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广西师公戏以"真君"为祖师神,本文通过追寻"真君"如何从道教神祗进入少数民族宗教,并随民族迁移进入广西十万大山,被师公奉为教主,最终成为地方戏戏神的发展线索,探讨道教对中国古代戏曲影响的问题,希望能为中国宗教与戏剧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 标签: 师公戏 “三元真君” 道教 戏曲 梅山教 山子瑶
  • 简介:郑玉的《春秋》诠释以“圣人未修之《春秋》”与“圣人已修之《春秋》”的区分为基础,批评杜预、孔颖达等对《春秋》命名的界说,肯认《春秋》是经非史,客观上构成对朱熹等人所持以史视《春秋》观点的反动。杜预、孔颖达及公羊学家们所持感麟作经故经止获麟的说法,是就《春秋》之形式而言,《春秋》实质上终于黄池之会。他发挥孟子“事”、“文”、“义”之说阐发《春秋》宗旨,以尊王为《春秋》大义之核心,以存理灭欲为《春秋》旨归。在解经方法上,基于对《春秋》经史性质的界定,在以往经学家那里相为扞格的解经方法,在他那里却变得各得其所,相得益彰。

  • 标签: 《春秋》 阙疑 郑玉
  • 简介:早期关于正义动机的研究多以西方、受良好教育、工业化、富有、民主社会(western,educated,industrialized,rich,anddemocratic,WEIRD)的被试(特别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大学生群体)为样本,并以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作为文化区分的理论基础,发现西方人表达个人正义动机多从独立的自我参照视角出发,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的美好世界;而中国人表达正义动机却从互依或他人参照视角出发,认为社会整体是一个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的和谐世界。近年来,主流学者开始意识到这样的研究存在重大的取样偏差或自我偏差、情境偏差,其揭示的人类行为特征(WEIRD)也是奇怪的。本文利用分析技术,对36个中国样本(N=8396)的个人世道正义观(自我参照)与一般世道正义观(他人参照)的相关系数和均值差进行效果值检验。结果发现,个人世道正义观与一般世道正义观之间存在强正相关(r=0.64,Fisher’sZ=0.75),平均数差异显著,但效果值很小(d=0.20);进一步的调节变量分析发现,只有在非学生样本、弱势情境下(如生活逆境),被试的个人世道正义观得分才显著低于一般世道正义观,即认为'自己委屈、他人应得'。总之,中国人的正义动机呈现低自我参照、高情境区分的特点,并非'独立'或'互依'就能简单概括的。

  • 标签: 一般世道正义观 个人世道正义观 公正世界信念 元分析 年龄 情境
  • 简介:本研究以277名文科、四年级的大学生为被试,综合考察在故事、连线和命名任务下,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对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多变量方差分析发现,对于个测验的共同部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主效应均显著,但交互作用不显著。分别对每个任务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对于连线任务而言,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主效应均显著;对于命名任务而言,外部动机的主效应显著,内部动机的主效应不显著;对于故事任务而言,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主效应不显著。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之间在个任务中均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多重回归分析发现,对于不同的任务,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贡献显著不同。

  • 标签: 学习心理学 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 创造力 认知需求 人格
  • 简介:维学,是关于自然、思维、社会的基础本元、维度及其联系的学问。通过综合、分析的研究自然、思维、社会基础的和更基础的内容,掌握自然、思维、社会最基础的本元、维度及其联系,从基础的本元、维度、联系来掌握自然、思维、社会最基础的规律。维学通过对自然、思维、社会划分层次,找到本元、维度,以及层次之间、本元之间、层次之间、本元与层次之间自身所有的多维度的规律、性质。认识、掌握、运用自然、思维、社会最基础的组成、结构、作用、性质等其自身所具有的规律,从而从源头上指导人类活动的方向,维护环境,保护资源,优化活动的效果,提高活动的效率,减少并防止人类出现的各种问题。

  • 标签: 基础 本元 维度 联系 元维学
  • 简介:鞠曦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3万字。作者以《说卦传》为纲展开其易学思想理路,认为,二千余年来,不管是象数学派还是义理学派,其对《周易》的错读,都是因为错读《说卦传》而造成的。作者指出,《周易》原为卜筮之书,而在经过孔子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后,最终以《说卦传》为纲,扬弃了其卜筮性,形成了孔子所主张的道德《易》。作者主张,孔

  • 标签: 《易道元贞》 鞠曦 易学思想 思想内蕴 易学研究 学术价值
  • 简介:<正>荀子是先秦时期继孔、孟之后对儒学发扬、发展贡献最大的儒学大师。其所著《荀子》一书,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政治、哲学思想,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荀子所推崇的孔子与他批驳过的孟子成了历代帝王尊奉的人物,《论语》、《孟子》亦为儒家经典;荀子及其著作却被打入冷宫,少有问津者。建国以

  • 标签: 荀子 孔子 孟子 写作动机 儒学 封建社会
  • 简介:新时期宗教政策开放,古观重光,追怀先辈道人雅致而赋一律。福地于今远播名,西湖幽境步虚声。种桃仙去天云静,洗药人采灶火鸣。石笋哦诗思古调,笼鹅换字慕真诚。尤欣玉殿繁香案,

  • 标签: 元妙 仙去 宗教政策 洗药 笼鹅 步虚
  • 简介:6月20日至23日,由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詹思禄主教为组长,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黄炳章主教、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杨晓亭主教、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施雪琴为成员的调研,在广东江门、肇庆、东莞、广州等教会进行了民主办教暨"《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工作条例》.

  • 标签: 民主办教 调研组 中国天主教主教团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 教会 广东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大生产运动,经过了哪些阶段,解决了哪些问题?理论界以前对此研究尚不够深入。本文进行了研究和再认识:从阶段上看,经过了1938至1940、1941至1942、1943至1945的个阶段。从解决问题上看,不仅解决了抗日军民吃穿用等严重的物质困难,也推动了工业、科学技术和城市工作的发展,还树立了劳动光荣、人民至上和重视生产力的观念。

  • 标签: 毛泽东 抗日战争 大生产运动
  • 简介:关于新罗晓与中国华严思想家之间的关系,以往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法藏在思想上受到晓的影响,但在澄观的著作中也有多处对晓著作的引用,显示出澄观同样受到晓的影响。特别是在判教说以及关于《楞伽经》《大乘起信论》的理解方面,这种影响就更为明显。当然,由于晓与澄观在思想立场上的差异,澄观对待晓的思想是有有选择地吸收。在考察澄观的思想形成时,晓的思想影响不可忽视。

  • 标签: 元晓 澄观 判教 《楞伽经》 《大乘起信论》
  • 简介:李伯的文学之路欧阳健居晚清四大小说家之首的李伯,不是梁启超那样的时代巨子,而是处于政治漩涡之外的小人物;他的人生价值,在于作为一名职业报人和职业小说家的成功事业和开创一代风气的广泛影响。李伯,名宝嘉,又名宝凯,伯是他的字,别号南亭亭长.又号游...

  • 标签: 李伯元 庚子国变 “游戏” 《官场现形记》 《绣像小说》 弹词小说
  • 简介:<正>旅游套餐:4588/人套餐包含:马来西亚旅游签证费、上海至吉隆坡来回飞机票、吉隆坡至丁加奴来回飞机票、LagunaRedangIslandResort(拉古那度假村)2晚住宿、3次出海浮潜,以及在热浪岛上的正餐(2早2午2晚)。全程机场建设费、燃油附加费等:935/人岛上消费矿泉水2瓶,6RM;水果、饮料若干,约合30RM;海洋公园门票5RM;浮潜工具的租

  • 标签: 机场建设费 旅游签证 海洋公园 丁加奴 ISLAND 网上冲浪
  • 简介:实践美学的范畴是"实践"。"实践"是与人的"劳动"紧密相关、甚至二位一体的概念,而"劳动"曾被界说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实践"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并反映"社会关系"的,所以,人的特性、本质又被界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两种观点是万无一失的吗?如何准确理解二者的关系?本文就此展开重新检讨,希望对实践美学反思赖以立足的范畴是否逻辑自洽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 标签: 劳动 社会性 意识性 根本特性 亚特性
  • 简介:本文讨论关于《实践理性批判》中“纯粹实践理性的动机”一章的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动机”是否为实践理性批判引入了某种心理学的机制从而造成了这项批判的不一致。对此,笔者认为纯粹实践理性的“动机”实际上是指理性法则规定行动时,有限的、感性的理性存在者具有的整体状态。我们既不能将其看作是道德法则规定行动时依赖的心理因素,也不能将其看作是理性的法则依据因果法则在主体中产生的经验心理学的后果。第二个问题主要是“道德法则作为动机”与“道德情感或敬重作为动机”这两种说法的一致性。在整体状态的观点下,道德法则和道德情感可以被看作是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在理性法则规定意志时的不同方面,它们可以在这种意义上获得一致性。由此,我们也可以将作为道德情感的敬重的否定方面和肯定方面纳入到统一的理解之中。第个问题是处理《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以及《道德形而上学》中“动机”含义的一致性。笔者认为“动机”一般是指意志的主观规定根据,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则专指理性法则成为意志的主观规定根据时我们作为有限的、感性的理性存在者所处的状态。这些著作在“动机”的使用上并没有原则上的分歧。

  • 标签: 动机 状态 实践理性 道德情感 敬重
  • 简介:基于成就目标的分法,Harackiewicz等人提出多重目标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多种类型的成就目标将会带来最佳的适应性结果,这种观点与单纯强调掌握目标正性作用的传统目标理论相对立。根据多重目标对成就结果的作用模式,理论学家分别提出了四种模型:累加目标模型、交互目标模型、特定目标模型以及选择目标模型。最近的实证研究支持了选择目标模型的观点。并为如何提升个体的成就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成就目标 多重目标理论 三分法 成绩-接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