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稳态诱发电位ASSR)与听性脑干反应(ABR)对成人感音神经性耳聋听阈的影响。方法100例成人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ASSR反应阈、ABR的反应阈进行测听。结果ABR反应阈、ASSR反应阈以及行为听阈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在高频时,ABR反应阈、ASS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接近;在低频,ASS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的相关性较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的相关性要高。结论ASSR以及ABR均可以作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客观听阈的有效评估方法,但是ASSR优势更加明显。

  • 标签: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 听性脑干反应 成人 感音神经性耳聋 听阈
  • 简介: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由于其高信噪比和易提取的特征成为是脑机接口系统中重要输入信号。了解注意对SSVEP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基于SSVEP脑机接口系统的基础。本研究中采用了经典的SSVEP实验范式,呈现两列字母序列,同时在字母序列的位置上呈现频率不同的闪烁背景以产生SSVEP,并通过设置了集中注意和分散注意两类实验情景,探讨注意资源的分配对SSVEP的影响。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振幅与注意资源的分配存在对应关系,注意资源分配得越多,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振幅越大。(2)利用集中注意、分散注意和非注意状态的差异,可以增加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的视觉信号输入。本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注意的神经机制,而且可为建立基于SSVEP脑机接口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注意 脑机接口
  • 简介:嗅性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1.嗅觉障碍的诊断,应用嗅性诱发电位检查嗅觉障碍比应用主观的嗅觉功能检查方法更灵敏[13,术后应用嗅性诱发电位检查嗅觉水平

  • 标签: 嗅性 性诱发电位
  • 简介: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EP)一﹑概念:即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它是给皮肤或末梢神经以刺激,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通路至脊髓感觉通路﹑丘脑至大脑皮层中央后回感觉区,在刺激的对侧头皮相应部位记录到的电活动。二﹑体感诱发电位的分类:(一)按记录和刺激电极放置部位分类1﹑上肢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2﹑感觉神经动作电位3﹑节段性诱发电位4﹑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5﹑其他脑干诱发电位或反射6﹑膈神经和肋间神经诱发电位7﹑食管﹑直肠脑诱发电位8﹑二氧化碳激光痛觉诱发电位9﹑外阴部诱发电位10﹑

  • 标签: 体感诱发电位地形图 临床应用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 痛觉诱发电位 二氧化碳激光
  • 简介:摘要视觉诱发电位(VEP)可提供有关视觉系统功能完整性的重要诊断信息。本标准由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ISCEV)修订。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承认多种技术产生的图形模式刺激;进一步强调在图形翻转或图形给-撤期间应确保亮度无变化;而且在文字方面进行了调整,以使临床VEP标准与ISCEV其他标准更加契合。本临床VEP标准基于一系列刺激参数和记录条件,可提供核心的临床信息,全球大部分临床电生理检查室均可采用。(中华眼科杂志,2020,56:587-592)

  • 标签:
  • 简介:典型病例介绍:病例1:右颞占位病灶、癫癎发作脑电地形图时域分析上显示这一癫癎病例在右中颞区局限棘波病灶(图7-7、7-8),而且未见明显移动活动区域和范围的变化,较为固定,与MR显示右颞占位性病变(图7-6)一致。这对颞叶性癫癎的定位诊断及治疗起到极大的帮助。

  • 标签: 诱发电位地形图 典型病例 癫癎发作 占位病灶 脑电地形图 占位性病变
  • 简介:目的:研究正常儿童优势眼视觉诱发电位特征。方法:对47名正常儿童进行全视野刺激导视觉诱发电位研究。结果:优势眼视觉诱发电位以0z电极为代表,P100潜伏期较非优势眼缩短(P<0.01),而N75—P100峰峰值较非优势眼增大(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偏利现象,这种偏利现象可能与控制视神经髓鞘优先形成的某种遗传机制有关,或是中枢神经系统突触的局部构造、突触效能的差异。

  • 标签: 视觉诱发电位 优势眼
  • 简介:一、对CVD预后的评估Heald等作者对118例首次中风患者中风后12—72小时进行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检查测量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CentralmotorConductiontime),将病人分成三组:正常反应组,延长反应组和缺失反应组;以观察3组病人12个月后功能恢复情况及死亡率。结果表明:在中风后72小时内CMCT正常或延长的患者存活率高,运动功能恢复好。而CMCT检查无反应

  • 标签: 脑血管病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
  • 简介:摘要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导致眼盲的眼病之一就是老年性白内障。因为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视力成为了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随着手术设备的发展,显微器械的更新,术者操作水平的提高,使得白内障手术复明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有了可靠的保障。手术前要客观的评价手术的功能,预测术后的视力改善程度,这是非常关键的。焦视皮质诱发电位测定作为一种预测其术后视功能的新方法,因此,白内障患者焦视皮质诱发电位测定的探讨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白内障患者 多焦视皮质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单项检查与联合应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对高危儿发育性协调障碍(DC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脑瘫高危儿89例,根据Vojita姿势反射的异常将89例脑瘫高危儿分为DCD组和非DCD组,另选取健康婴儿3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3组受试婴儿进行BAEP和F-VEP检查。计算BAEP、F-VEP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诊断DCD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以及Kappa值(κ值)。以Vojta7种姿势反射测试为标准,评价BAEP、F-VEP单独和联合应用诊断DCD的可靠性。结果DCD组(包括≤3个月和>3个月~6个月2个年龄段)BAEP的Ⅲ、Ⅴ、Ⅰ~Ⅲ潜伏期均明显延长,与非DC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D组(包括≤3个月和>3个月~6个月2个年龄段)F-VEP中P1和N2潜伏期均显著延长,且DCD组中>3个月~6个月受试婴儿的N1潜伏期亦明显延长,与非DCD组同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EP+F-VEP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4.29%,87.88%,73.03%,与Vojta姿势反射测试呈中度一致(κ值为0.47);BAEP单独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0.71%,87.88%,70.79%,与Vojta姿势反射测试呈中度一致(κ值为0.44);F-VEP单独应用的敏感度和准确度较低,特异度很高,与Vojta姿势反射测试的一致性较差。56例DCD患儿中,BAEP单独应用诊断的阳性率为60.7%,F-VEP单独应用诊断的阳性率为44.6%,BAEP+F-VEP联合应用诊断的阳性率为64.3%,BAEP+F-VEP联合应用与BAEP单独应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与F-VEP单独应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BAEP单独应用与F-VEP单独应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BAEP、F-VEP的异常可提示存在DCD,两者联合应用对DCD的早期筛查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高危儿 发育性协调障碍
  • 简介:四、诱发电位地形图的临床应用(一)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就是将视觉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各区的电位变化通过地形图仪用图像的形式反映出视觉诱发电位不同时相的空间电位分布图。它的刺激方式和条件与视觉诱发电位相同,刺激方式采用单眼,双眼和半视野等形式。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做完单眼视诱发电位后即行双眼视诱发地形图。在特殊视觉功能下可加做半视野检查。

  • 标签: 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 相电位 空间电位 临床应用 电位变化 正中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干诱发电位(BAEP)在儿科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6月~2004年5月我院675例BAEP检查患儿的临床及BAEP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正常241例(35.7%),异常434例(64.3%)。其中双耳异常366例(84.3%),<3岁异常率66.7%。BAEP异常较高的疾患为听力障碍、缺氧缺血性脑病、语言发育障碍、高胆红素血症。窒息缺氧、感染、围产期疾患是造成早期听力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BAEP是一项早期筛查新生儿、婴幼儿听力障碍及判断脑干听中枢性功能异常的优良技术。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儿科 临床应用
  • 简介:体感诱发电位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异性躯体感觉传入通路、脑干网状结构及大脑皮层的机能状态,对于中枢系统诊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总结了近几年诱发电位的新进展,进一步为临床服务。更多还原

  • 标签: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新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如何将诱发电位技术应用于视力的客观评定。方法:视力范围0.1~1.5志愿合作受试者共180眼,运用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技术检测与记载各受检眼各不同信号视角条件下的结果,探究可靠的检测指标。应用SPSS软件对收集数据作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确定最小信号视角是客观评估视力的基础,选定P100波幅作为视力量化评价指标。通过对一定条件下P100波幅与视力表视力进行简单相关回归分析,显示二者呈正相关。结论:最小信号视角、P100波幅可作为确切的检测指标。

  • 标签: 视力 最小信号视角 P100波幅和潜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