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比分析建德市与火龙果主产区广西的气候特点及火龙果的品质可知,建德市引进种植火龙果的最大影响因子是气温,在自然条件下,每年5-10月最低气温基本都在5℃以上,适宜火龙果生长;但由于每年11月-次年4月有害积寒分布较广,建德市引进种植火龙果必须采用大棚。同时,要充分考虑建德市降水量较多时对火龙果的影响,宜选择向阳山坡种植。建德市生产的火龙果减少了长途运输,可完全成熟后采摘上市,相对于广西产的火龙果口感更新鲜,但甜度和果重都有待提高。

  • 标签: 火龙果 引进种植 气候条件 建德
  • 简介:摘要三都县光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黄桃种植是当地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的新亮点,尤其是该地区温度资源理想,最低气温高,不会造成树体冻害,花期气温稳定,对坐果率影响较小,有效低温时数能满足黄桃休眠需要,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适宜。但黄桃花期风雹、降雨、低温及果期强降水对黄桃生长不利,应加强气候分析和科学管理。

  • 标签: 黄桃 温度 降水 日照
  • 简介:利用陕甘宁地区22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5年的冬季日气温资料,分析该地区的冬季气温变化,并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暖冬等级》,分析陕甘宁地区暖冬事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5年陕甘宁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呈明显的升高趋势,升幅为0.451℃/10a,1980年后冬季气温增加更加明显。区域暖冬指数表现为显著上升趋势,线性趋势为10%/10a,各站点的暖冬发生频率在22%-33%之间。陕甘宁地区区域性暖冬事件发生共16次(年),其中区域强暖冬事件共5次(年),暖冬强度最大、范围最广,暖冬现象存在2a、4a短时间以及9a、15a长时间振荡周期。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500hpa位势高度场偏高,东亚大槽减弱,冷空气活动减弱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可能是造成陕甘宁地区暖冬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暖冬 陕甘宁 大气环流 ENSO事件
  • 简介:2017年4-6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气温略偏高,降水接近常年但分布不均,日照时数偏少.1气候概况11气温.4-6月全省平均气温224℃,较常年同期平均偏高02℃.各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90、235、246℃,较常年同期,4、5月分别偏高09、08℃,6月偏低12℃,全省有12个站6月平均气温创新低.

  • 标签: 气候特点 月平均气温 气候概况 日照时数 偏高 江西省
  • 简介:1气候预测理论与方法1.1南亚高压强度和位置变化的2个主导模态及其形成机制揭示了5月南亚高压强度和位置变化的2个主导模态,提出了ENSO的持续性和印度洋的海温作用对上述2种模态的影响和机理.5月南亚高压的形态变异将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各个阶段连接成一个完整接续的动力过程.本工作根据观测资料定义了5月南亚高压的强度、东西伸脊点和脊线位置.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南亚高压 位置变化 高压强度 夏季风爆发
  • 简介:气候相关内容始终是高频考点,在高考、学考、选考中都占有一定的比重。在选择题中主要考查区域气候的历史演变、特点描述与分析气候类型的判断等。一、历史变化1.考查内容2.典例分析【例1】(2017年4月浙江选考)多年冻土是长期在0℃或0℃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土石层。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 标签: 归类分析 气候考查 考查选择题
  • 简介:江西省2017年4-6月气温略偏高,降水略偏多,日照略偏少.天气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前好后差,主要气象灾害为6月中旬、下旬的暴雨,导致赣北、赣中部分地区发生洪涝,造成农作物受灾、居民财物受损,经济损失严重.

  • 标签: 气候影响 天气 农业生产 气候条件 气象灾害 经济损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进入到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各国政府都加大对气候变化所引起环境问题的重视,尤其是因气候变换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次研究分析和阐述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缓解水文水资源污染和浪费的现状,达到提升水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效果,推动水文水资源的保护质量,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 标签: 气候变化 水文水资源 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棉花生产对气候资源的需求,并依据麦盖提县的气候特征对该地区种植棉花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得出麦盖提县的水、光、热等气候资源非常适宜种植棉花;为了降低各类气象灾害对棉花生产所造成的影响,应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进而大大提升棉花的产量以及品质。

  • 标签: 麦盖提县 棉花 气候资源 发展建议
  • 简介:利用秦皇岛气象观测站1999-2016年6月-9月的常规气象资料,对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风、日照时数、雾、高温、强对流天气等影响旅游的气象要素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秦皇岛旅游季空气相对湿度与气温的组合使人体感觉舒适,日照充足、光线强度适中,凉爽的海风和适中的风速让人感觉凉爽惬意.6月、9月是旅游、疗养的最佳季节;7月、8月是旅游度假、畅游大海的极佳时节.大雨、雾和高温等影响旅游的不利气象因子对秦皇岛旅游季的影响不大.

  • 标签: 气候特征 舒适度 不利气象因子 旅游季 秦皇岛
  • 简介:近年来地理高考命题日趋灵活、多变,但依然强调以主干知识作为命题重点。气候在高中地理知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气候及相关知识可以独立考查,如考查气候特征、成因;也可以利用气候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其他地理问题,如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因此气候凭借知识本身的重要性及与其他知识'百搭'的特点成为高考中的'一棵常青树'。在高考命题中关于气候问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角度:

  • 标签: 向例析 气候问题 考向例
  • 简介:为探求陕西渭南地区日光温室小气候变化特征及预测方法,切实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利用陕西渭南市华州区设施农业试验点日光温室2014—2016年冬季(11—3月)棚内外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对比分析及逐步回归方法,对冬季晴天、多云、阴天天气条件下温室内温、湿度日变化特征及最低气温预报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内温、湿度日变化均呈单峰型变化,气温最低值均出现在日出前后,于午后13—14时达到最高值,相对湿度则相反;夜间温、湿变化相对稳定,湿度接近饱和状态;晴天时温、湿度变化幅度大于多云和阴天时。试验建立的日光温室内未来一天最低气温预报模型,通过检验,其误差值在2℃范围内的准确率达到80%以上,预报准确率可满足业务应用。

  • 标签: 日光温室 小气候 温度 相对湿度 预测方法 渭南华州
  • 简介:中国和韩国是世界上种植人参最多的两个国家,但两国人参的品种、产量和形态都有区别。本文将从中韩两国气候因素对比来分析两国人参不同的原因。

  • 标签: 气候 因素 对比 生长期
  • 简介:摘要人类一直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来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燃烧这些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得温室效应不断增强,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还有约1/5的温室气体是由于破坏森林、减少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而排放的。另外,一些特别的工业过程、农业畜牧业也会有少许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会给各个地区带来一些严重的自然灾害,同时也会影响水文水资源。基于此,本文就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进行详细探究。

  • 标签: 气候变化 水文水资源 水文环境
  • 简介:摘要本研究是对新疆乌鲁木齐市1961~2013年部分气象要素(降水量、日照时数以及相对湿度)数据的收集基础上,并对繁杂气象数据通过趋势分析、小波分析以及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工具方法,展开了关于乌鲁木齐气候中降水量、日照时数以及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的统计分析,旨在于气象部门在涉农问题上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降水量 日照 相对湿度 小波分析 突变检验
  • 简介:摘要浅谈复杂薄煤层工作面的合理设计方法、合理组织生产程序、工作面实施调采工艺,以及基本采煤方法与回采工艺等内容。高瓦斯近距离煤层群、松软低透以及软弱围岩等复杂地质赋存条件导致矿井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出现了瓦斯超限、采场端面冒顶事故和巷道垮冒等一系列的难题。应用理论分析与现场实践,提出并研究了综采面瓦斯治理新技术、采场支架—围岩控制技术与采动煤巷围岩主动支护技术,确定了关键技术参数,并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实践表明,实施上述关键技术后,解决制约矿井发展的关键科技难题,实现了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同时为类似复杂地质条件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 标签: 综采工作面 开采技术 顶板管理 改造工程
  • 简介:摘要本文章概述了的岩溶塌陷三大形成条件一定发育程度的岩溶、上覆盖层、岩溶地下水系统以及活动的内外因素分析;浅述了岩溶塌陷中常见的土洞的形成的地下水动力条件之定量化研究,阐述了广东省的岩溶塌陷现状,针对塌陷的形成条件和塌陷现象,归纳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 标签: 岩溶塌陷 形成条件 土洞 防治
  • 简介:存“一带一路”和“非洲行动计划”的推进中,将环境可持续性提到更重要位置是中欧协作打造新的全球领导力联盟的绝佳领域。

  • 标签: 气候变化 中欧 环境可持续性
  • 简介:由特定历史阶段的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受到人类在-定历史时期的认识论、世界观和价值论的影响与指导.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体系与当前气候危机存在根本性的联系,其二元论认识论、机械论世界观以及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一定程度提升了人类的主体性,鼓励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最终引发了气候危机.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哲学分析,有助于政府和个人重视、考量每项政策背后的价值基础与道德缺陷,从而制订出既符合经济标准也符合道德标准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 标签: 气候变化 二元论 机械论 人类中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