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ADA和TBA特别是ADA在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间阳性率和活性差异有显着性(P<,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中ADA阳性率和活性升高程度均高于ALT、AST、GGT,慢性活动性肝炎时ADA、TBA、ALT阳性率分别达到90%以上

  • 标签: 中的作用 测定肝脏 疾病诊断中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A15-3在肝脏疾病中的变化。方法对722例肝脏疾病患者进行CA15-3测定,观察肝癌、肝硬化、肝炎、肝囊肿、肝脓肿各组CA15-3增高比率、增高值进行比较,推算CA15-3用于肝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阴阳性预测值、诊断效率。结果CA15-3在肝病中增高比率依次为肝癌16.7%,肝硬化10.1%,肝炎4.7%,三种疾病CA15-3测定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诊断肝癌的敏感性为16.7%,特异性为93.6%,阴性预测值为55.2%,阳性预测值为70.6%,诊断效率56.9%。结论CA15-3测定结果增高并不只限于乳腺癌患者,肝病患者尤其肝癌也有增高,CA15-3亦可作为肝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

  • 标签: CA15-3 肝癌 肝炎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鼠肝脏中视黄醇含量的方法。方法取肝脏样品,匀浆后加入乙醇和正己烷萃取,涡旋后离心,移取正己烷层氮气吹干,残渣用乙醇溶解进样。色谱条件流动相甲醇水(9010v/v),柱温2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25nm。整个操作避光进行。结果视黄醇浓度在浓度0~50ug/ml范围内呈线性,平均回收率为94.55%,全部操作可在20分钟内完成。36例大鼠肝脏视黄醇浓度范围为4.85~122.53μg/g,均数为37.61±5.13μg/g。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性高,重现性好,适合大样本处理时使用。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视黄醇 肝脏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脏CT值测定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内(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患者80例,按照合理的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腹部CT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测定肝脏CT值,根据两组患者的CT值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根据两组CT值显示,可以确定患有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例数,对照组仅有23例符合,准确率仅有57.50%,而观察组有37例,准确率高达92.50%,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患者,采用肝脏CT值的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脏CT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核苷酸酶测定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的96例肝脏疾病的患者及同期进行体检的36例健康患者进行了5`核苷酸酶的水平的检测,96例肝脏疾病的患者中包括24例肝硬化患者,23例慢性肝炎患者,25例急性肝炎患者,24例肝癌患者,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的5`核苷酸酶的水平及在各组患者中的阳性率。结果肝脏疾病的患者的5`核苷酸酶的水平及阳性率有明显差异,与健康组相比,呈明显升高趋势,阳性率也高于正常体检组。结论5`核苷酸酶对于肝脏疾病的鉴别与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肝脏疾病的诊断与鉴别的一项辅助检查指标。

  • 标签: 5`核苷酸酶 肝脏疾病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TBA、AST/ALT比值在诊断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32例肝病患者归为肝病组,其中急性肝炎34例、慢性肝炎41例、肝硬化33例、肝癌24例,并将68例体检健康人归为对照组,检验肝病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血清TBA水平,以及AST/ALT比值,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肝病组TB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其中,急性肝炎TBA显著高于其他其他肝病患者(p<0.05),而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TB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而ASL/ALT比值,肝癌患者>肝硬化患者>健康对照>慢性肝炎患者>急性肝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BA、AST/ALT比值在诊断肝脏疾病中有重要意义,可以反映肝脏受损情况,还可以用于判断预后、观察疗效。

  • 标签: TBA ASTALT 肝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测定肝脏体积采用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IMR)的低剂量CT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10月接受肝脏体积测定的40例受检者,将其常规剂量肝脏增强计算机层成像(CT)门脉期图像采取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参照组);低剂量肝脏增强CT延迟期图像采取IMR(研究组)。比较肝脏总体积、肝段体积及辐射剂量。结果 两组肝脏总体积与肝段体积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辐射剂量较低,P<0.05。结论 与常规剂量FBP重建技术相比,在低剂量的条件下采用IMR技术对肝脏体积实施测量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同时能得到更准确的肝脏总体积与肝段体积的数据。

  • 标签: 肝脏体积 低剂量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 辐射剂量
  • 简介:在发达国家酒精是造成肝损害最常见的原因。在英国,从1996~1997年肝移植的适应证中最常见的就是酒精性肝病。英国一个地区性医学中心观察到,平均啡年有400多个病人患酒精性肝病,其中至少50%已经发展到肝硬化。有关发展中国家的酒精性肝病的资料还很少。最近有证据表明,在俄国和其他原东欧国家与酒精相关的死亡率正在上升。

  • 标签: 酒精 肝损害 酒精性肝病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皮质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分析 肝脏磁共振检查( MR )在肝脏良性结节增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取回顾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 2018.5-2019.5 期间收治的 20 例 肝脏良性结节增生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肝脏 MR 检查结果。 结果 本次研究的 20 例患者中,所有研究对象在接受 MR 检查时均表现有瘢痕情况,且有 4 例患者表现出延迟强化情况。 结论 肝脏 MR 在肝脏良性结节增生诊断中可发挥出初筛、发现的应用效果,可较佳的呈现出此疾病的有关特征,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检查 肝脏良性结节增生 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弹性测定(LSM)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相关肝纤维化分期评估的临床价值,并与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FIB-4指数(FIB-4)及NAFLD纤维化评分(NFS)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3例经肝活体组织检查确诊的NAFLD患者,记录其血清学及LSM等检测结果,计算其APRI、FIB-4及NFS。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4种肝纤维化模型对NAFLD患者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及适用性,并探索建立LSM的诊断阈值。结果随着肝脏纤维化程度的不断升高,LSM、APRI、FIB-4及NFS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其中以LSM与肝纤维化程度分级呈强正相关,相关系数r = 0.727,P < 0.000 1。与之一致,LSM诊断肝纤维化不同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及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APRI、FIB-4及NFS。对于显著肝纤维化(F≥2),LS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对于进展期肝纤维化(F≥3),LS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8。结论LSM对NAFLD引起的肝纤维化有很好的排除诊断及较好的诊断价值,其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优于APRI、FIB-4及NFS。

  • 标签: 肝纤维化 脂肪肝,非酒精性 肝脏弹性测定(LSM)
  • 简介:目的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鱼肉和肝脏中的河鲀毒素,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串联(LC-MS/MS)方法检测鱼肉和肝脏中的河鲀毒素,为水产品中的河鲀毒素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选用Zic-Hilic色谱柱(150mm×2.1mm,5μm),以10mmol/L甲酸铵-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进行分离。样品用1%乙酸-甲醇沉淀蛋白提取,上清液加入PBS缓冲液后经免疫亲和柱净化,将洗脱液氮吹至干定容后上机测定。多重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结果河鲀毒素的线性范围为1.0~1000.0ng/ml,鱼肉和肝脏中河鲀毒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3和0.2μg/kg,回收率在52.4%~72.6%之间。结论本方法特异性强、提取效果好、无基质抑制效应,适用于鱼肉和肝脏中河鲀毒素的痕量检测。

  • 标签: 河鲀毒素 肝脏 免疫亲和柱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基质效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源性腹水是常见的重要临床问题,随着液体活体组织检查、第二代测序技术等方法的研发,以及新型利尿剂、腹水引流泵、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治疗手段的使用,肝源性腹水从机制到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均进展迅速。现概述肝源性腹水的产生机制和腹水对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并针对肝源性腹水低盐饮食、利尿剂使用、难治性腹水治疗新理念等临床关键点进行评述。

  • 标签: 肝源性腹水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脂肪肝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中国医师协会公布的“中国城市健康状况不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城市居民男性高发疾病中,脂肪肝居首位,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减肥 肝脏 城市居民 健康状况 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