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在校大学近视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其产生原因并简单商讨对策。方法 利用问卷调查,分别从饮食结构、睡眠时间、运动频率、用眼程度与方式等方面对222名在校大学进行调查。结果 67.57%的被调查者双眼视力低于4.9,76.57%的被调查者首次佩戴眼镜的年龄低于20岁。结论 目前大多数大学视力情况较差,近视率逐年升高,影响视力的因素逐渐增加。但均衡膳食,加强锻炼,合理用眼等方式对视力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在校大学生 近视情况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 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社会重建和发展的主要支柱,其身心健康一直备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其中焦虑情绪不仅是大学的普遍现象,而且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本文充分分析了大学的焦虑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 标签: [] 焦虑 心理健康 大学生 影响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但抑郁症并非单纯的精神性疾病,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会使患者躯体不适,严重时可损害身体各系统并涉及重要脏器。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约3.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每年有近百万人因抑郁而自杀,而自杀已然成为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本研究旨在对有关抑郁症现状,影响因素及预防和治疗三个方面的文献内容进行整理综述。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症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大学颈椎发病率增高,通过调查大学颈椎亚健康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影响颈椎亚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大学颈椎亚健康的预防和教育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了解,认识和分析大学颈椎亚健康现状,从而达到预防和改善,进一步提高大学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随机在学校选择1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现场调查发放调查问卷。结果:大学颈椎亚健康问题普遍存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出现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关键原因。

  • 标签: []颈椎 亚健康 大学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乙肝在我国流行广、感染率高,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大学是人群密集的场所,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因怕收到同学歧视而不敢让同学知情,增加了同学之间人群传播的机会,因此对大学普及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防治乙肝意识。

  • 标签: 大学生 乙肝防治知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跨性别大学的困境,针对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对策。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和查阅文献的方法,对某高校2500名同学进行《大学对于跨性别者的看法》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76份,并对跨性别群体的困境查阅了大量的文献。结果跨性别大学所面临的困难较多,精神和社会压力大、家庭对其接受程度低、激素用药困难、缺乏专业指导等。结论 我们应该加强正面宣传、加强法制建设、消除对跨性别群体的歧视、改善他们面临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加强医疗卫生保障。

  • 标签: 跨性别 跨性别大学生 分析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查看对在校大学开展院前CPR培训的有效性。方法:研究样本均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在校大学2672名,实施现场指导和知识宣教,对比培训前后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结果:培训实施前后在基础知识、实际操作分数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校大学开展院前CPR培训后提升了学生对CPR的了解,保证学生CPR的技能操作水平,促使CPR急救在社会上广泛应用,推广价值较高,可在各个校区实施。

  • 标签: 大学生 院前培训 CPR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 跨性别者是对自身生理性别或社会性别不认同的性少数人群。由于性别认同偏离了社会期待,跨性别者不同程度地遭受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歧视、侮辱和暴力。本文阐述了跨性别大学所面临的困难,并针对这些困难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对跨性别者释放更多的包容与善意,帮助其解决问题,使他们能如多数社会成员一样正常生活。

  • 标签: 跨性别大学生 人文关怀 社会压力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危险行为现状及其与述情障碍的关系。方法运用青少年危险行为评定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对江西省2所高校992名大学进行施测,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危险行为评定量表显示,15.2%的大学至少有一个危险行为因子分超过3分,1.0%的大学至少有一个因子分超过4分。男生在不良习惯、外向性行为问题上得分[(1.72±0.50)分,(1.61±0.56)分]显著高于女生[(1.66±0.38)分,(1.45±0.40)分](t=2.205,P=0.028;t=5.020,P<0.01),女生在内向性行为问题、学业适应不良上得分[(2.13±0.56)分,(2.51±0.53)分]显著高于男生[(1.97±0.62)分,(2.39±0.63)分](t=-4.157,P<0.01;t=-3.282,P=0.001)。危险行为4个因子呈两两正相关(r=0.497~0.673),大学危险行为具有群集丛生性特点。述情障碍组、可能述情障碍组、无述情障碍组在危险行为总分[(2.28±0.43)分,(1.99±0.37)分,(1.71±0.36)分]及内向性行为问题[(2.60±0.54)分,(2.17±0.49)分,(1.80±0.50)分]、不良习惯[(1.95±0.49)分,(1.73±0.38)分,(1.54±0.36)分]、学业适应不良[(2.82±0.52)分,(2.57±0.50)分,(2.25±0.54)分]、外向性行为问题[(1.72±0.56)分,(1.57±0.46)分,(1.37±0.38)分]4因子上得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252,172.027,75.654,85.424,45.604,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述情障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大学危险行为。结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述情障碍水平,可以减少大学危险行为的发生。

  • 标签: 述情障碍 危险行为 大学生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简介: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新冠肺炎的出现不仅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也使得社会民众出现了一些焦虑、恐慌的心理问题,这一心理问题在大学群体中也不例外。为更好落实疫情期间的心理工作,深入了解学生居家生活学习和心理状态,文章以武汉地区大学为基本研究对象,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在武汉各大高校进行了一项关于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和行为状态的问卷调查,结合大学出现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原因提出对应的心理辅导对策。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些大学出现了恐慌不安、焦虑、压抑、抑郁的心理,由此还会引发一系列失眠乏力、食欲减退、胸闷头痛等反应,严重危害了大学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文章选择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武汉地区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心理问题的表现,并就如何在疫情期间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探究。

  • 标签: 新冠肺炎 大学生 心理状况
  • 简介:摘 要:依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学校卫生条例》等规定,高校大学入学后均需参与健康体检,部分高校在执行此项规定的过程中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工作制度不健全、体检组织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高校大学体检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相关高校需提高重视程度,强化组织管理,使体检发挥出应有作用。本文重点分析高校大学体检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具体对策。

  • 标签: 高校 大学生 体检
  • 简介: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越来越倾向于个体优势,个体拥有资源可以解决他们的困难。在这种以个体为基础的研究中,弹性的概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弹性的概念有它的历史,根源于两个学科生理学和心理学。它主要是在发育性精神病理学研究中被引入并发展起来的,该研究表明儿童在高危家庭中具有良好的功能。逐渐被引入以家庭为单位的研究中,家庭是个体从出生开始就拥有的支持系统,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为家庭成员和社会履行重要的职能,比如经济支持,养成和社会化以及保护脆弱成员。所以家庭作为一个系统的研究逐渐被心理学家所关注。在面对各种大大小小的困难和困境时,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应对态度和方式,有些家庭被危机或持续的压力搞得支离破碎,但有些家庭却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机智。支离破碎的家庭会产生更多的消极情绪,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要少于变得更坚强,更机智的家庭。

  • 标签: 心理学研究心理弹性希望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学作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综合素质如何对于我国是否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否能够顺利的实施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如何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得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完善的人格也就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的研究首先详细的探讨了心理健康的相关概念,其次对于当代大学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最后提出了提升大学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议。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讨论大学患有水痘患者提供健康指导以及护理所具有的价值以及意义,同时总结护理经验以及体会。方法:本次实验随机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前来我门诊治疗水痘的大学作为研究对象,总计22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1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健康指导方式以及护理工作,而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水痘认知水平、贝克焦虑量表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可高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9.09%),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过健康指导之后,实验组患者水痘认知评分、贝克焦虑量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达到(97.25±3.21)分、(36.15±0.54)以及(94.24±0.53)分,相较于治疗之前有显著的改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大学水痘患者,医护人员采用健康指导方式以及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水痘的了解水平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效果十分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大学生 水痘 健康指导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如今社会加速发展,变化无时无刻在发生,对于大学来说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面对学业、就业以及社会责任的同时,还要同时面临着将来的生存成本问题。很多大学由于心理素质较差,不知如何释放和缓解压力,使得心理状况越来越差,最终崩溃。这对于大学个人,乃至家庭和社会都是极大的悲剧。因此,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同时探索构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也尤为重要。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理论 探讨
  • 简介:【摘要】:艾滋病一直以来是人们最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它严重地危害了人类的健康,近几年的调查显示,大学患艾滋病的人数逐年上升,大学已成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所以,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本文为此展开讲述。

  • 标签: 大学生,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 目的:调研在校大学用药知识与用药现状情况,为改善和加强大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在校大学1200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用药知识了解情况、用药行为以及用药教育情况。结果:81.4%的学生了解服药方式的正确性对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10.7%的学生没有用药咨询意识、30.5%的学生接受过用药教育,且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用药知识与用药方面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校大学在用药知识与合理用药方面有待加强,校医院应积极开展用药知识宣讲与用药教育培训,提高在校大学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用药知识 学生