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评论界倾向于认为康拉德《间谍》是一部政治小说。本文认为,《间谍》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政治小说,而是一部以反讽形式探讨政治背后道德问题小说。《间谍》采用了言语反讽和戏剧反讽两大反讽模式,在叙述者轻松滑稽反讽语气及其设置戏剧反讽场面中,突出了小说人物命运悲剧性。《间谍》中言语反讽及由此而生喜剧效果主要是通过作者型叙述者在叙述过程中不断地暗中评介人物行为来实现。《间谍》中作者型叙述者采用言语反讽往往因反讽对象不同流露出不同反讽语气。康拉德在《间谍》中丰富了戏剧反讽表达手法,他将戏剧反讽喜剧和悲剧效果融合起来,以轻松、滑稽笔调展示了生活沉重、阴暗一面。此外,小说独特叙事时空错位和延宕所造成张力强化了戏剧反讽效果。《间谍》还从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角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社会道德堕落现象进行了深刻批判。

  • 标签: 康拉德 《间谍》 反讽道德批判
  • 简介:在文学类型研究中,格套(convention)所起作用是一个最值得考虑问题。尽管种种惯用模式常常被忽视,甚至被认为是无甚研究价值,然而我们将一种类型认作为类型,最终还是由我们称之为格

  • 标签: 张衡 屈原 司马相如 霍克斯 文学类型 离骚
  • 简介:英国文化批评家马修·阿诺德在提到霍桑旅英札记《我们老家》时说,霍桑缺少知识分子应有的“公允态度”,他在英格兰“与英国非利士人为伍”。根据阿诺德文化概念以及他对英国非利士人界定,霍桑问题在于他缺少希腊精神那种“意识自发性”,也就是那种欲彻底弄懂事物真相“智性冲动”。本文从霍桑生活具体历史背景出发,以阿诺德对霍桑评价为引子,通过分析《红字》道德主题,探讨在思想与道德冲突中,霍桑为何总是让思想隐退,以道德作为救赎之路。

  • 标签: 霍桑 《红字》 阿诺德 自由思想 道德救赎
  • 简介:沃尔特·佩特唯美主义思想中蕴含着深刻道德精神,与亨利·詹姆斯艺术道德观相契合。在詹姆斯小说《奉使记》中,主人公斯特莱特接受了佩特唯美主义精神,从而摆脱了原有的狭隘道德观,对道德获得了更深刻理解。

  • 标签: 亨利·詹姆斯 《奉使记》 唯美主义 道德
  • 简介:《摩罗博士岛》是科幻小说奠基人之一H.G.威尔斯一部重要作品,本文着力考证了此小说中伦理、法律对兽人和兽人社会形成与维系作用,探讨了一个自上而下在未经启蒙兽人群体中制定伦理体系必然崩溃原因,以及兽人退化和兽人社会崩溃对人类社会隐喻。作者使用一系列符号作为道德在兽人社会中具象化,比如"痛苦屋"、"赞美诗"、"肉食禁忌"等等,它们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自身道德和伦理禁忌起源隐喻。兽人缺乏理解道德作用智力,只是被迫遵守道德训诫,最终由于缺乏理性带来道德自觉维护,小岛上道德体系不可逆转地崩溃,作者借此隐喻了社会道德和人性脆弱性,认为需要对人心中兽性爆发永远警惕。

  • 标签: 《摩罗博士的岛》 伦理学批评 道德符号
  • 简介:初读《美国语文》,首先是新奇,其次是惊讶。教了几十年“中国语文”,对过于工具化、支离破碎中国语文印象深刻,而打开整本《美国语文》,一看目录就觉得美国历史扑面而来。虽然从“五月花号”开始,美国只有三百年历史,但当下美国,其辉煌文明成果和巨大创造力以及雄厚国力产生影响力,不能不让人对这个历史短暂移民国家感到惊叹。

  • 标签: 美国历史 中国语文 宗教 道德 神话 移民国家
  • 简介:本文追溯小说非个性化叙述缘起、发展和趋势,阐明了非个性化叙述策略哲学思想基础。文章认为,所谓纯客观化叙述是不存在,操纵非个性化叙述行为仍然是作者那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之手,作者道德和价值判断无时不在作品中以各种方式泄露出来。非个性化叙述在极大地丰富了小说艺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20世纪小说发展,致使20世纪相当数量小说呈现出高度形式化写作倾向。笔者对小说极端形式主义倾向进行了批评,认为小说写作实验不能背离这一艺术样式基本特征。小说本质是讲述,其灵魂是情节,其价值在于对人生进行道德层面的和审美层面的双向把握。小说“非个性化”叙述行为背后流露也必然是主体道德选择及其与读者相互交流。

  • 标签: 非人格化叙述 客观化 作者 道德选择
  • 简介:乔叶是河南省文学院专业青年女作家,作为近期崛起年轻作家,她((锈锄头》发表当年就在中国小说排行榜和莫言((生死疲劳》、铁凝《笨花》等一起进入十部优秀中篇小说榜单,她本人也被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推选为年度优秀作家。《锈锄头》以极佳结构形式,极富戏剧性故事情节,探讨了当下国民精神迷惘和失落表现,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存状态深刻道德关注与终极关怀。

  • 标签: 中国小说 道德诉求 乔叶 生活 青年作家 女作家
  • 简介:本文对华莱士·肖恩剧作主题进行了剖析.作为较有争议美国当代剧作家,肖恩创作总是围绕道德这个主题,并对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许多价值观如"同情心"等,提出了大胆质疑.在这部剧中,肖恩通过主人公莱蒙少年时期在丹影响下所受道德教育,探讨了个人道德观是如何同整个社会政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莱蒙被扭曲成长经历,肖恩委婉地批评了美国右翼思潮.

  • 标签: 肖恩 《丹婶婶和莱蒙》 道德 同情心 自由主义
  • 简介:物质主义诱惑下道德失败悲剧与人对于道德发现是康拉德小说两大主题,王松林《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紧紧抓住康拉德小说伦理关怀,对康拉德创作伦理背景、康拉德伦理观形成机制以及康拉德小说伦理观艺术表现展开了充分论述,并多有新见,体现了一种学术创新精神。这是我国康拉德研究领域一部资料翔实、观点新颖、独具特色力作。

  • 标签: 康拉德 《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 伦理
  • 简介:美国作家巴塞尔姆《白雪公主后传》乍看上去似乎保留了格林《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基本故事情节,但实际上无论它故事情节还是思想内容都与格林《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相去甚远。《白雪公主后传》充满了对传统童话故事调侃和反叛,是后现代文学作品典型代表,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这类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道德嬗变问题。

  • 标签: 《白雪公主后传》 后现代主义 调侃和反叛 道德嬗变
  • 简介:美国社会注重公民道德培养,其历史文化渊源在共和国早期文学中就得到反映。美国文学奠基人之一凯瑟琳·塞齐威克诸多作品以家庭、女性与公民道德建构为核心,产生了深远社会影响。其处女作《新英格兰故事》被认为是美国第一部家庭小说。小说表达了新共和国知识女性对家庭、国家、民族身份及公民道德培养等问题热切关注,对新公民品格和新人道德行为及其所受家庭、宗教、学校教育和周围环境各种影响做了细致描述和分析。

  • 标签: 家庭 典范女性 公民道德
  • 简介:当代苏联文学一个黄金时段,也许并不像流行文学史教科书所叙述那样——或是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降“解冻”岁月,或是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始“改革”年代,而是在“解冻”与“改革”之间。准确地说,应是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这一时段。这一时期,有不少文学作品被搬上话剧舞台,被改编成电影,被译成多种外文,走出苏联,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精品。这些作品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何以生成?这些力作之警醒人心伦理向度,这些精品之形塑性灵道德能量,应该是构成其生命力内核一个重要基因。

  • 标签: 苏联文学 “解冻”与“改革”之间 伦理向度
  • 简介:美国教育主要由政府提供,由三级政府: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学区)控制和资助。在小学和中学,课程、资金、教学和其它政策都由当地选举产生学区委员会决定。教育标准和标准测验通常由州政府制定。美国小学学制一般为5年,初中和高中加起来是7年。地区之间有差异,一般为初中3年,高中4年;或者初中4年,高中3年。小学、初中和高中总共是12年,和中国一样。

  • 标签: 美国教育 联邦政府 地方政府 教育标准 州政府 高中
  • 简介:近代戏曲教育历时一百多年,呈现出新旧并存特点。一方面科班教育大行其道,另一方面新式学校不断兴起,戏曲教育在“除旧”与“布新”交相辉映中逐渐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为新中国成立后戏曲现代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 标签: 近代戏曲教育 科班 学校
  • 简介: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呈持续增长态势,中国与东盟加快教育合作进程,分别签署《中新教育交流合作协议》、《中越学位学历互认协议》、《中泰教育合作协议》等系列教育合作协议,为跨境教育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国和东盟国家教育领域,已形成强劲“东盟热”和“中国热”。目前,东盟国家来华学生已超过3万人,

  • 标签: 教育合作协议 中国与东盟 中国-东盟自贸区 东盟国家 教育交流 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