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旁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 1

肾旁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王全芝宋秀红张志鸿

王全芝宋秀红张志鸿(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寿光262700)

【中图分类号】R73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0218-01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纤维性间皮瘤CD34

1病例分析

患者,男,56岁,因右上腹部疼痛不适1月入院,查体:右肾区压痛,叩击疼,疼痛不剧烈,无明显放射痛;B超示右肾与肝脏间有一实性肿物(8×8×8cm);CT示肿瘤与肾关系密切,考虑肾癌可能性大。行肾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腹膜后肿物,大小8×7×7cm,边界清,挤压肾脏。术中快速病理为良性纤维性肿瘤,作肿瘤切除术,术后患者随访2年,健康良好。

病理标本检查示:肿物一个,大小8×7×7cm,边界清,有包膜,切面实性,灰白色,质韧。

病理诊断:肾旁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2讨论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是一种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过去称为局限性纤维性间皮瘤,近年来免疫组化及电镜结果提示,不是来源于间皮,而是来源于CD34(+)树突状间质细胞。多见于胸膜,胸膜外多位于皮下及其他深部的软组织,常无症状,偶尔表现为低血糖和器官压迫症状。需要与肉瘤样间皮瘤、肾癌及各种纤维血管性肿瘤鉴别,本瘤镜下细胞疏区和密区交替出现,之间有玻璃样变的胶原和分支状的血管周细胞瘤样血管分割,肿瘤周边血管玻璃样变明显,细胞梭形,有轻度异型性,细胞界限不清,无明显的病理性核分裂。免疫组化:CD34(+)、SMA(+)、VIM(+)、CK(-)、S-100(-)支持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诊断。大部分SFT为良性,但其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料,仍有15%左右具有侵袭性行为,必须长期随访。

参考文献

[1]StephenS.Sternberg主编.《诊断文科病理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119.

[2]程虹等主译.《软组织与骨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WHO分类系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