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临床定义:肌肉减少是指由衰老引起的骨骼肌体量流失和功能下降,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升高相关。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深,人们对该疾病的现状和治疗方案的研究热度也有所增加。诊断演进:肌肉减少于1989年首次被描述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们会出现消瘦、体重减少的现象。直到1997年,肌肉减少才被当做一种疾病得以提出。2010—2014年,6个共识性定义将该疾病的诊断重点转移到了肌肉功能的评估上。2016年,肌肉减少被分配指定代码M62.84,列入国际疾病分类名录(ICD-10-CM)。诊断依据:研究肌肉减少的专家小组认为,将该疾病编入ICD-10诊断代码或许可以提高人们对该疾病的识别和认知,进而吸引资助者和赞助商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源,为该疾病的治疗方案研发提供支持。有效尝试:早发现、早治疗可以降低肌肉减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流行状况:肌肉减少在60~70岁人群中的患病率估计为5%~13%,8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1%~50%。到2050年,肌肉减少的全球患病人数可能会多达20亿。过度诊断的依据:最近关于肌肉减少筛查和诊断的研究还没有涉及对该疾病过度诊断风险评估的内容。就目前来看,对该疾病的过度诊断是很难避免的,因为目前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与对患者进行健康相关行为指导的效果没有差异。过度诊断的危害:目前尚无关于肌肉减少过度诊断危害的调查研究,但有间接证据表明,给人们贴上疾病的标签,提示他们发病和死亡风险提升,会给人们带来心理负担。证据的局限性:对肌肉减少的诊断尚未显示出改善疾病预后的作用。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治疗肌肉减少的效果会优于体育锻炼和饮食调节等常规医学建议。此外,基于性别和区域差异的诊断临界值确定是随意且未经验证的。诊断结果无法将病理性肌肉损失与年龄增长导致的正常肌肉萎缩加以区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肉衰减综合征与老年人最大膈肌活动度(Dmax)的相关性。方法从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患者家属中招募老年志愿者(≥60岁),采用超声测量其用力吸气时的Dmax,以四肢肌肉质量指数(ASMI)、上肢握力及日常步行速度作为诊断标准筛选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比较合并与不合并肌肉衰减综合征者在人体学特征、肺通气功能、运动能力及Dmax的差异,并采用线性回归评价肌肉衰减综合征与老年人Dmax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45例老年志愿者,年龄(69.47±5.15)岁,其中合并肌肉衰减综合征者28例(19.31%)。肌肉衰减综合征者的体重、ASMI、最大吸气压(Pinmax)、最大运动能力(Wmax)及Dmax均低于非肌肉衰减综合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人Dmax与性别、身高、ASMI、握力、步行速度、Pinmax、Wmax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181、0.130、0.322、0.373、0.401、0.134、0.388,P=0.012、0.037、0.009、0.002、0.022、0.009、0.002)。在校正性别、年龄、身高及用力肺活量(FVC)后,肌肉衰减综合征与老年人的Dmax仍呈负相关(β=-0.310、P=0.021)。结论Dmax与老年人Pinmax、Wmax等指标相关,而合并肌肉衰减综合征将增加老年人Dmax下降的风险。

  • 标签: 肌少症 膈肌活动度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壶铃训练对老年女性肌肉减少患者的肌肉力量、肺功能和慢性低度炎症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患有肌肉减少并具有完整随访记录的女性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00例[年龄(65.57±2.95)岁、体质量(66.83±7.48)kg]行壶铃训练治疗8周;对照组100例[年龄(66.12±3.57)岁、体质量(67.65±6.66)kg]无壶铃训练治疗。对比两组身体组成成分、肌肉力量、肺功能和慢性低度炎症标志物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在训练前、训练后第8周、停止后第4周的体质量、骨骼肌质量损失(SMM)、内脏脂肪面积、四肢骨骼肌(ASM)、用力肺活量(FVC)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训练后第8周、停止后第4周的肌肉减少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5.65±0.16)分比(5.39±0.21)分,(5.66±0.16)分比(5.37±0.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训练后第8周的左手柄、右手柄、背部力量、呼气流量峰值(PEF)明显高于对照组[(21.15±2.20)kg比(16.27±2.25)kg,(21.10±2.45)kg比(16.11±2.56)kg,(51.95±5.34)kg比(46.36±6.43)kg,(5.86±0.69)L/s比(5.09±0.45)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停止训练后第4周的背部力量、PEF明显高于对照组[(51.94±5.23)kg比(46.43±6.63)kg,(5.85±0.68)L/s比(5.09±0.49)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训练前、训练后第8周、停止后第4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8周壶铃训练有助于提升老年女性肌肉减少患者的肌肉力量,增加握力、背部力量,改善肺功能,降低慢性低度炎症。

  • 标签: 肌肉力量 呼气峰流量 慢性低度炎症 老年女性肌肉减少症 壶铃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肌肉减少与老年人跌倒之间的关系。 方法 将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老年患者80例进行分析,根据亚洲肌少工作组的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组,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了解是否存在肌肉减少患者一般资料,并分析与跌倒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80例患者中,共出现肌肉减少患者18例(22.50%),是否肌肉减少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微型营养评分、跌倒发生次数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肌肉减少患者病情越严重,跌倒发生次数越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P<0.05。 结论 肌肉减少出现后,会使得患者老年身体营养等相关指标变差,随之增加跌倒发生率与发生次数,针对这类患者需要做到跌倒预防措施。

  • 标签: 肌肉减少症 老年人 跌倒 相关性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骼肌肉减少(osteosarcopenia,OS)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生活质量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医学营养干预目前被认为是防治OS较为可靠的手段,本文主要就钙和维生素D、蛋白质和肌酸补充对OS的临床疗效及推荐摄入量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骨骼肌肉减少症 医学营养干预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年龄组肌肉减少(肌少)患者临床及肌肉指标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共纳入了404例门诊长期随诊、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老年分类标准,将人群分为年轻老年组、老老年组及长寿老年组;并根据亚洲肌少工作组共识2019年诊断标准,将各年龄段老年人群又分为肌少组和非肌少组。记录一般临床数据资料,并测定上臂围、小腿围、外周骨骼肌指数、握力、日常步速、简易体能状况量表及3 m起立步行实验(3mTUG)等数据,同时采用多频生物电阻抗仪进行人体成分测量。结果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年龄为(85.24±8.23)岁,其中年轻老年组90例(22.28%),老老年组165例(40.84%),长寿老年组149例(36.88%)。共筛选出肌少患者123例(30.45%),各组间患病率分别为年轻老年组25例(27.78%)、老老年组47例(28.48%)、长寿老年组51例(34.23%)。相较于非肌少,各年龄组的肌少患者的基础代谢率显著下降,年轻老年组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下降,老老年组和长寿老年组肌少患者的腰围和体质指数下降,老老年组肌少患者体脂百分比升高。在肌少人群中,相较于年轻老年组,长寿老年组肌少患者中男性比例更高。多组间比较结果提示,相较于年轻老年组,老老年组及长寿老年组的谷丙转氨酶及前白蛋白水平下降,血清肌酐升高,外周骨骼肌指数无显著变化,但握力[(27.7±5.9)kg比(23.2±6.9)kg比(21.4±5.8)kg,F=5.81,P=0.004]、步速[(0.8±0.2)m/s比(0.7±0.2)m/s比(0.5±0.2)m/s,F=11.88,P=0.000]、小腿围[(33.4±3.3)cm比(15.9±8.4)cm比(31.5±3.1)cm比(30.9±3.3)cm,F=3.58,P=0.031]均显著下降,3 m起立步行实验[(10.0±2.1)s比(15.9±8.4)s比(20.8±12.8)s,F=6.98,P=0.001]时间增加。偏相关分析提示年龄与握力(r=-0.374,P=0.001)、日常步速(r=-0.441,P=0.000)、小腿围(r=-0.223,P=0.017)呈负相关,而与3mTUG时间与年龄间呈正相关(r=0.319,P=0.009)。结论相较于年轻老年肌少患者,高龄肌少患者肌肉功能、肌肉力量和下肢肌肉质量出现了明显下降。伴随年龄的增长,我们需更加关注肌肉功能、肌肉力量及局部肌肉质量的变化对不良事件的影响。

  • 标签: 肌肉减少症 肌肉功能 肌肉力量 节段肌肉质量
  • 简介:摘要骨骼肌减少是老年人常见的肌肉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力量和质量的下降。肌肉再生能力下降是骨骼肌减少的发病机制之一。免疫系统在肌肉再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肌肉中卫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肌肉也可以通过分泌肌肉因子的方式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衰老导致的慢性低级别炎症破坏了免疫细胞和肌肉的相互作用,导致肌肉再生能力下降、肌纤维萎缩,最终导致了骨骼肌减少的出现。文章概述了免疫衰老诱导骨骼肌减少的机制和过程。

  • 标签: 骨骼肌减少症 免疫衰老 肌肉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肉减少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从我门诊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是否患有肌肉减少,分为肌少组(40例)与非肌少组(80例),收集相关的资料,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的各项因素。结果:两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BIM指数、年龄、HBALC值、DM病程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组间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尤其是病程较长、高龄、血糖控制不力者,进行肌少早期筛查与干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肌肉减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在公路隧道工程中,衬砌混凝土作为实践操作的基础内容,能全面预防隧道围岩出现塌方或变形等问题,确保整体隧道结构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是目前施工单位必须要熟练掌握的永久性支护措施。在衬砌结构施工过程中,要利用混凝土材料进行设计建设,而混凝土自身强度就是整体衬砌结构的应用强度,目前学者针对隧道衬砌混凝土的应用强度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本文在了解隧道衬砌结构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内容后,根据具体的检测方法,确定了预防隧道衬砌混凝土强度逐级衰减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隧道 衬砌 混凝土强度 衰减 防止措施
  • 简介:摘要:竖向地震作用对建筑物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功能性建筑,其危害不容小觑。选取汶川地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竖向地震动衰减关系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场地效应、上下盘效应与地震动的内在关联,以此获取汶川地震竖向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直观特征,有效捕捉地震特征。

  • 标签: 汶川地震 竖向地震动 衰减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肌肉减少与接受根治性放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进行根治性放疗的134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后的CT图像测量第3腰椎水平处的肌肉横截面积。根据放疗前骨骼肌指数将患者分为肌肉减少组(n=56)和非肌肉减少组(n=78)。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肌肉减少组患者和非肌肉减少组患者在根治性放疗结束后1个月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53.57%(30/56)、71.79%(5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30)。两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4.64%(53/56)、91.03%(71/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651)。肌肉减少组和非肌肉减少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67.86%(38/56)、47.44%(3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P=0.019)。至随访结束,134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1.0%、73.1%、55.2%。肌肉减少组和非肌肉减少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14个月、2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P=0.002);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7个月、1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1,P=0.002)。单因素分析显示,cT分期(HR=2.45,95%CI为1.26~4.74,P=0.008)、cN分期(HR=1.63,95%CI为1.06~2.50,P=0.027)、cTNM分期(HR=2.04,95%CI为1.28~3.27,P=0.003)、体质量指数(BMI)(HR=2.23,95%CI为1.01~4.90,P=0.046)、放疗前肌肉减少(HR=2.45,95%CI为1.27~4.72,P=0.007)和化疗(HR=0.30,95%CI为0.11~0.83,P=0.020)是患者OS的预后影响因素;cT分期(HR=2.27,95%CI为1.18~4.39,P=0.015)、cN分期(HR=1.61,95%CI为1.04~2.47,P=0.030)、cTNM分期(HR=1.90,95%CI为1.19~3.02,P=0.007)、BMI(HR=1.98,95%CI为1.06~3.79,P=0.032)、放疗前肌肉减少(HR=1.79,95%CI为1.06~3.04,P=0.031)和不良反应(HR=0.60,95%CI为0.38~0.97,P=0.037)是患者PFS的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疗前肌肉减少(HR=1.91,95%CI为1.22~3.00,P=0.005)是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BMI(HR=1.80,95%CI为1.03~3.15,P=0.039)和放疗前肌肉减少(HR=2.00,95%CI为1.27~3.14,P=0.003)是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放疗前的肌肉减少是接受根治性放疗老年食管癌患者评价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发生肌肉减少的患者从治疗中获益小。

  • 标签: 食管肿瘤 化放疗 预后 肌肉减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肌骨超声检查肌少患者腓肠肌内侧头肌肉的质量及硬度,探索肌骨超声对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依照亚洲肌少工作组(AWGS)诊断标准,选取肌少患者60例为病例组,年龄匹配的健康老年人24例为对照组。利用二维灰阶超声测量右侧腓肠肌内侧头肌肉厚度、羽状角及肌束长度;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量肌肉在放松状态及收缩状态的杨氏模量,比较分析两组间各超声参数差异,分析病例组右侧腓肠肌内侧头的肌肉厚度、羽状角、肌束长度与肌少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分析超声测值预判肌少的价值。结果肌少组患者右侧腓肠肌内侧头的肌肉厚度(10.0±2.1)mm、羽状角(16.9±3.2)°、肌束长度(30.5±3.2)mm、放松状态及收缩状态杨氏模量值[(11.5±2.2)kPa、(23.2±4.0)kPa]均低于对照组[(14.8±1.2)mm、(21.7±2.5)°、(34.2±1.6)mm、(15.0±1.5)kPa、(30.6±2.8)kPa,t=10.454、3.612、5.631、6.922、8.173,均P<0.05],且放松状态杨氏模量值较收缩状态低;肌少患者肌肉厚度及杨氏模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307、-0.285,P<0.05);与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838、0.761,P<0.01);肌肉厚度及杨氏模量是肌少显著相关的因素(OR=4.576、3.867)。超声检查右侧腓肠肌内侧头诊断肌少ROC曲线下阈值为:肌肉厚度11 mm、羽状角17°、肌束长度32 mm、放松状态下杨氏模量12.4 kPa,其中肌肉厚度对诊断肌少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最佳,分别为86.7%、100%。结论超声对腓肠肌内侧头肌肉质量及肌肉硬度的测量,可以量化反映肌肉质量减低及肌肉硬度下降,为肌少的预判提供影像学指标。

  • 标签: 肌少症 剪切波弹性成像 杨氏模量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臀肌挛缩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臀肌挛缩术后患者5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NF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PNF组在此基础上加用PNF。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治疗后),采用臀肌挛缩功能量化评分评定2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步态,并进行疗效评价,测量2组患者的双下肢功能长度之差。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臀肌挛缩功能量化评分、双下肢功能长度之差较治疗前改善(P<0.05)。PNF组治疗后臀肌挛缩功能量化评分下肢活动[(30.18±4.20)分]、髋关节症状[(16.43±1.99)分]、特殊体征[(29.36±1.25)分]、美观[(13.57±1.91)分]、总分[(89.54±7.76)分]均较对照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双下肢功能长度之差较组内治疗前减小(P<0.05),且PNF组治疗后双下肢功能长度之差[(0.38±0.17)cm]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PNF能改善臀肌挛缩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和步态,疗效较好。

  • 标签: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臀肌挛缩症 髋关节
  • 简介:摘要:随着电力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采用了具有较大容量和较高速率的光纤传输技术。然而,光纤传输的衰减直接关系到中继站之间的距离以及中继站之间的距离,从而影响到整个电力通信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因而,有关部门必须重视光纤信号的衰减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针对其采取的预防与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通讯纤维 讯号传送 衰减 最佳化
  • 简介:摘要:本文对车用动力电池系运营期间的各种差异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对容量衰减的影响。通过对几种出货数量大,运营时间长,运营里程较长的动力电池系统在不同时间段容量衰减情况进行测试、分析和对比,发现运营环境和电池一致性水平对容量衰减的影响程度较大。

  • 标签: 容量衰减 影响因素 动力电池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降低辅助生殖患者肌肉注射黄体酮并发的影响。方法:选2021年5月~2022年5月60例辅助生殖患者肌肉注射黄体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集束化护理)与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分析患者硬结发生情况、红肿发生情况、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重度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重度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并发症状,降低患者疼痛感,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辅助生殖 黄体酮
  • 简介:摘要20岁青年女性因右眼渐进性突出3个月就诊。检查发现右眼球后巨大肿物,临床诊断为右眼眶占位性病变。因肿物紧靠神经,故行肿物大部分切除,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平滑肌肉瘤,低分化型。再次手术行眼眶内容摘除。术后密切随访,未行其他治疗,随访10年无复发。

  • 标签: 眶肿瘤 平滑肌肉瘤 随访研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