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蒙古国是畜牧业为主国家,并处于全年放牧的粗放型经营模式的状态。然而,近年全球气候变暖、蒙古国家畜头数剧增、天然草场面积逐步减少等约束条件下,选育出产量和营养价值均高的饲料作物是迫在眉睫。所以,于2010、2011年在蒙古国开展了4种玉米种植。通过,该试验已证明80天极早熟玉米在蒙古国气候条件下,能够完全成熟,可以用于打籽;90天早熟玉米在蒙古国部分省市能够完全成熟;两种专用高产青贮玉米差异不大,均能用于青贮饲料。

  • 标签: 蒙古国气候条件4种玉米种植 产量和营养价值均高的饲料作物
  • 简介:【教材版本】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气候 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自然环境 《地理》 人教版
  • 简介:2014年7—9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7、8月偏低、9月显著偏高,降水略偏多,日照时数略偏少。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7月23—24日台风“麦德姆”导致德安县部分乡镇出现罕见洪涝灾害,8月中旬全省出现低温寡照天气。

  • 标签: 气候特点 日照时数 洪涝灾害 气候事件 低温寡照 江西省
  • 简介: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它们常常在短时间内造成集中的、强烈的影响和灾害。气候不同于天气。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及以上)气象要素(如温度、降水、风等)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距此平均值的离差值(气象上称距平值)表征。

  • 标签: 天气现象 气候 气象现象 平均值 气象要素 时间
  • 简介:1.1夏季青藏高原积雪异常与同期梅雨降水的关联高分辨率的卫星资料(EASE-grid)显示,在青藏高原西部、南部等高海拔地区夏季仍存在积雪。该地区的积雪异常可以调节青藏高原陆面加热,进而影响青藏高原西部的垂直运动,并通过经向垂直环流调节北印度洋地区的垂直上升运动。同时,通过热带地区的纬向垂直环流和开尔文波(Kelvinwave)响应,北印度洋异常垂直运动可以造成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也对西太平洋暖池的对流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夏季积雪能够影响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EAP)和相应的东亚梅雨区夏季降水异常(图1a)。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青藏高原西部 夏季降水异常 副热带高压异常 积雪异常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湛江市1981—2010年6个气象观测站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对湛江近30年来气候的年、季度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表明(1)湛江地区气温呈缓慢增长的趋势,且变化高于全球与全国的变暖趋势。(2)湛江地区降水日数和降水量都呈现减少的趋势,且降水日数的减少更加明显。(3)湛江地区日照时数近三十年呈缓慢增多的趋势。

  • 标签: 气候学 湛江市 气温 降水 日照时数
  • 简介:我国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受害国,受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十分突出。我们在承受着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损失的同时,各民族地方社区在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知识,这些知识越来越被看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因此,尤其需要充分关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对他们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形成的与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加以收集、整理、归纳、分析,通过建立多元化的保护模式,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保护和合理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殊价值。

  • 标签: 气候变化 民族地区 传统知识 多元化保护
  • 简介:2014年7—9月江西省气温略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日照时数偏少。江西省出现了多次大范围的强对流性暴雨天气,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受灾严重,局部地区出现山体滑坡、山洪等地质灾害;先后出现5轮高温天气过程,赣南高温日数创耪高;8月中旬罕见的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有不利影响。

  • 标签: 暴雨天气 气候影响 低温阴雨天气 农业生产 高温日数 日照时数
  • 简介:Science杂志从2014年1月24日到3月14日,以“气候科学的挑战”为题,发表了7篇论文[1-7].这7篇论文评述了当前气候科学的一些核心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气候作为一门科学的生长点.了解这些问题以及研究这些问题的途径、困难及可能性,对我们是非常有益的.当然,这里介绍的观点也许并不都是完全正确的,也不是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核心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可以从这些问题的评论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 标签: 科学 气候 论文
  • 简介:最能引起中国人关心的,除了饮食,应该就是气候了。人对气温的变化是最敏感的,儿时父母就教育我,千万别着凉。对温度变化印象最深刻的经历是1979年第一次出差去广州,冬至时节处于中部的武汉还是棉服在身,但随着火车自北向南的行驶,气温逐渐上升,到了广州就只穿薄衬衫了。自此空间与气候的关系便在我脑海里形成了,以后每次往返广州时,我便将郴州作为增减衣物的分水岭。旧时武汉人对付酷热难挡的三伏天有妙法,趁着太阳还未下山,人们便开始往地上浇水,三遍过后,热气方才散去,空气中只剩下湿润的凉,化作露天竹床

  • 标签: 温度变化 展览规模 武汉人 架上绘画 筹备过程 当代艺术展
  • 简介:根据西安1951-2013年气温、降水,1971-2013年浅层地温,1981-2013年深层地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西安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西安近63a气温增温明显,降水缓慢波动下降;各层年平均地温呈升温趋势,160cm升温最大,15cm升幅最小。2)年及四季平均气温除夏季在20世纪70-80年代呈下降趋势,其余各年代际均呈上升趋势,21世纪后升温最为迅速;各年代际降水呈显著波动趋势。3)西安气候变暖主要表现在春、冬季;四季降水均有所减少,夏、秋两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以上,主导年降水量的变化。4)西安年平均气温、地温20世纪90年代发生升温突变,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相吻合。

  • 标签: 西安 气温 降水 地温 气候变化
  • 简介:根据子长县蚕桑中心统计多年蚕桑种植资料和经验,利用子长县气象站20a气象资料,南沟岔镇、玉家湾镇区域气象站5a气象资料,针对桑树露青期、鹊口期、五叶期等发育期的生长需求,对子长县蚕桑种植的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进行分析,总结了桑树不同生育期适应的气候条件和主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 标签: 蚕桑 种植 气候分析 子长县
  • 简介:利用陕西泾阳站近58a的常规地面资料,分析了该县温度、降水及日照的长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周期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温度的长期变化特征表现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14℃/10a,降水和日照时数则呈现减少的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3.8mm/10a和-41.8h/lOa。小波分析表明温度具有较为单一的28~30a的长时间尺度周期;降水则是以5~6a的短时间尺度周期为主;日照时数的周期变化不甚明显,存在一个22~23a左右的弱周期。

  • 标签: 气候变化 小波分析 泾阳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探讨儿童胸部CT扫描条件,以及低剂量CT扫描技术对儿童胸部病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主要选取自2012年—2013年之间入住的儿童需做胸部CT扫描的患者,共计30例,对其进行常规扫描和低剂量胸部CT扫描,然后观察对病变的定量、定性诊断的差异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比,低剂量CT扫描对对患者病情的确诊以及观察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此同时辐射剂量大幅度下降。结论由于患者年龄的限制,高倍的辐射剂量对于人体的危害已经不言而喻,由于对于小儿患者的危害更加严重,通过分析可见,低剂量CT扫描技术更加更加适合儿童胸部CT扫描条件的检查,更加有利于儿童胸部的辐射防护。

  • 标签: 儿童 CT扫描 扫描条件 选择分析
  • 简介:2014年初普洱茶行情表现可谓是惊心动魄,部分名山古树茶原料价格同比上涨一倍,一公斤上万元的价格让不少人为之疯狂。在抢夺名山古树茶原料引发的价格战中,除了广东茶商的收购,北方茶商的介入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普洱茶价格的上涨。

  • 标签: 普洱茶 原料价格 气候 价格战 古树 名山
  • 简介:基于青藏高原1930-2010年山地灾害实例,分析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山地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冰湖溃决灾害增多,冰川泥石流趋于活跃,特大灾害出现频繁,灾害链生特征明显,表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延拓性,巨灾发生概率增大;在藏东南地区表现出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构成了利于冰川类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波密县城位于两条泥石流危险区的建筑物占地面积由1988年0.014km2扩展到2012年1.004km2,人口与经济密集区与灾害高风险区重叠,加之气候变化导致的灾害危险性增加,青藏高原灾害风险显著增大.上述结果提供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山地灾害影响的证据,初步阐述了其影响特征,有助于山地减灾和进一步认识气候变化对山地灾害的影响机理.

  • 标签: 气候变化 山地灾害 灾害风险 冰湖溃决 青藏高原
  • 简介:摘要毋庸置疑,英语生成教学在英语教学领域已开启了一场新的革命,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有其自身强大的生命力。也正如其它一切事物一样,其实现必须具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和主客观环境,其发展必须具有适宜其生长的温厚土壤。

  • 标签: 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主体意识自我管理合作精神
  • 简介:气候角度说,夏季不是一年中最好的旅游季节。但因为夏季的时段比较长(期间学生的暑假也较长),所以夏季外出旅游的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消耗比较大,所以在旅游的过程中,健康是不可忽视的头等大事。

  • 标签: 旅游季节 夏季 气候 健康 外出旅游
  • 简介:是时候严肃地考虑大胆的地球工程学方法了,其目的是通过有意改造地球的气候机制,来弥补我们所犯下的巨大错误,或至少避免某些最严重的后果,抑或为减排争取更多的时间。

  • 标签: 气候危机 地球 扭转 工程学
  • 简介: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在水质,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目标。南水北调面临的水环境问题,正是中国现阶段集中凸显的发展难题之一。夕阳西下,一条条渔船从烟波浩渺的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库区满载归来,漫卷出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这里碧波荡漾,水鸟翔集,田肥水美,当地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但千里之外的华北诸市特别是首都北京,正饱受缺水的困扰。令年汛后,丹江口的这一摩清水,将从浙川陶岔渠道启程,穿山过河,一路向北,直至北京团城湖。然而,一渠清水如何呵护至清,如何确保不会对区域性气候、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不会损害子孙后代生仔发展的根本利益,这是桨首和沿线百姓以及所有南水北调工程相关人员面对的一道难题,也是一担重任。

  • 标签: 和谐相处 气候 南水北调工程 丹江口库区 水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