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水肿系由各种肾脏疾病而导致的水液代谢失常,泛溢肌肤,临床表现常有

  • 标签: 肾胃胃肾水肿 水液代谢
  • 简介:摘要血尿是临床常见症状,普通的尿分析仪设备不能完全代替基础尿液显微镜检查,而且形态识别对鉴别与非血尿十分可靠。故而,笔者认为,尽管实验仪器不能更新、普及与推广,但作为基层医院临检工作者,必须练就扎实的常规基础操作能力。

  • 标签: 尿红细胞形态检验 肾源性血尿 非肾源性血尿
  • 简介:目的:建立免疫荧光方法对尿中红细胞膜上免疫球蛋白进行荧光定位,以区别与非血尿。方法:以荧光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为抗体,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尿中红细胞膜上的荧光着色程度,从而达到红细胞荧光定位,共分析了170例病人的尿(血尿)标本,同时做尿沉渣形态学检查及活检。结果:在确诊为肾炎病人标本中,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阳性率88.5%,形态学检查为61.5%,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是在尿沉渣检查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染色法。对提高和非血尿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特异性强,对鉴别与非血尿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 标签: 肾性血尿 鉴别 免疫荧光细胞染色 非肾性血尿
  • 简介:摘要钙磷代谢紊乱及骨病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特别是透析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主要为钙磷代谢紊乱、活性维生素D缺乏、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临床各种新药主要针对骨病病理生理的多个环节进行干预,起到减少患者骨量丢失,降低PTH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本文对骨病的药物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肾性骨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水肿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身心均需要休息,平卧可增加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减少水钠潴留。轻度水肿病人卧床休息与活动可交替进行,活动量要限制,严重水肿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①询问病人有何不适、进食情况。②观察水肿部位及程度的变化,有胸腔积液者注意呼吸频率,体位要舒适,有腹水要测腹围。③准确记录出入量,出量包括尿量、大便量、呕吐物,进行透析治疗者记录超滤液量;入量包括食物含水量、饮水量及输液量。④隔日测量体重,体重变化能有效观察水肿消长情况。

  • 标签: 肾性水肿 护理
  • 简介:肾脏既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又是高血压损害的靶器官。高血压是导致肾功能恶化进展的重要致病因素。肾脏疾病是顽固高血压的一个常见、被低估且早已存在的医学原因。高血压的治疗是各种原因所致慢性肾脏病(CKD)的最重要的干预措施,可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 标签: 肾性高血压 慢性肾脏病 诊治 顽固性高血压 肾脏疾病 肾功能恶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高血压的血管损伤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2013年6月-2016年6月完善肾动脉造影检查并诊断为血管高血压的患者44例,部分患者完成了静脉取血、肾脏ECT检查,分析44例血管高血压患者的肾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特点。一级血管是指肾动脉主干,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是指叶间动脉、弓状动脉、小叶间动脉等分支血管,血管损伤定义为血管存在狭窄、闭塞、动脉瘤其中一种表现者。结果双侧血管损伤35例(79.55%),单侧血管损伤9例(20.45%);一级血管损伤或同时合并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损伤15例(34.09%),单纯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损伤29例(65.91%)。(1)肾动脉造影表现15例(34.09%)患者存在一级血管狭窄和(或)闭塞;35例(79.55%)患者存在二级血管狭窄和(或)闭塞改变,病变血管以叶间动脉(34例,77.3%)和(或)弓状动脉(14例,31.8%)受累最常见,小叶间动脉(4例,9.1%)受累相对较少;20例(45.45%)患者存在血管微血管瘤形成,4例(9.09%)患者存在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节段狭窄和狭窄后扩张交替出现。(2)28例患者行双ECT检查(56个肾脏),38个(67.86%)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29.59±17.88)ml/min,38个(67.86%)肾脏血浆流量(ERPF)降低(150.42±90.06)ml/min。其中18例单纯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损伤患者双ECT示,24个(66.67%)肾脏肾小球滤过率降低(28.22±12.75)ml/min;25个(69.44%)肾脏血浆流量降低(149.13±67.14)ml/min。(3)36例患者行坐位素活性测定(5.97±3.86),29例(80.56%)患者坐位素活性增高。结论血管高血压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的损伤多累及弓状动脉和叶间动脉,多伴有狭窄、闭塞、微血管瘤形成,提示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的病变参与了血管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

  • 标签: 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血管损伤 血管狭窄 血管闭塞 微血管瘤
  • 简介:摘要孤立、重复旋转不良均为泌尿外科少见的先天性肾脏畸形,易导致梗阻、积水、感染、结石等并发症。本文报道1例男性多发肾脏畸形,患者同时合并孤立、重复及上下不同平面旋转不良畸形,并继发下完全鹿角型结石和肾积水,在全麻下行左肾盂盏联合切开取石术,术后梗阻解除,积水、感染等症状改善。

  • 标签: 重复肾 肾旋转不良 孤立肾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尿中红细胞大小、血红蛋白分布和形态特征,辅助鉴别及非血尿。方法采用Leica-DM2000相差显微镜,对我院已临床诊断的40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血尿标本进行镜下红细胞形态观察,计数100个红细胞,计算畸形红细胞百分率,并将血尿分为均一和非均一,进行结果分析。结果组与非组血尿红细胞形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血尿红细胞以非均一为主,占90.48%;非血尿红细胞以均一为主,占78.21%;混合血尿,组占9.52%,非组占21.79%。红细胞变异率>80%时,血尿所占百分率为78.57%;当变异率<20%时,非血尿所占百分率为100%。结论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实验标本来源方便、操作简单、快捷经济、无创伤,对鉴别与非血尿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红细胞形态 相差显微镜 血尿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2019版Bosniak分级,分析多房囊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和囊瘤(cystic nephroma,CN)的MRI特征,探讨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24例MCRCC和16例CN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对两组样本进行χ2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其影像特征,并对病变进行Bosniak分级。结果24例MCRCC病变大部分外凸生长,囊壁及分隔多不规则增厚,平均厚度为(3.87±1.41) mm,12例伴有附壁结节,平均结节直径为(8.47±1.31) mm,皮质期明显强化。CN病变的囊壁及分隔厚度较薄且均匀,均值为(2.17±0.63) mm,只有3例可见附壁结节。MCRCC和CN在患病年龄、病变是否外凸生长、囊壁及分隔厚度和附壁结节大小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当囊壁及分隔厚度大于3.25 mm,附壁结节直径大于3.7 mm时,可作为诊断MCRCC的最佳临界值。结论MRI对MCRCC和CN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尤其是囊壁及分隔厚度和附壁结节的大小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 标签: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囊性肾瘤 磁共振成像 Bosniak分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32岁,反复头晕伴心悸1月,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腰痛及发热,体重无明显减轻。体格检查:血压166/116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无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双区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及叩击痛。既往有2002年车祸外伤病史,自诉10年前在外院发现右肾囊肿物,后行肾脏穿刺活检考虑为肾脏囊性病变。入院B超:右肾中部可见约6.2cmx4.2cmx5.3cm不均匀实肿块回声,边界尚清,以稍高回声为主,内见点状强回声光团;CT:右肾中下极见一大小约4.3cmx5.2cm类圆形混杂密度影,大部分突出外,病灶中心为明显低密度,平扫CT值约44HU,密度不均匀,周边部分以实成分为主,平扫CT值约87HU,病灶最外围环以弧形钙化,推移右肾向前移位,增强扫描中心部分强化不明显,实成分轻度强化,不排除肿瘤性病变可能(图1、2);后行双ECT检查:右肾功能轻度受损(左GFR:42.54ml/min,右肾GFR:31.68ml/min)。患者右肾占位病变良恶性未明,结合患者外伤病史,不排除陈旧血肿可能,亦不排除右肾肿瘤病变可能。与患者充分沟通病情后,患者同意行腹腔镜根治右肾切除术。术中见右肾中下极一肿物,大小约5cmx4cm,表面稍硬,切开肿物可见内呈暗红色泥沙样改变(图3)。术后病理诊断:右肾肿物,结合临床外伤病史,病变符合血肿伴纤维组织包裹及钙化。随诊3年,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无头晕、胸闷、心悸等不适,复查血常规、生化、B超及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标签: 右肾切除术 肾血肿 陈旧性 肾脏囊性病变 囊性肿物 体格检查
  • 简介:目的:观察了中药益清对大鼠毒血清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Clarke方法制备Wistar大鼠毒血清肾炎模型.结果:益清能显著增加实验动物尿量、降低24h尿蛋白含量及血清尿素氮、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升高血清白蛋白,改善肾功能及肾小球的病理改变,减少静脉血栓形成.结论:益清对大鼠毒血清肾炎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益肾清 肾毒血清性肾炎 实验研究 药理学
  • 简介:目前,全球约有10亿高血压患者,患病人数呈增加趋势,但是控制率仅约35%。高血压危害极其严重,它是中风、冠心病、心力衰竭、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原因,最终可导致死亡。在慢性肾脏疾病(CKD)及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问题更为突出。MDRD研究显示,在各种CKD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可高达65%~90%。高血压显著地增加C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加快肾功能恶化的进展。

  • 标签: 肾性高血压 终末期肾脏疾病 治疗 慢性肾脏疾病 高血压患者 心血管事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