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历史试题评价报告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历史试题评价题今年的作文题是提供材料的限制性作文,一村两用。题目出得好,受到了普遍好评。首先提供的寓言诗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生动有趣,为考生的思考创设了广阔的天地。其次,60分拆散到两道题中,从客观上为减少评分误差提供...

  • 标签: 教学改革 试题评价 中学教学 能力考查 历史教学 教学评价
  • 简介:一、选择题太简单太直接。先设计两三道简单题,打开考生思路,是正确的。然而,全部12道题都太简单太直接,几乎没什么思维含量,像是退回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再者,12道选择题只涉及了思想、教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个问题,考的东西太少了,真有点三年高中白学白教了的苦涩味道。不过,关键还是试题的区分度低,很不利于那些优秀学生的发挥,也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总之,许多高三历史老师和考生都有一种被戏弄了的感觉。难怪有考事感言:高三这一年白辛苦了。

  • 标签: 历史试题 全国卷 20世纪80年代初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印象 思维含量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5-07
  • 简介:材料解析题有效地考查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今年试题加强了材料解析题的考查功能,再次是提高材料解析题对学科能力考查的层次

  • 标签: 历史试题评析 高考历史试题
  • 简介:“国学”之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邓实在《国学讲习记》中有如下解释:“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 标签: “国学热” 高考历史试题 中华传统文化 西学东渐 文化转型
  • 简介: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禅让制是传说中的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据此回答1—2题。1.“禅让制”无法继续推行下去的根本原因是

  • 标签: 选择题 资本主义萌芽 禅让制 书法艺术 经济的 封建制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11-09
  • 简介:材料解析题有效地考查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今年试题加强了材料解析题的考查功能,再次是提高材料解析题对学科能力考查的层次

  • 标签: 历史试题评析 高考历史试题
  • 简介:(1)考查内容:突出学科主干,注重综合运用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突出了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考查。如第9题宗法制;第10题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第12题抗日战争背景;第13题改革开放初期的工农业;第14题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6题不结盟运动;第27题以必修三第一、三单元为载体,把儒家思想、文艺复兴和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结合起来,跨度大,知识点密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导考生分析“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突出了对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考查;第29题从近代列强侵华切人,考查政治模块内容,而且没有回避热点问题“五四运动90周年”。

  • 标签: 历史试题 山东 改革开放初期 科学技术革命 不结盟运动 考查内容
  • 简介:每年高考题出来的时候,小编建议你应该马上去做高考题。这个阶段不是为了让你去感受高考题有多么难,而是让你了解高考题的命题风格,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高考题的命题风格跟平时的模拟考试都不一样哦!练习真题不应是简单的训练,而应是一种积极的、科学的学习过程,以下让我们跟着名师将历年高考题练出新意,希望同学们可以达到“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的效果。

  • 标签: 学以致用 历史试题 分数 高考题 模拟考试 学习过程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10-25
  • 简介:"时",即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或是某一历史阶段的特定时段,它是历史发展进程中最显性的要素。准确把握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往往是新情境试题的解题突破点。时间要素的注入,往往能使你的解题茅塞顿开。

  • 标签: 中的事 历史试题中的
  • 简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高考命题水平的提高,我们的高三复习应该怎样应对这个挑战呢?笔者认为,深度解析2012年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高考试题,就会发现原来高考备考有章可循,经过研究,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高三学生制定历史学科复习方案的依据。

  • 标签: 高考试题 历史学科 解析 课程改革 复习 高三
  • 简介:l999年高考历史试题.给人的基本印象是贴近教材.比较务实.基本上没有偏题、怪题.注重在中学历史教学重点处命题.考虑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同时.继续坚持近年来知识与能力考查并重的基本原则.试题设计也有所

  • 标签: 历史试题 高考 中学历史教学 偏题 能力考查 注重
  • 简介:一、2005年高考文科综合卷Ⅲ历史试题的特点。1.体现考试大纲精神。2005年高考大纲里对文科综合测试能力规定了四个目标,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今年的历史试题注重了这些能力的考查,选择题多涉及第一个能力,特别是37题给出三段材料,七个问题中有三个问题直接源于材料,39题有关历史的三个问题中一个问题直接源于材料本身,其他问题都涉及二、三、四方面的能力目标。

  • 标签: 历史试题 高考文科综合卷 2005年 测试能力 考试大纲 能力目标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1-23
  • 简介:历史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通俗地讲,“素养”可理解为与历史学科相关的各要素(包括历史知识、能力、方法、思维等)的养成。那么,各要素在历史学科中具体如何界定,又是如何在考查中呈现的呢?下面笔者结合几道例题,对此做一探讨。

  • 标签: 历史试题 历史素养 初中 关键能力 思维品质 历史知识
  • 简介:读完《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4年第3期上史石同志的《台湾历史试题选粹》一文,我深深地被台湾试题提问方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所吸引。特别是试题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巧妙结合更使我叹服。意犹未尽,又翻开《1993年台湾大学暨独立学院入学考试中外试题》,摘选部分试题一并介绍给学生,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些,不由得使我想到了我们的考试

  • 标签: 台湾历史 台湾大学 入学考试 提问方式 情境设置法 现实生活
  • 简介:1.淡化徽派特色。2009到2014年高考安徽卷,在自主命题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徽派风格。特别具有代表性的是:选择题中的安徽地方史题、漫画题以及各类图片图表题的高频出现;非选择题中的古今贯通题、中外关联题、古今贯通与中外关联组合题的轮番上演。整体上看,试题呈现出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以及注重时空跨度的鲜明特色。

  • 标签: 历史试题 安徽卷 高考 印象 非选择题 自主命题
  • 简介:今年高考,浙江省首次进行文综卷的自主命题。高考结束后,本人对试题认真做了一遍。经过仔细分析,发现一些题目值得商榷.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 标签: 历史试题 浙江省 自主命题 文综卷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