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逐渐被人们接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评价终末肾脏疾病(ESRD)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认知功能障碍是ESRD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疾患,伴随这一特殊人群年龄、糖尿病和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长,MH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日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就此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终末期 肾脏疾病 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终末肾脏病(ESRD)是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肾脏功能不可逆衰退的终末阶段,患者只能依赖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肾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来维持正常生命需要。目前对于开始肾脏替代治疗的最佳时机目前尚未达成共识,不同病因下透析时机亦有所区别。本文就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透析时机对ESRD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进行了总结,以期为ESRD患者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肾移植 肾透析 腹膜透析 终末期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目的比较终末肾脏疾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和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治疗对生活质量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首次进行PD和HD治疗的住院患者(PD组30例,HD组30例)采用问卷调查法的方式,运用肾脏疾病相关生活质量1.3量表(kidneydiseasequalityoflifeshortform,KDQOL_SFml.3量表)进行相关调查。每月发放1次,连续发放8个月。共发放问卷480份,有效问卷480份,有效率100%。结果症状因子(symptom/problemlist,SPL)明显随治疗时间的变化而持续的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HD组SPL在持续增高后第6、7个月时达到2组最大值,以后基本持平;PD组SPL在趋于平稳增高的过程中第8个月达到PD组的最大值。肾病影响因子(effectsofkidneydisease,EKD)随治疗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关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PD组EKD增高后第3、5个月时达到2组的最大值后基本持平;HD组EKD增高过程中趋于平稳,第8个月时达到了HD组的最大值。睡眠状况随治疗时间的变化而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HD组睡眠状况在持续增高后第6个月时达到2组的最大值后趋于平稳;PD组睡眠状况第3个月时达到了PD组的最大值后趋于平稳。躯体功能因子(physicalfunction,PF)明显随治疗时间的变化而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HD组PF在明显持续增高后第6、8个月时达到2组的最大值;PD组PF也在明显持续增高后第6、7和8个月时达到了PD组的最大值。活力、精力因子(vitality,VT)明显随治疗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均在明显持续增高,第3个月达到最大值后明显持续下降,呈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结论终末肾脏疾病患者初期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家庭社会情况,正确的指导和帮助患者,为患者选择更加�

  • 标签: 终末期.肾脏疾病 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在终末肾脏疾病患者中,皮肤瘙痒属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患者的四肢、胸部、背部出现瘙痒感,症状严重的情况下不仅会使患者出现焦躁、易怒的心理,还会给患者带来睡眠障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自杀、自残等行为,所以当前应该深入探索终末肾脏疾病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的相关知识。本文在开展终末肾脏疾病伴皮肤瘙痒课题研究时,主要对其发病机制以及治疗进展状况予以探析,从而为相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材料与方法 本文选取的方法主要有文献分析法、资料回顾性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中,在维普、万方等期刊网中输入与课题相关的关键词,从搜索到的文献中,挑选核心有价值的文献进行参考。资料回顾性分析法中,选取某医院在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录的86例终末肾脏疾病且伴发皮肤瘙痒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病程周期、皮肤瘙痒严重程度、皮肤瘙痒诱发因素、入院以及出院后的治疗策略等数据资料,依据数据资料来进行此次课题研究。结果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终末肾脏疾病患者的皮肤瘙痒发病机制不具有明确性,但是普遍认为其与免疫炎症反应、皮肤干燥、血浆组胺与PTH水平升高、离子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物理疗法、药物疗法、外科手术疗效,本课题纳入研究的86例终末肾脏疾病伴发皮肤瘙痒患者经过科学有效的治疗,瘙痒症状均等到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终末肾脏疾病患者所呈现的皮肤瘙痒并发症,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终末肾脏病(ESRD)患者死亡原因,延长患者寿命,改善生存质量。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死亡的41例ESRD患者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ESRD患者死因中心脑血管事件占68.3%;感染占17.1%;消化道出血、肿瘤、轻生自杀等其他原因占14.6%。结论:ESR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其次是感染。

  • 标签: 终末期 肾脏病 死因
  • 简介:终末肾脏病(endstaderenaldisease,ESRD)患者常并发皮肤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部分主要对半甲综合症、穿孔性皮肤病、钙化防御、大疱性皮肤病及肾性纤维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标签: 终末期肾脏病 透析 皮肤病变
  • 简介:摘要慢性肾脏病是全球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病情进行性进展将发展为终末肾脏病,需要借助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康复是血液透析患者疾病管理的重要部分,以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为主,还包括心理干预、营养、疼痛管理和患者教育与管理。临床中应全面评估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制定以运动康复为主的个体化康复方案,完善患者教育与管理,最大程度地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肾功能衰竭,慢性 终末期肾脏病 肾透析 康复 评估
  • 简介:终末肾脏病(endstaderenaldisease,ESRD)患者常并发皮肤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ESRD常见皮肤病变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地阐述。

  • 标签: 终末期肾脏病 透析 皮肤病变
  • 简介:摘要报道1例病态肥胖症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术后1年随访肾功能及蛋白尿相关指标得到改善,另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情况有所缓解。目前,国内对于减重代谢手术在术后肾功能获益的案例甚少,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探讨了减重手术对于延缓或逆转CKD病程的潜在优势。

  • 标签: 肥胖症 减重代谢手术 慢性肾脏疾病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观察不同透析方式对终末肾脏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影响,得出结论终末肾脏病患者均存在左心室功能障碍;血液透析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更明显。

  • 标签: 终末期肾脏病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终末肾脏病患者心理分析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终末肾脏病患者中抽选50例列为实验组,再同期抽选50例健康体检者列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再接受针对性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结果:实验组SCL-9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患者SCL-90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肾脏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比健康体检者差,经过及时的干预和治疗之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

  • 标签: 终末期肾脏病 心理分析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心房纤颤(AF)是终末肾脏病(ESR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患病率高达27%,合并AF的ESRD患者卒中的年发生率约为5%。血液透析(HD)患者治疗中与AF相关的中风风险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挑战。目前,合并AF的ESRD患者的抗凝治疗大多是基于观察性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相矛盾的,就预防卒中而言,没有明确维生素K拮抗剂具有优于未抗凝治疗的优点,反而指出HD患者的抗凝治疗可能增加了出血风险。同时,大多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的随机试验中未包括HD患者。因此,在HD患者中也没有明确证据可支持DOAC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就HD患者的房颤患病率与卒中风险的关系以及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作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慢性肾脏疾病 华法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终末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科终末肾脏病血液透析的患者88例进行分析研究,从患者透析时机的正确选择,透析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的监测以及血管通路的管理护理,预防透析过程中常见症状的护理以及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指导等。结果此组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提高,经比较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终末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旨在延长终末肾病患者生命,提高终末肾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终末期肾脏病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血Lp(a)水平只在高分子量apo(a)表型(S3S4型)之间有显著差异,即高分子量apo(a)表型的血清Lp(a)水平低,高分子量apo(a)型患者血Lp(a)水平上升到与低分子量apo(a)型接近

  • 标签: 多态性终末期 终末期肾脏病 载脂蛋白遗传
  • 简介:血Lp(a)水平只在高分子量apo(a)表型(S3S4型)之间有显著差异,即高分子量apo(a)表型的血清Lp(a)水平低,高分子量apo(a)型患者血Lp(a)水平上升到与低分子量apo(a)型接近

  • 标签: 多态性终末期 终末期肾脏病 载脂蛋白遗传
  • 简介:摘要不安腿综合征属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两种类型。大多发生于终末肾脏病(ESRD)或患者开始透析治疗以后,症状较原发性患者重。但具体发病机制迄今仍然尚不清楚。本文就终末肾病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检查、诊断、治疗及目前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 标签: 肾病 肾透析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是导致终末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日益加剧的动脉硬化与心血管死亡密切相关。传统的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如年龄、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不足以解释ESRD患者如此之高的动脉硬化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本文就ESRD患者动脉硬化的非传统危险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ESRD患者 终末期肾脏病 动脉硬化 心血管疾病 死亡风险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终末肾脏病患者透析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终末肾脏病透析并发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1月,研究对象选择就诊于我院且行透析治疗的100例终末肾脏病患者,对终末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总结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并发症,将其分为并发症组、无并发症组,比较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的临床资料,对导致终末肾脏病患者透析治疗期间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00例终末肾脏病患者透析治疗期间共有28例发生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8.00%,分别为呼吸道感染、肾性骨病、出血、胃肠道感染、导管感染、心脑血管病变。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透析时间、超滤率、血清白蛋白、尿素清除指数(Kt/V值)是终末肾脏病患者透析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论终末肾脏病患者在透析治疗期间受到年龄、透析时间、超滤率、血清白蛋白、尿素清除指数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并发症,其并发症主要为呼吸道感染、肾性骨病、出血等。

  • 标签: 终末期肾脏病 透析 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