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小湾水库位于云南省西部南涧县与风庆县交界的澜沧江中游河段,水库总库容149.14亿m3,调节库容98.95亿m3,具有不完全多年调节性能。利用准确的未来径流预测方法能够更加快捷地实现来水预报、精准调水。本文用前后期径流量相关法对小湾水库年、月平均流量进行了模拟预测。

  • 标签: 前后期径流量相关法 径流预测 小湾水库
  • 简介:它是一种力量,将一个东西吸到另一个东西上。我们离开它无法生存。它是什么呢?它就是地球引力。

  • 标签: 地表 坠落 地球引力
  • 简介:探究了桥面径流在自然降雨过程中的时空特性.以泰州大桥为例,采用基于二维浅水方程的水动力学数值模型对桥面径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桥面径流流速和水深与雨强成正相关关系,但两者对雨强的响应度不同.泄水口对路面水膜的影响度与雨强成正相关,该关系可由自然对数函数表示(R^2=0.706);泄水口对路肩积水的影响度与雨强成负相关,该关系可由负指数函数表示(R^2=0.824).在桥台搭板处,随纵坡SL减小,路肩积水深度显著增加,路面水膜厚度基本保持不变,但路面水膜厚度在最小纵坡处发生明显增加.由此得出结论,桥面径流分布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泄水口对桥面径流的影响度与雨强之间存在较强的非线性关系,桥台搭板处需设置高效的排水设施.

  • 标签: 二维浅水方程 桥面径流 时空特性 路肩积水 路面水膜
  • 简介:摘要抚仙湖位于玉溪市澄江县、江川区、华宁县三县境内,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径流区土地总面积684904.5亩,人口约21.18万人。径流区群众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人多地少,加之径流区山高坡陡,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抚仙湖流域环境承载力有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抚仙湖径流区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区域生态系统毁损,区域生态形式严峻,生态治理迫在眉睫。加强抚仙湖径流区生态治理,加快径流区植被恢复步伐,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抚仙湖径流区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进一步绿化城乡环境,改善城乡面貌,提升城乡形象,实现建成“三区两城”和云南最美县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抚仙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抚仙湖Ⅰ类水质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抚仙湖 径流区 植被恢复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家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越来越成熟,适合各个地区各种水流状况的水电站在逐渐的发展,古人曾将水比作眼波,今人将水看作生命之源,在工业和农业发展的今天,水的作用不仅仅停留在供人们生活的上,还有生产、农业也会使用大量的水,越来越多的领域用到水,但是我国的水资源是分布不均的,因此国家主持修建水利工程,在一些地区建起了径流式水电站,虽然该水电站的建立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也有许多缺陷,因此该类型的水电站如何高效运行成为了紧要问题。

  • 标签: 径流式水电站 高效 探究
  • 简介:玛纳斯河年径流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发生了变异,传统径流频率分析方法的一致性假设遭到破坏,本文根据玛纳斯河上游出山口1956—2014年水文气象资料,采用遥相关分析法,并基于GAMLSS理论分别建立以时间、气候因子为协变量的时变矩模型,将其拟合效果与传统P-Ⅲ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最优分布模型进行年径流量设计。结果表明:北大西洋涛动指数(NAO)作为气候影响因子与年径流序列相关系数为-0.322,遥联性最佳;以累积气温亏损值、降雨量、NAO为协变量的LOGNO分布模型为最优分布模型,有效地描述了在气候变化影响下玛纳斯河年径流动态变化特征,并在不同设计保证率下设计年径流比传统P-Ⅲ分布偏大3.08%~16.10%,各月径流设计值与P-Ⅲ分布相差较大。其研究结果为玛纳斯河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气候变化 GAMLSS模型 设计年径流 玛纳斯河
  • 简介:采矿引起的地表沉陷,对采区的建筑物、道路和桥梁等安全使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采矿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进行预计。平地变形的预计比较成熟,而山区地表移动变形,需要将平地开采地表移动变形值与山体滑移量进行叠加来预计。本文通过对某矿302、303工作面实测值和采用概率积分法得到的预计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该矿黄土沟壑地形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的一般规律。

  • 标签: 地表移动变形 概率积分法 山体滑移量 岩移观测 黄土沟壑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城区降雨径流形成的面源污染成为城市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某市具有代表性的柏油沥青路面和混凝土路面雨水径流采集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采样点位集流面雨水径流初期污染物浓度较高,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浓度逐渐下降。当降雨径流形成一段时间后,收集用于建筑施工、道路清洗、消防、冲厕等等领域,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供需不足的现实问题。

  • 标签: 路面径流 水质分析 城市道路 评价
  • 简介:摘要新疆河流大多为直接或间接发源于山区,山区自然降水形成了河川径流的水源,河流年总径流量884亿m3(新疆河流水质调查及评价),南北疆大致各占一半。河流水源的补给主要靠山地降水和三大山脉的积雪、冰川融水,共形成大小河流570多条,干旱区河流不仅是重要的水资源、环境资源,而且是重要的气候资源,它对干旱区人类生存、经济社会前进是不可缺失的基础。本文对新疆主要河流径流量变化现状简单介绍,并选取乌鲁木齐河流作为详细说明。

  • 标签: 新疆 主要河流 时空特征
  • 简介:针对由于非线性小样本河川年径流量预测难度较大的问题,可采用时间序列法的分段预测机制,为了消除预测模型选择的的误差,须考虑样本数据发生的概率因素考虑,鉴于此,基于数据量多少的原则可对概率进行量化,提出一种数量概率量化的方法,结合时间序列,进而可建立一种河川年径流量的预测方法,时间序列选用一次或二次函数相结合的分段模型。为了验证方法,基于开都河年径流量数据,作出考虑和不考虑数量概率量化两种方法的对比结果,结果表明考虑概率的预测准确性有较大提高,并基于其对该河未来数年的年径流量进行了预测。

  • 标签: 时间序列 年径流量 概率 数量 一次函数 开都河
  • 简介:摘要由于技术不断提高,煤炭开采力度也在不断增大,导致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地表沉陷较为严重,对人们生活环境造成不便,沉陷区产生积水,水资源得到浪费,路面产生裂缝甚至塌陷,给予农田和房屋及道路不同程度的损害。农田大面积地减产甚至绝产,断送了农民的经济来源;使房屋产生裂缝和变形,人们对住房产生恐慌;道路出现塌陷,给交通带来不便。这都将归结于煤炭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的弯曲变形及相对移动,造成地表塌陷事故。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炭地质遭到破坏,从而引起地质灾害的发生。

  • 标签: 煤矿 地表沉陷 治理 修整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逐步拓展,盾构法成为城市地下铁路修建的主要工法。本文对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归纳总结了地表变形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完善施工安全措施提供依据,确保施工地区重要设施的安全。同时结合某地铁盾构隧道掘进工程实践进行分析,提出地表沉降的历时阶段,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 标签: 盾构隧道 地表沉降 影响因素
  • 简介:在班级中,教师可以通过给予恰当的表扬,给学生以激励,并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但是,表扬学生也要把握分寸,过犹不及。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发挥表扬的积极作用呢?英国一位教师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四点。第一,给出特别的反馈:把对学生泛泛的赞扬转变为有针对性的表扬和反馈,这有助于让学生明白他们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并且还有哪些努力的空间。第二,表扬学生的努力:无论学生的起点如何,教师都应看到他们在克服困难时付出的努力,表扬他们的积极参与。

  • 标签: 学生 表扬 教师 班级氛围 反馈
  • 简介:摘要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现在的越来越出现极端气候,加上分车带设置成凸起式的,这让路面径流在短时间就可以形成,雨水口设置也缺乏科学性,导致负荷较重,计算雨水设计流量的方式很单一等一系列因素,使得城市道路无法及时排除雨水。本文就此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城市道路 雨水排水 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海绵城市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人们普遍采用SWMM模型法计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然而,由于SWMM模型添加LID措施后计算的复杂性,大部分人未能正确设置,致使计算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本文提出了一套SWMM模型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中的使用方法,介绍了其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如需更改不透水率、添加LID措施两种方案以及调整子汇水区宽度和LID措施的宽度计算。以玉田河流域为例,参考相关文献,经模拟计算得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42.4%。

  • 标签: 海绵城市 LID措施 SWMM模型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 简介:通过SOS/umu试验分析检测屋面和道路在2017年5、6月2场降雨过程中的遗传毒性变化。结果表明,从降雨初期到结束,在5月份屋面产生降雨径流2h内和道路产生径流20min内雨水样品的检测结果均呈阳性,诱导率IR均大于2,表现出DNA损伤效应;在6月份屋面产生降雨径流60min内和道路产生径流10-60min内雨水样品的结果均呈阳性,表现出遗传毒性。2场降雨中屋面和道路雨水样品的TEQ4-NQO均随降雨时间先增加后逐渐减小,5月份屋面雨水样品的毒性大于路面雨水样品的毒性,6月份则相反。遗传毒性分析降雨径流中污染物毒性的变化为雨水的安全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降雨径流 SOS/umu试验 遗传毒性
  • 简介:摘要地铁交通在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由于盾构施工法的安全性和先进性,盾构技术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其他施工方法一样,由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盾构法施工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地铁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探讨。

  • 标签: 地铁 盾构施工 地表沉降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广西某工程顶管施工管理经验,浅析顶管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原因,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及地基加固方法,阐述了沉降控制的对策措施。

  • 标签: 顶管施工 沉降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缺,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促进土地集约节约。文章以某城市轨道交通地下两层车站明挖深基坑为例,套管咬合桩支护下的地表沉降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对比分析,可为同类设计与地表监测参考借鉴。

  • 标签: 深基坑 监测 地表沉降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导致各大城市人口激增,城市交通面临严峻挑战。为解决城市的交通压力,地铁建设势在必行。盾构法以其施工安全、操作便捷等优势,得到全面的推广与应用。但此法施工会引发地层损失,严重时,则会造成地表塌陷、管线破裂、墙体裂缝等不良现象,影响周围环境。

  • 标签: 地铁盾构 地表沉降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