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唇腭裂畸形与蝶大小、形态以及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取(非随机法)2007年至2016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98例唇腭裂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前来就诊的无唇腭裂患者324例为对照组。Winceph8.0软件定位蝶相关标记点,测量蝶的长度、深度和直径,记录蝶形态(椭圆形、圆形、扁平状)以及类型(无、部分、完全)。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蝶长度、深度和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254;P=0.954;P=0.250);实验组男性与女性蝶长度、深度、直径及对照组男性与女性蝶长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69;P=0.60;P=0.54;P=0.11);对照组男性与女性蝶深度和直径有统计学差异(分别P=0.02;P=0.003)。实验组蝶各形状所占比例从大至小依次为椭圆形、扁平状和圆形,对照组依次为圆形、扁平状和椭圆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男性与女性蝶形态无统计学差异(P=0.942);对照组男性与女性蝶形态有统计学差异(P=0.017)。实验组发生率为46.94%,对照组为1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男性与女性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54;P=0.634)。结论唇腭裂畸形与蝶大小无明显关联,但与蝶形态和发生率有关,唇腭裂患者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 标签: 唇腭裂 蝶鞍 鞍桥
  • 简介:目的:评价改良金属烤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80例前磨牙缺失病人,有选择的采用改良金属烤瓷修复设计,同时与传统修复法相比较,并经5—7年以上追踪观察。结果:80例中4例异常,2例因进食不慎脱落(分别在使用27至29个月咬硬物和韧性食物时);5年后有2例在后桥基牙处有敏感出现;76例正常使用,占95%,修复设计与结果理想。结论:采用此设计修复,切削牙组织少,固位好,不影响美观,经济节时,操作简便易行,是前磨牙缺失修复理想设计,方法可行。

  • 标签: 金属烤瓷桥 前磨牙 修复 观察 粘结剂
  • 简介:摘要近年来大型高精度工件的冷装愈发成熟,通过本次成功冷装南宁良庆散索(重40吨)的案例,本文简要探讨安装时出现的难点并加以分析,确保冷装后摆角试验合格。

  • 标签: 散索鞍体 液氮冷装 大型件
  • 简介:目的:降低赝复的制作难度,提高赝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单侧上颌骨缺损的患者11名,应用改良赝复修复缺损,评价疗效。结果:11名患者均对外观的恢复效果表示满意;口鼻腔通道封闭严密。制作技师认为降低技工室的制作难度。有利于临床医师制取理想颌位记录。结论:采用改良方式制作赝复可较容易地获得一完整的中空赝复,降低了赝复的制作难度。是一种对临床医师和技师均具有实用意义的修复体制作技术。

  • 标签: 颌骨修复 赝复体 中空式恒基托
  • 简介:近年来,随着酸蚀——粘接技术广泛应用于修复临床,前牙钨翼极粘接有希望成为永外性的修复,但仍存在暴露金属影响美观的问题,从1996年以来,我科采用改良前牙金属翼板粘接修复17例,取得较为理想的修复效果.材料和方法1适应症选择前牙缺失,基牙健康,舌侧有较大面积的釉质粘接面,且可取得共同就位道.2基牙预备基牙近缺失侧邻面片切,按3/4冠

  • 标签: 前牙金属翼板粘接桥 适应症 基牙预备 桥体唇面 固位力
  • 简介:目的:解决栓道附着箱状洞型牙预备中易损伤牙髓的问题.方法:应用栓道附着,根据磨牙就位道方向置栓于前磨牙全冠蜡型之外(之内),包埋铸造后,栓道就位于栓之上制作和磨牙蜡型.结果:11例患者咀嚼功能良好,牙龈健康,牙周膜间隙正常.结论:改良栓道附着增加了其临床应用适应证,较好解决了倾斜基牙的固定修复活动连接问题.

  • 标签: 栓道附着体 半固定桥 临床应用 牙体预备 倾斜牙 义齿
  • 简介:锤造固定义齿在基层口腔牙列缺损修复中应用广泛.但临床常出现因原因造成固定制作失败,如磨损穿孔、变形、折断、金属(牙合)面与塑料脱离等.为避免上述情况,我们将设计为金属全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1997年6月至2000年5月,我们在没有铸造条件下按此法制作固定76例,男44例,女32例,年龄25-60岁,均为后牙双端固定,缺牙l-2个.缺1个牙57例,缺2个牙19例.上颌牙39例,下颌牙37例.全冠内的空隙用自凝或热凝塑胶填塞.

  • 标签: 后牙 锤造固定义齿 锤造固定桥 全冠式桥体
  • 简介:摘要虎门二坭洲水道为(548+1688)m双跨钢箱梁悬索桥,其主索单件吊装重量达126.2t,具有吊装重量大、吊装高度高、吊装提升时间长以及防扭转难度大等技术难点。本文重点介绍坭洲水道主索吊装系统的设计以及对吊装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虎门二桥 悬索桥 主索鞍 吊装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交叉游离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23~60岁[(39.6±5.7)岁]。缺损面积为10.0 cm×4.5 cm~21.0 cm×9.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12 cm×5 cm~25 cm×10 cm。Ⅰ期切取游离皮瓣覆盖患肢创面,血管与健侧小腿胫后动静脉交叉吻合,其中旋股外侧动脉皮瓣6例,旋髂浅动脉皮瓣1例,背阔肌肌皮瓣1例,同时切取健侧小腿内侧带蒂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或任意皮瓣包裹血管蒂。术后双小腿平行伸直体位。Ⅱ期断蒂后,胫后动脉与远端动脉重新吻合,带蒂皮瓣缝合于原位。观察Ⅰ期术后是否发生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对该体位的接受程度。Ⅱ期断蒂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末次随访时观察皮瓣外观、质地、患肢功能、对健侧小腿的影响,并采用下肢功能评分(LEFS)评估患肢总体功能及Kofoed评分评价足踝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18个月[(8.3±1.8)个月]。Ⅰ期术后未发生压疮或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患者均对体位无抵抗。Ⅱ期断蒂后皮瓣全部成活。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质地及患肢功能均良好,健侧小腿未受任何影响。患肢LEFS和足踝Kofoed评分分别由修复前的(31.5±6.9)分、(51.0±10.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51.7±9.8)分、(84.8±8.1)分(P<0.01)。结论对于小腿软组织缺损,改良交叉游离皮瓣术后患者体位相对舒适,健侧小腿的功能不受影响,皮瓣外观及质地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腿损伤 软组织损伤 游离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索改良床垫在玻璃填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4年01月月初至2014年12月月末在我科接受玻璃填充术的48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普通床垫应用于24例对照组,改良床垫应用于24例观察组,对比两种床垫的舒适度。结果对照组的满意度较低,仅可达到75.0%,观察组的满意度较高,高达95.83%。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远不如观察组。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改良床垫在玻璃填充术后的应用效果较佳,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荐。

  • 标签: 玻璃体填充术后 改良式床垫 应用
  • 简介:金属烤瓷固定因其美观、耐用而日渐成为修复的主流技术,临床上最常见的问题是崩瓷,常常需要拆除后重新制作,然而拆除粘固的金属烤瓷固定,尤其是多基牙长,既费力又对基牙、牙周组织造成不利影响,从而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作者自2001年以来,对前牙金属烤瓷固定崩瓷患者采用形冠修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鞍形冠 金属烤瓷固定桥 崩瓷 前牙
  • 简介:摘要:针对油田开发中分层挤堵用的液压插管塞、一化机械插管塞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为降低作业工作量、提高工具稳定性,文章主要从问题出发,提出设计速录,并开展了一可取挤灰塞的研究与应用。

  • 标签: 开发 一体可取式 桥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医护一"治疗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在有晶状眼人工晶状植入术中矫正高度近视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矫正高度近视者183例(358眼)分为传统模式治疗组51例(102眼)和医护一模式治疗组132例(256眼)。所有病例均行有晶状眼人工晶状植入术,术后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传统模式治疗组每次平均费用较医护一模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554,P=0.000)。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67,P=0.000)。结论改良"医护一"治疗模式在高度近视患者有晶状眼人工晶状植入术中的应用,可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确保医疗和护理质量安全。

  • 标签: 医护一体 植入术,晶状体,人工,有晶状体眼 近视,高度
  • 简介:让语文更加有趣,让作文更加充实!在“研究性学习阵地”中,让我们各自研究,共同学习!本栏目欢迎语文学科及社;会调查等各类带有研究性质的学生稿件,以及相关的教师指导文章,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来稿请寄zwtx2@126.com,信件标题请务必注明“研究性学习”字样,谢谢!

  • 标签: 《赤壁赋》 “研究性学习” 苏轼 杜宇 语文学科 教师指导
  • 简介:当病人的基牙相对完好且不适于种植修复时,树脂粘结(RBFPDs)是一种值得考虑的修复方法。但是,由于长跨度树脂粘结较单树脂粘结的修复成功率低,对于2个或更多牙齿缺失的病例,传统树脂粘结修复的预后不佳。通过使用改良的非刚性连接可以减少基牙间与固位脱粘有关的有害应力,从而很好的提高长跨度树脂粘结的成功率。对于这样的长跨度修复,应使主固位至少包绕基牙3个面或者预备对称的轴向沟槽以达到辅助固位的目的。连接应允许基牙间水平向和垂直向运动,这样固位体会具有更好的抗力形和固位形,应力减少,而且辅固位不会脱粘。非刚性连接自上而下的就位方式和阴型一主固位的联合应用对于修复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由于主固位遭受大载荷而脱粘,修复可以被容易的取下并重新粘结。

  • 标签: 长跨度 树脂粘结桥 设计 牙齿缺失 修复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阴道前后壁双缝合术在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的手术中应用。方法:选择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组采用改良阴道前后壁双缝合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改良式阴道前后壁双桥式缝合术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子宫脱垂 阴道前后壁膨出 临床疗效,术后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会阴切开缝合术中两种缝合打结方法的产妇产后疼痛情况,处女膜还原恢复情况。方法将同时期内行会阴切开缝合术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在缝合过程中实验组采用粘膜层连续缝合至距处女膜环0.5cm处,8字缝合处女膜环。连续缝合肌肉和皮下脂肪层等皮内组织,皮肤采取锁扣打结法连续皮内缝合至处女膜环处打结,将线结打在阴道粘膜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缝合阴道粘膜至处女膜环。肌肉和脂肪层间断缝合。皮肤自切口远端开始连续皮内缝合至处女膜环处打结,将线结打在阴道粘膜内,各层均用外科加强结法。两组会阴切口均采用可吸收合成缝线缝合和相同的产后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会阴伤口疼痛情况及还原处女膜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处女膜环对合整齐,还原处女膜。伤口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或0.01)。结论会阴侧切缝合术采取改良缝合术能还原处女膜,减轻切口疼痛,且操作简单,节省缝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会阴侧切缝合 8字缝合 打结方法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于下腹部两髂前上棘连线下2—3cm处做横行直切口,钝性分离脂肪层及腹直肌,横向撕开腹膜,肠线单层连续缝合子宫肌层,不缝合腹膜,肠线连续缝合筋膜,间断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并与同期腹部横弧形切口剖宫产术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缩短、疼痛轻、病率低,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术后并发症 改良式
  • 简介:隐睾治疗的基本目的是将睾丸下降入阴囊并固定。本院采用下腹部腹横纹处横切口,术中保留睾丸引带,行阴囊肉膜囊固定术治疗124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睾丸 下降固定术 外科学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