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癔症病人的系统护理。方法对26例癔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疗效明显,全部治愈。结论采用暗示性心理护理加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癔症 大学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大学接种疫苗是预防校园传染病爆发流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总结三年为大学接种各类疫苗的体会,认为设计好接种卡及接种登记流程,认真耐心的一对一宣教,做好接种前准备工作,注重接种人员的业务培训,规范疫苗接种操作,加强冷链管理,严格执行留观时间及异常反应处置工作,是确保大学安全接种的关键。

  • 标签: 大学生 疫苗接种 安全 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控烟意识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进行控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806名大学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吸烟态度总体均值为(1.80±0.72),低于理论中值2.5;律己控烟意识的总体均值为(1.30±0.46),律他控烟意识的总体均值为(1.38±0.49),均低于理论中值1.5。不同性别、学历和学科的大学对吸烟态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学科和民族的大学对律己控烟和律他控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个人吸烟状况与控烟意识各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父母吸烟状况与大学吸烟态度呈显著正相关(r=0.155,p〈0.05);接受过父母的吸烟危害教育的学生为73.9%,接受过学校的吸烟危害教育的学生仅为24.8%;父母吸烟危害教育与吸烟态度呈显著负相关(r=-0.103,p〈0.01),与律已控烟呈显著正相关(r=0.098,p〈0.01)。结论大学控烟意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不同性别、学历、学科、民族存在差异。父母吸烟状况和吸烟危害教育与大学控烟意识密切相关,而高校对大学缺乏控烟教育。为全面提高大学控烟意识,高校对大学进行控烟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 标签: 控烟意识 影响因素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大学在药物安全使用上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指导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提高大学对药品知识和药物安全使用行为,加强对大学药品知识教育,以改善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药物知识 用药行为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考前焦虑状况。方法运用考前焦虑自测问卷对108名大学进行测试。结果本组大学焦虑自测问卷得分平均分为31.40,处于轻度焦虑水平。男女之间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大一和大四学生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t=2.49,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大学的考前焦虑水平存在年级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

  • 标签: 大学生 考前焦虑 考试焦虑自测问卷
  • 简介:目的通过对武汉大学在读本科生的调查,探讨大学抑郁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访谈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武汉大学本科学生201人进行调查,并作统计分析。结果201名调查对象中,存在抑郁者7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5.32%;轻、中度抑郁者57人,占抑郁者的80.28%;重度抑郁者14人,占19.72崛。不同性别、学科和年级的大学抑郁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抑郁状况不容忽视,影响因素有性别、年级和学科。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 影响因素
  • 简介:本研究报告1例因失恋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求助者某大学一年级学生,因相恋一年多的男友的家人极力反对两人交往,男友提出分手而处于痛苦、无助、失落之中难以自拔,意志消沉,感觉自己是一个很失败的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失去任何意义,甚至动过自杀的念头。咨询师采用认知疗法,引导求助者意识到自己的不合理认知,经过6次咨询,帮助求助者走出了失恋的阴霾,恢复了自信。

  • 标签: 心理咨询 大学生 一般心理问题 认知疗法 咨询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调查以某中医药大学本科生为主,了解大学心理健康现状并提出对策分析。方法采用量表调查并结合访谈法分析。结果通过此次调查了解某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现状有年级差异、男女差异、人际交往问题突出等情况。结论通过分析本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

  • 标签: 心理问题 大学生 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早餐习惯与营养知识,发现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为大学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对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374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基本情况、早餐习惯、早餐态度、营养知识等四个方面。结果此次调查显示大学对早餐的重视程度不够。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对大学生活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如何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提出建议措施。

  • 标签: 预防接种 大学生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某高校的大学的心理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方法对某高校管理学院在校大学大一及大二本科在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抽样随机不定性访谈,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归类。结果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学校学生人际关系及自我认知等心理现状。结论通过分析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 标签: 心理问题 人际交往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认知风格的大学在人际交往各维度的表现。方法使用量表对210名大学进行调查。结果(1)就认知风格而言,大学在不同专业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在性别、来源地等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文科生倾向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理科生倾向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2)在交谈、交际、与异性交往方面,不同认知风格的大学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待人接物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总体人际关系方面,不同认知风格的大学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认知风格 个体差异 人际交往
  • 简介:社交焦虑是指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当事人感觉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本案例中,咨询师综合运用人本主义治疗模式、认知行为疗法,疏导求助者的情绪,重构其认知,树立其自信,改善其社交焦虑状况,最终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 标签: 社交焦虑 心理咨询 大学生 认知行为疗法 情绪体验 人本主义
  • 简介:摘要来访者,男,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主要症状是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出现带有恐惧色彩的情感反应,表现为不敢正视他人的目光,日常打水打饭都因害怕他人关注自己的外表而有恐惧感,不敢外出。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系统脱敏法帮助来访者克服心理和行为异常,使其症状逐步缓解,能在交谈中能与他人自然对视,外出不再产生恐惧情绪。

  • 标签: 社交恐怖 合理情绪疗法 系统脱敏 案例分析
  • 简介:摘要现行的《社会保险法》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了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我国实行“全民医保”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同时也将徘徊在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之外的最后一类人群——大学,将被纳入“全民医保”的范围。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众多的问题。本文从学生的视角,就大学医保新政策的实施进行解读,同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建议。

  • 标签: 大学生 医保制度 新形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当代大学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状况,为更好地对大学进行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重庆市两所本科院校的2997名大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了解生殖健康知识多是通过自学,他们渴望了解多方面的生殖健康知识,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生殖健康教育。结论大学生殖健康知识缺乏,没有正规的渠道学习,学校应该担负此重任,确保大学的身心健康的成长。

  • 标签: 生殖健康知识 问卷调查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的中医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调查分为两个阶段。SDS总分≥50者为可疑抑郁症。对可疑抑郁症者进行HAMD抑郁量表调查及望闻问切四诊诊察。结果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9%。本病以虚证多见,实证较少,主要病变部位在心脾肝肾。

  • 标签: 抑郁症 中医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中西思想文化的碰撞中大学这一特殊群体对婚前性行为的认知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而由于受到认知程度的影响,大学群体非婚受孕、人流现象屡现,给女青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损害。同时由于没有安全的防护措施,感染性疾病、妇科疾病甚至艾滋病。对此,本文就在校大学婚前性行为及避孕行为进行简单的研究,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与措施。

  • 标签: 大学生 婚前性行为 避孕 研究
  • 简介:近日,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下发通知,明确白今年9月起,将在内地(大陆)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科研院所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港澳台学生(含本、专科生及硕士、博士研究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 标签: 城镇居民 大学生 港澳台 医保 普通高等学校 高等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