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广东省陆路交通网络为对象,综合利用可达度量模型对广东省区域可达进行测算和空间特征分析,并进一步实现广东省省域的等级分区。结果表明,广东区域日可达和时间可达呈现出同心圆分布特征,并具有明显交通网络指向性;但在空间、交通网络结构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潜力可达表现出多中心圈层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揭示了广东省区域可达的空间格局及分异规律,探讨了地理区位和城市发展在可达空间分异中作用,从而为广东产业布局优化、土地集约化利用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可达性 潜力模型 等级分区 空间分异
  • 简介:本文运用场强模型,在时间可达的基础上,研究了在不考虑权重和考虑权重两种情况下,南京都市圈城市吸引范围的演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京都市圈的发展建议。得出的结论如下:1城市的吸引范围与行政区范围不完全一致,城市吸引范围扩展至江北的沿江城市有芜湖和镇江。2不考虑权重的情况下,南京、芜湖的吸引范围总体增长,扬州、镇江、巢湖、滁州、马鞍山的城市吸引范围总体下降,淮安的城市吸引范围变化不大。3考虑权重的情况下,南京和芜湖的城市吸引范围上升,淮安、镇江、巢湖的城市吸引范围下降,扬州、滁州、马鞍山的城市吸引范围波动下降。南京的城市吸引范围占南京都市圈的绝对优势。4建议芜湖、马鞍山等沿江城市进一步完善过江通道,实现沿江城市的跨江发展;通过加快交通建设和淡化行政界限,增强城市间联系;根据城市吸引范围调整行政区划,如拆分巢湖并入芜湖、马鞍山等城市,句容并入南京市。

  • 标签: 时间可达性 城市吸引范围 演变 场强模型 南京都市圈
  • 简介:不断扩大行政诉讼范围虽然已是各国立法的共同趋势,但行政诉讼范围要受制于多种因素,我国立法正是在平衡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行政诉讼范围的基本原则。以此原则综合考量,目前抽象行政行为全部纳入我国行政诉讼范围的条件尚不具备,部分终局行政行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内部行政行为的司法救济以设定行政复议前置程序为妥,责任鉴定行为宜纳入民事诉讼范围,而对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可诉的争议本质上源于概念认识的不清。

  • 标签: 特殊行政行为 可诉性 行政诉讼范围
  • 简介:政治失信是党政领导机关或握有较大权力的官员面对社会和公众发布的具有号召、引领、动员宏观目标没有兑现而不了了之的行为.这种失信是一种高位次的失信,其负能量波及面更大,危害更甚,持续时间更久,失去的是政治信誉,是民心,是有限的执政资源.在今后的诚信体系建设中,决不能让政治失信行为继续招摇过市,而必须严格追究事主的失信责任.

  • 标签: 政治性失信 诚信政府 政客作风 治理
  • 简介:在附条件法律行为中,条件的重要特征之一为或然.我国理论界对条件的或然存在客观说和主观说的对立.两种观点的分歧在于,既成事实是否可以作为条件.附条件法律行为的制度价值体现在将当事人的行为动机外在化,故应从当事人意思自治角度探讨既成事实条件的可能和必要.以意思自治为基础的既成事实条件,只有在当事人双方均不欲从事约定的法律行为时,才丧失其条件的法律意义.

  • 标签: 附条件法律行为 或然性 意思自治 既成事实条件
  • 简介:消费行为学课程是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应用,仅靠传统课堂讲授的模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其应用的特点。应用教学模式改革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以提高消费行为学的教学质量。

  • 标签: 消费行为学 应用性教学模式 项目协作 成果展示
  • 简介:竞技运动场上的伤害行为的刑事可罚,一直以来都是刑法理论中一个不起眼却又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竞技运动伤害行为都被作为一种正当化的行为而排除刑事可罚,其理论依据有被害人承诺理论、社会相当性理论、正当业务理论的争讼,但这些理论均有着自身的缺陷。应以被害人自我负责原理与允许风险原理共同作为竞技运动伤害行为正当化的根据。并且基于此,当某一竞技运动伤害行为在满足"运动员自我负责性地参与竞技运动中的危险行为"、"运动伤害属于运动之固有风险"、"行为人主观上是以比赛为目的"三个条件时,即为正当化的行为而排除刑事可罚,反之则有入罪的可能

  • 标签: 竞技运动伤害行为 被害人自我负责 允许风险 刑事可罚性
  • 简介:慈善事业法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与之相关的诸多问题再次引起热议。公益募捐行为亦是其中重要问题之一。公权力是否应当介入公益募捐行为,介入的边界在哪里,厘清这些基础问题实有必要。只有清晰认识这些基础性问题,才可能发现现有制度中的问题,并为合理制度的设计提供线索。

  • 标签: 公益 募捐 许可
  • 简介:婚姻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然而,伴随着农村人口大规模外出打工,留守妇女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夫妻长期分居,一些留守妻子出现精神出轨和行为出轨现象。这些留守妇女看似稳定的婚姻事实上已经处于失序状态,婚姻作为丈夫和妻子之间一种合约的作用受到削弱。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8个典型个案进行深入剖析,采用叙事表达方式,深入揭示婚姻合约弱化的本质及其产生的社会后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维护留守妇女婚姻合约、促进社会稳定的对策建议。

  • 标签: 留守妇女 精神出轨 行为出轨 婚姻合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变应鼻炎患者的遵医行为及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标准的问卷调查表和依据患者自报评价结果,对130例确诊为变应鼻炎患者服药依从进行调查。以服药情况分为四组一组无漏服;二组每月漏服1~3次;三组每周漏服1次;四组每周漏服1次以上。结果一组82例患者报告遵医行为好(无漏服);二组15例患者每月漏服1~3次;三组20例患者每周漏服1次;四组13例患者每周漏服1次以上。经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一组与二、三、四组存在统计学差异,而二、三、四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患者的遵医行为与疗效间有紧密的联系,其遵医行为直接关系到疾病的疗效。

  • 标签: 问卷调查 过敏性鼻炎 遵医行为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在高血压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6例高血压鼻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2组患者均采用一次性气囊尿管行后鼻孔填塞后凡士林纱条填塞固定。对照组实施鼻出血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积极心理行为干预。并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2组治疗效果、血压控制情况、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焦虑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积极的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保持血压稳定,降低再次鼻出血的风险,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高血压性鼻出血 心理行为干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有效实施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实施治疗的120例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并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奥氮平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仅为76.7%,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中,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其不但有助于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提高,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可以说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奥氮平 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有效性
  • 简介:目的:采用chirp信号作为声刺激进行听稳态反应(auditorysteady-stateresponse,ASSR)测试,观察chirp-ASSR反应阈值与纯音听阈阈值的相关,探讨chirp-ASSR客观听力检测在儿童临床听力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听力中心检测的儿童共40例(共74耳)作为研究对象,在0.5kHz、1.0kHz、2.0kHz和4.0kHz处进行chirp-ASSR和纯音听阈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接受测试的儿童年龄4-13岁,平均年龄7.7岁。纳入研究的74耳包括男48耳,女26耳;右34耳,左40耳;正常听力59耳,听力损失轻度4耳、中度6耳、重度5耳。0.5-4kHz频率chirp-ASS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12、0.884、0.842、0.892;chirp-ASSR反应阈经过校正后所得的各频率预估听阈与纯音听阈值更加接近。结论chirp-ASSR作为一种具有频率特异性的客观测听技术,能够较好的反映儿童真实的听力水平。

  • 标签: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反应(ASSR) chirp听性稳态反应 纯音测听 客观测听法 相关性研究 儿童
  • 简介:摘要针对当前科学课堂存在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提问重结论轻过程,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提问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等现状,本人对科学课堂有效提问进行了研究,从多个角度思考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课堂提问更具实效。

  • 标签: 教学行为 有效性提问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患互动自护教育干预,探讨和分析其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此次收治的62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传统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传统教育基础上实施护患互动自护教育。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教育干预前的自我管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段时间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自我管理在干预后6个月(V6)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而对照组各项得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患互动自护教育能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 标签: 护患互动自护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
  • 简介:采用《大学生社会发展水平评定量表》对60名被试进行研究,区分出社会发展良好、中等和迟滞的被试。接着采用行为实验的方式考察社会发展水平对被试交往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只对被试与女性互动对象互动的面部表情上产生影响,而社会认知、社会性情感和社会性行为水平对被试与不同性质个体互动的某些行为上产生影响。第二,社会发展的总体类型对被试面对不同互动对象的同一行为反应上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有限,仅在面部表情上表现出性别差异;而社会认知发展类型和情感发展类型对不同互动对象的同一行为表现出有限的影响。第三,社会发展迟滞的大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对实验任务冷漠或过度热情的现象。

  • 标签: 社会性发展迟滞 大学生 人际互动 行为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符合条件的住院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按照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2组服药依从及血压值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干预3个月、6个月后,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和降压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 标签: 高血压 认知行为干预 服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