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TM卫星相片解译为手段,综合地貌形态、水系展布特征以及新构造运动方面的信息,确定以甘孜州丹巴县为中心的区域内存在着一个旋涡旋扭构造,并对它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旋涡状旋扭构造 旋心 旋脊 环形断裂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分离的带棒杆菌耐药特点及感染现状。方法 分别留取2020年6-9月住院患者标本及环境采样标本中分离的带棒杆菌50株和2株,使用MALDI-TOF MS质谱仪进行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应用Biotyper 3.0软件的聚类分析功能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对患者病例资料整理汇总。结果 52株菌株经质谱仪鉴定均为带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striatum)。药敏试验显示,50株带棒杆菌对青霉素、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的耐药率>9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性为100%。同源性分析表明,老年病科菌株与其他组菌株有明显差异,神经外科呼吸道标本菌株与呼吸机院感采样菌株同源性较高。结论 带棒杆菌在使用广谱抗生素、介入性治疗、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中存在感染风险,并可导致交叉感染、院内传播。

  • 标签: 纹带棒状杆菌 耐药性 介入性治疗
  • 作者: 王成玲 王嘉正 刘志国 徐帅 朱雄 李欢 王晓霞 邱小彤 魏孔娇 范仕弘 韩李超 李振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西藏大学医学院,拉萨 850000,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检验医学科,山东省医药卫生临床检验诊断学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00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中心实验室 572000,西藏大学医学院,拉萨 85000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带棒杆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探讨临床分离带棒杆菌的种群结构和遗传进化关系。方法筛选出7个管家基因(gyrA、gyrB、hsp65、sodA、secA1、rpoB、16S rRNA),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测序所得序列通过SeqMan 软件进行拼接。采用DnaSP 5.10.01软件、Splits tree 4.14.2软件对管家基因的多样性及基因重组特征进行评价;采用MEGA 7.0.14软件基于序列型别(ST)采用M-L法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BioNumerics软件基于ST特征值构建最小生成树,并用eBURST软件分析ST间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所选的7个位点在所有试验菌株中均获得了预期的扩增产物;Splits tree表明所有带棒杆菌的聚类一致,提示基因重组是推动带棒杆菌进化的潜在动力;MLST将344株带棒杆菌分成72个STs,85.7%的菌株形成克隆复合体(CC)结构,CC19形成了优势克隆复合体,但包含菌株数最多的ST为该克隆复合体中的ST16。ST具有一定的地域聚集性且与分离年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我国带棒杆菌呈现高度的遗传多样性,CC19为优势克隆复合体。本研究建立的MLST分型方案可用于带棒杆菌的分型,但尚需优化改进。

  • 标签: 纹带棒状杆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管家基因 序列型
  • 简介:葵花岛构造勘探目的分为常规储集和非常规储集两类。东营组属于常规储集,沙河街组属于非常规储集。沉积环境是影响该区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具有重要的改造作用,岩性及裂缝发育程度对储集物性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葵花岛构造 储集层 特征 控制因素 沉积环境 成岩作用
  • 简介:玉璧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末期,是众多玉器造型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它的发展演变是玉文化发展历程的见证,展现了中国古玉在其不同发发展阶段的特点。谷璧和蒲璧主要流行于战国晚期至汉代,是当时玉璧造型的主流。因而要了解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对蒲璧和谷壁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从原始宗教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入手,从五个方面论证了笔者“玉璧谷实为借鉴青铜器乳丁和雷”这一观点,以期加深读者对于玉璧以及中国玉文化的认识。

  • 标签: 玉璧 谷纹 蒲纹 乳丁纹 雷纹
  • 简介:构造控制的热液白云岩(HTD)储集岩相及其伴生的淋滤石灰岩相是北美的主要产油岩层,也是目前全球日益增长的勘探热点。在美国的密歇根、阿巴拉契亚、加拿大东部和美国其它盆地的奥陶系(局部区域的志留系和泥盆系)以及加拿大西部沉积盆地中的泥盆纪和密西西比纪的热液白云岩和淋滤石灰岩层系中有多套含油层系。在沿裂开的大西洋边缘分布的侏罗系主岩和阿拉伯海湾地区以及其它地区的侏罗系-白垩系中也存在热液白云岩和淋滤石灰岩含油层系。热液白云岩化作用的定义为:在埋藏条件下(通常埋藏较浅),由于流体(典型的极咸流体)作用形成的白云岩化作用,其温度(T)和压力(P)高于围岩。HTD储集岩相热液源的求证需要综合分析热埋藏史图和流体包体温度数据等。热液白云岩储集岩相是热液矿床范畴的一种,热液矿床还包括沉积-蒸发型铅-锌矿矿体和以HTD为主岩的密西西比河谷型硫化物沉积。这三种热液矿反映出明显受伸展断层和(或)走向滑移(扭性)断层控制的特征,流体的流动一般集中在构造转换拉张和扩散的位置,以及断层的上盘。扭性断层负向花构造之上的转换拉张塌陷是有利于钻探HTD储集岩相的位置。在交代模型与孔隙填充模型中的鞍白云石以HTD相为特征。对于许多储集岩来说,基质交代白云石和鞍白云石似乎基本上为同期成形,而且具有相同的流体和温度条件。原始主岩的岩相对白云石化作用的横向延展、生成物结构、孔隙类型以及孔隙体积有着较大的影响。角砾岩、条带结构、剪切微裂缝以及其它岩石特征反映了紧临活动断层处的短期剪切应力和孔隙流体压力的瞬变现象。高温热液脉动现象(指“强制熟化作用”)可能会改变主体石灰岩中干酪根的特性。基底隆起、下伏砂�

  • 标签: 碳酸盐岩 储集岩 HTD 强化成熟 热液 基底隆起
  • 简介:本文从构造煤储的实际情况入手,从影响构造煤储层出粉的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两个方面对煤粉形成的原因及排出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进而阐述构造煤储煤层气井的煤粉产出机理,然后针对构造煤储煤粉形成的各种原因和产出机理,在借鉴国内外其他煤层气井煤粉防治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构造煤储煤层气井的煤粉防治技术对策,建立科学的控制构造煤储煤粉产出的技术方法,为构造煤储煤层气井高效开发中的煤粉防治提供有效的技术途径。

  • 标签: 构造煤储层 煤粉 机理 原因 防治对策
  • 简介:根据广安构造须家河组钻测井及化学分析资料的研究,探讨了储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广安构造须家河组储集岩以细~中粒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渗空间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粒内溶孔,物性较差,多属于孔隙型储,裂缝—孔隙型较少。储在纵向上主要发育于须六段下亚段中上部,须四段主要分布在中下部;平面上须六段储主要集中在广安构造北翼101井区附近,须四段主要发育在广安构造西北翼106井区附近。储特征主要受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的共同控制。

  • 标签: 须家河组 储集层 储层特征:川中广安
  • 简介:卡准潜山界面,将技套坐入潜山,是保证潜山油气藏顺利钻探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述了南堡3号构造潜山卡时常见的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力图通过邻区南堡2号构造奥陶系潜山和唐海油田寒武系潜山卡的方法,利用碳酸盐含量分析和元素录井两种技术手段,消除古近系、寒武系徐庄组薄夹层灰岩对潜山卡的影响,从而卡准潜山界面。同时,本文提出了寒武系徐庄组中完的可行性,在钻探安全方面可作为抛砖引玉之用。

  • 标签: 潜山卡层 薄夹层 灰岩 寒武系 碳酸盐含量 元素录井
  • 简介:摘要煤矿中的滑结构比较常见,是一种煤矿断层与间滑动的结构组合形式,且其组合方式多样化。由于煤矿断层与间滑动的组合型式发生较为普遍,应当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与关注,必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本文主要着眼于煤矿断层与间滑动构造的组合型式,进一步探索研究煤矿断层的形成机制,从而分析影响和决定煤矿断层形成的原因。

  • 标签: 中小型断层 层间滑动构造 构造组合型式 形成机制
  • 简介:构造控制的热液白云岩(HTD)储相和相关的淋滤灰岩都是北美洲重要的油气产,而在全球范围的勘探中也日益得到重视。这些储分布在密歇根盆地、阿巴拉契亚盆地以及加拿大东部和美国其他盆地奥陶系(局部为志留系和泥盆系)的多个构造带、西加拿大沉积盆地的泥盆系和密西西比系地层、大西洋裂谷边缘的侏罗系以及阿拉伯湾和其他地区的侏罗系-白垩系层位。热液白云石化系指埋藏条件下的白云石化,通常深度不大,作用流体(一般都是真正的盐水)的温度和压力均高于附近主岩地层的环境条件。主岩地层通常为灰岩。热液白云岩储相成因证据的获得,需要综合使用埋藏-热作用史图、流体包裹体温度数据和就位时间的制约因素。热液白云岩储相是热液矿床系列的组成部分,这一系列还包括了沉积-喷发型铅锌矿和以热液白云岩为主岩的密西西比河谷型硫化物矿床。以上三类矿床都明显受控于扭张和/或走滑(扭)断层,而流体流动一般均集中在扭张和膨胀的构造部位以及上盘。扭断层负花构造上方的扭张凹陷是热液白云岩储相的有利布井位置。交代型和孔隙充填型的鞍白云岩都是热液白云岩储相的典型特征。在许多储中,基质交代白云岩和鞍白云岩差不多是在同期形成的,而且具有相同的流体和相同的温度条件。对于白云石化的横向延伸范围、所形成白云岩的结构、孔隙类型和孔隙体积而言,原始主岩相均有重大影响。角砾岩、条带状组构、剪切微裂缝和其他岩石特征均记录了此类储的短期剪切应力和孔隙流体压力瞬时变化,在活动断层附近更是如此。高温热液的间歇性作用(脉动)可能使主灰岩的干酪根发生蚀变,这一过程可称为“强制成熟作用”。基底高地、下伏砂岩(和/或碳酸盐�

  • 标签: 构造控制 白云岩 热液 层相 西加拿大沉积盆地 孔隙流体压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标区块受盐拱的影响,断层较发育,构造复杂。在进行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运用 RFT、 HDT等资料,应用高密度三维地震解释、相干体技术、正演技术、全三维构造解释技术进行精细构造研究。通过区带评价,整体部署,分批实施的开发思路落实含油气情况,实现快速动用。

  • 标签: 精细构造 三维地震 精细储层 HDT RF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带棒杆菌所致呼吸道感染的耐药性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03月至2023年03月我院50例带棒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其临床资料、科室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带棒杆菌在行呼吸机或气管插管(88.00%)、肺部感染(80.00%)、60岁以上(72.00%)、男性(64.00%)患者中占比最多;带棒杆菌感染患者科室分布中,呼吸科占比44.00%,神经内科占比14.00%,神经外科占比18.00%,ICU科占比24.00%;带棒杆菌的药敏试验显示,其对环丙沙星(90.00%)、克林霉素(84.00%)、青霉素(74.00%)、庆大霉素(72.00%)的耐药性较高。结论:带棒杆菌可引起呼吸道感染疾病,在呼吸疾病中分布较广,万古霉素、利福平的耐药性较低,临床可结合药敏实验结果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用药治疗。

  • 标签: 纹带棒状杆菌 呼吸道感染 临床特征 耐药性 药敏试验
  • 简介:四川盆地南江震旦系灯影组以一套潮坪、台地边缘浅滩环境的白云岩为主,并在灯影组下部普遍发育葡萄构造。空间上葡萄构造由下往上呈弱发育→密集发育→交替发育→不发育,产出明显受到孔洞、缝的分布和形态控制。结合该区沉积、成岩演化史,认为灯影组中期存在一定时期的暴露过程和表生岩溶作用,葡萄构造为表生大气淡水溶蚀-沉淀形成产物,是古暴露和古岩溶的重要标志。

  • 标签: 灯影组 葡萄状构造 古岩溶 南江
  • 简介:摘要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伴纤维化疾病,多种疾病或感染可出现类似的临床表现和血清IgG4浓度升高,导致误诊或漏诊。本文报道1例以肺内病变伴胸腔积液起病,之后发现合并带棒杆菌肺部感染的IgG4 相关性疾病病例。

  • 标签:
  • 简介:目的测定迁延性慢性(迁慢性)腹泻病患儿回肠末端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水平,探讨回肠末端黏膜组织学形态与缘肽酶、双糖酶活性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结肠镜检查患儿回肠末端黏膜标本行病理学检查,以迁慢性腹泻病及非腹泻病组患儿为观察对象,两组中病理学检查为慢性炎症者为慢性炎症组,余为黏膜正常组。非腹泻病组中病理学检查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定回肠末端黏膜标本中缘肽酶和双糖酶活性水平。结果2007年7月至2008年3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儿童医院共收集到27例回肠黏膜标本,光镜下见其绒毛形态均正常,病理学检查10/27(37.0%)例有慢性炎症。迁慢性腹泻病组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炎症组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水平与黏膜正常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肠末端黏膜绒毛正常的迁慢性腹泻病患儿,其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水平无明显变化。慢性炎症且绒毛正常的回肠末端黏膜,其缘肽酶活性及双糖酶无明显变化。

  • 标签: 腹泻 纹状缘肽酶 双糖酶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