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管理血站医疗设备。方法对血站医疗设备实施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管理,总结应用效果。结果明确医疗设备管理流程,规范设备管理,满足采供血工作需求。结论利用FMEA作为血站医疗设备的管理、评估手段,完善了血站质量管体系管理方法,提高了血站医疗设备管理水平。

  • 标签: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 医疗设备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失效模式效应分析在间歇期PICC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运用失效模式效应分析(FMEA),寻找间歇期PICC潜在的失效模式,从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失效的严重性、被发现的可能性等三个维度进行评估。计算RPN值;风险优先排列;设计优化流程;进行前瞻性的行为干预。应用FMEA前选择8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FMEA后选择9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运用失效模式分析在减少间歇期PICC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失效模式 间隙期 PICC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章列举了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国内外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包括在辨识患者身份、高危药品管理、患者手术、医源性感染、降低跌倒等不良事件方面的应用,并指出在护理安全中应用的局限性,以期为我国护理质量管理进行前瞻性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安全管理 风险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全冠修复体抗断裂能力失效模式的差异。方法:制作相同厚度的铸瓷全冠、全锆冠、氧化锆-饰瓷全冠和金属烤瓷冠全冠,n=10。进行试件的抗折破坏试验和失效模式分析,SPSS软件分析抗折性能和失效模式的组间差异。结果:全锆组的断裂载荷显著性高于其他3组(P〈0.05),烤瓷组与铸瓷组的断裂载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层瓷结构中,全锆冠和铸瓷冠的失效模式均为全瓷层的断裂,断裂后的裂纹走向相似。双层瓷结构中,仅有30%氧化锆-饰瓷冠表现为单纯的饰面瓷破坏,70%氧化锆-饰瓷冠为完全破坏,所有烤瓷冠的失效模式为单纯的饰面瓷破坏。结论:全冠类型对修复体的破坏几率和破坏模式有着显著影响,全锆冠的抗折性能高于铸瓷冠、氧化锆-饰瓷冠、烤瓷冠。

  • 标签: 厚度 抗折性能 失效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失效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因素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年龄大于60岁者为老年组,共38例。年龄小于60岁者为中年组,共42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一般常规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于患者出院时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失效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观察两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其中,老年组38例患者中20例好转出院,有效率为52.63%,中年组42例患者32例好转出院,有效率为76.19%,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00%,中年组治疗效果优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失效的危险因素,其中高龄、性别、高血糖、高血压、尿蛋白量,(P<0.05)。结论中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老年患者,其中高龄,性别,高血糖,高血压,高尿蛋白量是治疗失效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值得警惕与预防。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总有效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分析现行护理排班模式的弊端,主要包括晚夜班护士持续在岗时间过长,力量薄弱,护理难度大,工作风险高,难以应对突发事件。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岗位评价体系,增加人员配置,提高晚夜班护士工作待遇,缩短持续在岗时间,确保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杜绝差错事故,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晚夜班护士工作积极性。

  • 标签: 护理管理 岗位配置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乡镇卫生院用药医嘱点评模式合理用药程度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同一乡镇卫生院同一科室实施医嘱点评模式前、后接受疾病治疗的患者各50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其治疗疾病所用处方药物是否合理进行分析。结果给予医嘱点评前的对照组患者其处方药物应用的合理比为47.6%,医嘱点评后的观察组为95.2%,两组合理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u=11.7651,P=0.0000)。结论给予医嘱点评后,虽然药物应用不合理现象依旧存在,但整体水平上处方药应用合理程度明显上升,所以医嘱点评值得在各乡镇医院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医嘱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128例分娩产妇进行研究,根据产妇的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8),对照组行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行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对比临床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家属满意度为85%低于研究组家属的满意度96%(χ2=4.206,P<0.05),对照组对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喂养、更换尿布(衣物)等知识掌握评分分别为(21.1±2.2)分、(20.6±1.7)分、(19.8±3.2)分、(20.8±2.2)分,研究组对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喂养、更换尿布(衣物)等知识掌握评分分别为(23.5±1.3)分、(22.9±1.4)分、(23.6±1.1)分、(23.3±1.4)分,组间比较(P<0.05),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3%高于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3%(χ2=4.780,P<0.05)。结论新生儿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应用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加强了家属对新生儿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效果良好,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母婴同室 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内合作模式下床边CRRT常见报警原因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运用院内合作模式行床边CRRT的患者83例,共行423次治疗中血液净化系统报警的内容和频次,报警后采取的护理对策。结果动脉压力报警48次,静脉压力报警1次,滤器压力报警84次,空气报警25次,平衡报警5次,通过重视心理护理,改善容量不足,维护血管通路,凝血的观察干预,空气报警的处理和加强多学科合作的护理对策解除报警,保证CRRT治疗安全有效。结论院内合作模式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医疗费用,适合我国国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50例2型糖尿病病人使用三种降糖药血糖仍控制差的病人,改用赖脯胰岛素25R控制血糖,观察疗效。方法采用诊断为2型糖尿病病人且联合使用三种降糖药仍血糖控制差的病人为对象。年龄为50-70岁,HbA1C均>10%,使用赖脯胰岛素25R治疗,剂量为0.4-0.6u/kg,作为开始剂量,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根据个体情况逐渐增加剂量,部分合用二甲双胍,疗程为3月。结果50例病人中,48例血糖控制良好,2例病人因控制饮食差,治疗失败。结论单独使用赖脯胰岛素25控制血糖良好,发生低血糖反应率低,病人依从性好。

  • 标签: 赖脯胰岛素25R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医疗事业在发展的同时却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最为令人关注的便是医患关系,如果不能有效的建立完善的医患关系,那么不仅会影响医疗秩序,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秩序。本文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于我国医患沟通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且将这一复杂的过程分为预备、融入、互动、教育、商定、维系六个重要阶段,以期能够为实践界和学界提供相关借鉴和参考,建设完善、科学的医患沟通模式,最终促进我国医患关系的稳定。

  • 标签: 医患沟通 6S延伸模式 医患关系 医患矛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按照电脑随机抽取的方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对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

  • 标签: 骨折 骨折愈合 功能恢复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127-02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现实条件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T2DM患者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有疗效性安全性.方法选择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T2DM患者100例,睡前加用基础胰岛素,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达标率、HbA1c降幅、BMI变化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24周HbA1c降低2.78±2.76%(P<0.05),HbA1c≤7.0%比例38%,低血糖发生率8%,治疗过程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BMI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胰岛素使用剂量0.20±0.02U/kg.结论规律口服2种或2种以上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T2MD患者,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好.关键词T2DM基础胰岛素HbA1c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50-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