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全头皮完全撕脱伤显微外科再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2013年11月-2016年10月,对8例全头皮完全撕脱伤手术患者,进行充分术前准备及针对性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全身状况及再植头皮血运,及时处理血管危象,对患者身心予以全面、系统的护理。出院后定期随访。结果8例全头皮完全撕脱显微外科再植术后3例出现血管危象,其中1例术后18 h出现动脉危象,及时发现并经抗痉挛、补充血容量等对症处理后缓解;2例分别于术后26 h、32 h出现静脉危象,经皮瓣小切口湿敷、拆除部分缝线等对症处理后再植头皮部分坏死,经二期植皮后愈合。其余6例完全成活。术后随访3~36(平均6)个月,头皮基本恢复正常形态和功能,头发生长良好。结论显微外科技术为全头皮完全撕脱伤再植术提供了技术保障,术后密切监测全身状况及再植头皮血运、全面实施体位护理、用药观察等是全头皮再植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头皮撕脱伤 再植 显微外科技术 显微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指末节I型组织块离断无静脉吻合再植手术治疗过程及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共收治手指末节组织块离断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全部为末节甲根平面以远的I型离断,切割伤3例,挤压伤4例,电锯伤6例,剪切伤2例;伤指指别:拇指1例,示指4例,中指7例,环指3例,其中合并相邻指体皮肤撕脱3例,末节开放骨折及甲床损伤4例;离断组织块大小为1.0 cm×0.7 cm×0.5 cm~1.8 cm×2.0 cm×0.8 cm,离断组织块相对完整,离断近端指体创面经清创后缺损不大。均行急诊原位再植术,因无静脉可吻合,单纯只吻合1~2条细小指掌侧固有动脉,7例合并伤同时一期急诊修复。术后患肢石膏托固定制动、保温,给予抗感染、抗凝、抗痉挛等药物治疗,密切观察再植组织块色泽、张力等血运情况。术后15例全部通过电话、微信传输图片及门诊随访,观察再植组织块成活情况、手指外形、功能评定、感觉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结果15例15指离断组织块,其中13例顺利成活,2例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经换药拆线减压后成活。术后随访3~24个月,患指均成活,指尖圆润,骨折愈合良好,指甲生长良好,外形、功能与健侧相似,TPD为4~6 mm,DIP屈、伸活动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对拇、手指断指再植术后功能评定标准:优12例,良3例。结论甲根平面以远离断组织块短小,再植后自身毛细血管网及静脉回流建立快,只要有可供吻合的指掌侧固有动脉,即可进行再植,成活率高,能在很大程度上恢复手指外观和功能。

  • 标签: 手指末节 再植术 组织块离断 静脉吻合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手术观察护理要点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例断指再植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总结断指再植护理体会。结果: 5 例患者随访两月至半年,成活 4 指,其中坏指 1 指,再植手指外观良好。 结论 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因素多,正确把握手术适应症,术后护理,积极处理对其成活尤为重要。

  • 标签: [ ]断指再植 吸烟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西藏高原地区断指再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拉萨市人民医院急诊对12例15指断指患者进行了再植手术,其中机器轧伤4例,钢丝绳勒伤3例,电锯伤4例,旋转撕脱伤1例。术后常规抗生素、抗凝、解痉治疗,同时进行吸氧、保暖、禁烟和禁咖啡因等处理。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本组有12指完全成活,3指坏死,再植指成活率为80%(12/15)。术后随访4~16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肢(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优3指,良7指,中1指,差4指,优良率66.6%(10/15)。结论高原地区断指再植难度较高,经过尽量多吻合血管、先吻合动脉缩短总缺血时间、术后吸氧和保持室温等处理,可以获得较高的成活率。

  • 标签: 断指再植 显微外科技术 西藏 高原地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小儿再植的损伤特点、手术要点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自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我们对10例具有再植条件的小儿断指进行再植治疗。术后按照小儿断指再植术后护理常规。结果10例再植指体存活9例,坏死1例,成活率90%。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存活再植指体外观、功能恢复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使用标准评定:优5例,良4例。结论小儿断指只要指体大部分完整均应努力进行再植。术后指体存活与血管吻合质量和术后护理密切相关。

  • 标签: 儿童 显微外科手术 断指 再植术
  • 简介:摘要断肢再植术是指用手术方法将离断的肢体重新接回原位,恢复其生理机能的一种外科技术。陈中伟、钱允庆等在1963年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手术,而所依据理论基础来自屠开元、赵定麟等在1962年发表的《离断肢体再植术的动物实验》一文,文章详细阐述了断肢再植术的相关技术、操作程序、手术要点及并发症处理。陈中伟、钱永庆正是按照文章中的操作要点才完成了世界首例人体断肢再植。断肢再植术是中国人的骄傲,激励着骨科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发展。

  • 标签: 腕关节 再植术 生理机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压伤致小儿手指离断再植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自2014年12月至2019年11月,对热压伤所致4例9指小儿手指离断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再植。清创后采用克氏针行指骨纵行固定,修复指屈、伸肌腱,吻合两侧指动脉及伴随神经,并吻合指掌侧静脉或取静脉移植重建指背静脉,指背热压伤皮肤予暂时保留或一期皮瓣覆盖指背创面。结果术后1例小指发生静脉危象,拆除部分伤口缝线,侧切放血成功存活,余指体均完全存活。术后随访0.5~1.0年,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综合评定手功能:优2例,良1例,可1例。结论热压伤所致小儿手指离断,只要指体完整,术中综合判断皮肤、血管、骨损伤的程度,通过吻合指动脉及指掌侧静脉,或取静脉行指背静脉移植,局部带蒂皮瓣覆盖创面再植术后效果满意。

  • 标签: 儿童 再植术 热压伤 断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多指离断再植的治疗思路及手术技巧,总结再植经验。方法2013年6月-2019年1月,共成功再植53例150指,显微镜下再植指体标记可用血管、神经,并初期清创后4℃保存,按第1~5指顺序再植。采用顺行法(114指)或逆行法(36指)对血管、神经、肌腱、骨进行精准修复,123指再植断指血管修整断端直接进行缝合;15指采用同侧腕前小静脉移植桥接;12指取腕前游离静脉皮瓣桥接。其中14指应用血管吻合器吻合血管。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3指术后发生血管危象,8指抗痉挛治疗后缓解,4指手术探查后成活,1指坏死。随访8~21个月,再植149指全部成活,1指坏死。术后对149指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感觉恢复、血运、外观、恢复工作按等级进行评价,优118指,良23指,可8指,优良率94.6%。结论手术前严格判断指再植条件,不拘泥于单纯一种再植方法,高效修复各组织结构,合理规划再植顺序与方法,是提高再植手术效率与修复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断指再植 多指离断 吻合器 静脉移植 静脉皮瓣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中国武汉出现。我院在2020年1月下旬,为1例接触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断指患者实行再植手术,获得成功。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断指再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2020年8月于本院手足显微外科开展断指再植术患者,选取其中62例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掷骰子法分组,每组31例,对照组为常规方案护理,观察组应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方案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在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来说,系统性护理干预方案的应用优势比较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较少不良情况的出现,要重视。

  • 标签: 断指再植术 系统性护理干预 围术期
  • 简介:[摘要 ] 目的 指再植患者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2019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断指再植患者 89 例围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89 例断指再植患者 ,再植成活 79 例 ,失败 10 例。其中失败 10 例 (绞压伤 6例、压砸伤 4例 )。结论 断指后应尽早( 6 h 内)接受治疗,且断指应低温下保存,再植手术中注意肌腱、血管及神经的接合,从而保证术后断指的成活和功能恢复。严格执行医嘱与积极术后功能锻炼,成功率 88. 76 %,提 高了再植指体成活率。

  • 标签: [ ]断指再植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断肢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断肢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患者41例进行临床观察,分析血管危象患者的发生原因,并总结血管危象患者的护理对策。结果:41例血管危象患者,有38例经治疗后恢复正常,有3例治疗失败。结论:断肢再植术后诱发血管危象的因素有强烈疼痛、患肢温度过低、体位不当、吸烟、感染、运动不当和过早下床活动等。术后给予患者加强对患者体征观察,提供心理指导、运动指导和禁烟宣教等护理措施,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断肢再植术 血管危象 原因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断指手外伤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诊治的断指手外伤患者中选取88例,按便利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阶段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急诊手术期、转入病房期、恢复期三个阶段上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手外伤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不同,应据此提供针对性、优质性的护理干预,强调心理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抑郁程度,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断指手外伤 断指再植 心理状态 抑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修复大鱼际肌的掌骨平面拇指离断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2月至2018年3月,对9例急诊伴有大鱼际肌损伤的掌骨平面拇指离断患者实施再植。结果9例掌骨平面离断指均Ⅰ期存活,其中3例出现肌腱粘连,术后3个月予肌腱松解术。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10个月。再植指没有旋转、成角畸形,大鱼际肌饱满;8例拇对掌功能:拇指指间关节掌侧纹到第三掌骨远侧掌横纹之间最大距离为5~8 cm。5例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大于健侧75%,4例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大于健侧50%;7例再植指指体皮肤色泽、温度正常,张力适中,毛细血管反应灵敏,2例色泽稍差,温度略低,怕冷;指腹两点分辨觉7~9 mm,感觉恢复至S3~S3+。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再植拇指功能:优5例,良3例,可1例。结论伴有大鱼际肌损伤的第一掌骨平面拇指离断伤进行再植,存活后外观和功能良好。在患者全身情况允许、离断指体完整的前提下,熟悉拇指解剖及变异,术前充分评估受伤情况,可提高掌骨平面拇指离断再植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拇指 再植术 大鱼际肌损伤 掌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 9月 -2015年 9月断指再植术患者共 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为 97.9%,术后患指功能恢复程度优秀率为 54.2%,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 P< 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断指再植术后功能锻炼能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功能障碍的恢复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断指再植 功能锻炼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手外科断肢再植术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手外科断肢再植术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n=80),以及给予心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n=80),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23.92±2.47)分、抑郁情绪(25.27±2.7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87.5%(P<0.05)。结论:当心理干预在手外科断肢再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手外科 断肢再植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