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分离的带棒杆菌耐药特点及感染现状。方法 分别留取2020年6-9月住院患者标本及环境采样标本中分离的带棒杆菌50株和2株,使用MALDI-TOF MS质谱仪进行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应用Biotyper 3.0软件的聚类分析功能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对患者病例资料整理汇总。结果 52株菌株经质谱仪鉴定均为带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striatum)。药敏试验显示,50株带棒杆菌对青霉素、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的耐药率>9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性为100%。同源性分析表明,老年病科菌株与其他组菌株有明显差异,神经外科呼吸道标本菌株与呼吸机院感采样菌株同源性较高。结论 带棒杆菌在使用广谱抗生素、介入性治疗、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中存在感染风险,并可导致交叉感染、院内传播。

  • 标签: 纹带棒状杆菌 耐药性 介入性治疗
  • 作者: 王成玲 王嘉正 刘志国 徐帅 朱雄 李欢 王晓霞 邱小彤 魏孔娇 范仕弘 韩李超 李振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西藏大学医学院,拉萨 850000,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检验医学科,山东省医药卫生临床检验诊断学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00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中心实验室 572000,西藏大学医学院,拉萨 85000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带棒杆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探讨临床分离带棒杆菌的种群结构和遗传进化关系。方法筛选出7个管家基因(gyrA、gyrB、hsp65、sodA、secA1、rpoB、16S rRNA),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测序所得序列通过SeqMan 软件进行拼接。采用DnaSP 5.10.01软件、Splits tree 4.14.2软件对管家基因的多样性及基因重组特征进行评价;采用MEGA 7.0.14软件基于序列型别(ST)采用M-L法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BioNumerics软件基于ST特征值构建最小生成树,并用eBURST软件分析ST间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所选的7个位点在所有试验菌株中均获得了预期的扩增产物;Splits tree表明所有带棒杆菌的聚类一致,提示基因重组是推动带棒杆菌进化的潜在动力;MLST将344株带棒杆菌分成72个STs,85.7%的菌株形成克隆复合体(CC)结构,CC19形成了优势克隆复合体,但包含菌株数最多的ST为该克隆复合体中的ST16。ST具有一定的地域聚集性且与分离年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我国带棒杆菌呈现高度的遗传多样性,CC19为优势克隆复合体。本研究建立的MLST分型方案可用于带棒杆菌的分型,但尚需优化改进。

  • 标签: 纹带棒状杆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管家基因 序列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带棒杆菌所致呼吸道感染的耐药性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03月至2023年03月我院50例带棒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其临床资料、科室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带棒杆菌在行呼吸机或气管插管(88.00%)、肺部感染(80.00%)、60岁以上(72.00%)、男性(64.00%)患者中占比最多;带棒杆菌感染患者科室分布中,呼吸科占比44.00%,神经内科占比14.00%,神经外科占比18.00%,ICU科占比24.00%;带棒杆菌的药敏试验显示,其对环丙沙星(90.00%)、克林霉素(84.00%)、青霉素(74.00%)、庆大霉素(72.00%)的耐药性较高。结论:带棒杆菌可引起呼吸道感染疾病,在呼吸疾病中分布较广,万古霉素、利福平的耐药性较低,临床可结合药敏实验结果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用药治疗。

  • 标签: 纹带棒状杆菌 呼吸道感染 临床特征 耐药性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伴纤维化疾病,多种疾病或感染可出现类似的临床表现和血清IgG4浓度升高,导致误诊或漏诊。本文报道1例以肺内病变伴胸腔积液起病,之后发现合并带棒杆菌肺部感染的IgG4 相关性疾病病例。

  • 标签:
  • 简介:目的测定迁延性慢性(迁慢性)腹泻病患儿回肠末端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水平,探讨回肠末端黏膜组织学形态与缘肽酶、双糖酶活性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结肠镜检查患儿回肠末端黏膜标本行病理学检查,以迁慢性腹泻病及非腹泻病组患儿为观察对象,两组中病理学检查为慢性炎症者为慢性炎症组,余为黏膜正常组。非腹泻病组中病理学检查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定回肠末端黏膜标本中缘肽酶和双糖酶活性水平。结果2007年7月至2008年3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儿童医院共收集到27例回肠黏膜标本,光镜下见其绒毛形态均正常,病理学检查10/27(37.0%)例有慢性炎症。迁慢性腹泻病组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炎症组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水平与黏膜正常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肠末端黏膜绒毛正常的迁慢性腹泻病患儿,其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水平无明显变化。慢性炎症且绒毛正常的回肠末端黏膜,其缘肽酶活性及双糖酶无明显变化。

  • 标签: 腹泻 纹状缘肽酶 双糖酶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下呼吸道痰液带棒杆菌阳性患者的易感因素,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192例下呼吸道痰液检出带棒杆菌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带棒杆菌检出率,并对感染组(102例)与定植组(90例)患者的易感因素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9年1—12月送检合格下呼吸道痰标本8 976例,72例(0.8%)检出带棒杆菌;2020年1—12月送检合格下呼吸道痰标本5 877例,134例(2.3%)检出带棒杆菌;2021年1—6月送检合格下呼吸道痰标本4 039例,121例(3.0%)检出带棒杆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93,P<0.01);其中老年患者带棒杆菌检出率分别为0.6%(57/8 976)、1.4%(81/5 877)和1.9%(78/4 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7,P<0.01)。感染组患者高龄、入住重症医学科、营养不良、应用激素、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有创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咳嗽反射减弱、基础疾病等方面的发生率均高于定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和定植组患者治疗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1.2%(42/102)和48.9%(44/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25例(24.5%)患者根据药敏结果治疗带棒杆菌,与无药敏结果治疗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8.0%(17/25)和32.5%(2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P<0.01);未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低于定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5)。结论老年患者带棒杆菌检出率高并呈逐年增加趋势,感染者通常存在多种易感因素,未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导致不良结局。在临床工作中,需关注且减少带棒杆菌易感因素,正确解读病原学报告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疾病易感性 治疗结果 纹带棒状杆菌
  • 简介:摘要乳腺原发性鳞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恶性肿瘤,其棘松解亚型尤为少见。该例为78岁老年女性的乳腺病例,表现为右乳及右腋窝2处囊性肿物,病理诊断为棘松解型鳞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呈三阴性乳腺癌表型伴有高增殖指数和p53过表达。患者接受乳腺改良切除术后行化疗,随访3个月暂无复发及转移。需要不断积累相关病例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数字乳腺体合成(DBT)在乳腺放射病变诊断中的有效性,并与传统的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DM)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数字乳腺X射线机进行所有检查,包括头尾位(CC)和内外斜位(MLO)。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进行独立评估。对比了两种方法在诊断乳腺放射病变方面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DBT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DM。DBT的检出率为100%,而DM为60.0%(χ²=12.1, P<0.01)。DBT的诊断准确率为76.4%,DM为70.0%(χ²=4.2, P<0.05)。DBT在灵敏度方面(85.0% vs 65.0%, χ²=6.3, P=0.01)明显优于DM,而特异度方面两者相近(70.0% vs 68.0%, χ²=0.3, P=0.73)。结论:DBT在乳腺放射病变诊断中表现出更高的检出率和灵敏度,表明其在未来乳腺疾病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 标签:   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乳腺放射状病变,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
  • 简介:当今城市中不乏眼线的女子,眼线是指睫毛根部出的一条清晰而明快的黑线,以用来增加双眸的美感,起到弥补睫毛稀少。赋于眼睛神韵的作用。其实眼线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眼睛提神,有谁不希望自己有一双大而漂亮且有神的眼睛呢?然而,眼线虽说可节省平时画眼线的时间,可却容易出现因感染而影响健康的问题。如,将眼线得过于靠眼睑内侧可伤及睑板腺口,以致于形成慢性睑板腺炎、睑缘炎等。有的眼线不严格执行一人一针,

  • 标签: 纹眼线 眼睫毛 睑板腺 维生素D 蓖麻油 休止期
  • 作者: 段雅芸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米易县攀莲镇卫生院段雅芸爱美的宝妈在孕期最担心的就是肚子上长出难看的妊娠纹,事实上80%的女性在孕期都有这个烦恼。妊娠纹大多长在腹部,也会长在大腿、臀部、胸部等处,孕中期呈淡红色或紫色,一般来说产后都会逐渐消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透明质酸和肉毒素治疗额和川字的效果和优点。方法透明质酸注射于较深的静态性额和川字,肉毒素治疗做表情出现的动态性皱纹。结果治疗3-15个月随访50例,临床效果满意,1年内未出现明显的皱纹。结论联合应用透明质酸和肉毒素治疗额和川字,效果迅速,治疗后没有明显的肿胀淤青,疗效较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肉毒素 额纹 川字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眉尾部切口矫治鱼尾的方法。方法在眉外三分之一处沿着眉下沿顺着眉形向外做切口,切除松弛、多余的外眦部上睑皮肤,提紧眼轮匝肌,固定于额骨膜上,间断缝合切口皮肤。结果68例患者鱼尾消失,外眦角提升,更显年轻态,且疤痕不显。结论采用眉尾部切口矫治鱼尾术式简单、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疤痕不显,同时费用低,便于推广。

  • 标签: 鱼尾纹 眉尾部
  • 简介:妊娠是怀孕期间出现在下腹部、大腿、臀部或胸.部,呈现紫色或是粉红色的条纹,根据统计,约70%~90%的孕妇在首次怀孕时,会出现妊娠

  • 标签: 妊娠纹 怀孕期间 下腹部 粉红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4岁.主诉:头皮丘疹伴脱发3年余.现病史:患者于3年前出生后不久无明显诱因出现枕部毛发脱落,伴有毛囊角化性红色丘疹,逐渐累及整个头皮及眉毛、睫毛.既往史及家庭史:既往体健,其直系亲属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牙齿及甲等发育正常,智力正常,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 标签: 念珠状发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