象,由题意知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三个交点,根据图象可以求出m的取值范围.而要作出f(x)的图象,就需要用导数来解决.

  • 标签: 取值范围 图象 实数根 函数 方程 错解
  • 简介: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差错是其关于数学知识自主的、大胆的、真实的常常又是独特的建构。一位社会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我们期望学生犯错误,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可争取更大的成功。"因此,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错误"这一教学资源,设""、析""、导""、议"",让学生在"错误"中寻"因"问"源",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 标签: 激趣 辨析能力 学习过程 智力因素 解题思路 思维方法
  • 简介:对与的概念是什么对与的概念是什么,其实我们谁也无法认定。因为两者都在一瞬之间,只因我们的选择不同选择不同。对与对与,工作中很多人认为做某件事情,对的一面发展会顺风顺水,的一面发展会阻碍重重碍重重。其实对于每件事情的对与,都是由于我们个人的看法、目的、思想认识等不同罢了了。对于,并不应是我们所认为的少数服从多数就是对的,往往少数的意见是更宝贵的,只是我们每个人的见解不同只是我们每个人的见解不同,选择不同,对与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关联。

  • 标签: 少数服从多数 顺风顺水 表里不一 孝敬父母 父母会 人际交往
  • 简介:题某个班有50名学生,一次数学考试后,为了帮助同学提高数学成绩,教师决定将前四名与最后两名组成“二帮一”小组,甲位于最后两名中,乙位于前四名中,求甲、乙两同学恰好被安排在同一小组的概率.这是作者所在学校高二年级2015年01月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中的一道问题(为节省篇幅,已略作文字改编,实质不变),命题者所给答案如下:“解答:‘二帮一’小组有C^1_C^2_4=12(种)分组办法,其中甲、乙两同学被分在同一小组有C^1_3=3(种)办法.所以甲、乙两同学恰好被安排在同一小组的概率为P=3/12=1/4.”

  • 标签: 数学考试 数学成绩 数学试卷 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 同学
  • 简介:1.问题与背景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是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要数学思想之一.在借助这一思想开展解题实践时,以其直观、形象、简捷、灵活等诸多优点深受厂’大师生青睐.但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也是一把双刃剑.在解题实践中,如果学生能准确画图,且能合理、有效把握图形中的相关信息为解题所用,那么问题的求解就显得相对容易;

  • 标签: 学生作业 错解 感悟 质疑 数学教学过程 数学思想
  • 简介:[古训朗读]见善则迁(qian),有过则改。——《周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人孰(shu)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古训释义]见到好的行为,我们要多学习,自己犯了错误,就要及时改正!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提醒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想想,世人谁又能一辈子不犯错误呢?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会犯错误。如果我们犯了猎误,能够及时改正,那就还是好孩子。

  • 标签: 无则 有则 知错就改 爬起来 小熊 熊爸爸
  • 简介: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双胞胎马大虎和马小虎都出现了错误。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俩在哪儿了。【例1】一个长方体由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成,如果去掉旁边的一个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就减少24cm^2。原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 标签: 长方体 正方体 表面积 双胞胎 平方
  • 简介:余邑喭云:“猪来穷家.狗来富家,猫来孝家。”故猪猫二物皆为人忌,有至必杀之。而邑中博士名张宗圣者曰:“喭语政不尔,无足忌者。盖穷家篱穿壁破,故猪来,非猪能兆穷也;富家饮馔丰,遗骨多,故狗来,非狗能兆富也;家多鼠虫为耗,故猫来,孝家则耗之讹,非猫能兆孝也。”此说甚当。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循环语句有“WHILE”语句(当型)和“UNTIL”语句(直到型)两种,“WHILE”语句是先判断条件的真假,再决定是否执行WHILE与WEND之间的循环体,“UNTIL”语句是先执行一次循环体,然后再进行条件的判断。有些同学在应用这两种语句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下面举例分析。

  • 标签: 语句 WHILE 举例分析 真假
  • 简介:他们原本是不相干的两个人,有各自选择的生活,无意中相逢,没有前因,也不想后果,缘分就像秋风里独自生长的花,开是它,不开也是它。那一天的时日还是有些不同,寒食春风天,园子里的花开得正娇艳,她霓裳羽衣,剪朱钿覆了寒梅带蕊的额妆。她着意地打扮过,只因为宴席上坐着的人不同寻常。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我们常说"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人口变化题型中的统计图表就是人口数量信息的载体,读懂此类图表是做题的第一步。一般来说,要先看图名、图例和坐标轴,再找到图例所代表事物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显然难点就在找规律上。本文就以两道例题的,反向分析,归纳如何在考试中从题目所给的图表中找到人口数量变化的规律。

  • 标签: 人口变化 人口数量 图名 数量变化 错解 人口增长率
  • 简介:德国慕尼黑有家中餐馆,老板是一位没有右手的中年人。餐馆的生意好得出奇,常常排起长队。生意火爆,是因为这里的招牌菜——葱爆羊肉。说起来,羊肉的做法并不奇特,用的调味料也与其他饭馆大同小异,甚至请的厨师也不是最优秀的。

  • 标签: 中餐馆 慕尼黑 中年人 调味料 生意 羊肉
  • 简介:娟娟今天特别心烦,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呢?原来,今天复习图形的旋转时,难住了她。娟娟不仅没有把图形旋转对,还把自己转晕了!你看,她今天做的两道课堂作业全错了,娟娟究竟在哪儿呢?

  • 标签: 小学生 数学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作为《论语》的首章,"学而时习之"历来为注家所重视。钱穆先生《论语新解》云:"本章乃叙述一理想学者之毕生经历,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学而时习,乃初学事,孔子十五志学以后当之。有朋远来,则中年成学后事,孔子三十而立后当之。苟非学邃行尊,达于最高境界,不宜轻言人不我知,孔子五十知命后当之。

  • 标签: 学而时习之 孔子思想 钱穆先生 注家 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 简介:黑夜,包公带展昭一干人等去暗中调查案子,忽然找不到包公了,展昭说:“包大人,您快笑一笑啊!”

  • 标签: 笑话 包公 中调
  • 简介:《文选·张衡〈凹愁诗〉》:“美人赠我金刀,何以报之英琼瑶”有关“金刀”的解释,笔者所见有以下三种:1.钱币。《文选·张衡〈四愁诗〉》李善注引《续汉书》曰:“王莽造大钱,又铸金刀,以金其文。”诗中美人兴张衡互赠美好之物,钱币世俗,殊为不伦。

  • 标签: 《续汉书》 张衡 李善注 美人 文选 钱币
  • 简介:【病例呈现】请把下面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6500002.1210000东东是这样做的:1.650000≈65万2.1210000≈121万东东做得正确吗?【病因诊断】东东做得不正确。东东混淆了“改写”与“求近似数”的概念。“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过程应该用“=”作为连接符号。求近似数时才用“≈”连接。

  • 标签: “改写” 典型错例 近似数 “万” 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