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导教育对脑瘫儿童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的12例脑瘫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儿采用引导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CPMFS和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6例,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6例,77.78%),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引导教育对脑瘫患儿进行护理,其护理效果好,有利于提升患儿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脑瘫儿童 康复效果 改善作用
  • 简介:【摘要】:引导教育主要是通过一种教育的方式,引导一些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功能、言语、智力、听力等各方面的指导性训练,引导他们应用引导教育体系的促通的方法学习各种功能及技巧,达到改善其异常或者恢复正常的目的。当今社会中,引导教育已经进入生活领域,比如幼儿园、小学课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教育在脑瘫康复治疗中作用显著,作为一名脑瘫患儿,由于疾病的影响,脑部发育迟缓,所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肯定较同龄人各方面落后,比如说学习中,因此要想改变此差距,就要通过学习的方式来引导这些脑瘫患儿去适应环境,本文主要探讨引导教育在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 标签: 脑瘫 引导式教育 康复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引导教育疗法在儿童综合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依据家长自愿的原则对2011年至今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患儿进行神经生物学疗法康复(运动训练+穴位按摩+理疗+针灸)+引导教育(治疗组)和神经生物学疗法康复(对照组)二种疗法进行疗效比对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患儿在运动功能的恢复、语言康复、智力提高和心理健康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的患儿。结论引导教育是一种教育与治疗相结合的综合体系。教育的目的是以有效功能代替原来的功能障碍,帮助患儿建立健全人格,要求患儿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并确保学习进程中充满兴趣,使患儿在智能、语言社交,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等方面同步发展,最终达到全面康复、回归社会1。

  • 标签: 引导式教育疗法 儿童综合康复 运用
  • 简介:摘要:脑性瘫痪即脑瘫,指的是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姿势异常和运动障碍,同时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视觉、听觉、言语、行为及情感等障碍。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所采取的综合治疗方法很多,以运动康复为主,侧重于患儿功能改善,对患儿心理行为、认知、社交和生活自理能力等问题关注较少,患儿康复后仍然无法适应环境的要求。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脑瘫儿童康复
  • 简介: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引导教育对小儿脑瘫患者开展康复治疗,更好地为患儿提供服务。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3月-2019年3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小儿脑瘫人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106例前面总数是106例,各满意度分母总数和也为106,但是下文男66例,女50例,总数106,前后不符!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引导教育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最后的评估。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儿PALCI量表评估得分为(6.6±0.4)分,对照组为(9.5±0.5)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6%(48/5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2%(42/53),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结论采用引导教育的护理模式能够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介绍,以及如何开展后续的康复,在全面认知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工作,提升治疗成效。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小儿脑瘫 康复
  • 简介:摘要: 本文以引导教育介入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为主题展开论述,首先对引导教育的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重点针对引导教育介入对脑瘫儿童康复疗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脑瘫儿童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引导教育起源于40年代的匈牙利,首先被应用于3岁以下的小年龄组的脑瘫以及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得以推广1。它的实行需要社会、家庭、康复机构等的支持,尤其是家庭的支持。家庭在脑瘫儿童康复引导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在为脑瘫儿童进行康复服务时,也要对孩子的家庭成员培训,不可忽略孩子的家庭及他们的家庭环境。

  • 标签: 家庭 环境 引导式教育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推拿在引导教育中的应用疗效。方法60例脑瘫儿童在引导教育整日流程加入传统中医推拿。结果通过推拿增强引导教育的训练效果。结论中医推拿是脑瘫儿童康复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推拿 脑性瘫痪 引导式教育
  • 简介:摘要:现代医学发展获得了巨大成就,更多更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推广应用,引导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引导教育与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有机结合,是儿童脑瘫康复治疗传统模式的创新应用,大幅提升了患儿康复治疗质量和疗效。本文对引导教育的含义,脑瘫患儿开展引导教育康复治疗的方法以及疗效等进行综合分析,希望能对引导教育深度融合脑瘫患儿康复治疗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助力脑瘫患儿早日战胜病魔。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儿童脑瘫康复治疗 教育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 为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运用引导教育理念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例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脑瘫儿童为调查对象,依照数字单双法划入两组,即引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脑瘫患儿中实施导向性教学的效果。方法:将60名3~6岁的脑瘫儿童,随机分为两个组,一个是对照组,另一个是观察组,前者使用的是传统的疗法,而后者除了在常规的治疗之外,每日还会加入两次引导教育课程,使用GMFM88项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表,对其在治疗前后进行1次评估。结果:经训练后,两组儿童的各项机能评分较训练前有显著改善, P

  • 标签: 儿童 引导式 影响 教育 疗效 介入 康复 脑瘫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在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中引导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在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脑瘫患者中随机选取 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5例。实验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再进行引导教育干预措施 ,对照组患儿只接受常规的小儿脑瘫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后的综合能力。 结果:实验组患儿进行引导教育前,两组患儿的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动功能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的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对患儿实施引导教育后,实验组患儿的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动功能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都好于对照组患儿 (p < 0.05)。 结论:由此可见,在小儿脑瘫护理中引导教育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有效地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患儿完善肢体功能,进而使得患儿的康复效果更好,家长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小儿脑瘫 康复护理
  • 作者: 周颖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5期
  • 机构: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620010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脑瘫儿童康复中应用引导教育理念的价值,希望可以推动脑瘫儿童康复护理研究发展。方法:研究时段为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院内脑瘫儿童68例,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分别各35、33例,分别利用常规模式、引导教育理念护理开展护理工作,对康复效果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康复效果评估利用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进行。结果:护理前两组各项综合功能评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综合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导教育理念在脑瘫儿童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有着较好康复效果,可改善患儿认知、语言、运动、自理、社会适应等方面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脑瘫儿童;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导教育对小儿精神发育迟滞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选择了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以其康复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实验,为对照组20例患儿用常规康复训练方式治疗,而为观察组20例患儿用引导教育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患儿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引导教育方式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进行康复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康复治疗。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精神发育迟滞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引导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的作用。方法观察70例脑瘫患儿进行不同方案护理的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言语功能、社会适应力及认知功能、自理动作、运动功能方面评分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教育是一种科学的方案,对小儿脑瘫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脑瘫 康复护理 引导式教育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导教育护理干预在脑瘫康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结合引导教育予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患儿脑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瘫患儿 引导式教育 脑功能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针对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主要通过对其进行康复训练,对其进行教育与娱乐,使其更有效地康复。在此基础上,对脑瘫患儿进行教育干预,使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其语言叙述能力,并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患儿的专项训练内容,本文以脑瘫患儿的康复指导教育为讨论主题,首先简要分析了引导教育的特点,然后着重探讨了引导教育对脑瘫患儿康复的影响。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脑瘫儿童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引导教育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伴脑瘫病症8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护理,给予研究组引导教育理念,比较观察采取不同护理方案患儿病情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对照组患儿的MMS评分及CPMFS评分情况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给予脑瘫患儿行引导教育理念,不仅能对其运动功能良好康复起到促进作用,而且还能使临床疗效提升,对患儿病情恢复具有推动作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瘫儿童 引导式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引导教育理念对脑瘫儿童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71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予以常规护理)及观察组(36例,采用引导教育理念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A区、B区、C区、D区、E区)、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分别为(73.1±5.4)、(64.5±7.3)、(51.2±6.3)、(46.5±7.6)、(28.9±6.4)、(58.6±12.3)分;观察组GMFM评分(A区、B区、C区、D区、E区)、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分别为(82.5±5.3)、(79.8±6.4)、(65.4±4.3)、(58.9±7.5)、(37.8±6.5)、(68.5±10.3)分。观察组GMFM评分(A区、B区、C区、D区、E区)和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402、9.398、11.121、6.919、5.812、3.681,P〈0.05)。结论引导教育理念能够有效提高脑瘫儿童康复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引导式教育理念 脑瘫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的帮助脑瘫儿童做好康复护理,医院引入引导教育理念,探讨其运用到脑瘫儿童康复护理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康复护理的脑瘫儿童200名作为对象实施研究,均分为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100例运用引导教育理念。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的GMFM能区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瘫儿童在康复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为他们提供引导教育理念,可以增加护理效果,改善患儿运动功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引导式教育理念 脑瘫儿童 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