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采用不同方法测定沙棘果粉的抗氧化能力活性。实验条件下,沙棘果粉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有较强的清除或抑制作用,且显示较好的量效关系。所以沙棘果粉的有效成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 标签: 沙棘果粉 抗氧化 FRAP还原力 DPPH自由基 超氧阴离子 羟基自由基
  • 简介:由于近年来,集约化、工厂化水产养殖方式的迅速发展,养殖产量的提高及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养殖用水体日益恶化,水产品药物残留居高不下,这不仅威胁到水产养殖本身,水产养殖动物病害越来越严重,同时还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本文研究叶下珠提取物体外的抗氧化和保肝作用。采用叶下珠水提取物、75%乙醇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体外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和抑制H:O:诱导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性等方法来研究叶下珠的抗氧化活性。和体外培养法获取罗非鱼的原代肝细胞,用CCl4对肝细胞建立体外损伤模型,研究叶下珠水提取物、75%乙醇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对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aminitransp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活力的影响。叶下珠水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和抑制H2O2诱导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性最强。加药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损伤组,差异极显著(p〈0.01)。叶下珠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体外氧化和保肝作用。为叶下珠在水产养殖上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抗氧化活性 体外培养法 水提取物 保肝作用 叶下珠 天冬氨酸转氨酶
  • 简介:中华济生胶囊采用特殊工艺,富含抗癌活性成分人参皂甙Rh2及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Rg组皂甙.本品不仅对移植性肿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对诱发性肿瘤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有关人参及人参皂甙Rh2对诱发性肿瘤有抑制作用的报道.因而,预示本品在癌的化学预防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 标签: 人参皂甙Rh2 Rg组人参皂甙 诱发性肿瘤 移植性肿瘤
  • 简介:目的研究环翠楼高丽红参复方制剂抗肿瘤作用。方法利用荷瘤小鼠肿瘤模型研究。结果环翠楼高丽红参复方制剂对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环翠楼高丽红参复方制剂具有抗肿瘤作用。

  • 标签: 环翠楼高丽红参 抗肿瘤作用
  • 简介:仔猪黄白痢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产房仔猪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常在出生后数小时至断奶前发病,对仔猪的危害非常大,发病率高时可达90%以上,病死率可高达100%.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众多,无有效的疫苗可用来防治该病,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抗生素药物来控制大肠杆菌病,但大肠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使用抗生素对该病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2],据华南农业大学陈杖榴教授报告,发现一些新血清型大肠杆菌对常用的21种抗生素都有很高的耐药性,基本上是一种“超级细菌”,另外由于广泛、大量、长期不规范的使用抗生素所导致的药物残留和一些药源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2].

  • 标签: 埃希氏大肠杆菌 仔猪黄白痢 体外抗菌 中草药 抗生素药物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 简介:亚硒酸钠和牡蛎多糖合成硒化牡蛎多糖(SeOPS),纤维素DE-52分离纯化,红外光谱结构表征。DPPH·,ABTS+和·OH清除作用及铁还原力测定SeOPS抗氧化活性。MTT法检测SeOPS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eOPS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SeOPS具有清除DPPH·和ABTS+作用,IC50值分别为7.102mg/mL和2.243mg/mL。·OH及铁还原力清除效果与牡蛎多糖(OPS)无显著差别。SeOPS阻滞人宫颈癌(Hela)细胞G0/G1期及肝癌(HepG2)S期的发育,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 标签: 牡蛎多糖 硒化 人宫颈癌细胞 肝癌细胞 流式细胞术
  • 简介:以W/O型猕猴桃籽油微乳液(含油量24.32%)为原料,研究其氧化稳定性和体外氧化活性。采用Schaal加速氧化试验分析其氧化稳定性,通过测定还原力与对O2-·,DPPH·,ABTS+·和·OH体外模型的自由基清除率,探讨猕猴桃籽油微乳液的体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猕猴桃籽油微乳液的过氧化值(POV)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但较普通猕猴桃籽油更具稳定性;猕猴桃籽油微乳液的还原能力,以及对O2-·,DPPH·,ABTS+·,·OH的清除率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质量浓度达到15mg/mL时,猕猴桃籽油微乳液对O2-·清除率达到87.57%,且对·OH的清除率明显高于VE,呈现出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 标签: 猕猴桃籽油 微乳液 抗氧化活性 过氧化值
  • 简介:人参皂苷Rg3是人参中主要抗肿瘤活性成分,其在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与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降低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文章通过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概况了人参皂苷Rg3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药开发对今后人参皂苷Rg3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人参 人参皂苷RG3 抗肿瘤作用
  • 简介:为研究一株诺丽内生真菌M50的抗菌和抗肿瘤生物活性并鉴定此菌株,本研究对实验室保藏的诺丽内生真菌M50,采用ITSrDNA测序鉴定内生真菌M5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指示细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菌性进行测试;以新暗色柱节孢菌、辣椒疫霉、西瓜枯萎病菌和拟盘多毛孢为指示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对其抑菌性进行测试;以肝癌细胞株SMMC-7721、Lewis肺癌、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为指示癌细胞,采用MTT法对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测试。内生真菌M50鉴定为Leptoxyphiumfumago;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的大小分别为(13.16±0.22)mm、(12.06±0.31)mm、(7.89±0.17)mm和(11.05±0.22)mm;新暗色柱节孢菌、辣椒疫霉、西瓜枯萎病菌和拟盘多毛孢的抑制率分别为50.00%、18.36%、12.35%和46.91%;肝癌细胞株SMMC-7721、Lewis肺癌、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45.46μg/mL、53.33μg/mL、80.48μg/mL。说明内生真菌M50具有广谱的抗菌和抗肿瘤的生物活性。本研究为解决药源问题带来新的希望和契机,为开发诺丽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标签: 诺丽 内生真菌 次生代谢产物 抑菌 抗肿瘤
  • 简介: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高良姜粗多糖,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沉淀高良姜粗多糖,并以高良姜粗多糖得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粗多糖最佳醇沉体积分数,结果表明使用无水乙醇得到的高良姜粗多糖得率最高约为1.58%;采用体外模拟肠道超声波乳化法制备胆固醇胶束,按照胆固醇试剂盒法检测高良姜粗多糖结合胆固醇胶束能力,结果表明高良姜粗多糖对胆固醇胶束的结合率最高约为76.09%;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高良姜粗多糖结合胆酸盐能力,结果表明其对牛磺胆酸钠的结合率约为70.18%,对水合胆酸钠的结合率约为79.55%,对甘氨胆酸钠的结合率约为83.04%。由此可见,高良姜粗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降胆固醇效果。

  • 标签: 高良姜 粗多糖 胆固醇胶束 胆酸盐
  • 简介: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并对制备出的马铃薯抗性淀粉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利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研究马铃薯抗性淀粉的体外消化性质。

  • 标签: 马铃薯抗性淀粉 红外光谱 益生特性
  • 简介:本文采用k-b纸片法研究了茜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石油醚提取物浓度为50mg/ml时,抑菌率为25.03%;乙酸乙酯层提取物浓度为50mg/mL时抑制率最高,为48.64%;丙酮层提取物浓度为50mg/mL时抑制率最高,为61.59%;甲醇层提取物浓度为50mg/mL时抑制率最高,为46.09%。

  • 标签: 茜草 各层提取物 抑菌活性
  • 简介:综述了卷烟烟气体外毒理学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采用体外毒理学方法评定卷烟烟气的基因毒性和细胞毒性的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

  • 标签: 卷烟烟气 体外毒理学 基因毒性 细胞毒性
  • 简介:【目的】为探讨肉桂醛对烟草疫霉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以烟草疫霉菌为研究对象,研究肉桂醛作用下烟草疫霉菌菌丝的径向生长和细胞膜透性,通过菌丝ROS和PI荧光染色,进一步测定菌丝丙二醛和甘油含量。【结果】(1)肉桂醛能够有效地抑制烟草疫霉菌菌丝的径向生长和破坏菌丝形态,抑制菌丝径向生长的EC50值约为0.93mmol/L;(2)烟草疫霉菌菌丝ROS和PI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经肉桂醛处理的菌丝,其活性氧含量增加并出现细胞死亡现象,并表现出浓度效应;(3)随着肉桂醛处理浓度的升高,烟草疫霉菌菌丝MDA和甘油含量以及细胞膜透性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肉桂醛可能通过增加烟草疫霉菌胞内ROS含量,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刺激丙二醛产生,从而使细胞膜受损,进一步导致细胞死亡,达到抑菌效果。

  • 标签: 肉桂醛 烟草疫霉菌 活性氧 细胞膜 抑菌
  • 简介:肿瘤是机体组织细胞在某些内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异常增生而形成的一种病理性赘生物。猪因具有高生长速度和高繁殖力与较短的饲养周期,使其肿瘤性疾病的发病率远远低于其它家畜。现将一母猪乳腺肿瘤病例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手术切除 母猪 肿瘤性疾病 致病因素 组织细胞
  • 简介:耕牛肿瘤是机体在某些有害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异常组织增生。耕牛体内外肿瘤并不少见,可发生于机体的任何组织,也可由各种组织细胞所构成。在临床实践中,良性肿瘤最多见、恶性肿瘤较少见。

  • 标签: 耕牛 肿瘤 症状 诊断 手术切除治疗
  • 简介:为研究不同淋雨量对苜蓿干草品质及其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采用人工模拟雨淋试验。以鲜样未雨淋(CK)、鲜样受雨淋5mm及鲜样受雨淋10mm3个处理进行营养品质和体外消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未受雨淋鲜样相比,受雨淋鲜样中性洗涤纤维(NutralDetergent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eidDetergentFiber,ADF)含量随淋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粗蛋白质(CrudeProtein,CP)、粗灰分(CrudeAsh,CA)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RelativeFeedingValue,RFV)显著减少(P〈0.05);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FattyAcid,VFA)浓度和干物质消化率(drymatterdigestibility,DMD)随淋雨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各处理体外培养液pH值则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淋雨量大的苜蓿营养物质流失严重,品质较差。雨淋处理降低了苜蓿干草的品质,基于此,应尽量避免苜蓿收获时受雨淋影响,在苜蓿抢收时节,可在雨中进行收获作业,以减少苜蓿在干燥过程中雨淋的影响。

  • 标签: 紫花苜蓿 淋雨收获 营养品质 体外消化
  • 简介:本文研究了氟苯尼考对鲁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ruckeri)体外药效学,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生长动力学曲线和杀菌动力学曲线和抗菌后效应(PAE)及四种培养因子对氟苯尼考体外抑制鲁氏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IC、MBC和MBC/MIC分别为0.5μg·mL^-1、1μg·mL^-1和2;鲁氏菌在液体培养基中1h后进入对数生长,大约持续7h;在用药4—6h达到最大药效。由杀菌曲线可知,氟苯尼考的杀菌功效具有浓度依赖性;在2MIC、4MIC和8MIC时,PAE分别为3.71±0.11、4.54±0.27和5.52±0.23;氟苯尼考对鲁氏菌作用最适pH值为6~8,且二价阳离子(Mg2+)、血清含量及细菌数量小于10s时对药效无显著影响。因此,保证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并配合最适培养条件,是氟苯尼考发挥最高药效的前提条件。

  • 标签: 氟苯尼考 鲁氏耶尔森氏菌 体外药效
  • 简介: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16种中草药单方及5种复方制剂对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ruckeri)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黄芩(RadixScutellariae)和诃子(FructusChebulae)对鲁氏耶尔森菌的抑菌作用最强,MIC均为0.028g·mL^-1,可作为防治水产养殖动物耶尔森菌病害的主要备选中草药;大黄(RadixetRhizomaRhei)的抑菌作用较强,其MIC值为0.227g·mL^-1,也可作为候选药物;青蒿(HerbaArtemisiae)、金樱子(FructusRosaeLaevigatae)、连翘(FructusForsythiae)、茵陈(HerbaArtemisiaeScopariae)、五倍子(GallaChinensis)及金银花(FlosLonicerae)的抑菌作用较弱,其MIC值均为0.455g·mL^-1。5种复方制剂中,大黄、黄柏(CortexPhel-lodendri)和黄芩3种中草药以5:3:2的比例配伍对鲁氏耶尔森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其MIC值为0.057g·mL^-1,抑菌效果弱于黄芩,但远强于大黄单独使用,可为该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复方配伍参考。

  • 标签: 中草药 鲁氏耶尔森菌 最小抑菌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