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预防医学当中环境卫生是相当重要的,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要求相对较高的课程。环境卫生的教学质量对于培养高素质专业性预防医学人才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展现学生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改革,借助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能够更新陈旧的教育模式,可以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从而强化学生科研思维与综合能力。对此,本文简要分析预防医学中环境卫生的教学创新思路,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预防医学 环境卫生学 教学实践 教学体会
  • 简介:摘要:幼儿卫生教学针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等,根据幼儿的成长规律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能够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健康知识和健康理念,提升学生对幼儿身体健康和安全保护方面的意识,因此在幼儿卫生教学当中渗透健康教育十分有必要。

  • 标签: 幼儿卫生学 健康教育 应用
  • 简介:摘要:幼儿卫生教学针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等,根据幼儿的成长规律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能够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健康知识和健康理念,提升学生对幼儿身体健康和安全保护方面的意识,因此在幼儿卫生教学当中渗透健康教育十分有必要。

  • 标签: 幼儿卫生学 健康教育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对酒店、超市、便利店里使用的一次性香皂、牙刷、毛巾等等,做了实地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增长了不少见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 标签: 一次性 卫生用品 生产环境 调查
  • 简介:摘要:本文对酒店、超市、便利店里使用的一次性香皂、牙刷、毛巾等等,做了实地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增长了不少见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 标签: 一次性 卫生用品 生产环境 调查
  • 简介:[摘 要] 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卫生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这门学科,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一些幼儿卫生与保健知识,积累一些幼儿卫生与保健经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中职学生认知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采取一些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可以通过采取情景式教学法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采取案例式教学法将枯燥的学习趣味化以及采取讨论式教学法将片面的理解全面化等。

  • 标签: [] 中职 学前教育 幼儿卫生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加上教育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对幼儿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幼儿卫生作为幼儿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在该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生态教学理念及生活教学意识成为重要课题。将这一教学方法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为其毕业后更好的投身于幼儿生态理念和意识的培养工作中奠定基础。但是教育过程过分强调理论性教学,导致生态教学很容易陷入“流于形式”的尴尬境地,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显然不利。为此,本文专门立足于生态教育视角下,探讨了幼儿卫生教学改革新出路,希望对提升幼儿卫生教学质量有指导借鉴意义。

  • 标签: 幼儿 卫生学 教学改革 生态教育视角
  • 简介:摘要兰安生(1890-1962)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教育的开创者,在任教期间创建了公共卫生系,编写了公共卫生教科书,推动了近代中国城乡公共卫生的实践两大范例——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和河北定县农村卫生实验区的建立与发展。本文简要回顾了兰安生的生平事迹,介绍了1930年中文版兰安生《公共卫生》的主要内容,论述了他对近代早期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教育实践的历史性贡献。

  • 标签: 北京协和医学院 公共卫生专业教育 公共卫生管理 历史 兰安生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尤美 徐美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北京大学医学部2021级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医学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食品安全毒理学研究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核心胜任力评估指标。方法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访谈,确定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核心胜任力评估指标的框架和核心胜任力条目清单。对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相关用人单位专家进行函询,采用内容效度检验法最终确定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核心胜任力评估指标内容。结果2轮咨询中每次发放问卷13份,回收到12份问卷,专家权威系数达到0.925,2轮内容效度检验平均指数均大于0.8,第二轮咨询后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0.83,K*值均大于0.74。第二轮条目评价均为优秀,所有条目入选核心胜任力评估指标,分为4个维度和17个条目。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学生核心胜任力评估指标对该专业人才建设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为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科学规范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提供了客观依据。

  • 标签: 德尔菲法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核心胜任力 评价指标 内容效度检验
  • 简介:摘要:案例教学法是新课改背景下出现的新型教学方法,其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岗位能力进行培养。鉴于公共卫生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农村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具有专业性、实践性、技术性特征,所以,教师需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中职卫生教学中。但想要使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卫生教学中发挥出最大效用,教师就需采用一定方法,所以本文就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卫生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中职卫生学 课堂教学
  • 简介:摘要:地铁以其客流量大、波及面广、空间相对密闭为特点,故其公共场所的有害因素更为复杂多样,为了解珠江三角洲某一新开通的地铁线路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研究人员于2021年对该线路地铁车站的公共场所的物理因素、室内空气质量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线路公共场所卫生总体上达到良好卫生水平。建议在日常运营管理阶段,地铁车站应建立相关的卫生监督、卫生检测及检查文书档案,接受卫生行政、卫生技术机构的监督监测、检查,不断提高自身卫生管理水平。

  • 标签: 室内有害因素分析 公共场所 室内环境 地铁
  • 简介:摘要:地铁以其客流量大、波及面广、空间相对密闭为特点,故其公共场所的有害因素更为复杂多样,为了解珠江三角洲某一新开通的地铁线路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研究人员于2021年对该线路地铁车站的公共场所的物理因素、室内空气质量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线路公共场所卫生总体上达到良好卫生水平。建议在日常运营管理阶段,地铁车站应建立相关的卫生监督、卫生检测及检查文书档案,接受卫生行政、卫生技术机构的监督监测、检查,不断提高自身卫生管理水平。

  • 标签: 室内有害因素分析 公共场所 室内环境 地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ICU的环境卫生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方法:以我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神经外科ICU为例进行研究分析。针对ICU内的环境、物体表面以及患者作为对象进行采样并开展细菌培养,同时监测致病菌。在2021年7月开始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回顾总结四个季度的病原菌检出情况。结果: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的病原菌检出数量明显低于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数据对比满足统计差异,P<0.05。结论:神经外科ICU环境卫生并不是非常理想,今后应当基于环境卫生和积极有效的消毒灭菌措施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为ICU内高危患者提供良好治疗与康复环境,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环境卫生学 消毒灭菌 监测结果
  • 简介:【摘要】伴随着医学体系和医学相关技术的持续发展,对于医学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素质要求不断提升,同时对于人才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伴随着疾病谱的改变,虽然肿瘤、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属于临床重点研究方向,但是新发的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也不容小聚,面对这一些公共卫生事件工作者不仅需要保持扎实理论医学知识和相对较强的临床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对此,为了进一步推动医学教育持续发展,本文简要分析预防医学本科生环境卫生课程的设计思路,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预防医学 环境卫生学 课程教学 设计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教育模式应用在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教学方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特选2020年4月到2022年3月我院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教学的学生60名进行研究分析。基于教学方式划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教育方式,实验组采取PBL教学模式。对比教学成绩、学生对于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结果:实验组的实践与理论教学成绩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于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PBL教学法教育模式能够显著提高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质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水平,有利于教学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预防医学专业 环境卫生学 PBL教学法 教学应用
  • 简介:摘要: 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会显露出了不少问题。为了提升我校中等职业教育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找出问题,现在向广西三所中等职业卫生校做了调研,并以我校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和病理学教师为调查对象,对病理学课程的教与学现状开展问卷调查,对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意向等几方面展开深入调查,还对我校医学基础教学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几点相对应的措施。

  • 标签: 中职生 学习现状 虚拟仿真 数字化平台
  • 简介:摘要本文就医工融合在《营养与食品卫生》"食品卫生"教学改革中应用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探讨,同时重点阐述了本校践行医工融合的教育理念。将食品科学融入在"食品卫生"的教学革新的方案中,借助食品科学对于食品卫生乃至整个产业链的理解和运用,取"食品科学"之"长",补"营养与食品卫生"之"短",完善教程体系,优化"双师型"师资配置,改进教学方式。采用传统教育方式与虚拟现实等现代化技术相结合,使之达到理论与应用相呼应、培养具备新时代该领域岗位胜任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 标签: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食品科学 医工融合 食品卫生 食品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对分易"的混合式教学在营养与食品卫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滨州医学院2015级预防医学专业1~3组31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方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教学;4~6组30名学生为试验组,采用基于"对分易"的混合式教学。通过测评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评价分析。应用SPSS 20.0进行t检验、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测评成绩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的平时成绩(46.17±8.84)分、考试成绩(37.31±6.58)分和总评成绩(81.97±9.18)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的平时成绩(42.35±8.28)分、考试成绩(33.61±6.38)分和总评成绩(74.32±8.32)分(t=4.69、3.16、5.16,P<0.01);试验组学生的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和总评成绩优良人数分布也好于对照组(Z=2.71、2.13、4.57,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效果的总体满意率77.8%高于对照组的47.8%(χ2=34.98,P<0.001)。结论基于"对分易"的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对分易 混合课程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中职卫生校教育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医疗卫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职卫生校必须“以全面提高学生实习、实训教学质量、就业能力为宗旨”的目标,如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中等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为目的的办学思路,我们必须重视中职卫生校临床专业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整体素质,让我国中等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 标签: 中职卫生学校 专业教师 队伍建设 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