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修订版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_16)评价临床护士的膳食质量,为其今后膳食摄入情况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8—11月在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中随机抽取11个科室共160名临床护士,进行膳食调查,采用DBI_16的评分方法评价其膳食质量。结果临床护士膳食质量存在低度摄入不足、低度摄入过量与低度失衡状态。女性摄入过量程度较男性低,51~60岁年龄组护士摄入过量程度、膳食失衡程度低于20~30岁与31~40岁年龄组,已婚组摄入过量程度较未婚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模式共有6种,以"摄入不足和摄入过量均较少"及"摄入不足较少,一定程度的摄入过量"模式为主。结论临床护士膳食质量整体处于低度失衡状态,应加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的教育,改善膳食质量与膳食结构。

  • 标签: 护士 膳食平衡指数 膳食质量 膳食模式
  • 简介:目的应用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DBI-07)评价中年体检人群的膳食质量,从而对目标人群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方法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选取合肥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年龄为45~60周岁的体检者。运用膳食平衡指数(DBI-07)对其膳食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在该体检人群中,谷薯类达到以及超过推荐量的人占到47.4%;水果蔬菜达到以及超过推荐量的人仅仅占到0.9%,豆类和奶类仅占1.6%;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的人占到71.5%;将近一半的人摄入油、盐及酒精过多;97.2%的人的食物种类较为丰富;77.4%的人的饮水情况较好。结论该体检人群的膳食摄入总体还不均衡,均存在着摄入不足和摄入过量的问题,膳食摄入不足与膳食总体不均衡的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 标签: 膳食调查 膳食平衡指数 膳食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调整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16)评价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膳食质量。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对蚌埠市某社区332例T2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人口社会学、膳食摄入信息,采用DBI-16进行评分,评价膳食结构与膳食质量。结果该人群膳食中存在低度摄入不足(负端分=14.0)和摄入过量(正端分=14.0)。男性摄入过量程度(正端分=15.0)较女性(正端分=13.0)高(Z=-3.12,P<0.01),摄入不足程度(负端分=13.0)较女性(负端分=15.5)低(Z=-2.05,P<0.05)。月收入<1 000元(负端分=15.5)者(χ²=6.34,P<0.05)、病程>10年者膳食摄入不足程度(负端分=16.0)最高(χ²=9.40,P<0.01)。未参加社区健康教育讲座者膳食摄入不足(负端分=15.0)和不平衡程度(膳食质量距=29.0)显著高于参加者(负端分=13.0)(膳食质量距=27.0)(Z=-2.46,P<0.01)。根据DBI-16指标分值分布看,73.6%患者谷类食物中重度摄入过量,仅27.4%和27.7%患者蔬菜水果和奶类豆类摄入量达推荐食用量。膳食模式以反映存在一定程度膳食摄入过量的模式D为主。结论蚌埠市社区T2DM患者膳食质量处于低度失衡状态,膳食摄入不足与过量并存,亟需改善。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中国膳食平衡指数 膳食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膳食平衡指数的营养干预在老年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的研究一共将76例老年营养不良患者选进,采用随机数表发分为2组(对照、试验),均有38例。时间最初为2020.1月,最终截止日为2020.12月。给予前一组实施常规干预,后一组在前组基础上实施膳食平衡指数的营养干预,对比干预结果。结果:干预后,膳食摄入过量(DBI-HBS)、膳食摄入不足(DBI-LBS)、膳食质量距(DBI-DQD)的膳食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生存质量(WHO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存在差异。结论:对该患者实施此种干预方式有着良好价值。

  • 标签: 膳食平衡指数 营养干预 老年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万宁市某镇居民膳食状况,利用膳食平衡指数(DBI)综合评价其膳食质量,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方法采用24h回顾膳食调查法,DBI评价法进行分析。结果目前该人群的膳食状况仍以摄入不足为主要问题,同时存在食物种类摄入不足,饮食结构单一的问题。大部分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为B模式。结论有必要对当地居民开展针对性的营养教育,增加蔬菜水果、奶类和豆类的摄入,以改善该人群营养状况。

  • 标签: 居民 膳食平衡指数法 膳食结构
  • 简介:(2)三餐的间隔要合适,三餐饮食的量也要适当,同时还要讲究饮食卫生。三餐时间合适、比例适当这一条比较好理解,就是早饭要认真吃,晚饭不要吃过量,每餐间隔4~6个小时,不要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

  • 标签: 平衡膳食 忠告 健康 饮食卫生 暴饮暴食 三餐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愈发重视膳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 标签: 平衡膳食 人体健康 营养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膳食平衡指数(DBI_16)评价天津市吸烟成年人膳食状况,并分析与血尿酸的关系。方法在天津市共计调查1 478名成年人,使用3 d膳食回顾法和调味品称重法相结合获得膳食状况,并收集其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尿酸。描述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各类食物摄入状况及DBI_16评分,并分析吸烟、膳食质量距(DQD-DBI)与血尿酸的关系。结果天津市吸烟者蔬菜、水果、奶类摄入量均低于不吸烟者,烹调盐、烹调油、谷类、鱼虾类均高于不吸烟者;天津市吸烟者蔬菜水果、食物种类、奶豆类DBI_16评分低于不吸烟者,纯能量食物及调味品评分高于不吸烟者;天津市吸烟者DQD-DBI、正端分、负端分中位数分别为42.0、14.0、29.0,均高于不吸烟者,主要问题是中度摄入不足(67.0%)、低度摄入过量(70.9%)、中度摄入不均衡(67.2%);吸烟者血尿酸高于不吸烟者,在DQD-DBI“非适宜”情况下,吸烟者血尿酸亦高于不吸烟者。结论天津市吸烟成年人膳食不均衡情况比不吸烟者更显著,且血尿酸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吸烟人群的膳食营养宣传教育与干预。

  • 标签: 吸烟成年人 膳食平衡指数 膳食摄入量 血尿酸 吸烟指数
  • 简介:儿童正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对营养素的需要量较大,但其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易发生各种营养紊乱.因此,科学地选择儿童食物十分重要。

  • 标签: 儿童膳食 巧搭配 膳食贵在
  • 简介:摘要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WMHs)是脑小血管病的主要影像学表型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在WMH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饮食可能改变机体的全身慢性炎症水平,进而影响WMHs的发生和发展。膳食炎症指数(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 DII)是用于评估个体饮食总体炎症潜能的工具,被广泛用于各种慢性疾病的研究。文章就DII和WMHs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白质 炎症 炎症介导素类 膳食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一、3~6岁幼儿必需的营养素1.营养素营养素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吸取营养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与保持良好健康状态的生命过程。营养素是食物中含有的具有营养作用的有效成分,即对机体具有生理功效,为正常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2.能量能量不是营养素,而是由食物中几种产能的营养素,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身体内经

  • 标签: 平衡膳食 生理功效 生命过程 营养物质 谷类食物 酸性食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平衡膳食的健康教育效果展开分析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老年患者40例为对象,将其分为2组,比较干预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0%、观察组为90.00%,相关数据对比发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人 平衡膳食 健康教育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 为提高人们对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与人体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开展营养宣教 ,以达到自觉地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科学调配膳食营养之目的,作者在老年人群中选择军队离退休干进行营养宣教前后的效果观察 。结果表明,接受营养宣教之后 ,原先存在的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过剩与缺乏 、脂肪酸构成 比不理想以及肥胖、超重等情况均得到较明显的改善。提示经过营养宣教 ,可提高老年人对膳食营养与健康重要性的认识,自觉纠正不良膳食习惯,起到改善不正常的体重、防治便秘等作用。

  • 标签: 老年人 膳食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饮食平衡对于职工身体健康情况以及日常工作状态均存在一定影响,企业食堂应加强对膳食营养的均衡配置,使职工保持健康与活力。本文就企业食堂营养配膳与平衡膳食进行分析,结合当前企业食堂中的营养配膳情况,尝试提出提高食堂配膳营养均衡效果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地提高食堂膳食营养管理效果,为企业职工提供营养美味的食物,为提高员工身体健康状况打下基础。

  • 标签: 企业食堂 营养配膳 平衡膳食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中国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指数(DBI_C),并评价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质量。方法在中国平衡膳食指数(2016年修订版)的基础上,参照学龄前儿童推荐摄入量进行调整,构建DBI_C。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膳食调查数据,选取有完整3 d 24 h膳食调查数据的1 634名学龄前儿童,利用DBI_C中负端分、正端分和膳食质量距[M(P25,P75)]评价膳食质量,并进行不同地区间差异比较。结果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学龄前儿童谷类摄入均比较充足,DBI_C得分依次为0.0(-2.0,6.0)、0.0(0.0,6.0)、4.0(0.0,10.0)和10.0(2.0,12.0)(P<0.001);动物性食物DBI_C得分依次为0.0(-2.0,2.0)、0.0(-6.0,2.0)、-4.0(-6.0,0.0)和-6.0(-8.0,-2.0)(P<0.001),农村地区略有不足;四类地区学龄前儿童DBI_C蔬菜水果、豆类奶类摄入均不足,DBI_C得分中位数均低于0分;学龄前儿童DBI_C负端分为24.0(18.0,30.0),四类地区学龄前儿童没有膳食摄入不足问题的占比分别为30.8%、7.8%、4.3%和1.1%(P<0.001);正端分为8.0(3.0,13.0),四类地区学龄前儿童没有膳食摄入过量问题的占比分别为54.0%、57.3%、52.9%和32.6%(P<0.001);膳食质量距为33.0(26.0,39.0),四类地区学龄前儿童没有膳食失衡问题的占比分别为10.6%、1.1%、1.3%和0.3%(P<0.001)。结论城市学龄前儿童膳食质量总体优于农村,膳食失衡是该年龄段儿童的主要膳食问题。

  • 标签: 儿童 学龄前 膳食 中国平衡膳食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