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乙肝患者尿MA和IgG及轻(k,λ)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30例急性乙肝,30例慢性乙肝和3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尿TRF,MA和IgG及轻(k,λ)的含量。结果除急性乙肝组尿中MA,IgG及轻(k,λ)的含量和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以肝硬化组为甚(P<0.01)。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乙肝患者的肾脏损伤的严重程度高低依次为乙肝肝硬化患者>慢性乙肝患者>急性乙肝患者。结论检测尿中MA,IgG及轻(k,λ)的含量对乙肝患者的早期肾损伤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临床指标。

  • 标签: 急性乙肝 慢性乙肝 乙肝肝硬化 MA IgG及轻链(k &lambda 散射比浊法
  • 简介:摘要疫苗是一种特殊的药品,其性能容易被不适温度所破坏,储存和运输的管理意义重大。本文分析冷在疫苗储存和运输的重要作用,阐明冷温度实时采集系统对于疫苗储备和运输管理的重要意义,为加强疫苗储存和运输的冷控制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疫苗 储存与运输 冷链 温度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胃癌中母系印记基因3(MEG3)长非编码RNA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87例胃癌及其配对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中MEG3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胃癌组织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比较MEG表达都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MEG3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有明显降低,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MEG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组织中长非编码核糖核酸C5orf66反义1(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74例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作为直肠癌组,选取直肠癌患者相应癌旁正常组织(距离肿瘤>10 cm)作为癌旁对照组,随访5年记录患者生存情况。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检索直肠癌中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直肠癌患者组织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分析肿瘤组织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分析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TCGA数据库中直肠癌组织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织(0.44±0.12比0.95±0.21,t=17.1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qPCR检测结果显示,直肠癌组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0.48±0.19)低于癌旁对照组(1.01±0.23,t=15.2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ncRNA C5orf66-AS1高表达组和lncRNA C5orf66-AS1低表达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41、0.012、0.605、1.655、0.962,P<0.05)。lncRNA C5orf66-AS1高表达的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lncRNA C5orf66-AS1低表达患者(χ2=12.4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直肠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2.134,95%可信区间(CI):0.850~1.52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ncRNA C5orf66-AS1是影响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HR=0.745,95%CI:0.610~0.9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可能有密切联系。

  • 标签: 直肠癌 长链非编码RNA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轻(sFLC)检测对于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32例初发MM患者;正常对照26例,为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结论正常的健康人。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病例组及对照组sFLC-κ、sFLC-λ,计算sFLC-κ/λ比值(rFLC),比较两组间差异。同时检测病例组尿轻(uFLC)、血清总轻(sTLC)、免疫固定电泳(IFE)、血清蛋白电泳(SPE),分别与血清FLC检测法比较敏感性。结果病例组sFLC及rFL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32例初发MM患者sFLC、rFLC31例阳性,阳性率96.9%;应用血清总轻法检测有24例检测出异常轻,检出率为75%,两组检出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尿轻测定法检测25例存在异常轻,检出率为78%;应用SPE检测有26例为阳性,阳性率为84%,以上两种检测方法与血清FLC法检出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血清IFE检测法有30例为阳性,阳性率为93.8%,与血清FLC法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FLC检测是一种高度敏感的定量检测方法,与免疫固定电泳结合,可以提高疾病检出率,有助于MM患者的诊断。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游离轻链 血清游离轻链比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108-02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长非编码RNA(lncRNA)-linc00092在胃癌组织中的分布特点,探讨linc00092表达高低对胃癌患者多种生存特点的影响,并对其与胃癌常见临床病理学特点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在13例胃癌患者中,分析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linc00092的表达差异;在线生存数据库中,分析胃癌组织中的linc00092表达水平对胃癌患者总生存(OS)、疾病进展后生存(PPS)、首次进展后生存(FP)的影响;收集9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新鲜冰冻组织标本,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linc00092水平,分析癌组织中的linc00092与胃癌患者常见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s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13对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linc00092的表达水平在胃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是胃正常组织中的2.316倍(t=3.19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inc00092高表达的胃癌人群的OS在数据库胃癌总体人群、Ⅲ~Ⅳ期胃癌患者、女性患者、男性患者、仅接受手术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和阳性患者中明显低于linc00092低表达者(P<0.05);linc00092高表达的胃癌人群的FP在总体人群、Ⅱ~Ⅲ期胃癌患者、Her-2阴性和阳性患者中显著低于linc00092低表达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inc00092高表达的胃癌人群的PPS在总体人群、Ⅰ~Ⅳ期胃癌患者、女性和男性患者、仅接受手术患者、Her-2阴性和阳性患者中显著低于linc00092低表达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胃癌中的linc00092的表达水平越高,癌组织分化越差(P<0.05),肿瘤越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P<0.05)、更容易出现深部浸润(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高的linc00092提示胃癌患者预后较差,同时linc00092在胃癌组中显著高表达,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明显相关。

  • 标签: 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生存
  • 简介:目的:检测舌鳞癌中MEG3长非编码RNA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分期、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94例舌鳞癌及其配对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MEG3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实验结果经Graphpad软件分析后,绘制散点图并作不同方法的相关分析。结果:舌鳞癌组织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的MEG表达显著降低(P〈0.01)。MEG3的表达在舌鳞癌晚期(Ⅲ-Ⅳ期)中较早中期(Ⅰ-Ⅱ期)显著降低(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较无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降低(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灶较原发癌灶表达减少(P〈0.05)。结论:MEG3在舌鳞癌中表达显著降低,与舌鳞癌的转移倾向有一定关系.可作为潜在的舌鳞癌临床分期、分级的指标。

  • 标签: 舌鳞癌 长链非编码RNA MEG3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肌肉肌球蛋白重(Nonmusclemyosinheavychain9,MYH9)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60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YH9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Blotting检测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HepG2及人正常肝细胞株LO2中的MYH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YH9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33%(38/6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41.67%(25/60),P<0.05;MYH9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对量(1.078±0.130)较癌旁组织(0.775±0.111)明显增高,P<0.05;MYH9蛋白在SMMC-7721及HepG2细胞株中的表达相对量(分别为1.627±0.107、1.317±0.095)均明显高于LO2(0.925±0.060,P<0.05)。MYH9蛋白表达与患者肿瘤大小、门静脉侵犯、Edmondson分级及TMN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AFP及HBsAg无关,P>0.05。结论MYH9蛋白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可能为肝癌的治疗带来一个新的方向。

  • 标签: 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 肝细胞肝癌 NMⅡA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糖抗原-125(CA125)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ECO)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妇科诊治的62例ECO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卵巢良性囊肿[不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62例,纳入对照组,均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C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95.36±56.31)u/mLm(18.64±7.45)U/mE],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血清CA125水平与EMs分期(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832,P〈0.01),并且EMsⅡ~Ⅳ期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较EMsI期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MsⅡ期与EMsI]I期患者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血清CA125水平与痛经评分(DSS)呈正相关关系(r=0.5650,P〈0.01),并且DSS为1~3分患者与0分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A125与ECO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ECO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随着EMs分期(EMs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与DSS均呈正相关关系。测定血清CA125有助于对ECO的诊断及对病情、预后的判断。

  • 标签: 糖链抗原-125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血清
  • 简介:目的观察良,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血清及尿液中к、λ轻水平和к/λ比率变动的意义。方法以散射浊度法检测162例各类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患者血清及部分尿液三种Ig,к、λ轻含量,计算出к/λ比率。结果109例健康人к/λ比率为1.70±0.41。152例MMG正常Ig水平均显著减低,к型к/λ比率为5.3-493;λ型к/λ比率为0.006-0.23。10例BMG及32例多克隆高丙种球蛋白血症к/λ比率接近正常,人17例BJP型中仅4例血清轻明显升高且出现M带,而17例尿中均出现单一的轻型M带。结论血清及尿液к、λ定量和к/λ比率对BMG与MMG,轻病,单克隆与多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确诊意义

  • 标签: 血清 尿液 к/λ比率 轻链水平 鉴别 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 简介:摘要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涎液化糖抗原6(KL-6)是ILD的血清无创生物标志物,其水平变化与ILD的活动性及治疗效果相关,近年来受到了临床上的关注。本文就KL-6在ILD诊断、监测和评估中的临床意义进行阐述。

  • 标签: 肺疾病,间质性 涎液化糖链抗原6 生物标记 评价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非编码RNA(lncRNA) SNHG12在鼻腔鼻窦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17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lncRNA SNHG12相对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表达阳性率;分析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和Ki-67阳性率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鼻腔鼻窦肿瘤组织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2.56±0.2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92±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2,P<0.05)。鼻腔鼻窦肿瘤组织Ki-67表达阳性率[(75.29±8.2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0.43±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2,P<0.05)。Ⅰ~Ⅱ期鼻腔鼻窦肿瘤患者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2.11±0.31)低于Ⅲ~Ⅳ期患者(3.06±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9,P<0.05)。中高分化鼻腔鼻窦肿瘤患者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1.97±0.29)低于低分化患者(3.26±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9,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2.95±0.26)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2.2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1,P<0.05)。lncRNA SNHG12高表达患者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35.21%)低于低表达组患者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3.190,P<0.05)。鼻腔鼻窦肿瘤组织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与肿瘤增殖标志物Ki-67表达阳性率呈正相关(r=0.998,P<0.05)。结论lncRNA SNHG12在鼻腔鼻窦肿瘤中呈高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和肿瘤增殖明显相关。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鼻腔鼻窦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非编码RNA(lncRNA) TUC338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17年6月到2019年6月收集的65例前列腺癌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转录组学分析差异表达lncR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差异表达lncRNA表达水平;并分析肿瘤组织和分析差异表达lncRNA与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增殖和迁移之间的关系。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患者生存率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lncRNA TUC338表达水平(5.19±0.7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49±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91,P<0.05)。癌旁组织lncRNA TUC338表达水平(1.10±0.43)明显低于前列腺癌组织(3.78±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7,P<0.05)。3 ng/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0 ng/ml患者前列腺癌lncRNA TUC338表达水平(1.99±0.45)明显低于PSA>20 ng/ml患者前列腺癌组织lncRNA TUC338表达水平(4.21±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85,P<0.05)。Gleason评分≥8分患者前列腺癌lncRNA TUC338表达水平(4.10±0.68)明显高于Gleason评分<8分患者(2.5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94,P<0.05)。PT1~T2期患者前列腺癌lncRNA TUC338表达水平(2.58±0.64)明显低于PT3~T4期患者(4.11±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01,P<0.05)。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前列腺癌lncRNA TUC338表达水平(2.28±0.48)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4.59±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7,P<0.05)。lncRNA TUC338高表达患者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21.74%(5/23)]低于低表达组[59.23%(2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3.189,P<0.05)。前列腺癌组织lncRNA TUC338表达水平与肿瘤增殖标志物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和迁移相关蛋白黏着斑激酶(FAK)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81、0.901,P<0.05)。结论lncRNA TUC338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前列腺癌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前列腺癌(PCa)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3(MAP1LC-3)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9年2月本院泌尿外科需手术治疗的PCa患者96例,取肿瘤组织标本和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用于研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MAP1LC-3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组织中MAP1LC-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Ca患者癌组织中MAP1LC-3基因的2-△△Ct值为(0.375±0.065),显著高于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的(0.116±0.024)(P<0.01)。PCa组织中MAP1LC-3蛋白的AOD值为(0.351±0.046),显著高于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的(0.082±0.013)(P<0.01)。PCa组织中MAP1LC-3基因2-△△Ct值和蛋白AOD值在Ⅲ、Ⅳ期患者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N1期患者显著高于N0期患者(P<0.01),Gleason评分>7分患者显著高于Gleason评分≤7分患者(P<0.01),PSA>20 ng/mL患者显著高于PSA≤20 ng/mL患者(P<0.01)。结论PCa组织中MAP1LC-3基因和蛋白高表达,高表达的MAP1LC-3可能参与了PCa的发生、侵袭和转移过程。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前列腺特异抗原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非编码RNA(lncRNA)linc0026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NSCLC患者,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lncRNA linc0026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设计合成lncRNA linc00261表达质粒,转染A549细胞,采用q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lncRNA linc00261表达水平,使用MTT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情况,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qRT-PCR检测结果显示,100例NSCL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linc00261的平均相对表达量(0.15±0.06)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19±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3,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病理组织类型的NSCL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linc00261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linc00261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转染lncRNA linc00261表达质粒的A549细胞中lncRNA linc0026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转染空载体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F=5.196,P<0.001)。MTT检测结果显示,转染24 h后,3组之间细胞增殖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83,P>0.05);转染48、72、96 h后,转染lncRNA linc00261表达质粒的A549细胞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转染空载体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t=3.187、5.549,P值均<0.05)。流式细胞书检测结果显示,转染48 h后,转染lncRNA linc00261表达质粒的A549细胞的凋亡比例显著高于转染空载体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χ2=4.175、6.093,P值均<0.05)。结论lncRNA linc00261在NSCLC患者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并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其在NSCLC中可能发挥抑癌基因作用,过表达lncRNA linc0026可抑制NSCLC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有可能成为NSCLC潜在的治疗靶点。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261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长非编码RNA MALAT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技术分析MALAT1在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选取我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术中留取患者癌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的肠上皮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MALAT1Z在70例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MALAT1表达与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分析了癌症基因组数据库(TCGA),肠癌组织中MALAT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但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无关(p>0.05);STRING数据库构建MALAT1基因相互作用蛋白网络,网络中共有21个蛋白,73个节点,蛋白网络富集明显(P<0.05);根据MALAT1基因表达水平中位数将结直肠癌患者分为高低表达组,结果显示MALAT1基因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HR=0.59, P=0.026)和无疾病进展生存(HR=1.4, P=0.05)均存在相关性;70例肠癌患者中,高表达者38例,低表达者32例,高表达与低表达着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68, 95%CI:0.31-0.98, p<0.05)。结论MALAT1高表达患者预后好于低表达者,并可作为预后生存的生物学标记物。

  • 标签: 结直肠癌 MALAT1 预后 生物学标记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非编码RNA-PCAT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病理结果证实前列腺癌组织标本72例,其中PCAT1低危组34例,高危组38例。将72例患者前列腺癌组织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癌组织中的长非编码RNA-PCAT1的表达,根据PCAT1表达量将其其分为低危组34例,高危组38例。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Pearsonk χ2连续校正。结果长非编码RNA-PCAT1低表达组34例,高表达组38例。PCAT1低表达组及高表达组年龄≥65岁与<65岁人数对比[56%(19/34)比44%(15/34)及61%(23/38)比39%(15/38),χ2=2.09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AT1低表达组及高表达组前列腺直径≥3.0 cm与<3.0 cm人数对比[47%(16/34)比53%(18/34)及55%(21/38)比45%(17/38),χ2=2.68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AT1低表达组及高表达组Gleason评分≥7分与<7分人数对比[38%(13/34)比62%(21/34)及71%(27/38)比29%(11/38),χ2=4.3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AT1低表达组及高表达组病理分期PT2与PT3-T4人数对比[79%(27/34)比21%(7/34)及39%(15/38)比61%(23/38),χ2=5.21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AT1低表达组及PCAT1高表达组淋巴结有无转移人数对比[76%(26/34)比24%(8/34)及50%(19/38)比50%(19/38),χ2=4.15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非编码RNA-PCAT1在前列腺癌高分级及临床高分期中高表达,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起着相应作用。

  • 标签: 前列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