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microRNA-155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短RNA,在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免疫维持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动物实验模型证明microRNA-155可调控Th2细胞的分化影响气道变应性炎症的发生,也可介导白细胞介素-33诱导2型固有淋巴细胞参与作用。本文主要对microRNA-155在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变态反应疾病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标签: 鼻炎,变应性,常年性 哮喘 微RNAs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00例变态反应疾病患者特异性变应原检测结果。方法抽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进行特异性变应原血清检测的变态反应疾病患者300例,采用免疫印迹法定性检测血清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lgE)阳性率。结果占比最高的两种变态反应疾病为荨麻疹126例(42.00%),皮炎103例(34.00%);300例变态反应疾病患者血清变应原检测中总IgE阳性246例(82.00%),sIgE阳性195例(65.00%);吸入性变应原中阳性率位于前三位的变应原是尘螨(50.67%)、蟑螂(23.67%)、真菌组合(10.67%),食入性变应原中阳性率位居前三位的变应原是鸡蛋白(32.33%)、牛奶(15.67%)、虾(12.33%);患者变态反应强度主要集中在1~3级;≤14岁患者占比最高(54.00%),其中食入性变应原sIgE阳性率(33.33%)高于吸入性变应原(22.22%)。结论儿童为变态反应疾病易感人群;吸入性变应原以尘螨、蟑螂、真菌组合为主,食入性变应原以鸡蛋白、牛奶为主。

  • 标签: 变态反应 变应原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技术在鼻变态反应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鼻变态反应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反应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反应评分(喷嚏评分及哮喘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变态反应疾病患者实施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特征,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鼻变态反应性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草药治疗变态反应疾病具有效果优、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中药复方、中药提取物和中药单体在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是多环节的,如减少和防止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抑制信号通路传导等。中药除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发挥抗过变态反应作用外,还可不同程度地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助于某些顽固性变态反应疾病的根除。从中草药中研制出效果优、不良反应少的抗变态反应疾病新制剂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一种趋势,具有广阔的医疗前景。

  • 标签: 变态反应和免疫学 抗变态反应药(中药) 方剂 单体 变态反应性疾病 免疫药理学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体外检测结果的意义与价值。方法:按研究标注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内收治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共180例,按照过敏原体外检测结果完成分组,分别为荨麻疹组(71例)、皮炎湿疹组(109例);对两组患者过敏原体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对比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同时讨论过敏原的分布特性情况。结果:过敏源体外检测方法中,皮炎湿疹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荨麻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过敏原体外检测 阳性 过敏原种类分析
  • 作者: 高琦 许巍 殷菊 申昆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第18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一科,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严重过敏反应是一种速发、可全身多系统受累并危及生命的超敏反应,肌内注射肾上腺素是一线治疗,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是急救时重要的给药装置。2021年,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发布的严重过敏反应更新指南中,对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的应用做了推荐指导,现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解读,包括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的优势、处方适应证、药代动力学数据、剂量选择和长期管理等,以期提高儿科医师对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的认识和未来规范化使用。

  • 标签: 严重过敏反应 肾上腺素 自动注射器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采取阿伐斯汀和左西替利嗪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加以分析。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88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根据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一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接受阿伐斯汀药物治疗,一共44例纳入到对照组,剩余一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接受左西替利嗪药物治疗,一共44例纳入到研究组,对比两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之后的临床整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两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结论 临床中对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为其提供左西替利嗪药物治疗效果优于阿伐斯汀,治疗安全性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阿伐斯汀 左西替利嗪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就诊于我院皮肤科的11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研究时间2018年5月~2020年3月。通过数字分组模式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西咪替丁,对比两组病情改善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用药结束时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存在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应用枸地氯雷他定和西米替丁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表现,帮助患者获得更良好的用药效果。

  • 标签: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西咪替丁 枸地氯雷他定 症状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艾曲泊帕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生严重皮肤变态反应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艾曲泊帕治疗后发生皮肤严重变态反应的ITP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例ITP患者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效而给予艾曲泊帕治疗,9 d后出现胸、背部散在红色皮疹,3 d后皮疹蔓延全身,并出现皮肤松解脱落及水泡,经停用艾曲泊帕,给予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抗过敏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皮疹逐渐消退,停用艾曲泊帕后换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升血小板治疗,TPO治疗过程中未发生皮肤变态反应。结论艾曲泊帕所致严重皮肤变态反应临床罕见,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一旦发生应及时停药并换用其他替代产品,给予抗过敏及对症支持治疗可改善症状。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艾曲泊帕 不良反应 超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TAT)和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注射后引起的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20年门诊与住院治疗的181例注射TAT或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后出现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注射TAT或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前均行皮试检查,阴性171例(94.47%),阳性10例(5.53%,行脱敏注射)。181例中男118例,女63例,年龄11~68岁,病程1~7 d,潜伏期4~14 d。注射TAT(130例)和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51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无显著差异,以荨麻疹样皮疹为主,12例注射部位发生浸润性红斑,其中10例伴有全身荨麻疹。181例中皮疹泛发全身者163例(90.06%),伴有胸闷、发热等系统症状者56例(30.94%),其中15例(26.79%)既往有过敏史,6例症状较重的患者无过敏史。34例(18.78%)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或尿隐血、尿糖等异常中的单一或多项。抗组胺药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疗程3~10 d,转归良好。结论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皮试阴性或脱敏治疗的患者仍有可能出现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且以荨麻疹样皮疹为主。

  • 标签: 破伤风抗毒素 免疫球蛋白类 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迟发型 药疹 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碾压混凝土与变态混凝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变态混凝土技术通过降低普通混凝土水灰比,促进零坍落度水泥混凝土技术的形成,其优势比较明显,包括较低造价、较高强度、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少、较少水泥用量等,借助振动压路机的振动作用,碾压成型,为大型工程和局部改扩建工程提供更多便利。基于此,本文进一步论述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中的变态混凝土,希望给有关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水利工程 碾压混凝土 大坝施工 变态混凝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的肝脏疾病以及其不同阶段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进行动态检测,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鉴别肝病患者,对肝病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防止肝病向肝硬化乃至肝癌发展。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肝病门诊及肝病科住院部HBSAg阳性标本(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共6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保健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各项身体指标均正常的受检者6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实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项目的检测。结果观察组血清中hs-CRP含量(16.17±4.73)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5±0.5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13,P<0.001)。肝癌患者血清中hs-CRP含量明显高于肝硬化、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P<0.001),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s-CRP含量高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P<0.00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的肝脏疾病患者hs-CRP表达异常,不同的肝脏疾病患者hs-CRP表达不同,能够较为理想地反映肝病的良恶与病变程度,具有及时、准确地诊断鉴别肝病患者、观察临床疗效与判断预后的重要价值。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 肝病 免疫荧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选为实验组的研究对象,同时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均实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通过分析检测结果,准确判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数据表现,一方面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进行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预防,引起家长对于疾病的重视程度。结果:实验组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检测结果的指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家长诊疗服务满意度普遍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诊断方案的应用价值颇高,广泛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大提高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根据各项检查结果、检测数据,结合不同患儿的具体病情,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治疗途径,实现诊疗计划的全面落实,充分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尤为重要,也是广大医务人员的职责所在,医院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诊断工作、诊疗服务的存在价值会更高。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常规检测 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讨论关于超敏C-反应蛋白在与血常规检测联合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效果。方法:本次100位研究者,其中50位为健康人,50位为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他们均是来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于本院进行血常规检测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诊断细菌类感染性疾病的人员,对照组为健康人员和观察组为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患者。结果:对于两组参与的人员在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的检查项目诊断上进行对比研究,根据统计学原理,P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常规检测 细菌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高敏感C反应蛋白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4例新生儿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基于感染和非感染,将其中的42例非感染患儿命名为对比组(一般C反应蛋白检测),其余42例感染性疾病患儿命名为感染组(高敏感C反应蛋白检测),以行不同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结果:感染组42例患儿中共有39例(92.86%)新生儿患儿的高敏感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3mg/L,而行一般C反应蛋白检测后有24例(57.14%)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8mg/L;对比组共有17例(40.48%)患儿的高敏感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3mg/L,而行一般C反应蛋白检测后未发现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8mg/L的患儿。对比两组高敏感C反应蛋白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后发现,感染组>对比组(92.86%>40.48%),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高敏感C反应蛋白检测 新生儿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查,比较患者分别使用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查和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根据结果,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3.63%,明显高于血常规检查的61.05%和全血C反应蛋白检查的62.1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 全血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